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武侠修真 > 制霸编剧界 > 第5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6节

    《微笑》的风格和大纲一确定, 出剧本便顺利起来。楚苗有《暗夜》的经验在先,很多事情都顺理成章,只不过这回团队是以女编剧为主。因为漫改剧的集数不多,初稿很快便做出来。
    另一边,陈博格还给楚苗发了一些电影剧本的意向题材,两人约好面谈。
    楚苗进门,立刻看到欢快迎接的卡兰。她将布偶猫抱起,觉得它是软绵绵的长条,忍不住揉了揉。
    陈博格给她倒了杯水,两人坐在桌前打开电脑。卡兰好奇地跳上椅子,探头看着。陈博格没有马上讨论剧本,反而先问道,“师姐怎么会想到送我镜头?”
    楚苗记得要在陈博格生日时给他还礼,她不太了解师弟的爱好,最后就挑了镜头,起码跟他专业相关。
    楚苗一愣,随即道,“因为不太清楚你需要什么,陈导不是在玩器材?”
    张毅和陈博格经常讨论设备上的问题,两人也各自有所收藏,楚苗曾有所耳闻。
    陈博格看她一眼,“我还以为师姐只是想挑同价位的回礼。”
    楚苗确实有这个小心思,突然被他说中,一时无言以对。
    陈博格像是漫不经心地一提,“师姐有时候好客气,什么都要讲公平。”
    楚苗,“嗯,我都是先礼后兵,给今后的不客气打下基础。”
    陈博格,“……”
    两人开始聊剧本,陈博格想要做一个悬疑风格的密室型故事,在封闭空间内不断揭露真相,最终反映人性。这类空间的营造无非就是孤岛、游轮、别墅等地方,主人公一时无法逃脱,直到查明真相。
    楚苗对暴风雪山庄模式很感兴趣,跟陈博格简直是一拍即合,这类故事的代表作有《闪灵》等。两人在题材上没有争议,顺利进入故事架构的讨论。
    楚苗果断道,“孤岛首先排除,这个执行时难度很大。”
    陈博格点点头,“别墅也算了,国内不太可能有无法逃脱的山庄。“
    两人异口同声道,“游轮怎么样?”
    楚苗和陈博格大眼瞪小眼片刻,楚苗率先开口感慨,“陈导,有时候我觉得你挺可怕的,你是有读心术么?”
    陈博格,“师姐,这该是我的台词。”
    楚苗上次说穿他想做的题材,这回连故事架构都能推测出来,简直细思极恐。
    陈博格思考片刻,随口道,“看来想对师姐撒谎很难。”
    楚苗立即抬头,敏锐追问,“怎么?你还想过对我撒谎?”
    陈博格,“……没有。”
    陈导发现女性同志借题发挥的水平简直一流,令人防不胜防。
    两人很快敲定故事背景发生在一艘豪华游轮上,形形色色的游客在真相揭露前共进晚宴,风格形式可以参考《最后的晚餐》,赋予故事另一层寓意。楚苗每回跟陈博格交流创作思路,都深感清晰顺畅,两人决定将电影名暂定为《迷宫晚宴》。
    “你肯定有读心术,太吓人了。”楚苗摇摇头,手上还在噼里啪啦地打字,将讨论的内容记录下来。两人在情节讨论上十分合拍,楚苗都快怀疑师弟在迎合自己的创作取向了,不过她想到陈博格的某些坚持,又打消疑虑。
    陈博格深深望她一眼,突然道,“那我再随便猜一句。”
    “什么?”
    “师姐最近想离职单干。”
    楚苗本来对着电脑打字,闻言诧异地抬头看他,迟疑道,“你有这种超能力多久了?”
    陈博格该不会真是会读心的超能力者,类似于都市奇幻剧中的主角,不然怎么会料事如神?
    陈博格淡淡道,“主要看发挥的对象是谁。”
    楚苗干脆坦然承认,“是啊,不过要等我手里的项目结束。”
    陈博格听到这话,立刻瞅准时机,思路清晰地提议道,“师姐想过开影视公司么?”
