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武侠修真 > 带着鬼儿子们重生 > 第1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节

    从打孤儿院建起来之后,吴老每天早起都会赶紧扒拉一口吃的,就赶紧拄着拐杖在四周巡视,半夜也会起来转两圈,就怕哪个狠心的父母将孩子扔在这附近,天气越来越冷,孩子根本受不了,再冻坏了。
    人心,真的不好说,有那么多陌生人可以慷慨解囊救助素未相识的孩子,而孩子的亲生父母却能狠下心来将孩子抛弃在这寒冷的天气中,让他们自生自灭。而自从吴老在这里建了孤儿院之后,慢慢的抛弃孩子的父母都会尽量趁着人不注意的时候,将孩子丢在孤儿院门口。
    可是,小孩子这么小,哪里能经得起这么冻,一个小薄被包裹着在半夜被放在孤儿院门口的地上,别说不会说话的孩子,就是大人也受不了。
    头段时间,凌晨的时候,我正睡得香甜,就被小虎子领着几个孩子给砸醒了,听说孤儿院门口捡到一个冻得快死了的小妹妹,我赶紧推出自行车,让他们在后面走,我自己用半生不熟的技术骑着车往孤儿院赶。
    即便我已经尽了全力赶路,当我到的时候,就看到吴老怀里抱着个小薄被包裹的孩子,坐在门槛上扯着脖子叫骂,一边骂,一边顺着独眼往下淌眼泪,原来,孩子被抱进屋的时候,就已经没有气儿了,小胳膊直愣愣的,一抬都直接断了骨头,孩子是被活生生冻死的。
    周岁不到的孩子,被这么折磨死,这当父母的心有多狠啊,可是,这年头这事儿太多了,报警都没用,也就是公安过来证明一下这孩子不是我们弄死的就完了,现在可没有什么遗弃罪,我们无法,只能在山腰处把孩子埋了,我们给她起名叫百福,只希望她下辈子投胎能有福气的投个好人家。
    半夜我照例在月光下打坐的时候,小百福不知道什么时候跟上了我,来到了我家,小孩儿算是枉死,轻易无法投胎,因为他们心中存在着恨,小百福还不太会说话,只会不停地哆嗦着对我说冷...饿...
    我叹了口气,给了她一个香烛,又去拿了草纸,用钱聂子打钱,又糊了两件衣服,带着她去埋她的土堆前烧给她,并念着往生咒,看着她穿上衣服,脸上的怨恨之气慢慢退下,直到身形消失。
    希望她来世能托生一个好人家吧,至于她的父母,我冷笑着,生而不养,妄造杀业,因果报应,十八层地狱肯定有他们的位置。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这绝对不是开玩笑的,那是真冷,就算是我这个因为练习了功法,对寒暑不是很敏感的人,都能感觉到有些刺骨。这天,不管是家里富裕还是穷困的,都会熬上一些腊八粥,据说,喝了腊八粥,会平安的渡过这个冬天,这个纯属是人们的谣传和愿望了。
    但是,腊八这天,人们还会一大早起来就开始扒蒜,然后用醋腌腊八蒜,只有这天用醋泡的蒜会很快变成绿色,吃了它会治疗缓解胃病。其实,只要是醋泡的蒜瓣都有这功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只有这天泡的会全部变绿,这个蒜吃到来年都不会坏,我为了口感好,往里加了一些白糖。
    就在我刚刚把坛子封好口的时候,小虎子哭着跑到我家,说是吴老摔倒了,我一听就有些慌神儿,我让小虎子在家帮我看着些三胞胎,然后拎着药箱骑着车往孤儿院就跑,只是本来就是新手,再加上路滑,刚一出门就摔倒了,幸亏旁边是厚厚的雪堆。
    作者有话要说:  祝宝贝儿子生日快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づ ̄3 ̄)づ╭?~
    第44章
    正好路过的王胜利, 将我的车拉起来, 我从雪堆里钻出来, 知道我要去孤儿院,小虎子和三胞胎在我家, 赶紧让旁边的人去卫生所叫王立秋过来, 然后长腿一迈,让我坐车后座上,快速的向孤儿院骑去,平稳的根本不像在雪地上,更不会想到后面还带着个一百多斤的男人。
