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武侠修真 > 论科学修仙的重要性 > 第3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1节

    具体情况将在学院的公告栏上贴出来,学生会也会将相关资料发到每个人手中。”
    听到这些消息,学生们议论纷纷,都在谈论这些选择。
    古一羽在主席台轻轻出了一口气,再有一个三年,就会有一批中级班的毕业生,再三年就有高级班,十个三年也才三十年,三十年之后,应该能出现一批热衷于研究各种事物的学者出现了吧。
    之后古一羽的日常变得非常的忙碌,道德院一万多学生在开学三个月后提交了各自的志愿,愿意继续升学深造有一半人,剩下一半人中,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希望回青阳派静心修炼,其他人大多都愿意去做“公务员”。
    这些学生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外门弟子,资质差,修炼艰难,自知继续修炼也不会有太好的结果,而且学习其实是件压力非常大的事,并非所有人都愿意继续学习。
    而古一羽这时提出了一个“公务员”的概念,她要建立行政中心,公务员便是青阳城行政中心直属的员工,他们要承担起管理整个青阳城甚至青阳境内的诸多事宜。这些学生中真正傻的人很少,许多人很快就明白了,所为公务员,将来至少也是一个管事的人。
    也许人天生都对权利有着或多或少的向往,学生们很容易就接受了不做一个传统的修者,而是去做一个管理诸多“杂事”的公务员。
    这对古一羽来说是件解决她麻烦的事,所以虽然她不太爽大家没什么求知心,但是也没再去忽悠人。另一个麻烦,是愿意去初级班当老师的却非常非常少。
    古一羽询问了学生会的人,得到了一个让她很郁闷的答案。
    “古老师,如果是青阳派的弟子,那没有关系,我们一定教,非常认真的教,可是其他门派的人……”学生们相互看了一眼,摇了摇头,“教给他们,岂不是削弱了我们的实力?”
    门户之见!但是古一羽也知道,如果她要是用一些大道理来说教,那没几个人愿意听她的,只有真正的圣人才有这么高尚的节操,古一羽自己都不能算是,还怎么要求其他人?何况这也是现实情况,真的要有什么特别重大的研究,古一羽自己也得藏着掖着。所以,只有用别的方式说服。
    “你们想的太多了,初级班的课程都很浅显,就算教给他们也没有什么关系啊。你们想想自己在学院这两年,做了多少杂活?青阳城正在发展中,需要非常多的劳动力,你们把他们教好,他们帮我干活,你们继续学习,多好?要不然在中级班你们也得继续给我干活去。”古一羽道。
    学生们无语的看着古一羽,“古老师,你是不是把什么不该说的秘密说出来了?”把学生当免费劳力什么的,就算大家都发现了,也不要这么直白的说出来啊。
    古一羽呵呵,“所以啊,你们只要把基础的东西教一下,让他们觉得自己没白交钱,一百上品灵石呢,在学院学到了东西,他们就能无怨无悔的给我当三年的免费劳力的,这么做多好!”
    好吧,学生们接受了这无耻的理由,同意了在中级班的学习过程中,轮流来初级班当老师。
    解决了老师的事,道德院的事现在就剩下了毕业设计和答辩,这些就交给他们自己去做,古一羽暂时就把道德院的事放在一边,她要在下一批学生到青阳城之前,把道德院扩建的事做完。
    虽说是扩建,但并不是将现在的道德院扩大,而是在道德院边上再新建一个更大的学院,毕竟这一次的学生比之前要多的多。学校扩建的事交给高建瓴,自从古一羽聘请他作为青阳城的建设部长后,青阳城中的大大小小的建设就都归他管了,虽然压力大,但高建瓴也撑了下来。
    在一开始青阳城的规划中个,古一羽就已经把一片区域规划成了办公中心,新的商务中心和行政中心都在这里。
    愿意做公务员的学生被古一羽调过来,说这算是毕业前的实习工作,做的好的话就算他们的毕业课程了。而这些学生实习的第一件事,就是户籍统计。
    “我看青阳派以前的户籍统计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古一羽挺无奈,“修者寿命长久,并不太在意凡人的延续,不过对于现在的青阳派来说,非常重要。”青阳城将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大都市,户籍将成为非常重要的事,古一羽要知道有多少外来人口进入,外来人口又都是哪些门派来的。
    道德院进入行政中心实习的学生们如今都穿着绣着青阳城城徽的黑色剑袖袍服,外套白色比甲,下摆只到膝盖,脚蹬长筒皂靴,打扮的很是精神,对外称为“官员”,凡人见之也不再称“道长”,而称“科长”。
    具体什么科,以后再说。
    科长们此时都干着科员的活,开始挨家挨户的登门调查人口,姓名、年龄、祖籍、住址,原青阳人口登记造册,外来人口发暂住证等。人口普查是个繁琐的事,远处的先不管,先统计青阳城周边的。
    青阳城的原住民对人口普查的态度还好,因为青阳城的政策是本地人口将享受优惠,比如按人头分田地,孩子可以得到免费教育等,原住民对人口普查的抵抗力度不大,或者说他们都还很积极。
    有好处啊!青阳派多少年没怎么管过凡人的事了,农户开垦土地他们不管,打多少粮食也不管,行政单位都是以村来记的,村长、族长就是最大的行政领导了,最大的事也就是三年一次送孩子们去青阳派选徒。个别地方人多,能组建个镇子,镇上有几家铺子,或者出一些人口众多的大户,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呢?
