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武侠修真 > 苍壁书 > 第8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81节

    “晋阳,母后的确宠爱你,或许也是太过宠你,让你愈发不辨人情世故,不知规矩方圆,”裴媛君接过茜虞递来的锦盒,平心静气对晋阳道,“人说内尽其心以事其亲、外崇礼让以接天下,这个道理,对你而言怕是向来远得很。正如你方才所说,人世间女子期盼的愿望,美貌、权势、亲人的娇宠、夫君的爱恋,所有的一切,你已经要有尽有,却偏偏还是不知足。这对血苍玉母后早已赏给你阿姐,你明知她的身体虚弱,婚事也是微有挫折,如此还要从中横夺,是不是不该?”
    晋阳双唇无色,心中既懊恼又委屈,眸中涌起泪光,嗫嚅道:“母后,我……”
    “什么?”裴媛君极有耐心地等待她的解释。
    晋阳却未再言语,只是咬紧了嘴唇,慢慢低下头。
    “母后很失望,也很后悔,”裴媛君长长叹息,将锦盒交入裴萦的手中,对晋阳道,“你这样的脾气,哀家如今也不放心你就此嫁入慕容王府,即刻起佛堂闭门思过,不得哀家准许,不得出来。”
    “太后,”茜虞于一边轻声劝道,“公主就快出嫁了,且留三分颜面吧。”
    裴萦跪地道:“茜虞姑姑说得正是,此事都是因萦儿引起,若姑母为此罚了晋阳,萦儿自觉罪重。其实如果晋阳喜欢这对血苍玉,但可……”
    “阿姐,”晋阳抹去眼泪,打断她道,“是我不好,母后罚得没错,你不必为我求情。”她站起身,淡黄宫裙轻云般掠过殿间,奔入里殿佛堂,紧紧阖闭了门扇。
    裴媛君慢慢透出口气,日光渗透窗纱,在她紧抿的嘴角落下深刻的阴影。
    .
    此刻延嘉殿意外而生的波澜,对于前朝正忙于军政之事的君臣而言,自然是无暇顾及。
    午后未时,商之奉旨前往伊阙巡视北陵营。策骑到营中时,正逢伐柯在平野上操练军队。
    伊水蜿蜒,丛岭青秀,商之纵马经过校场时,但见广阔的苍原上战马横驰,银槊荡空,数万人步伐岿然凛凛,随着飞扬的令旗不断变化阵型,或冲锋陷阵,或退守城池,行止之间,井然有序。
    北陵营向来是北朝帝王的直系亲兵,将士皆为北朝军队中的精锐,武器装备更是各州府兵不能比拟的精良,百年来护卫都城,从未有失。纵是见惯了沙场风浪,商之目望眼前的军队,还是有了片刻的失神。
    慕容子野和裴伦闻讯早已赶到营前,商之将携来的御旨交给裴伦,领着随行的十几轻骑,自与慕容子野回到左军行辕,歇下来喝了口茶,这才对子野说了北帝命他即刻回朝的口谕。
    “不是十八日才成亲么,怎么陛下如今就让我回去?”慕容子野不甘不愿脱下甲胄,换上艳丽夺目的绯色绫袍。
    自姚融兵动以来,慕容子野与裴伦常驻北陵营,这半个月都是没日没夜地在操练军队。此番辛苦下来,往昔俊美风流的小王爷肤色黑了不少,减了几分妖娆,添了几分阳刚,眉梢眼角也浸沉了兵戈争锋的英烈,摇身一变,赫然是一位铮铮英朗的年少将军。
    商之正对着帐中悬挂的战图研究,漫不经心答道:“谢澈今日被封卫将军,即将北上渭水,代表陛下辖制翼、并二州的兵马,禁卫首领一职空下来,正该由你顶上。”
    “那北陵营呢?”
    “暂时交由裴伦独掌。”
    慕容子野皱眉,抚摸着帐中帅案上的令箭,依依不舍:“为何不是我留下,让裴伦回去领禁军?”
    商之转过身,微微而笑:“你在军中是待上瘾了?”
    “这里可有环卫都城的五万精锐将士,”慕容子野低声道,“你就这样舍得?”
    “有舍才有得,”商之言词沉静,难见喜怒,“何况这里总归是皇帝的亲军,不是你我说了算,想要宫廷、北陵营两头都抓在手中,别人肯给你这样的好处?退一步说,你是走了,伐柯还能留在北陵营,裴伦也不像裴氏其他人那样工于心计,我们还能暗中掌控一半的军队,这也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
    他话语顿了顿,指尖摩挲着手中茶盏,又道:“而且眼下还有一个麻烦,老师不知从哪里得到了风闻,不再似从前那样信任谢澈,此次让谢澈北上,便是老师为陛下出的主意。”
    “我不明白,”慕容子野正将案上的书卷一一扔入包囊中,闻言停下动作,疑惑道,“你不是说谢澈北上代表陛下的权威,怎么见得苻景略就开始怀疑他了?”