    吴老的额头青了一大块儿, 左手腕和那条好腿的小腿骨折,其他的地方倒是没事儿, 我到的时候, 人还是很清醒的,平时给吴老做左右手的,据说是因为留学过,所以被判为走资派的潘建刚,一边伺候他一边听着他在那吹嘘自己的英雄事迹。
    看到进来的我和王胜利,老头笑道:“咋来的这么快儿, 道上都是冰棱子, 多危险?”我翻了个白眼儿道:“没事儿,你继续吹吧,等吹够了我再给你看看。”吴老有些尴尬的用那只好手挠挠脑袋,又摸摸鼻子, 没继续说什么,只是咧个嘴儿笑。
    吴老是战场上几度从死人堆儿里爬出来的,怎么受到最少的攻击和伤害,早就刻进骨子里了,要不是一条腿,而现在的拐杖实在做不到太多的防滑措施,吴老根本不会受这份儿伤,他的腿伤的并不严重,正骨之后,用板子一夹,过两天最可以慢慢下地了。
    严重的是左手手腕,骨头已经错位了,正骨的时候,吴老虽然咬牙没吭一声,但是,在这寒冷的冬天却直接让他疼的将棉袄都打湿了。也是该着,我前两天才在空间用收货的蓇蓉炼制了黑玉断续膏,今天就有了用武之地。
    我在他的患处涂抹了一层药膏,初时,他因为里面的墨玉感觉凉滋滋的,挺舒服的,还直夸我:“这个药膏好啊,一点都不涨不痛了。”我冷笑的没出声,他也很快就笑不出来了,药劲儿上来后,又麻又痒不说,还火燎燎的,也多亏他的军人毅力,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直到半个小时之后,他才松了一口气儿。
    药的效果很明显,不仅消了肿,他也感觉到手腕和腿上的力量了,有些诧异的看向我,还冲我挑了一下大拇指,只是这会儿早就折腾的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我和潘建刚帮着给他擦洗了一下,换了衣服,王胜利没说话,直接将衣服拿出去晾洗了。
    我告诉他,这药对骨伤有奇效,但是,三天内绝不要下地,左手在一个月内也不能吃力。看着吴老睡着,我才有心情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初时,我只以为是天冷路滑,他又行动不便,这才滑倒的,但是,进门时听他的吹嘘,显然不是这样的。
    潘建刚叹气道:“吴老这不是天天转悠,就害怕再遇到小百福那样的事儿吗。我们今儿个还劝他,这再咋的,腊八也不能把孩子扔出来的,结果还真就有,正好被吴老看到了,吴老自然是一把将人抓住了,那人甩开吴老就跑,吴老倒地,为了不压住地上的孩子,这才摔成这样的。”
    我一听,皱眉问道:“人抓住了吗?”潘建刚摇头道:“哪能啊,我听到声音跑出来的时候,就没看到人影,我光顾着捂扯吴老和那个孩子了,大富他们去追,但是也没找着,再说,吴老都这样了,我们也没心情再往远了追了。”
    都这时候了,想追也不可能了,现在又没有监控,谁知道是谁干的缺德事儿啊?潘建刚把一个孩子抱给我,我给检查了一下,是个男孩儿,除了有些豁唇(熟称三瓣嘴儿)以外,健康上是没有什么事儿的,我有些为难的说道:“你也知道,我不擅长手术,这个孩子得抱到医院去,等手术完了,我倒是能给他配些除疤的药。”
    我在孤儿院住了三天,王胜利洗完衣服之后,就回去了,三胞胎只能拜托他们帮着照顾了。三胞胎喜欢的麻婆婆,去了小儿子那里照顾儿媳妇去了,据说是她儿子部队的医院给检查出来子宫肌瘤然后手术了,所以,三胞胎只能选择住刘三奶奶家还是村长家。
    三天后,吴老的行动不受限制了,我这才回的家,是王胜利将小虎子送回来,顺便将我带回去的。照顾孩子是个力气活儿,之前因为三胞胎有些特殊,而托儿所的孩子又基本不用我管,至于前世的大儿子,基本都是婆婆包办了,更不用我操什么心。直到这三天,我才真的体会到个中滋味了,就是我如今的身体强度,也累得我到家烧了火就倒在床上睡着了。
    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天色昏暗,三胞胎在炕里安静的在一起玩着,时不时地回头瞄一眼我,看到我醒了,都快速的过来压在我的身上咯咯的笑,不用说也是想的紧了。我挨个抱过来亲一口,他们也笑着亲我,只是,他们的是口水吻,我的脸...