    若是遇上什么事,到无境山山下的外门理事那里上访一下,青阳派派几个弟子出来解决一下纠纷,也就成了他们的治安管理。
    现在古一羽决定要管事了,百姓们没觉得受到了压迫,反而觉得终于找到了组织,有人管了!新任的官员们挨家统计着,并告知百姓,家中有适龄儿童者可送入青阳城中几所“小学”入学,学校免费教授知识,家远的孩子只需缴纳少部分灵元,就可享受优惠的食宿;孤儿寡母可到行政中心的“特困户救济管理处”申请救济金和帮助;不愿意种地的农民也可到行政中心“再就业培训中心”,经过培训后进入工厂做工……
    青阳城中还有一部分是青阳境外人口,但青阳城也没有特别强硬的措施,只是要求对方讲自己原籍所在地交代清楚,若是在青阳城有产业也并不需要多缴税,愿意定居青阳城的可以办理青阳城户口,享受和青阳城原住民同样的优惠政策。
    一系列的政策随着人口普查的进度向着全青阳境内的百姓宣传开去,青阳城开始涌入大量的凡人,这些人经过短期的培训后,也成为了很好的劳动力,城中的大部分建设工作正需要大派的壮劳力。
    身份证的制作也要提上日程了。
    青阳城的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着,进度一日千里,花费也如奔涌的江河一般不断外流。古一羽再怎么有钱,也无法满足整个城市的需求,现在摆在古一羽面前的快速敛财之道有两条,一条是用逍遥城的银行进行贷款融资,另外一条就是“制作”灵石。
    银行进行贷款融资,并不会对凡人界现有的经济状况造成破坏,可是银行是个新兴产物,青阳商业银行在逍遥城开办了大半年,也并没有太多的商户存钱,规模也只能算是个小型的储蓄所。而“制作”灵石,则会对冲击现有的经济体制,必然会造成通货膨胀,为经济危机埋下隐患。
    青阳城倒是不用担心经济危机,反正全青阳境内已经推行灵元货币,而且对于没有建立完善经济体系、经济的基础不依赖股市而是实业的凡人界来说,古一羽搞这一手,能坑到的只有别人。
    真是太不厚道了……古一羽惭愧不已,然后决定“制作”灵石。
    ☆、第47章 灵石印钞机
    灵石是什么?是这个世界唯一一种可以储存灵气的物质,修者根据其储量的大小划分为了几个品级,并将它作为一般等价物使用。
    用现在青阳城通用的灵气值来界定的话,大小在5立方厘米左右的灵石为一“块”,灵气值在1~250左右的灵石为下品,250~2000左右的灵石为中品,2000~20000左右的灵石为上品,20000以上的灵石为极品。
    极品灵石在凡人界极为稀少,灵气储量足够发动一次大型法术,一般没人那它当做钱来用,许多修者若是能得到一块都会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天然灵石的灵气储量并不均匀,所以在品级划分的时候经常存在一些不好确定灵石,比如灵气值接近250的灵石有时会被当做下品,有时会被当做中品,兑换时也不一定非得严格按照百倍的汇率来兑换,更多的时候是按照灵气储量的多少适当的增减,非常不严谨。
    不是没有人想过为灵石“充值”,若是能把灵气充入灵石内,岂不是就能把下品灵石变中品,中品灵石变上品了吗?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少,只不过没有人成功过。
    但古一羽成功了。
    伟大的魔神,秉承着穿越前良好的拜金品质,即便到了异界也充分认识了钱的重要性,从未停止过对灵石的研究,并且凭借多年不辍的努力,终于研究出了一套增加灵石灵气储量的方法。
