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武侠修真 > 梅夫人宠夫日常 > 第5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7节

    李沅真点点头,“选好了,是去年的状元郎,好像叫什么裴静玄!”
    武祯有点印象,似乎是个青年才俊,平民出身,和她一起玩的一个杨家郎君考了探花,很是不服这个状元,先前围猎的时候和大家说过一回这裴静玄,据说状元郎家贫,来了长安连个宅子都租不起,借住在某个破落的寺庙里。
    “那你是想让我干什么?先说好,杀人灭口之类的事可不行。”武祯玩笑道。
    李沅真眨了眨眼睛,“怎么可能为了这事杀人,小姨又开玩笑,其实我早就和阿爹说好了,他答应我不嫁。”
    武祯好奇:“虽然陛下一直很有些洒脱之气,可这事你是怎么让他答应的?”
    李沅真笑了,“我跟他说‘我乃是本朝唯一的公主,身份尊贵,自然也当配世上第一尊贵的男子,可这世上最尊贵的男子是阿爹,第二尊贵的男子是阿弟,其他男子哪里配得上我,阿爹难道要让女儿屈就那些凡俗男子?’”
    小公主偷笑着摸了摸头上的白茶簪,“我不要凡俗男子,我已经有最好的了!”
    武祯能想象得到皇帝陛下听了女儿这番话后,肯定是叉着腰豪迈的说什么“既然如此那就不能委屈我的女儿,你说得对,你是身份尊贵的公主,怎么能配普通男子,咱们就开个公主府好好挑,等什么时候你看中了哪个再说。”
    “既然你都和陛下说好了,又叫我出来干什么?”武祯问。
    李沅真这才收起一脸的得意,忐忑的说:“小姨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娘的脾气,她肯定要好好收拾我一顿的,所以到时候,小姨你可得帮我求情!”
    “没问题。”武祯大方的答应了下来,要说应对生气的皇后殿下,这世上比她更厉害的恐怕就只有一个梅贵妃了。想起梅贵妃,她问:“除了我,你有没有去和梅贵妃说说?她要是愿意帮你劝,事半功倍。”
    李沅真噘嘴,“梅姨一向听我娘的,怎么会为我劝她,为她劝我还差不多。”
    两人回去后,皇后怀疑的看着两人,“你们在外面说什么呢?”
    武祯自然的坐在皇后身边,笑道:“沅真在问我孩子什么时候出来。”
    皇后看着她的肚子,眼神温柔下来,忽然叹气摸了摸她的脑袋,“你这傻孩子,也不知道孩子生下来你能不能照顾得好,这么大的人了,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要是娘亲还在就好了,我也不用总是在宫里为你担心。”
    说完又问武祯:“今年过年怎么样?宫里礼节多,你怀着孩子,这些日子我怕你受累就没召你进宫,你吃得睡得可还好?从豫国公府拨过去的人可有好好照顾你?我给你挑的那些医者你又不爱见……”皇后一见她这个妹妹就一改往日威严,开始絮絮叨叨。
    武祯听得脑袋嗡嗡作响,很有心机的开始祸水东引,“我很好啊,对了,过年时候爹也回来了,不过只在家里住了一日,吃了两顿饭就回寺里去了。”
    听她说起亲爹,皇后果然马上怒火转移,谴责道:“爹也是,平白无故要去出家当和尚,扔你一个人在家,他要是一直看着你,也不至于让你变成这样,哪怕不管教你,就是在家里待着也能跟你作个伴,省得你们两个孤孤单单的。”
    看她不说自己了,武祯非常没有良心的开始和姐姐一起谴责亲爹。
    武祯:反正爹现在不在,说两句他也不知道。
    送走了这一家人,武祯捶捶腰,对自家郎君说:“走,咱们继续去看灯。”
    梅逐雨不同意,“这么晚了,回去休息。”
    武祯拉着他就往街上走,“那怎么行,今日最好看的灯还未看到呢。”
    梅逐雨:“灯明日再看,明日也有灯。天晚了,外面凉。”
    武祯二话不说,将他带到了玉带池边。天晚了,再加上水边风大,不比街上,现在这里已经没什么人,唯有两岸树上挂着的彩灯还在散发着莹莹辉光。
    “来,这有一艘船,上来。”
    武祯熟门熟路的来到桥下,那里的黑暗处果然停着一艘不大的船,船舱内有睡榻,竟然还有不少点心熟食和热茶,外表看上去朴素的小船,船舱内摆设讲究,一看,就知道是武祯弄出来的。
    武祯点亮了船舱内挂着的灯,又裹着厚披风拉过梅逐雨来到船头坐下,点亮了那里的一盏花型灯。小船亮着两盏孤灯,缓缓的在漫天寒星下,从桥洞驶出来,缓缓驶向远处。