    刘三奶奶有些不放心的过来,看到我醒了说道:“瞧把你累的,赶紧洗把脸精神精神吧。”我笑着应好,我洗脸的时候,刘三奶奶问道:“眼瞅着小年了,你家黏米饼子啥的都没整,家里也没团点儿粘豆包,正好明儿个我家你嫂子要去拉(四声)大黄米,回头好做粘豆包啥的,你跟着去不?”
    我赶紧点头道:“那感情好,明儿个要去的时候喊我一声啊。”刘三奶奶笑道:“出息吧!挺大个人了,只要一提吃的,就差没淌口水了,也不怕你儿子们笑话你?等拉出来大黄米面儿,咱们一块儿团。今晚上,你别忘了泡小豆就行。”
    将洗脸水倒了之后,我擦着手道:“可别等晚上了,就我这破记性,还是现在就整吧。”说着我去拿了五斤小豆出来,刘奶奶一看,赶紧阻止道:“哎呦,我的祖宗啊,哪用得了这老些,就你们爷四个,有二斤小豆就足够了,往死里放馅儿,也就三斤到头了。我们这些人家,家家都团了几麻袋,可用不着你给。”
    我摇头道:“这五斤都不一定够那,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初十,卫生所不开门,王叔他们就不能搁卫生所搭伙,我来回也不能总让他们到我这儿,虽然有吴老在前边,革委会的不怎么愿意往咱们这儿跑,但是,要是有往上捅的,忘了上回啦?
    他们那没有大锅,做饭费劲儿,我这儿给他们多备些现成吃的,到时候热热就能吃,这豆包白天不干啥也能烤着当个零嘴儿,还顶饿,放在明面上,就是革委会的过来检查,那也是粗粮,谁也说不出来啥。”
    刘三奶奶叹气道:“还是你想的周全。这世道,也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啊。”我也无奈道:“早晚会好的,这啥时候是头,谁也说不出来啊。不过,咱们村算是山高皇帝远,有个风吹草动的一般波及不到,日子还能过下去,听说不少地方吃饭都费劲儿那。”
    对于现在这情况,谁都只能安慰着自己活了,刘三奶奶往围裙上擦擦手道:“嗐,咱们都往开了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者常乐吧。行了,你醒了,我就放心了,也得赶紧回家了,你也快点儿揍饭吧。”
    这粘豆包并不难做,一半大黄米面一半苞米面,烫面和面之后,放在一边醒着儿,但是烀小豆馅儿的时候,稍微有些费劲儿,烀熟的小豆,得一点点用擀面杖碾碎,要是用重的东西图快,撵出来的跟豆沙似的,口感就会差很多。
    小豆馅做好之后就简单了,先把小豆馅团成球,再用醒好的面一团,封好口就行了,像刘三奶奶他们这样的成手,勺子一崴小豆馅就是个球,都不用搓,一个人一天搓个一蛇皮袋子跟玩儿似的。搓好的粘豆包,在屋外靠墙一堆,上面搭个板儿,省的灰进去就行。等吃的时候,蒸、烤、煎、烧,怎么吃怎么好吃。
    当然,这年头都有金贵,油煎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这东西味道不错,所以家家都会做不少,吃到开春问题不大。现在一般因为不干重活,家里都是做两顿饭,白天饿的时候,锅里馏点儿豆包垫拨一下,有点儿食就行,这玩意儿不好消化,正好还能省点儿粮食。
    不过,胃不好的,尽量还是少吃点儿的好,反正我是每次超过两个就开始烧心反酸水,三胞胎也吃不了太多,但是他们很喜欢里面的小豆馅,那里我加了半斤红糖,平时给他们蒸豆包也会再在上面撒好糖。这个在别人家里算是主食的东西,在我们家,它只能算是点心。
