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一个门客的自我修养 > 第7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1节

    聃亏守在殿外,见到她抱着孩子过来,眼睛都直了,连忙进去禀告,又匆匆出来迎接,“夫人怎么来了?”他神色讪讪,自然是又想起了当初那险些射中她的那一箭。
    “叫秦相。”公西吾自他身后走出来,衣裳单薄,夹带了一层炭火的热气,手中搭了件披风。
    聃亏愣了愣,一时无言。
    易姜抿着唇将无忧放下来,无忧便立即跑去了公西吾身边,抱着他的腿抽着小鼻子。
    公西吾弯腰将披风披在他身上,一边系一边问:“怎么哭了?”
    “母亲不带我睡。”他瘪着嘴抽抽搭搭,一面朝易姜瞄。
    易姜又不舍又无奈,叹息道:“我病着呢,你带他睡吧。”
    公西吾看了看她的脸色,她伸手揭去脸上的布巾,那病态的潮红在双颊上还未退去。“既然病着就别站在风里了,早些回去歇着吧。”
    无忧见易姜转身要走,连忙伸手拽住她衣角:“母亲不走。”
    公西吾拍拍他的小手:“让母亲去歇着,你也早些睡。”
    无忧摇头,一手抱着他腿,一手扯着易姜的衣角:“一起睡一起睡。”
    易姜不禁有些尴尬,看了一眼公西吾,他也有些不自在。白日里刚刚把话说清楚,可要如何对这么小的孩子说清楚?
    “乖,母亲明日一早再来看你。”易姜轻轻拨开他的小手,脚步匆忙地转身走了。
    公西吾一直目送她远离至不见,才弯腰抱起无忧回屋。
    聃亏觉得他们二人之间气氛不太对,原以为带无忧来会缓和关系,没想到竟会这样。本想追问一下,看了看公西吾的脸色,他还是闭上了嘴。
    易姜回屋喝完汤药,本要忙一会儿政事,但想起因为自己病着无法陪伴无忧,又干脆躺去床上休息,早些病好也就好了。
    大约真是自己的孩子怎么看都是好的,她觉得无忧可爱又机灵,躺着也满脑子都是他小小的身影。
    然而想起那张脸又不免会想到公西吾。他白日里说的那番话着实叫她震惊,公西吾的决定从未轻易更改过,可他现在居然就这样放弃了。当时那一个拥抱算什么?不舍得?难道他对自己动了真情?
    易姜合上双眼,要一个根本不知情为何物的人动真情,这根本不可能。
    大约是生病的缘故,这一觉睡得极沉,第二日她是被人弄醒的,一睁开眼就见到无忧趴在床头边,穿着厚厚的袄衣,戴着兽皮软帽,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盯着她。
    易姜第一反应依旧是找布巾,但没找着,摸了摸脸颊额头似乎没那么烫了,便放心了一些,一边穿衣一边逗无忧:“你居然偷偷跑进来,小心母亲打你。”
    无忧抱着她的胳膊,小腿蹬着想往床上爬,口中哼哼唧唧,也不知回了什么,反倒将她逗笑了。
    息嫦端着热水进来伺候,笑道:“小郎君在就是好,主公多了许多笑脸。”
    易姜闻言却笑不出来了,将无忧抱进怀里,叹了口气:“可他不能天天在这儿。”
    息嫦讪讪笑了一下:“是啊,若是少鸠还在多好,她要是看见亲手接生的孩子都长这么大了,一定很高兴。”
    被她这话一勾,易姜越发惆怅,裴渊应当已经到韩国了,可至今也没送来消息,也不知道情形到底如何了。少鸠嘴上说不怪她,可模样却是带着怨气的,这样负气离去,实在叫人担心。
    息嫦说完这话便意识到自己失了言,连忙提醒她梳洗。
    梳洗完出卧室转入外殿,期间无忧跟着易姜一步不离。外殿的桌案上放着饭食和汤药,门口却站着公西吾。
    枝头担了雪,宫苑里景致又多了几分看头。他站在门边,玄青宽带的深衣,瘦削白净的侧脸,映着廊下的白雪,倒像是人也入了景。
    无忧又迈着小腿跑到他跟前,他低头看了孩子一眼,转头才注意到易姜出来了,对无忧道:“既然母亲起来了,你便跟着母亲吧,为父先去忙。”
    他是特地送无忧来的,以为易姜还未起身,不放心小孩子乱跑便没急着走。
    无忧这会儿倒听话,又滴溜溜地跑回了易姜身边。
    公西吾朝易姜点了一下头,算是见过了,便转头要出门。息嫦的目光在二人身上扫来扫去,见这原本一对夫妻这样生疏客套,神情说不出的怅惘。
    东郭淮恰巧从外进门,与公西吾擦肩而过,连忙见了个礼,又赶紧往易姜而去。
    公西吾见他行色匆忙,料想是韩国那边送来了新的战事消息,便停下了脚步,门边守着的聃亏也不禁探了一下脑袋。
    易姜不等东郭淮开口便问:“可是少鸠有消息了?”