    “我一个人开什么公司,经营这个很费时间的。”楚苗只想写东西,不能将太多精力花在其他方面。
    “单打独斗当然不合适,所以就需要合伙人。”陈博格有条有理地分析起来,“师姐已经有反响不错的署名作品,做坐班编剧的上升空间不会很大,但单独面对资方或制片人,实际上是有风险的。如果有所属的公司出面对接,在项目制作上会很有优势,也更能把控作品的质量。”
    楚苗没想到他如此认真,干脆停下手头的工作,抬头笑笑,“你该不会说我俩开公司?”
    陈博格肯定道,“我有这方面的意向,当然合作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
    楚苗沉默片刻,开口道,“你有可行的方案么?”
    “稍等。”陈博格似乎早有准备,他打开电脑,居然真的给出一份创立公司的计划书。
    楚苗读完,不得不承认陈博格做了很多调研和规划。他想要做的是以创作团队为核心的公司,围绕导演、编剧等项目重要角色,生产类型化风格浓烈的作品立稳脚跟,再不断拓宽题材内容,逐渐开展其他方面的业务。
    两人谈起正经事,都转变成严肃的态度,只有卡兰茫然地歪头看着。
    虽然计划书看上去很合理的,但楚苗也不可能草率答应,她询问道,“你考虑的合作形式有哪些呢?”
    “师姐可以只进行创作方面的合作,例如剧本撰写,按照单个项目计算。”陈博格补充道,“当然,如果成为公司的签约编剧,算是技术入股,分得部分股份。签约也不是死约,假如师姐想要在外接项目都可以,只是需要表明编剧约在公司,其他条款都能再协调。”
    楚苗大概明白他的意思,陈博格要打造围绕创作团队的公司,首先需要几个能拿出去亮招牌的创作者。
    “还有一种是出资共同注册公司,可行使的权力肯定更大。如果出资比例较高,相当于半个老板,这方面可以再详谈。”陈博格道。
    楚苗,“你的注册资本打算是多少?”
    陈博格,“300个。”
    楚苗,“你独立承担?还是有资方意向?”
    陈博格,“目前打算独立承担,等到项目成功,再考虑进行融资。”
    楚苗,“你在融资方面有什么规划?”
    陈博格,“目前手上有一些感兴趣的资方,不过都要先看第一个成品项目的结果。”
    楚苗,“《迷宫晚宴》也在你的公司计划中?”
    陈博格,“是的,注册公司后,我打算用它打头阵。目前电影的资方已经定了,我也会投一部分。”
    楚苗为了解情况,又问了一些相关的问题,陈博格都对答如流。陈博格见她陷入思考,倒没有马上逼她做决定,反而轻声道,“师姐可以回去后再仔细考虑一下。”
    楚苗忍不住笑了,讶异于他的镇定,“我怎么觉得你拿我当资方练手了?”
    陈博格全程泰然自若,很有向资方推介公司和项目的专业架势。
    陈博格望向她,颇有深意地答道,“因为师姐确实是我规划中很重要的一环,我为此也做了很多准备。”
    “……”楚苗,“你让我想想。”
    两人在创作讨论上很默契,但不代表合伙开公司就会合适。人一旦牵扯上利益,事情就会变得很复杂。楚苗觉得这其实是在冒险,不但是对事业的考验,更是对情谊的考验。
    她不想因为这些让别的东西变质,好在陈博格给出的合作方案很明朗,而且看上去比较公平。
    楚苗确实想要单干,但她最多考虑搞个工作室,还真没想过开公司。她觉得单纯地在创作方面合作意义不大,但共同出资经营,那就是进行高风险创业。
    楚苗犹豫了一会儿,打算找专业人士咨询,给楚昇荣打电话。她简单地说了说自己想要离职,并有人邀请她创业的事情。
    楚苗说完,其实略有些忐忑,毕竟启明星传媒看上去稳定又正经,独立创业就显得不太靠谱了。她还没跟父母交流过这些想法,一时拿不准他们的态度。
    “我觉得你们贸然开公司不合适。”楚昇荣直接道。
    楚苗还未答话,又听他道,“你们连法律顾问都没有,居然就想做公司?看在我们的父女情分上,我可以给你打个折。”
    楚苗,“……”
    第七十章
    楚苗, “爸爸, 你这么见缝插针地推销好吗?”