    我给王润生他们送去了一麻袋,但是只有上面二十来斤是粘豆包,而下面则是用苞米面和白面掺的两掺面馒头,再往下就是咸菜噶的和腊肉,这些足够三人熬过一个月了,王润生三人很感激,却不敢出声说出来,因为,这年头谁家吃点儿东西都是藏着掖着,更何况他们这样的身份,我当初若不是为了让三胞胎吃的好点儿,也就不会折腾出个托儿所了,主要还是为了堵住大家的嘴罢了。
    第45章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开始, 村里除了生产队都会放假, 一直到正月初十, 当然,这主要是针对村小学的师生、村里的会计、知青之类的, 像我这样的, 就算是放假可以在家,但是有事儿可以直接敲我家门啊。不过,知青只能轮班回去,并且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都是三天, 其余的时间,你可以在村里随便自由活动, 但是得保证能找到人。
    现在虽然说是破除封建迷信, 不允许烧纸祭拜,但是,这小年前后三天,都是会找出一天,偷偷摸摸进山烧纸祭拜亲人祖宗的,毕竟, 活人认为, 死人也是需要过年的。这也是世人管烧纸叫做年纸的原因。
    腊月二十,半夜的时候,趁着孩子们都睡熟了,我去了山里, 带着事先从麻婆婆那买来的草纸(这个无关感情好坏,要么自己亲手做,要么就得花钱,据说不花钱的送不出去)我画了三个带着豁口的圈儿,表示要给三家送年钱。
    原主的亲人们,我自然是要送一份儿的,不管怎么说,我也是占用了这具身体,顶替了俞鹿年的身份,才让我们四人能在这里安然的生存下来,更是因为俞家祖先留下的财产,才能让我们真的衣食无忧。所以,祝愿他们全部早日投胎,下一世幸福安康。
    这第二份儿是送给前世的亲人们,希望他们能永世幸福。虽然早就知道,这只是个历史相似的平行世界,因为时间不可逆,而且,在地府的时候,我也遇到过来自未来的鬼,这也是我一直想不明白,孙婶执着的原因,就算是她将我们哄骗到这个相似时空段,得到了她丈夫的全尸,可是,那真的还是她盼着团聚的丈夫吗?
    这第三份却是给我自己的,算是预存吧,毕竟,我又不能确定,自己这辈子的结局,只能尽量让自己这辈子不留遗憾,多做善事,但愿再次踏入地府的时候,用不上这些香火吧。随后,我向四周扔着纸钱,希望这路过的孤魂野鬼能够得到一丝香火气儿,早日放下心中的直念,转世投胎。
    看着火熄灭之后,我盘腿坐在一旁的石头上,一遍遍的念着往生咒,可是,不知不觉的,竟然开始运转起了功法,功法带动着嘴里机械的往生咒,我感觉到四周的鬼魂们煞气的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从心往外的感激之意。
    鸡叫三遍,我收功起身,这才发现,自己的功法竟然越发的精进了,体力更加充沛,浑身好像有用不完的力量一样,气温对我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了,我竟然丝毫感觉不到寒冷。拍拍身上的薄雪,我起身往回赶,速度与之前更是快了很多。
    功法的精进,加上被超度的鬼的感恩愉悦的心情感染,我的心情实在是不错,哼着小曲喂了牲畜们,我开始做饭了。我将米洗好用水泡着,拎着小桶到大黄这里挤奶,大黄倒是挺配合的,但是,它的奶水已经不是很丰沛了,好在两个小牛犊也早就不以大黄的奶水为主食了。