    根据古魔神的研究,灵石的灵气储量是由灵石内部的结构决定的。
    构成极品灵石的物质极为单纯,而品质越低的灵石,杂质便越多。古一羽在魔界时用了不少灵石做实验,终于研制出灵石的提纯方法,将灵石提纯后,只需将灵石放置在灵气充裕的地方,用不了多久,灵石就能自己吸取灵气,提高品质。如果用上聚灵阵,效果则更加明显。
    只不过提纯的操作非常精细,也非常耗神,以古一羽的能力来说,筑基期的修为只够她将下品灵石灵石提升至中品的,而且一日也就几块的产量。
    但古一羽从来不是墨守成规的人,她更喜欢有效率方法,自己的手太慢,那就借助别人的好了。
    前两个月,古一羽在太乙宫定制了一万块阵盘已经交货,这些阵盘的难度不算太高,太乙宫完成的质量也在古一羽接受的范围内。阵盘一共二十种,这些阵盘结合一个特制的复合阵,便是一个高效的灵石提纯阵。
    对古一羽来说,画这一万个法阵没有难度,但是没有媒介支撑的法阵存续时间并不是很长,很快就会消散,若是制成阵盘的话又太费时间,古一羽的时间堪比灵石,怎么可能费在这件事上面?现在有了太乙宫,一万个阵盘不费事!
    提纯的复合阵就设在太微秘境,复合阵的主阵由古一羽亲自画下,再将这一万个阵盘按预定的位置放置好,复合阵就完成了。
    古一羽将一百枚下品灵石放入阵中,只见复合阵泛起白光,光芒沿着阵型极有韵律感的亮起来,原本浑浊的下品灵石渐渐变得透明纯净,一个时辰后,这些灵石的品质便提升到了中品,再过两个时辰,便提升至了上品。此时灵石就不再变化,停留在了上品的档次。
    不是无法提升至极品灵石,而是古一羽不愿让极品灵石变成大白菜,极品灵石是买逍遥城寻道斋极品法器的条件,古一羽还没打算把那些法器卖出去。
    纯度达到要求后,复合阵中的聚灵阵便开始起作用。太微秘境的灵气原本就十分充足,再加上聚灵阵,灵气浓郁仿佛都要实质化一般,这些已经有着上品纯度的下品灵石只用了一天时间,便成为了品质极佳的上品灵石。
    实验成功后,古一羽直接放了一万下品灵石进入阵中,这样一来,使用复合阵提纯这一万下品灵石的时间增加了不少,大约需要十天,而充入灵气则和之前一样,只需要一天。
    一万下品灵石相当于一上品灵石,而现在,只需要十天时间,一上品灵石就变成了一万上品灵石!足足增加了一万倍!
    一万上品灵石什么概念?林家几万年的修仙世家,内外弟子一万多人,境内人口几十万,全年产出也只有十四五万;逍遥城黄金地段一家店铺的租金,一百年也就十万上品灵石;天琼派靠卖蚕丝发家,每年产出各种蚕丝,成为南方第一富裕门派,年收入也不过四十万上品灵石……
    现在有了印钞机,古一羽一年就能“制作”上品灵石三百万,若是她缺钱,再开一个提纯的大阵,收入就直接翻倍了,而这些阵盘总共也就花了五千上品灵石……
    到了这一步,古一羽也就不再限制灵元的单向兑换,青阳城中,开放灵元和灵石的双向兑换,但是汇率却也开始变化,原本一灵元兑换十下品灵石,如今已经开始涨了,一灵元将兑换十一下品灵石。
    青阳城将兑换得到的灵石全部用于向其他门派购买原材料,灵植灵矿灵火灵兽,各种建筑材料,自家原本的产出却停了,灵矿也封了不开采,灵植园扩大种植但是不急着采收。采购来的材料一部分留给道德院的学生研究用,一部分变成青阳城的物资储备,更多的则用各种方式发送到了持有青阳境内户籍的人手中。
    一时间,青阳城财大气粗起来,整个凡人界只要是青阳城发展需要的,不管价格,统一都是“买买买”!太乙宫不是矿脉多吗?各种灵矿先来一百万上品灵石的;凌霄阁建木成林,成材的来一百亩;谁家还有玄武岩啊,那东西当基石再好没有了,给多少买多少!
