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武侠修真 > 梅夫人宠夫日常 > 第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节

    豫国公半信半疑:“当真?”
    武祯神情坦荡,“当真,若不是想着阿父还在等我,按照我以往的习惯,如今就在平康坊听娘子们唱歌了,怎么会回这清冷的府里。”
    豫国公无言以对,他生的这是个女儿,不是个郎君!怎么能将逛妓馆这种事说得如此理直气壮?
    武祯眼见他又要说教,忙挽着他往内走,讨饶道:“好了阿父,我奔波一下午,早已腹内空空,先让我吃饱了再说吧。”
    豫国公被她暂时哄住了,待他想起要教导女儿,武祯已经躲进自己房中紧闭门窗声称要睡了。豫国公终究还是要脸,没好意思去锤女儿的门把她喊出来骂,只能瘪着嘴生着闷气自去睡了。
    武祯却没有这么乖的真去睡觉,等这边豫国公一回房,她立即开窗溜之大吉,时间掐的刚刚好。
    即便是人的模样,武祯在各坊墙屋檐上翻飞的动作也十分娴熟轻巧,大街上巡逻的卫兵们丝毫没有察觉。
    长安城一片寂静,普通人家此时就该吹灯歇息了,最热闹的当属平康坊,里面多是妓馆,正是热闹时候,路过附近,都能听到许多宅子里传出的丝竹之声,还有低柔婉转的歌声隐隐约约,如隔岸观灯一般,别有一种人间天上的曼妙风情。
    而白日里最热闹的东西两市,此刻是最安静的,连灯光都没有几点。当然,这是在普通人的眼里,在非人之物,譬如武祯眼中,此刻的东西两市,俨然是另一种模样。
    夜色下的东西两市,是属于非人之物的世界,普通人看不见,也进不到这两处妖市里。
    武祯刚进到妖市,迎面就是一片与外面寂静截然不同的喧哗声。路旁店铺中忽的伸出个尖细的小脑袋,热情的与她打招呼,“猫公!新鲜的鱼丸子,今日刚从曲江池捞上来的,赏脸尝一碗吧!”
    这‘猫公’是妖市众人对她的尊称,不只是她,历代坐在她这个位置的都被称作‘猫公’。目前在这妖市里,能当得起这一声‘公’的,一共也就只有两位而已。
    入夜的妖市就像是人间的清晨,这边街道两旁都是卖早点的店铺摊子,出来晃荡的妖灵精怪们,大多都往铺子里钻,先吃点热乎东西再说。武祯刚吃过不久,不太饿,但嗅着那扑鼻香味,脚下一拐还是进了店里。
    胡须雪白眼睛碧绿的店主人殷勤的上来给她擦擦桌凳,又飞快的上了一大碗鱼丸子,给她配了一碟子酱料。
    吃了一碗丸子,武祯这才擦擦嘴往两市中间走。就这么一碗丸子下肚的功夫,街上已经满是行人,形貌如同常人一般的最多,异类外表的比较少,毕竟很多妖怪,白日里其实也混迹在人群中,就和普通人一般无二。
    妖市中有一座形如飞雁展翅的高楼,红墙黑瓦,檐下挂着重重青铜铃铛,这座雁楼就是属于武祯这位‘猫公’的。
    更准确的说,只有雁翅左边那半栋楼才属于她,另外半边属于“蛇公”,她们两人,同为这东西妖市秩序维持者。两人也算相识已久,合作无间,只是性格上天差地别。
    说来,两人虽然地位差不多,但接任这‘猫公’‘蛇公’位置的契机不同。小白蛇那边,是因为她母亲乃上一任‘蛇公’,本身就是个妖。而武祯这边,她并非妖怪,至少几岁之前还是个普通孩童,只是后来有一番奇特遭遇,才至于此。
    想到“蛇公”,武祯往雁楼右边看了看,那边黑黝黝的不见灯光,看来今夜小白蛇没来,她那两个副手也不在。
    武祯上了自己左边那栋楼,楼上楼下转悠一圈,没瞧见半个影子,抱胸摇头,“斛珠不在也就算了,怎的神棍也不在。”