    洗了手,我开始煮粥,这边却将刚捞出来的雪里蕻洗干净切成碎末跟鸡蛋搅在一起,把火点着,加上水,拿出三个鹅蛋放进去煮,上面支上帘子,将加了雪里蕻的鸡蛋羹蒸上,这营养美味的早餐基本就差不多了。
    正好那边的粥也开锅了,我将牛奶倒进去搅了搅,又从墙边的袋子里摸出一小把杏核,用旁边的斧子吧嗒吧嗒砸碎,捡出杏仁洗了一下,扔进锅里搅,等开锅了,就盖着盖儿,将火弄小些开始慢慢煮着。
    搬了个小马扎,又抓了一些杏核,一边砸,一边捡着杏仁往碗里放,偶尔也嚼两个,这些杏仁都是山杏的,是六月份那会儿集体采摘的时候,挨家发下来的,杏肉有些酸涩不太好吃,大家都不喜欢,我那会儿还没有工分,是不分配的。
    村长家连着几乎熟悉的匀给了我一些,剩下的是我去深山里采的,杏肉被我配着甘草给腌制了,谁家嗓子发炎了就会跟我要点儿,又酸又甜的滋味掩去了山杏的苦涩,但是,这东西开胃促食,也就是能引发食欲。
    现在粮食金贵,大家都恨不得能少吃,所以,尽管都很想吃一点儿解解馋,可是,回去以后饿的胃空牢牢的更是难受,因此,干脆也就不占这点儿便宜了。我腌了一小坛杏肉,自然也就得了不少杏仁。
    这里的杏仁很苦,是苦杏仁,基本都是没人吃的,刘三奶奶他们看我将杏仁都晒出来,偶尔还顺手砸两个吃,并不介意杏仁的苦涩,干脆将家里的杏核都给我送来了,其他人也都将杏核拿给了我,最后,我整整收集了一蛇皮袋儿的杏核。
    我奇怪地问他们:“这杏核可是好东西,营养价值很高的。煮到粥里,是可以抗癌补钙的。”小刘奶奶摆手道:“我们也知道这是好玩意儿,要不能攒着吗?但是谁都不愿意吃,苦森森的,至于煮粥,谁像你似的,做个饭怪讲究的,我们都是往水里扬点儿苞米面,搅和一下就出锅了,谁有时间捅咕它?
    也就是谁上火了,砸两个败败火就是了,等来年新的下来,这些也是烧火的,你要是早来点儿,头年的都给你,俺们早就把那些陈的添灶塘里了。”
    听着锅里咕嘟咕嘟的声音,我停下砸杏仁的手,拿起勺子顺时针搅拌着,这粥一加牛奶就这点不好,一个不注意就该糊了,所以得不时的搅拌一下,别让它塔底了。一个小时后出锅加入红糖搅匀,孩子们也正好揉着眼睛起床了。
    我放上桌子,将粥盛出来后,那边锅里闷着的雪里蕻蒸蛋和鹅蛋早就好了,等三胞胎洗漱好,饭菜的温度正适口,我们一边聊着天,一边吃着饭,我并不太讲究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我觉得,一家人死气沉沉的吃饭,实在是没意思。
    最近外面天天飘雪,再加上托儿所也没有家里暖和,后天就正式放假了,我就干脆没让他们去,把屋子烧的热乎乎的,在炕上放着零食和小人书,就去卫生所了,我得在过年之前,把药材再收拾一下,还有常用的药准备好。
    中午的时候,刘三奶奶几人将孩子们都哄睡了,就进了我所在的看诊室,我正用砂锅熬山楂丸呢,免得等过年的时候,大家难得放开了吃,饥一顿饱一顿的,再把脾胃涨坏了,还是提前准备着好。
    抬头看了他们一眼,我奇怪的问刘三奶奶:“这眼瞅着过年了,咋还不开心那?现在又不是旧社会,到了年关得还地主家珠子。”
    小刘奶奶道:“还不是现在不让祭灶儿,这灶爷灶奶奶得不着供奉,到了天上不说好话,这才让咱们连吃饱饭都不行。”
    我摇头失笑道:“不能吧,人灶爷灶奶奶都是神仙了,哪能这么不明辨是非,就是真要向上面反应情况,那也是找事情的源头吧,谁不许祭灶的,谁毁了灶爷神像的,就去找谁报仇,哪能把气儿都撒在咱们老百姓身上?”
