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武侠修真 > 苍壁书 > 第7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4节

    “鲜卑如今已有连绵草原,王者之师,北朝又有慕容虔为大司马,制控北方二州,若你挥师南下,必然是所向披靡,你当真甘心一生只为北朝之臣?”
    “那赵王甘心么?”商之含笑反问,“赵王乃先帝长子,是先帝最宠的妃子姚氏之子,先帝虽不曾明说,但世人都知你是先帝最喜欢的儿子。当年若非不舍你母亲的性命,或许先帝留下的旨意便是由你继位。如今你舅父姚融在西北控带凉、梁二州,占北朝最广的疆域,拥北朝最强悍的将士,北与柔然交好,南与殷桓联手,他若要为你夺回皇位,亦不该是太困难的事。”
    赵王在他的话下思索良久,终于一笑:“本王明白了。不过鲜卑的血仇,独孤一族的怨恨,你能就此放弃么?”
    商之淡淡道:“不能。”
    “若只有推翻司马氏的王朝,你才能真正报得此仇,你会怎么做?”
    商之神色一冷,望着他良久,慢慢启唇道:“赵王的意思是――”
    “没什么意思,”司马徽笑意深长,“陛下既然引你为最亲的兄弟,他迟早会告诉你一切的。但愿到了那一日,你不要后悔今日的选择。”
    他整理衣袍,走到房外。槐树青嫩的叶子被阳光照得翠色莹润,远处传来诵经声,悠长祥和,让人心静。司马徽仰望碧色如洗的天空,轻声道:“明妤说得对,两者之间,我是必须做出选择,但愿……日后我也不会后悔。”风声吹过僧舍,似乎可以将他低微的声音送去远方,却不知,能否再落入那人的耳中。
    .
    入夜,慕容子野将舆驾送回洛都,自己又只身返回白马寺,在藏经阁找到商之,脸色铁青地坐在他面前。
    “怎么了?”商之满不在意地看了他一眼。
    慕容子野道:“今日百花宴上发生了两件事。”
    “嗯,说罢。”
    “陛下要选妃子,太后最中意的人选便是你老师的女儿,苻子绯。”
    商之一惊,手中的笔啪嗒掉落,抬头看着他:“陛下也同意了?”
    慕容子野斜眸,道:“这倒不曾,不过看太后的兴头,怕是此事已难以更改。”
    “那谢澈……”
    “能如何?独自神伤呗,和我一样。”
    商之皱皱眉,好笑打量他:“你?你不是马上要做驸马,伤神什么?”
    “我惹晋阳生气了,”慕容子野懊恼地趴在书案上,埋怨道,“那丫头也真是死脑筋,我递给她那么多眼色,她都看不见。”
    商之对这件事不怎么以为意,只道:“你们素来是吵吵闹闹,不过几日就好了。”他拿起抄好的经书走入丛丛书架间,按序放好。
    慕容子野愤懑不平地跟过去,恼火道:“我可是为了帮你拖延时间,才出此下策的。”
    “你也说了是下策?”商之飞身将一卷竹简放至书架顶端,笑意清朗,“那为何不想个上策行事?”
    “你还说!”慕容子野气得一拳打在书架上,上层的竹简摆放不平,受他力道所激纷纷砸落下来。慕容子野抱着头窜出去,怒道:“当真一日晦气,连佛经也欺我。”
    商之飘身落地,望着满地的竹简直摇头,俯身捡起,一卷卷送回远处。拾到半途,他却握住一卷书简怔在当地,慕容子野凑过去,望了一眼,讶异道:“柔然的古文字?”
    商之不语,又俯身在地上的书简里仔细寻找,拾了两卷,坐回书案旁,靠近烛火细览。
    慕容子野想起一事,道:“方才我回府时收到了阿彦的来信,他和夭绍已离开了柔然王城前往燕然山。信是四日前写的,若路上顺利,想必这两日他们便可到达色楞格河。”
    商之微微颔首,目光专注流转于竹简上的古老文字,看过一半,面色一凝,而后渐渐发白。
    “什么事?”慕容子野夺过竹简一阅,吃惊,“雪魂花原来是并蒂而生的两朵,白花剧毒,红花解毒……若阿彦他们拿到雪魂花误食了白花,怎么办?”