    梅逐雨发现这船底下有淡淡妖气,像是有水妖。武祯递给他一杯热茶,轻声笑道:“我抓到的几只犯错的水妖,罚他们给我推船。”
    梅逐雨:“……”
    船缓慢的往前,渐渐远离了有行人的大道,进了一条支流,很快两岸就只剩下浓密的漆黑树林,一点灯亮都没有了,就连远方街上的灯塔光芒都照不到这里。
    在度过最初的黑暗后,天地间本来的颜色缓缓呈现,天并非墨黑,而是带着一抹锦缎墨蓝,水也并非黑沉,倒映着天上的那点蓝光,清澈明净。
    两岸的树丛中大约有野生的梅花,梅逐雨嗅到了浅淡的梅花香。
    小船拐过一段几乎掩盖狭窄河道的树丛,眼前豁然开朗,星星点点的璀璨光芒骤然映入眼帘,如天空乍破,星子倾泻而下,落了满树辉煌。
    第98章 第九十八章
    小船驶进一片比较宽阔的水域——一个四周环绕着树木的小湖。小湖的形状如满月,周围的树枝上挂着无数盏灯, 几乎照亮了这一小块空间。树上星星点点的灯如天上繁星, 倒映在镜面般的湖水中, 又变成了另外一个翻转的天, 置身其中,只感觉天地浑然一体, 放眼全是明亮灯火。
    饶是梅逐雨,看到这样的场景后也愣了一下,随即他扭头看身边的武祯。她一脸的自得,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仿佛在说“满意你看到的一切吗”。梅逐雨失笑的摇摇头, 一手揽着武祯的后脖子,将她的脑门抵在自己下巴上,几乎将她整个人拢在怀里, 轻声道:“我早该想到, 你肯定又是准备了什么。”
    武祯一手挠了挠他的下巴, 把他推开一些,挑眉,“怎么,不喜欢?我可是花费了不少心思准备的。”
    梅逐雨望着她,“喜欢。”
    “都喜欢。”武祯重新被他抱进了怀里。
    静夜如水, 两人裹着一件大大的皮毛斗篷, 在湖中央的小船里, 静静看着四面灯火, 直到这些明亮的灯渐渐燃尽,一盏接一盏的熄灭,远方天际慢慢染出一片浅蓝的鱼肚白,就宛如一场明亮起来的美梦。
    而当天色完全亮起来之后,这里又展现出了另一种美。周围树木被白霜凝结覆盖,真如玉树琼枝,倒映在白日里看上去清澈透亮的湖中,干净的不染一点尘埃。
    武祯不知什么时候睡了过去,被梅逐雨抱在怀里,连脑袋都裹在皮裘里,温暖舒适的睁不开眼睛,迷迷糊糊感觉天亮了,她打了个呵欠掀开皮裘一角探出脑袋,随着动作呼出一大口白气。
    梅逐雨原本正看着天边,感觉到怀里的动静,低头看来。
    他一夜都没休息,但精神仍旧很好,额前的发和眉毛以及睫毛上,都凝上了一些白霜,衬得他一双眼睛更加沉静温柔。
    武祯伸手擦了擦他的眉毛,又在他颜色稍显寡淡的嘴唇上啃了一口。冰凉凉的,像是啃了一口雪。
    “怎么不到船舱里面休息,在外面坐了一晚上?”
    “嗯。”梅逐雨反手擦了擦睫毛上挂着的一点水汽,那是冰霜消融后的细碎水珠。
    “手脚肯定也僵了,真傻。”武祯评价。
    梅逐雨不答,倒是笑了一下。她为他准备的美景,他想多看一会儿,不知不觉就天亮了。
    摸了摸武祯的肚子,梅逐雨忽然道:“孩子过不了多久就要生了,我听说妇人产子异常痛苦,到时候,我们互换,我替你受这一遭。”
    武祯默然不语,凝视着他的脸,半晌后笑道:“行啊。”
    然而,这会儿武祯答应的大方又爽快,可两个月后孩子出生,她压根就没有信守承诺的意思。
    孩子出生那天,艳阳高照,驱散了些冬日寒冷。武祯似乎有预感,这一天并没有出门,准备在家待着晒太阳。早上梅逐雨出门上值,她还笑眯眯的给他挥了挥手,一点异样都看不出来。
    梅逐雨走后没多久,武祯捏着眉心从椅子上站起来吩咐:“准备一下,我要生了。”说完可能因为疼,低骂了声。
    所以等梅逐雨和往常一样下值回家的时候,孩子已经生出来了。
    “恭喜郎君,夫人生了个小郎君呢!”仆妇们笑盈盈的贺喜,梅道长傻了一下,接着快步冲进了房间。谁知打开门转过屏风,他一眼就看到武祯披头散发的靠坐在床榻上,吨吨吨的大口喝酒,整个人完全没有刚生完孩子的虚弱,甚至称得上红光满面。
    梅逐雨脸上的焦急和担忧之色就这么被眼前一幕给打散了,而武祯仰头喝完了一坛酒,仿佛解了多年酒瘾,心情愉悦又满足的赞了声,“好酒!”
    转头见到梅逐雨傻在门口,她有一点点心虚,不过很快就理直气壮了,笑道:“生完孩子,总算能解解酒瘾了,你放心,我没多喝,就喝了一坛。”
    那酒壶上绘着一朵小小梅花,梅逐雨记得是之前在梅园带回来的,武祯口口声声说要留着当满月酒,所以她到底是什么时候把这酒藏到床底下去的?