    顾学礼点头附和道:“可不是?刘婶子想多了,毕竟还有法不责众一说那,灶爷要是真的全报复了,那以后不是更没人祭祀他们了?现在还是这政策整的,等过两年,肯定得好起来,到时候日子家家都能过得红红火火的。”
    王润生和花伯来也都点头附和着,王润生转移话题道:“咋没看着小秋那?早上还看他在院子里了。”我回道:“前两天我让他家婶子帮着发了麦芽,刚才胜利过来说长好芽了,他都给磨碎了,我打算做点儿糖瓜,等后天给这些孩子带回去甜甜嘴儿,让他回去帮我拿去了。”
    花伯来一听,有些兴奋的道:“你要是忙,就让我做吧,我做的关东糖可拿手了。”我一听笑道:“那成啊,下午你就上我家整吧,多做点儿,我好给孤儿院送去一些,都是孩子,能高兴点儿就让他们乐呵乐呵吧。”
    顾学礼看着我道:“小俞心善,对谁都好,但心太软了,早晚要吃亏的。”我笑道:“我知道,但是,每次看着孩子,我就能想到我家这三个孩子,跟我吃的那些苦,真不希望还有遭罪的孩子。”
    王润生点头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小俞这辈子肯定能得到福报。”刘三奶奶也说道:“要是小俞不能得到福报,那可就真是老天爷不开眼了。”王润生道:“你看他家那三胞胎,一个个机灵的,那身体健康的跟别家孩子能比吗?还不是老天爷照顾。”
    我伸了一下懒腰道:“要是真的能因为我积德,将福报报到孩子们身上,我可就是求仁得仁了。只要孩子们能一直健康、快乐、平平安安,我这辈子就没有什么可不知足的了。”小刘奶奶也点头道:“可不是,人这辈子可不就为了娃子活着,过日子过日子,过得就是娃子,只要身上掉下的这块儿臭肉好,比什么都强。”
    第46章
    花伯来做的是一两重的糖球, 含在嘴里稍微有点儿酸味儿, 挺好吃的, 就是只能含着,想咬碎是不可能了, 含一块儿下来, 我的腮帮子都木了,小孩子们却觉得这糖特别好吃,用不太干净的手拿着,时不时的舔一口,然后乐的直咧嘴, 小孩子就是这样容易满足。
    我给每个孩子都发了三颗糖球,孤儿院的孩子们也一人得到一颗, 不是我扣, 实在是,这已经是我能拿出来的最多的量了,孤儿院的孩子们更容易满足,这颗糖瓜在他们眼里,可能就是幸福的记忆了,每个孩子都舍不得吃, 为了让糖化得慢些, 他们甚至不顾冻得通红的手,也要在外边舔。
    相比于这些孩子,或者说这个年代的大部分孩子,三胞胎都是幸福的吧?我不太确定, 因为,当年奈何桥边,那三双眼睛,三个没有巴掌大的光溜溜的小身子,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以至于我总是害怕委屈了他们,为了他们能生活的好些,我什么都愿意做,如果福报能加诸于他们身上,我愿意做更多的好事。
    小年不算年,不过,因为终于可以不用全部去干活和学习,人们还是难得的开心,说到学习,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我去过一次,在生产队,每个人搬个小马扎,上面的人念着各种口号,下面那些老人一个个精神抖擞的认真学习,生怕漏掉一个字儿。
    年轻人数着个笔记本,手里拿着铅笔头子,一副认真记录的样子,但是,那脑袋不住的来回点,真的不是认同上面村支书照本宣科念得那些语录之类的东西,而是在打瞌睡,甚至有的直接从马扎上摔下来,然后打着呼噜继续睡。
    其实这个就是走个过场,除了几个认死理儿的,谁都是大不见小不见的过去了,但真的有人觉得这是对他们心中伟人的玷污,铁剑他爹铁刀就是这么个人,铁刀是真的被从地主手底下救出来的,心中对国家只有感谢,不管是之前的红小兵还是革委会,他都是坚定的拥护者,他支持国家的任何政策。
    铁剑做什么,铁刀都是乐呵呵的,咋瞅自己儿子咋顺眼,但是,对于革命学习和每天的对着主、席像早请示晚汇报,必须持端正态度来对待,不能有任何疏忽,对于我这个基本没来学习过的,铁刀向来是看不上我的,每次见我不是抬头用鼻孔平视我胸口,就是快步走过去,往地上吐口吐沫。