    楚昇荣,“哎呀,现在公司经营法律方面很重要的。”
    楚苗, “重点难道不是你的女儿想创业么?”
    楚昇荣,“你自己都说想创业, 那就创呗。”
    楚苗总觉得跟他说不通, 迟疑道,“可我还有可能往里面投钱, 而且数额不小……”
    楚昇荣, “你需要管家里要钱么?”
    楚苗,“不需要。”
    楚昇荣, “既然是你自己挣的钱,你当然可以随意使用, 不过我还是建议你请个法律顾问,这上面的弯弯绕很多。”
    楚苗咬牙道, “好嘞,谢谢您。”
    楚昇荣,“年轻就去闯,大不了就是跌一跤。”
    楚苗正略有些感动, 又听他道, “不跟你聊了,我去看电视啦。”
    “……”楚苗觉得自己性格的形成,跟父母的放养式教育也有很大关系。
    楚苗想要投一些钱注册公司, 毕竟话语权会变大很多,但还没计划好出多少。如果《微笑》做完,她可使用的资金应该能达到100个,凑足150个比较困难。这事一时急不得,陈博格也不是马上就要建公司,还要从长计议。
    启明星传媒最近发生两件事,一是《不会微笑的她》定稿,二是研发部新任总监入职。
    “楚苗,《微笑》不用帮忙吗?你可千万不要客气!”新任总监李薇今年32岁,她是个有些风风火火,善于跟人打交道的人。
    楚苗解释道,“薇姐,剧本定稿后基本就是制作部的工作,研发部不太会经手了……”
    “哦,是吗,我还以为你想一个人都干了,怕累着你。”李薇笑笑道。
    楚苗一笑而过,她打心底不太喜欢新领导,同时明白对方也不喜欢自己。李薇入职研发部的状况很尴尬,她虽然名义上是部门领导,但楚苗显然是颇受重视的储备干部,不管在年龄,还是项目经验上都抢占先机。
    研发部没有总监,楚苗也能带着大家写《不会微笑的她》,她不过是在阅历上有所欠缺。李薇入职后便有些后悔,觉得公司把自己当过渡期人才了。这要再发展一两年,楚苗一旦积攒下工作经验,便可以顺理成章地蹬掉李薇上位。
    现在,研发部的很多事情都会从楚苗这里经手,李薇还没真正接管部门工作。
    “楚苗,以前你们是怎么策划筹备项目的?”李薇新官上任,正是要打出成绩的时候,立刻就想要研发项目。
    楚苗倒没把个人情绪带入工作,耐心地给李薇讲解流程,又道,“策划部会按时推过来一些方案,其中也常有不错的。”
    “哦,但责编给的内容大都没什么价值?”李薇理所当然道,在她眼里,编剧和文学责编的地位没法相提并论。
    楚苗默然,她觉得能做原创电视剧的编剧,实际上都很成熟了。《暗夜》是公司有经验的题材,《微笑》是有漫画基础。李薇看样子是要空手原创,难度系数实在有点高。
    楚苗好心提醒道,“纯原创可能会比较难……”
    李薇完全没放在心上,直接道,“对你们小朋友是有些难,我们过去在公司都只做原创项目的,现在原创剧本才能出精品。”
    楚苗心想,大编剧刘宁写的原创剧本当然是精品,其他三四流的编剧能写出什么可说不准。她见李薇胸有成竹的样子,当下也不再劝。
    下班后,陈蔷薇跟楚苗抱怨起来,“我觉得新领导做事有点离谱,让每人出三个方案,我们是人又不是创意机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