    “不止如此,”商之目色冰寒,“你看最后一行字。”
    “柔然龙脉燕然山,冰封极地,积雪压山,入春之初,易发……雪崩?”慕容子野声音颤抖,缓缓放下书简,“如今怎么办,须得赶快通知阿彦他们才是。信鸽传信太慢,且是飞去柔然王城的云阁,而后才急马送去色楞格河,如此拖延,必然滞后。鲜卑的飞鹰又与柔然鸢鸟素来天敌,不能进入柔然疆土分寸,这消息如何才能及时送到?”
    商之烦乱之中亦是束手无策,推开窗扇,望着暗沉的夜空,慢慢闭上了眼眸,此刻心中的担忧远甚于彻骨的疼痛,是让他无法喘息的压抑。
    那两个人,他和她,伤到谁也是断自己手足、剜自己心肺之痛。谁也不能出事,可是这信,已然绝无可能及时送到。
    夜色深处有钟声嗡鸣,商之轻轻叹息,佛祖保佑――
    作者有话要说:
    ☆、绝地逢生
    郗彦一行到达色楞格河时,正逢塞北初春寒流,落雪霏霏,冰川万里。虽严寒如此,色楞格河却依旧未曾结冰,水流潺缓,碧色清浅,点缀于无垠冰雪中,格外地灵动醒目。沿着此河一路向北,旷野无人,皓天白地,直到望见云阁先行到达此处的商旅在岸边建起的十几座帐篷,才仿佛从这片人迹罕至的极北之地察觉到一丝尚属人间的气息。
    已过两日,仍是大雪纷飞,夭绍坐在帐篷里,不时将厚重的绵布帐帘拉开一丝细缝,朝外望去。茫茫雪野一望无际,那人站在河流之畔,白色的狐裘和天地融为一色,正认真凝听身旁的人说话。云阁商旅之中,奇人巧匠无数,此刻站在郗彦身旁的两人,据说是最懂河流变化的能士,和最通密道机关的匠人。
    “郡主莫急,”钟晔将暖炉搬到夭绍身边,微笑着递上热茶,道,“他们会查出那条河底密道所在的。”
    “我倒不是不信他们,只不过已白白等了两日,心里确实有些着急,”夭绍蹙眉,放下帐帘,对着书案上那牧人留下的地图又开始沉思,“色楞格河的水面这般宽广,犹其是在我们如今靠近的这一段,河流夹于诸山之间,更是水深浪急,为整条河的险段,真不知当初柔然的先人是如何将密道筑在此处河底的。”
    钟晔笑道:“先人的智慧总是可畏的。”
    “钟叔倒很有感悟。”夭绍笑了笑,端起茶盏正要喝茶时,目光落在地图某处,神思一闪,猛地将手里的茶水洒上那卷羊皮。
    “郡主?”钟晔先是诧异,又见夭绍拿起羊皮卷靠近暖炉细细炙烤,心绪微动,忙上前探头观望。可惜,经此水火之难,那卷羊皮的表面却并没有任何异样,夭绍握着羊皮发呆片刻,灰了心正要放弃,钟晔忽然道:“郡主可否让钟晔一试?”
    “自然。”夭绍将羊皮卷递给他。
    钟晔取过羊皮卷不断揉捏,那看似浑然一体的羊皮四周竟有碎屑簌簌掉落,边缘露出一丝细缝,竟是中有夹层。两人对望一眼,皆是大喜,钟晔小心翼翼抽出羊皮内的细丝绢,在书案上摊开,蜿蜒料峭的墨迹沿着丝绢勾勒出扭曲冗长的道路,看起来正是那河底的密道之图。
    “原来竟是藏在羊皮之间,还是钟叔经验老道,”夭绍抚掌而笑,起身拿了帐中角落的伞,“我去叫阿彦。”
    钟晔亦是欣喜难当,听闻她的话却连忙回过神,劝阻道:“郡主,你的腿……还是我去吧。”
    “没关系,先前在洛都阿彦为我治疗那么久,早就好了差不多了。”夭绍笑语欢快,身影似清风般闪出帐篷,最后一句话随着呼啸风声盈盈传来,早已遥远。
    钟晔抚摸长须,微笑不已,起身出了帐,另吩咐人去找偃真。
    .