    商之轻笑:“谢澈北上,前有冀州刺史冉青的掣肘,后有刚封为代国公的令狐淳虎视眈眈,他这个卫将军,到时能有什么做为?”
    慕容子野不无担忧道:“如此说来,苻景略既然对谢澈存了这么大的疑心,子绯她……”
    商之摇头叹息:“裴太后已赐下了封妃的旨意,不过,老师还没有答应。”
    慕容子野不再言语,一时辩不清什么感受,只是想起自己即将面临的婚事,却再无一丝春风得意的飘飘然,心绪微堵,难以欢颜,隐隐地觉得,当初莫名而起的那缕愧疚,此刻正无尽蔓延,在他脑海中笼罩出一大片浓重的阴影,不禁让他开始怀疑,自己这桩战乱中勉强成事的婚姻,是否真的可以得到期待中的美满?
    商之并不知晓他的顾虑,犹豫片刻,还是歉然开了口:“子野,你的喜宴我可能参加不了。”
    慕容子野这才回过神,努力不露出诧异失望的神色,只笑了笑:“有要紧的事要办?”
    “对,”商之道,“我今夜要启程去趟永宁城。”
    “永宁?”慕容子野略有恍悟,“是去见赵王?”
    “也不尽然,”商之侧身,微扬长袖,修长的手指掠过战图,凌厉犹如剑锋所指,牵引着黑绫衣袂自东南向西北,缓缓覆盖住凉、梁二州,“此行南下,是去为陛下借一把东风。”
    语声清淡,没有波澜。
    然而指间的一张一合,已然是风云吞吐,江山变色。
    .
    慕容子野未曾想到,自伊阙回到洛都,第一个听闻的消息便是晋阳被罚佛堂思过的事。细问过宫人其中缘由,方才知事情是因自己而起。想要赶往延嘉殿求情,宫门已是落锁的时候,只得先随慕容虔回到王府,在书房找到当日从白马寺带回的柔然古书,未曾细想,便急鞭赶往云阁。谁知偏偏来晚一步,商之为夭绍疗过伤,已经出城离去,而郗彦依旧闭门房中静心调息,慕容子野在门外望了眼他苍白似冰雪的面容,踌躇片刻,手持古卷离开。
    经此波折,慕容子野再想起先前自己的忧虑,不禁暗嘲自己一言成箴。而他此时又如何能料到,原来天命对世人的捉弄远不会适可而止。
    三月十八,长公主、慕容小王爷的大婚喜日,有密报自渭水急传洛都,乞特真十三日入关给战局带来的隐患如今终于成了现实——一直按兵不动的梁州刺史延奕突然挥师出金城、秦川、扶风,沿着渭水屯兵千里,与冀、并二州兵马隔岸对峙,中原的战事已是迫在眉睫。
    本以为朝政如此紧要,婚事必然一切从简,不想北帝司马豫却宣旨满城欢庆,长公主的亲事规格不减反而更为隆重,本是设在王府的婚宴也改为宫中的瑶光殿,都城的公侯贵胄,无一不收到宴请。
    近晚酉时,暮色四合,天空霞云一半红光铺染,一半青暝幽淡。还未入夜,满城灯火却早已璀璨,宫城一方,烟火绚烂,礼乐飘飞。
    霞晖之下的云阁却是素净如常,清池之畔的阁楼里悠然流淌着雅正琴声,伴着东去的柔风,慢慢浸沉入明月清凉似水的光泽中。
    一曲终了,抚琴的素衣少年垂落手指,琴声杳然而歇,余韵却犹然绕耳。
    “静郡主听得这么入神,想必我的琴声还不至于是粗糙得不堪入耳,”少年清傲的面容略带挑衅,望着栏杆旁软榻上虚弱半躺着的少女,“你是不是输了?输了,那就该拜我为师。”
    “拜师?”丑奴瞪着他,重伤初愈之下,俏丽的眉目不比往日的灵活生动。她眨了眨眼,扭过头,望着阁内灯火下静静看书的夭绍,轻声道:“谢姐姐,我想拜你为师。”
    夭绍目光从书卷上移开,看了眼廊下互相斗气的两人,笑道:“迟空你就让一让她,又何妨?”