    东郭淮摇头:“尚未收到少鸠的消息,是却狐,他出了事。”
    “什么事?”
    “他误入墨家机关阵,受了重伤,还不知能否救活。”
    易姜一怔。前几日还收到却狐的来信,他兴高采烈地说起自己得了老师白起的信任,正要领军率先赶往韩都新郑。正是因建功立业而意气风发的时候,竟然出了这样的意外。
    东郭淮又道:“是武安君白起送来的消息,他说却狐是主公的人,该告知你一声。主公可要回复?”
    易姜皱眉想了片刻,点点头:“稍后我写再写信,你派人关注着些,有新消息再立即送来。”
    东郭淮抱了抱拳出去了。
    公西吾立在门边听到此时,未免觉得自己多余,看了一眼易姜忧愁的神色,转头出了殿门。
    聃亏立即跟上,小声道:“夫人对那个却狐如此上心,先生就这样看着?”
    公西吾没有回应,走在这穿风而过的廊下,风灌进衣袖,似乎也钻入了心里,倒将那点酸涩给麻木掉了。
    然而回到偏殿,他依然是理智冷静的齐国相国,一连发了几道命令回国,叫田单准备点兵攻燕。
    聃亏也就不再多言,公西吾从小到大都是这样的性子,他无可奈何。
    韩国那边的战况随之源源不断地送过来,白起以暴力手段驱逐了墨家,如今他们已经退往新郑。那里不是韩国最后一座城,却是心脏所在,一旦新郑陷落,韩国便成了秦国的囊中之物。
    易姜去信询问了却狐的伤势,尚未收到回复。她故意没有去关注战事细节,因为战争必然是残酷的,能不知道的过程最好就不要知道。
    她的病好的差不多了,每日只安心陪伴无忧。纷杂的政事,少鸠和却狐的安危,这些事情仿佛只有在无忧软糯的笑声里才可以得到抚慰。越与他相处就越贪恋这时光,想到要分离也就越发觉得难过。
    无忧并不知道母亲的心思,大雪落了又停,阳光隐了又升。他每日都穿的跟个毛茸茸的小球一样,从父亲的膝盖滚下来,骨碌碌转到母亲的怀里,又咯咯笑着跑到父亲屋中,往返不断,来来回回地当做一件好玩的事,乐此不疲。
    这晚终于是易姜带他睡,无忧窝在她臂弯里听她讲故事,其实也没怎么听懂,但是很高兴的样子,拽着她的手道:“母亲再讲,天天讲。”
    易姜捏捏他的小脸:“等你回了齐国,叫你父亲给你讲吧。”
    话说到这里她不免好笑,且不说公西吾会不会讲故事,真讲出来只怕也是一本正经严肃非常的典故,他应该更加听不懂。
    天亮后公西吾便收到了易姜要返回咸阳的消息。她的病已经好了,不能再继续逗留下去。公西吾便明白自己该回齐国了。
    聃亏收拾东西时,易姜抱着无忧进了偏殿,与公西吾依旧疏离客套地点了个头,将无忧放了下来,看到聃亏已经在忙,就知道自己不用多言了。
    公西吾看易姜视线总时不时落在无忧身上,便知她是舍不得,开口道:“不用挂念,待再有机会,我会再送他来见你,你若有机会也可以入齐去看他。”
    易姜没想到反倒叫他安慰起自己来,垂眼道:“我知道。”
    公西吾点点头,便没话说了。
    易姜看了看无忧,又看看他,沉吟了许久才道:“你放心,以后无忧回到我身边,你也可以定期来探望他,我绝不会不让他见你。”
    现代夫妻离了婚也没有说不让父亲见儿子的,父母双方和睦一些对孩子成长也有好处,既然公西吾已经改性,她也不想将局面弄得太绝。
    公西吾垂眼,牵起无忧的小手,朝她微微扯了一下嘴角:“多谢师妹。”
    “应该的。”易姜转身出门,走到门口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无忧,这才离去。
    聃亏早已听出不对,停下手中的事看向公西吾:“莫非我方才听错了?公子要将小世子送还给夫人?您这是不打算和她和好了?”