    “少主,既得了此图,我这就差人去开挖石道,势必在今夜就砸开那座石门。”偃真从研磨矿石的帐篷匆匆赶来,看了地图,心中惊喜之余更是迫不及待的焦切,待郗彦一回来,便忙向他请示。
    郗彦微微颔首,神色倒是一如既往的淡然,唯独夭绍笑意嫣然,扬眸间容光灿烂,对偃真道:“那就辛苦偃叔了。”
    “哪是辛苦。”偃真笑着摆手,转身出了帐篷。
    郗彦在外许久,狐裘半是湿透,入帐时夹带了凛冽的寒气,钟晔在旁将暖炉燃旺了些,又招呼跟随二人入帐的两位匠人喝茶。夭绍与郗彦到了里帐,接过他褪下的狐裘,又拂去他发上的雪花,说道:“今晚我们就可以去燕然山了,你劳累两日未曾好好歇过,先休息一会,等密道开凿好了,我再来叫你。”
    她转身便要出去,郗彦抿了抿唇,忽然拉住她的手。
    “怎么了?”夭绍发觉他眉目间隐现的为难之意,目光流转,微微一笑,举了举臂弯间的狐裘,“我先把衣服拿出去让钟叔烘干,再来陪你。”
    然而郗彦却愈发紧地握着她的手腕,夭绍不解地看着他,郗彦轻轻叹了口气,伸臂将她揽入怀中。他的身体如此冰凉,她的肌肤却很是温暖,如此相偎,夭绍不自禁地发颤,隐隐约约地觉得,他有些异样――这样的拥抱,还有他柔缓抚摸在自己发上的那双手,再非年幼时可以肆意靠近的亲密。自己的脸颊贴在他清冷的肩头,正闻得他衣襟上散发的微苦药香,药香之外,更有纯净如冰雪的淡凉气息。他的双臂之间,那素来是让她心静心安的怀抱,可在这一刻,却让她心慌失措。
    她的神思蓦地起乱,伸手抵着他的胸膛,想要避开时,他却又捉住她的手,指尖滑入她的掌心,慢慢写道:“这一次,你不要去了。”
    “你说什么?”夭绍一怔。
    郗彦垂眸望着她,神色虽坚决,眉梢眼底之间却还是透出了几分无奈。
    “是说去燕然山么?”夭绍明白过来,顿时面容一冷,将手抽出,断然道,“不行。”
    郗彦皱眉,夭绍怒道:“那地图是我得到的,你身上的毒也是因我而起的,我如今又千里迢迢追随你来了这里,已近在咫尺了,你凭什么不让我去燕然山?”赌气说罢,也不再管郗彦的烦忧,她抱着狐裘撩开帐帘,径自走去外帐。
    钟晔坐在暖炉边热酒,依稀听到里帐似乎起了争执,正在吃惊,此刻又见夭绍恼意十分地出来,更是发愁:“郡主,出什么事了?”
    夭绍的脸色寒如冰霜,并不言语,只将狐裘递给钟晔,而后盯着那两个低头饮茶不敢抬头的匠人,背着手走到他们面前,来回缓缓踱步。雪白的蛮靴衬着那明紫色的衣袂在眼底不断飘摇,直晃悠得那两个匠人头昏眼花,这才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夭绍。
    岂料夭绍正含笑打量着二人,说道:“我有话想请教二位。”
    “郡主请说。”
    夭绍驻足站定,俯眸微笑:“两位既称为天下的能工巧匠,难道当真是到今日也不曾找到密道?”
    她语气委婉,清澈的目光间笑意明净,却看得那两个匠人一阵心慌,竟是无法与她对视。
    钟晔听闻夭绍的话本就困惑,待看清两个匠人欲言又止的神情,更是诧异:“郡主,难道是说――”
    “是啊,若非今日你我偶然察觉那羊皮卷里的密图,想必你家少主怕是就此只身对了对岸,将我们永远瞒在鼓中呢。”夭绍没好气道。
    钟晔虽不敢说郗彦的不是,但心中也是郁闷得很:“少主为何要这么做?”