    除此之外,青阳城的工人工资待遇提高了,商务中心和行政中心的白领和官员们的收入也提高了,义务教育的钱有了,老弱病残的福利基金有了,扶贫款也有了,青阳境内的物价没涨,但是对灵石的汇率却提的更高,已经到达一灵元兑换十二灵石的地步。
    汇率的问题还没有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一个原因是幅度还很小,另一个原因则是开放了灵元和灵石双向兑换,众人以为这是青阳派寻求的一项补偿而已。而且对于境外的商人来说,赚取灵元,然后兑换成灵石,对他们更为有利,这基本上算就是比在别处做生意提高了两成的利润!非常划算!
    而对青阳城来说又是怎样呢?现在也许还看不出来灵元的作用,但是一旦古一羽在制作出更多的灵石,除了灵石货币体制外的地方,灵石将开始贬值,物价提升,低阶修者和一般百姓的收入不会增加,他们的生活将更加困难,财富将集中在拥有资本的人手里。会不会因此而引起两个阶级的对立还不知道,但青阳城却可以因为灵元价值稳定吸引更多的人移民,从而快速的增加人口。
    往更深的层面去猜测,或许还能掀起工业革命……想多了,连工业体系还没建立起来,谈什么工业革命啊。对此古一羽对广大百姓抱有很深的罪恶感,但她还是决定这么做。
    时间过得很快,商学院的教师考核结束了,只有少部分人通过了古一羽的考试。对于这些前来应聘的掌柜们来说,他们对管理的理解仍旧停留在门派收徒的层面,不认可平等的关系和以及双向选择的权利,连一般的雇佣都不大能接受,认为“员工”应该签订终身或者至少是长期的卖身契约。
    而古一羽坚持更加自由的择业,因为只有自由的风气才能孕育出更多的智慧。
    虽然留下的人不多,但是再加上一部分商务中心借调的员工,也能支撑商学院的日常教学工作了。
    商学院留下来的教师中,有个无门无派的散修,名叫纪年,他自己是个丹修,以前借着无境山下的小镇开了个小药房,除了低阶灵丹之外,还卖一些凡人用的药。小镇改成青阳城后他也顺势留了下来,因为古一羽对炼丹的改良,低阶丹药的价格降了许多,纪年的生意惨淡,不得不另谋出路。
    商学院招收老师的时候,他便去报了名。
    纪年修为不高,只有筑基,今年也才刚一百来岁,生就一副亲切憨厚的脸,一点没有商人的奸诈样,可是实则心思透亮,内里圆滑得像是抹了油。商学院的教材发到他手里后,纪年很是惊讶,这哪里是教人经商,根本是在告诉别人怎么管理一个家族,若是拓展开去,管理一个大门派也不是问题啊!
    这种东西一般都是家族或者门派内部秘而不宣的东西吧,怎么就这么轻易的交到了别人手上?而且这道德院的院长大人不知道这些来“应聘”的掌柜们都是各门派的派出来的吗?这些人到时候会不会成为商学院的老师还两说,怎么就交出去了呢?
    到底该说是没防备心,还是大气呢?纪年暗自摇头,但是这不妨碍他决定做商学院的老师。
    当老师好啊,这年头讲究尊师重道,而且据说青阳城给老师的待遇很高,买东西也有优惠,可比他一个人辛辛苦苦炼丹强多了。再说古一羽给的这份教材也着实有趣,若是学好了,无论到哪里都能混个掌事当当。
    古一羽面试的时候,纪年表现的相当好,在这些面试者中属于对教材理解的比较到位的,态度也拿捏的比较到位,引起了古一羽的兴趣。
    古一羽是魔神,以前手底下什么奸诈狡猾的人没有?纪年这样的表现对古一羽不难看穿,这样会装腔作势却又长了一张好人脸的家伙是个人才。
    “纪年?你有没有兴趣做商学院的院长?”
    纪年愣住了?院长?喂喂,你的脑袋没问题吗?你知道我是谁吗?让一个陌生人做学院院长真的没关系吗?!