    迟空嗤然一笑:“谢姐姐不知,有些人的脾气,是宠惯不得的。”
    “尉迟空!”丑奴盛怒之下坐起身,牵动胸前伤口,猛然倒吸一口凉气。
    迟空冷眼旁观,抱着琴径自回到房中,在夭绍对案坐下,细细端详她一会,忽然道:“我听说你和我师兄有婚约。”
    他冷不防冒出来这么一句话,不知道是多久没人提过的事,夭绍捧着书简的手指颤颤一抖,唇动了又动,还是觉得这问题着实艰难不可答。
    迟空不知情由,只道她是默认了,素来冷淡的神情间露出几分笑意,隔窗望着宫城方向漫天明灿的烟火,微有出神道:“要是谢姐姐和师兄成亲,想必场面也是如此盛大。”
    “你想得太远了。”夭绍终于忍不住出了声,好心提醒着。
    迟空心道:慕容子野都成亲了,师兄还会远吗?又见夭绍的面色的确有些奇异,少年难得热情的心思勉强压下,转开话题道:“谢姐姐怎么不去慕容子野的婚宴?”
    “我倒是想去,可惜腿脚不便,身份也不便。”夭绍很是遗憾道。
    栏杆旁煮着的茶汤正沸腾作响,夭绍放下书卷,挪着轮椅行到廊下,盛出茶汤,递了一盏给丑奴:“这茶能清气去瘀,多喝一些,对你的伤有好处的。”
    “谢谢姐姐。”丑奴接过,眼睛盯着夭绍,目光有些飘忽,显然是心不在焉想着什么。
    夭绍想起她离家南逃的颠簸,以为她心里苦楚,柔声道:“澜辰说你父亲长孙伦超曾是我阿公的弟子,想必当初和我父亲也是情同兄弟,过几日我们就回东朝,你与我回谢府,阿公和我都会好好照顾你的。”
    丑奴抿着唇靠向茶盏,轻轻饮了一口茶汤,低声道:“澜辰哥哥说……他会照顾好我。”
    夭绍闻言怔了怔,随即微笑道:“都一样。”
    .
    长夜漫漫,此刻才过戌时。夭绍抬起头,今晚的夜空明朗清澈,难得不见一丝纱云,冷月微圆,星光隐隐,倒映入阁下清池,碧波荡漾,银光浮闪。本是难得的良宵美景,可惜――
    利箭破风而至,杀气凛冽。
    丑奴正想着心事,忽觉眼前紫袖飞扬,柔清的掌风猛然将她卷入室中,脚下未曾站稳,倒入急步赶来的迟空怀中,惊愣之际,只听廊下突起长鞭哗然扫空的烈响,两人探头一看,才见迎面射来的数支长箭皆被鞭风所振,力道骤减,悉数落在地上。
    丑奴垂目,冷月下,那些箭镞铀黑的利刃阴森怵目,让她不禁一个激灵,手脚发凉。
    “是阿姐来了……”她喃喃道。
    “迟空,保护好丑奴。”夭绍低声嘱咐,阖闭门扇,随即掌拍轮椅的扶手,借力起身,凭栏而站,一道袖箭倏地飞出衣袂,嘭然一声,在夜空中绽放出明紫色的火焰。
    “今夜烟火这么多,你以为他有双火眼金睛,能从宫里赶回来救你?”柔冷的笑声遥遥而至,赤色的鸢鸟临空搏击,傲然落在清池对岸的高楼檐角,竹林旁的高墙外悄然飘入几十条黑衣身影,弯刀在手,箭囊在背,浑身上下,无一处不是锋芒湛人。
    夭绍凝目,望着赤鸟身旁,那一袭在夜风下烈烈飞扬的谧蓝长裙,微笑道:“长靖公主远到是客,明月当照,清风在旁,何不下楼一叙?每一次见面都是这样的刀剑无情,不觉得无趣?”
    “我无空与你多言,”长靖举起长剑,指向室中,“我只要带阿奴儿离开,明嘉郡主若就此放行,我绝不会伤及无辜,也绝不会在此地多留一刻。”
    “不行,”夭绍含笑摇头,“澜辰说要照顾好她。”
    宝蓝色的丝绡遮住了长靖的面容,光洁的额下,长眉飞扬,双眸寒彻,显然再无耐心。挥了手臂正待发令,却见阁楼下剑光飞闪,留守采衣楼的偃真领着百名云阁剑士,早已将清池四周团团围住,于楼下仰头看着夭绍,高声问道:“郡主可无恙?”