    “这就是我要请教两位高人的原因了。”夭绍注视着两个匠人,静静道。
    两个匠人犹自踌躇不语,钟晔大怒:“到底是你们说了什么祸乱妖言,竟想骗得少主独身去对岸?”
    匠人们闻言大慌,忙弯腰请罪。其中一匠人叹息道:“钟老息怒,郡主亦莫怪。我们的确是在昨日就已找到了密道入口所在,甚至也知晓了当初柔然人在此筑密道的缘由。我们和少主所说的,不是其他,只是如实告知了我们预测的,此去对岸燕然山将遇的险境。”
    夭绍道:“什么险境?”
    “这个……”匠人仍是迟疑,思量当中目色四顾,瞧见里帐的帐帘微微一动,却是郗彦踱步而出,对他轻轻点了点头。
    夭绍亦发觉到身后的脚步声,回头看了一眼郗彦,他静柔的笑意落在眼眸,让她憋在胸口的闷气刹那消散。尽管如此,她还是狠狠扭过头,骄傲地留给他一个冷漠的背影。
    郗彦淡然一笑,摇了摇头,转身自坐于书案后,查阅堆积的谍报。
    “说罢。”夭绍催促那匠人。
    匠人道:“是,郡主。众所周知,色楞格河对岸驻扎着数万柔然将士,先前世人不知缘由,如今想来,他们护的便是那座燕然山。此河流域甚广,看似水平浪静,实则漩涡汹涌,且河岸终年冰封积雪,人迹难至,更不论渡河而上了。所以那护卫燕然山的兵力就算有所分散,但也有所侧重,犹其是在此处。色楞格河经此一带,虽然水流最险,却也是山棱最坚实处,不易受流水的侵蚀而日渐磨损,是以柔然先人在此处筑了此条密道。而依我们的推测,密道的出口,应该正是柔然将士守卫的重地。”
    “这就是你不愿让我同去的原因?”夭绍转过头,看着郗彦。
    郗彦看着手上的卷帛,不置可否。
    钟晔沉吟道:“既是如此凶险,那牧人当年是如何进去的?”
    夭绍道:“九年前牧人得到雪魂花时,正是柔然大举侵犯鲜卑之际,想必此处的将士也有所调动,所以一时忽略了防守。而且,若来去真的只有密道一条路,那些将士当日也必然是经此处而过。那牧人怕就是在兵荒马乱的时候到达此处,就此鬼使神差寻到了去往燕然山的道路。”
    钟晔恍然:“算算时日,确实吻合。”他想了想,一笑道:“不过要引开驻守密道出口的将士,如今也并非没有办法,只要有人先行探路,为少主引开守卫便是。”
    夭绍闻言心中一凛,郗彦微皱了眉,放下卷帛。
    此一瞬间,钟晔已单膝跪在他面前,请命道:“钟晔愿带十名云阁剑士,为少主先行开路。”
    “不行!”未等郗彦表态,夭绍已清清楚楚地否决,“如今要从密道而出,的确是有方法,但也不一定要以血光开路。”
    钟晔道:“郡主有什么办法?”
    夭绍一笑:“鸡鸣狗盗之辈的法子,钟叔莫要笑话我。”她走到郗彦身边,自怀里取出一枚血玉玺印,递了过去,冷冷道:“喏,这个是不是有用?”
    郗彦微有讶色,对着玉玺之底的刻字端详半晌,终于轻轻一笑。
    “走之前,华伯父提醒我从女帝身边偷来的,说北上时会有用,果不其然,”夭绍面有得色,侧首看着郗彦,微笑,“你既收了我的玉印,如今还能拒绝让我同行么?”
    郗彦抿紧了唇,依旧是慢慢摇头,夭绍愣了一刻,平静回首,问那两个匠人:“想必方才二位的话还未说完?”
    “是,”匠人道,“郡主可曾奇怪,为何在如此的冰封极地,色楞格河却依旧没有结冰?”
    夭绍道:“不仅未结冰,我有时去摸那水流,竟还是暖的。”
    “的确如此。据小人这些日子的探察,色楞格河的源头应该来自燕然山脉,寒天冰地却有暖流如春,想必此河的源头该是靠近一座地底火源。雪山之下压藏岩浆烈火,且正逢如今初春,大地复暖,雪峰积雪,依我猜测,在这两月里,燕然山将频发……雪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