    古一羽才不管纪年是什么样的人,你想中饱私囊也好,借机收集情报也好,又或者想潜藏起来做什么坏事都好,当了院长就得好好的帮她管理学院,做不好的话换人就可以了。对古一羽来说,青阳城是开放性的都市,她不可能排除所有对青阳城不坏好意的人,那索性就让他们正大光明的进来帮忙吧,自己以不变应万变,同时做好能做的安防措施就行。
    于是纪年就这么成为了商学院的院长,他不是什么门派的探子,就是个资质不好的丹修,如今有了这么个出人头地的机会,虽然很麻烦,可让他放弃也舍不得,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纪年从古一羽那里得到了一些建议,将已经通过面试的老师按照他们各自擅长的部分分成几个学科,参照道德院的方式组建教务处,负责制定教课任务、目标、进度及计划,主管学生的学习要求、目标、计划及考试等教与学各方面的事务。
    让古一羽非常满意的是,教师中有人不满纪年突然就升为院长,可纪年居然三两下就给摆平了,还和这些教师都处的不错,几天功夫居然赢得了众人的信任。
    真是个人才啊,若是做的不错,又查明确实不是其他门派的探子的话,可以让他担任行政中心的官员。
    商学院的招生还没开始时,就又到了青阳派三年一次的选徒大会。
    这次的选徒大会远比以前来的人多,有了青阳城这些日子不遗余力的宣传,更多的人家把孩子送来不不光打着进青阳派的主意,当然如果能被那些修者看上选为弟子当然好,即便不能,外门弟子也相当不错啊!现如今青阳派的外门弟子就等于道德院的学生,听说直接拜入道德院还得交学费,但是做了青阳派的外门弟子连学费都不用交了呢!
    以往孩子没有被被选上又不想让孩子当外门弟子的人家,这次就没了顾虑,满怀期待的把孩子送了过来,不止青阳派境内的,连其他地方的人也有送孩子过来的。
    很多人是第一次到青阳城来,即便有一些以前来过的,也没有见过现如今的青阳城。青阳城没有城门,只有几条通往城区的大路,路边有许多身着青阳派弟子服的修者,据说是专门引导人们入城的。
    这就是青阳城?众人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位于城市中心的百丈高楼,大厦鳞比节次,周边还有更多正在建设中的建筑,那些看起来还很新的三层商铺此时都挂上了“拆”的牌子,似乎命不久矣。个别近期来过的人都觉得牙疼,不停的抽着凉气缓解,这不是两年前新盖的么,当时看到的时候还觉得那么多三层的铺子真是奢侈呢,没想到这才两年光景,就落伍了!
    青阳城的规矩也真多,道路干净整齐,连行进的方向都有规矩,须得靠右行走,路上还分着人行道和车行道,走到路口还得看信号行止。拉车的兽类都打理的相当整洁,皮毛油光水滑的,一般马匹驴车都不好意思走大道,人人都以文明守礼为荣,若是哪个车辆行人不按信号灯行止,那一定是外地来的土包子。
    送孩子来的家长们进城这一路,眼睛都不够看了,走在刻印着花纹图案的地砖上都小心翼翼,有心装出见过世面的样子,看到这些超乎想象的场景也难免露怯。众人还收到了不少小广告,张家酒楼,李家客栈,西边工厂招工,东边新式住宅小区售房……只不过这些送孩子来青阳派的人家中识字的人只有一少半,大部分人认识个自己的名字都算很不错了。
    负责引导的弟子不失时机的介绍,如今的青阳城,不识字的人很少,城中有免费的扫盲班,而识字的人能在城中找到十分好的工作,工资又高,工作时间还不长,还有工会做后盾,不知有多幸福,引得众人一阵阵的惊叹,心思不免活络起来。
    消息传得很快,青阳城这几日盛况空前,人数比道德院期末成果展时还要多得多。青阳派收徒的日子,无境山下聚集的人也较往年多了数倍不止,此情此景使古一羽不禁想起了前世高考时考场外的家长群。
    青阳派掌门又喜又愁,喜的是青阳派声望值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愁的是这些人已经不是怀着单纯修仙的目的来了。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古一羽也是又喜又愁,她喜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这么多人冲着道德院来就是极好的证明,愁的是送来的都是十岁左右的孩子,道德院的初级班虽然被她戏称小学,可是之前的学生都是有基础的啊!
    好在青阳城中建立了几所小学,如今还没有招满,这些孩子如果真的拜入青阳门下,那就都送到小学去读几年书再说吧。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完了,我要死了……_(:3」∠)_
    后天接着更,明天让我休息一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