    “无恙,”夭绍神清气闲道,“长靖公主做客云阁,我们不可无礼。”
    “郡主以为,区区几把长剑便能拦得住我们柔然武士,便能吓退我长靖?”长靖冷声一笑,扣指唇间吹出尖利的长啸,停歇身旁的赤鸢勃然展翅,迅疾俯冲,直扑云阁剑士。
    与人斗尚有经验,与鸟斗却是生平首次,云阁剑阵一时大乱,黑衣武士趁机攻入,厮杀声由此弥漫,激散了远方传来的鼓瑟钟鸣。
    长靖临风而下,长剑倏然脱鞘,寒利的剑锋直指夭绍。
    夭绍腿脚难行,只单手扶着栏杆,紫玉鞭挥出的劲道不过平日的一半,勉强抵挡住长靖的剑风。正想着就此拖延时间便好,谁料在长靖身后,还如影随形跟着一身飘逸的白衣,淡如轻烟,直飘阁楼。
    由此人的轻功便可知他身手的不凡,夭绍蹙眉,心绪一霎有些不稳,紫玉鞭被长靖的剑锋卷起,险些脱手而去。
    “小夭,别怕。”熟悉的微笑声中,那白影掠到夭绍身边将她扶住,暖玉箫的光华凌空夺飞,瞬间封住长靖的剑气。
    夭绍望着身旁那人俊朗的眉目、含笑的唇角,清风吹动楼下池波闪烁,将天地摇晃出朦胧的幻影。她盯着他,有些不敢置信:“伊哥哥?”
    .
    楼阁上的几人在刹那陷入奇异的怔静,楼下池畔却依旧是刀光剑影、血色飞溅,月华被争锋对阵的煞气惊得粉碎,银色的流光颤栗洒上清波,水间迭起暗潮,碧沉沉的池色正悄无声息地湮没无数汩汩暗红。
    夜色不知在何时更深了几分,长靖望着沈伊,终于一振衣袖利落撤剑,眸中蓦然而起几分柔媚入骨的笑意,然而语出齿缝,却是忿然嗜骨地:“沈伊,南下北朝前,你答应过小舅舅什么?”
    沈伊不语,只是低眸瞅着夭绍的双腿,扶着她的手指微微紧了几分。
    “你答应了师父什么?”一刻的沉默后,夭绍亦道。
    四道目光齐齐射在身上,沈伊却依然是不急不慢地调整面上的笑容,双目澄清映月,蕴着一如既往的风流倜傥,注视着长靖,情真意切地言道:“对不起。”
    长靖和夭绍俱是一怔,微风吹过,廊下纱灯轻晃,覆在长靖面庞上的蓝纱飘拂而落,如玉的容色在月光下冷冷淡淡毫无表情,对着沈伊,长剑再度提起。
    “叛徒!”音如玄冰,其间寒意再难消融。
    沈伊一脸的无可奈何,叹气:“何以见得我背叛了你?我只答应小叔叔护你在北朝平安带回长孙静,却未曾答应他要与你一起打打杀杀地,再者说……你如今要伤的人,是小夭啊。”
    “原来如此,”长靖轻声冷笑,横眸扫过夭绍的面庞,分不清是什么眼神,“我今日定要带阿奴儿走,你若不想我伤她,那就看好了她。”
    眼见蓝裙一转便要夺窗入室,夭绍当即挣脱开沈伊手指的钳固,紫玉光泽清澈浮飞,鞭声的清脆划破夜下清风,劲道惊人,令长靖不得不退后三步。
    “沈伊!”长靖恨得怒喝,“你说话究竟还算不算话?”
    夭绍飘身而起,倚着窗棂站稳,笑盈盈道:“公主想必不知,从小到大伊哥哥都看不住我,你方才的要求,却是为难他了。”
    长靖脸色清寒,一言不发,剑气如秋水震荡,刺夺夭绍全身的命脉大穴。
    沈伊欲再度闪身过来,夭绍却引着长靖的剑光游离三尺,笑道:“伊哥哥不必帮手,免得又有人说你言而无信。”沈伊见她对敌之际仍能笑谈自如,略略放心,执了白玉箫,含笑观战。
    夭绍鞭法再精妙绝伦,然而终究是被双腿牵累,对手数招,鞭势便已渐渐凝重,长靖的剑锋却仿佛此刻才焕发出嗜血的生机,身影更是灵活似幽魅飞逸,远望去,但觉一缕蓝烟紧紧环逼着清澈紫云,直入死角。沈伊拍打玉箫的节奏不由微顿,笑意慢慢敛收,正待欺身上前,电光火石间,却见夭绍身影倏地落出一个破绽,让长靖直攻向左,紫玉鞭清影如风,瞬时抽出沈伊腰间的软剑。剑入素手,鸣声铮然,自右侧抡起数道雪芒,杀气惊湛星辉,迅疾抵住长靖反攻回来的剑势。
    沈伊夸张地倒吸凉气,抚掌而叹:“了不得,身手又精进了几分。”
    夭绍微微一笑,任由长靖如何想着法子攻陷城池,她由此凭着一鞭一剑,固守一隅,沉着应对之际,洒脱自如,全无方才的慌乱局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