    对此,我也是没办法,毕竟人家不爱搭理你,但也没指着你鼻子骂你,你能怎么办?对我这不理不睬的态度,其实算是不错的,他儿子铁剑才是真倒霉,我的卫生所开了半年,铁剑因为“思想不端正、态度不认真”被他爹铁刀揍的来领过不下十回伤药,这还不算被揍的捂眼青时候的轻伤。
    千万不要觉得不可思议,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绝对不在少数,甚至,因为这样的事情被这样的人给揍了,别人非但不会觉得他有病,甚至会对着他翘大拇指,赞一声忠诚,反正,这就是一个病态的时期。不过,这些都和我没关系,我也就当做看热闹了,反正我也改变不了什么。
    小年虽然不算年,但是,在这天人们会祭灶和扫房,祭灶是做不了了,除非你打算陪着革委会的人过节,但是,扫房还是要做的,住了一年的房子,落满了灰尘,而这尘和陈谐音,代表着陈旧、晦气和霉运,人们将它们一块儿扫出屋子,那么剩下的,自然就是新的、美好的东西,其实就是人们对美好明天的向往。
    扫房子用的必须是新的笤帚,我家的是小刘奶奶给扎的,扫房的时候,你要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扫。第一下就是扫房顶,先用笤帚把敲三下房梁,然后开始将上面的灰嘟噜卷在笤帚上,然后不要直接往地上抖,而是要开门,用笤帚敲着门槛,将灰尘抖在外面,意为送霉神,除晦气。
    然后就是大扫除了,其他人家都是将被护拆洗,我是直接把被罩给换下来洗,刘三奶奶曾经说过,这招好是好,就是忒废布了,这被罩都够给大人做两身出门穿的好衣裳了。我洗被罩,三胞胎也没闲着,都撅着小屁股,将家里所有的碗、盘都洗一遍。
    用了两天才全都弄好的,我和三胞胎摊在炕上,谁都不想动,但是,饭还是要吃的,我只能起来做饭,简单的辣椒鸡蛋酱的炸酱面,就是我们的晚餐。面条用的挂面,三胞胎不太喜欢吃,但是没说什么,只是明显比平时吃的少得多,因为我们平时吃的炸酱面都是用的手擀面。
    腊月二十五这天,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的聚在平时用来打稻谷的打谷场,生产队要宰猪杀羊分肉了,我到那就回来了,杀羊的时候,羊是会流眼泪的,那个样子,实在是叫人心酸,这话可能有些矫情,毕竟,吃羊肉的时候,都只会想着它的美味,既然如此,那必然得宰杀它才能有美味的羊肉。
    但是,我是真的看不了那个场面,并不是像王立秋说的那样,我胆小害怕,而是真的就是觉得那场面揪心。
    生产队分肉自然是没有太多的,一家只能分到一斤来沉的羊肉和三斤沉的猪肉,额外是一点儿骨头,内脏和蹄子因为太少,就直接平分给几家困难户了,年年如此,大家也没有什么不满的。
    这肉,大家都没立马吃,而是插进雪堆里,等大年的时候吃,算是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自己养的牲畜,都是有感情的,原本打算宰杀公鸡的,但是,我下不去手,三胞胎更是舍不得,半年来,三胞胎犯错罚款的时候,多少次都是用给它们挖蚯蚓顶的账,最后,我还是花钱买的村里别人的鸡,只是要求必须给我杀了。
    现在可没有白条鸡一说,都是直接买火鸡的,一块钱一斤,我挑的个大的,得有七八斤,两只十五块钱,就是大概估摸的,这家倒是挺愿意帮我宰杀的,因为我没带碗过来,自然也就不要鸡血了,这就直接归他们家了。
    我和男主人聊了会儿天,那边婆媳就快手快脚的烧水将鸡处理干净了,我挺庆幸让他们给收拾的,这开水烫鸡退毛的时候,那味道霸气急了,夏天在院子里还好,一会儿就散了,但是这冬天,那屋子里都有味儿,但是他们倒是没有什么感觉一般。
    因为翻鸡肠子实在是太麻烦了,我直接留给了他家,把他媳妇儿乐坏了,这收拾之后,稍微一炒,也算是一道荤菜了,我听他娘说道:“一会儿收拾了先埋在雪里,等三十再吃。”他媳妇儿欢快的答应着,拿着筷子就开始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