    看他目光定在酒坛上,武祯把孩子扔出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你快来看孩子,也不知道怎么长的,怪难看的。”
    梅逐雨果然回神了,没有再追究这个酒的事,快步走到床边,探头去看被放在武祯床内侧的孩子,他被襁褓裹得好好的,嘴巴蠕动,睡得香甜,小的还没有他半个手臂长。就如武祯说得,这孩子整个人皱巴巴红通通,确实……不怎么好看。
    不过梅道长一点都不嫌弃,弯腰碰了碰小孩子软绵的脸颊,一碰就收手了,像是怕碰碎了,随即他转向武祯,一把拉过她手上那酒坛放旁边一放,在她脑门上亲了一口,又接着在她唇上亲了一下,样子有点凶。
    “说话不算数,你之前可是在骗我?”梅道长板起脸质问。
    武祯毫无畏惧,甚至不正经的摸着他的脸笑眯眯道:“那不叫骗你,那叫哄你。”
    梅逐雨看她毫无反省的样子,半晌无言以对,最后只能擦了擦她的脸颊,“你太辛苦了。”
    武祯握住他抚自己脸的手,“你也劳累担忧了。”
    毫无存在感的孩子突然发出一阵哭声,打破了爹娘之间的暧昧温情。武祯一秒面无表情,抱起孩子塞进梅道长怀里,“咱们之前可说好了,我负责生,你负责带孩子,交给你了,郎君。”
    梅逐雨:“……?”什么时候说好了?
    孩子出生在天气即将转暖的时候,当玉带池边的桃花梨花开成一片,他已经出落成了一个玉娃娃,亲娘总算也没有一开始那么嫌弃他了,常抱着他出门见人。
    曾经细腰潇洒的胡服男装丽人,再次骑马出现在长安城的大小街道,也再度出没于长安城各个乐坊。只不过,这回还带着个孩子。
    与武祯熟识的乐坊娘子们见到许久未见的武祯,还没和她好好叙旧,就全部被她抱着的孩子给夺去了注意力。
    “呀!好可爱的孩子!这就是你的孩子?”
    “小郎君才这么小就精致可人,足见长大后定也是个俊朗郎君呢!”
    “二娘,他真是可爱,给我抱一抱好不好?”
    “我也要!”
    “我来!”
    “你们小心点,别摔了这孩子!”
    一群乐坊的娘子们争着看孩子,连自己怀里抱着的乐器都丢了,披帛都在混乱中被扯掉了两条也没人管。武祯在人群后面抱着胸等着,心想孩子看上去可爱,但所有哭闹起来的孩子都能让人想自尽。她默默数数,数到三的时候,果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大哭声,把众位娘子吓了一大跳。
    “呀!他怎么哭了呀,蕊娘,是不是你抱得太紧了!”
    “怎么会,他是饿了吧?”
    “怎么才能让他不哭啊?”
    “不然我给他唱个小调哄哄他?”
    “有道理,试试。”
    一群娘子围着哇哇大哭的小婴儿,一个看上去温婉如水的娘子抱着琵琶坐在旁边唱着一曲软绵小调。孩子慢慢的就不哭了,睁着一双黑葡萄似得大眼睛,竟好像在认真听着。
    武祯一直围观,等着她们被这哭包孩子吓退,这会儿意外发现唱歌弹曲能哄的这孩子不哭,顿感喜出望外,于是在各个乐坊出现的更勤了。跑得多,听得曲多了,这孩子还挑剔起来,唱的不好听的,他也不给面子,该哭的继续哭。
    这孩子聪明早慧,说话很早,就这么被亲娘带着在乐坊混了几个月,等到学说话的时候,说出的第一个字不是爹娘,而是——
    “赏!”
    当时梅逐雨抱着孩子,武祯坐在父子两对面弹琵琶,她少有这个兴致,但琵琶是梅逐雨前阵子送的,所以她便也时常拿出来弹一两曲。
    刚弹完一曲,坐在梅逐雨怀里的孩子就吐出这么一个赏字,原本梅逐雨还没反应过来自己儿子说的是什么,但武祯听懂了,这个时候还笑容满面的对儿子说了句:“谢小郎君赏!”
    梅逐雨这才反应过来那究竟是个什么字。武祯听曲的时候,觉得乐伎们唱得好,就常常会给些赏钱,儿子年纪轻轻,竟然就学到了?
    再任由武祯这么教下去,恐怕不妙,梅逐雨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冷静了一下,梅逐雨看了眼孩子他娘,觉得自己不好说她,于是将儿子抱起来举在自己面前,让他和自己对视。
    小娃娃哇的一声被面无表情的亲爹吓得哭起来。
    武祯:“哎呀,孩子还小,你凶他干什么。”
    梅逐雨:“我还一个字都没说。”虽然语气没有变化,但武祯听出了委屈。
    她一下子倒戈了,对梅逐雨道:“没有,我没说你,来来来,你爱怎么训怎么训,我保证不偏袒这小子。”完了还啪的拍了一下儿子的圆屁股,虎着脸说:“不许欺负你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