    公西吾的视线盯着自己跟自己玩的无忧:“她因我吃了太多苦,我们不可能再和好了。”
    聃亏急了:“那……那您要是将小世子交给了夫人,那些老家臣们知晓该如何是好?他们一心支持您复国,不会允许您放弃世子的。”
    “他们的事我自有计较,那是我的责任,与无忧无关。”
    “可公子如何舍得?您这样做,以后岂不是要成孤家寡人?”
    公西吾盯着无忧的小脸看了又看,移开视线:“我原本就是一个人,只不过回到过去,又有什么好惋惜的。”
    ☆、第82章 修养八一
    公西吾与易姜在骊山行宫分别后不出三日,秦军压近韩国都城新郑。
    天气阴沉,乌压压似倾了墨。雪屑子纷纷扬扬地洒下来,落在韩国大地上,拂过新郑紧闭着的城门,又被震得四处乱舞。
    秦军铁骑已经在攻城,活下来的墨家弟子一路撤退到此处,依旧有数十人在巨子的带领下盘桓在城头。
    少鸠一身墨色,立在城楼之上,看着下方抬着巨木撞门的秦军,心被狠狠地提了起来。接连的战败让韩国变得消极,如今依旧坚守不去的竟然是他们墨家。
    她朝巨子看了一眼又一眼,无数次想开口劝他,要不就放弃吧,墨家是学派,理念可以上呈给各国君主,战事需求的却是强兵利刃。
    然而这不该是她应有的念头,她向来是将墨家命令与理念放在首位的,大概真的是受易姜影响太深了。巨子说过,这世上的事情不能因为办不到而不去做,她终究开不了口。
    箭雨随着城下的喊杀声飞射而来,有人拉着她往后疾退几步,才险险避开。
    韩军的抵挡力不从心,城门眼看着就要被攻破,城中到处是慌忙逃窜的人群。鼻尖渐渐嗅到越来越浓的血腥味,城头的守军倒了一个又一个,墨家机关发出咔咔的声响,在生死之间挣扎着发出抵抗的呼号。
    “韩王逃了!韩王逃了!”
    城下一个士兵小跑着上了城头来传递最新的消息,却被流矢射中,仓皇地睁大双眼直直后仰倒地。
    墨家巨子浑身罩在宽大的黑袍里,轻轻叹息,沧桑无奈。
    连外人都帮着韩王守城的时候,他竟然自己先逃跑了。
    军心涣散,韩军的抵挡越来越微弱,少鸠在城头盘膝坐下,心中的慌乱忽而一片平静,抬头看着雪屑纷飞的穹窿,她深吸了口气。
    也好,与国共存亡,方可算作国士。
    明明还在午后,天却像是已经黑了一般。裴渊从后方城门进了新郑,那里是唯一没被秦军围住的城门,韩国王公权贵正拼命挤在那里要逃命而去。
    他不知道墨家弟子聚集在哪一座城门前,只能骑着马在城中艰难地寻找,地上杂乱不堪,屋舍门窗不闭,到处都是空舍颓瓦。沿路走来遇到的都是慌不择路的百姓,贵族们架着车马驮着贵重家资经过,脸上惨白惨白的似被抽去了魂。
    裴渊只是个读圣贤书的儒家子弟,从未见过这样慌乱的局面,也许前方等着他的是鲜血淋漓的屠刀,是兵甲森森的铁骑,越逆着人群行走就越清楚的听到那阵阵攻门的巨响。他心跳如擂鼓,畏惧和慌张全都涌了上来,却拽紧缰绳没有后退。
    终于到了那道城门前,竟然只有数十将士还在抵着门,每撞击一下,豁口便又大了一分,露出外面雪白的冰刃,映着守军们苍白的脸。
    他跳下马往城楼上走,台阶上散落着中箭而亡的守兵,他的衣摆沾了血渍,似有千钧重,踉跄着到了城楼顶上,状况更加惨烈,死尸到处都是,扑鼻而来的血腥味几乎要他战栗。咽了咽口水,看到四周躺着的尸体里有许多都身着墨衣,他不禁手足冰凉。
    从收到消息到今日已经过了很久,一直未能找到少鸠。他原本希望能尽快找到她,此时却又觉得还是别找到了。如果找到的是躺在地上的她,那他宁愿永远也不要找到她。
    墨家巨子的身影从侧面一晃而过,缓缓下了城楼,他的视线追过去,扫到角落,连忙冲了过去。
    “少鸠!”
    盘膝坐着的人身上沾了片片血渍,脸也沾满了尘灰,发髻散乱,但他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她睁开双眼,视线落在他身上,愣了片刻:“裴渊?”
    裴渊蹲下来一把搂住她,手臂瑟瑟发抖:“可算找到你了,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城下一声巨响,仿佛连.城楼都跟着摇晃了一下,城内响起惊恐的狂嘶,秦军攻入城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