    作为受妖敬重的‘猫公’,武祯当然不是一个人干活的,她和‘蛇公’一样,各有两个副手帮忙。但是显然,有什么样的主就有什么样的仆,她自己经常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两个副手同样爱偷懒。不过这也不怪他们,毕竟许久都没妖闹事,她们没事干,也不爱干守在这里。
    武祯跳上雁楼的红栏杆,一脚踩在护栏上,远眺片刻,嘴角一扯道:“找到了。”
    说罢,从高高的雁楼上一跃而下。
    第5章 第五章
    白日的东西两市人流如织,夜晚的东西两市群妖夜行,就算是这样不分白天黑夜的热闹地方,也总有那么两个旮旯角偏僻无人。
    武祯飞檐走壁穿过了大半个东夜市,来到了一道高墙下。这边有个窄巷子,左右两边放的杂物,圈出了个安静无人的角落。此刻蜷在这角落里的,就是武祯想找的人。
    那瞧上去是个通身颓丧破落的中年男人,他靠着墙睡的正熟,脸上盖着一张破布随着他的呼吸起伏,若走上前去仔细看,便会发现那破布上写着四字——求财一文。脚边还放着个碗,俨然一副街头乞儿的行头。
    武祯跃下墙,恰好落在他面前,连一丝声响都没发出。她蹲下来往那破碗里面瞧了瞧,里面竟然还有七文钱。武祯啧啧称奇,就这么个偏僻地方,鬼都没一个,怎么还能讨得到七文钱。她伸手将碗中铜钱拢了拢,收进了自己荷包里,然后抬脚踢了踢那睡觉的男人。
    “起来起来。”
    男人往角落里缩了缩,一副不想被人扰了清梦的样子,偏武祯就是个爱扰人的,抬手拉起他脸上那块破布随手一扔,脚下又踢了一脚,“赶快起来,神棍,有活干。”
    这下子,男人总算是醒了,爬起来打了个呵欠,仰头看着武祯。他长得一张平凡无奇的脸,眼小鼻塌,睡的半边脸颊都肿了。武祯捏着他的脸左右看了看,叹道:“今天这张脸也太丑了,求你对我这个老大好一点,换张好看的脸对着我吧。”
    男人慢吞吞道:“行啊,明天换个好看的少年脸,猫公你要是瞧着好看,就给我赏点吃饭钱,我这一天收入总共七文,你一文都不给我留,我得饿死。”
    武祯往墙边一靠,没有半分被戳破强盗行径的心虚,“你好歹也是雁楼的人,我手下两个副手之一,怎么如此没有上进心,每夜都在四处乞讨,若被发现了,咱们雁楼的面子往哪搁?你若不待在雁楼,何不像斛珠那样寻个事做。”
    男人还是语气温吞:“若不是做事太累了,我也不想乞讨的。”
    武祯:“既然要乞讨,那好歹也选个妖多的地方,在这里窝着,又没什么妖来,你还讨什么。”
    男人:“妖多的地方吵,我睡不好,人上了年纪,睡眠就格外重要了。”
    武祯终于笑了出来,骂道:“屁!你又不是人!”
    这男人是武祯两个副手之一,大名无字书,是个妖,也不知活了多少年了,大家都唤他作神棍。因为这家伙夜间爱在妖市寻个角落蒙头睡大觉兼乞讨,白日里却是在东市街角一棵大槐树下摆摊给普通人算卦。
    “好了,没时间跟你闲聊,起来,我找你算卦。”武祯说。
    神棍困倦的摇头,“不行,我白日里才算卦,夜里不干活,就算你是猫……嗷!”
    他余下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武祯怼到了墙上,不得不嗷嗷叫着抱头缩成一团。武祯放下脚,挽着他的肩笑眯眯问:“你刚才是说不行?”
    “不不不,行行行!我说行!”神棍没有丝毫操守,眼见武祯扯着嘴角一脸流氓痞笑,立刻举手投降,断然改口。
    武祯这才满意了,为他拍了拍身上的脚印子,“下次一定要一开始就答应,不然老是这样多破坏我们的感情。”
    神棍一脸苦相,心道猫公年纪越大,越不要脸了。遥想从前,猫公还是个小娃娃的时候……神棍回想了一下,觉得还是算了,不论大小,都是小畜生,不是欺负人就是欺负妖。
    坐在原地,神棍将身后一个木头箱子拿出来。这毫不起眼的破箱子是他吃饭的家伙,箱子一展开,恰好能变成一张小桌子,上面有签筒有龟壳还有些零碎物件。安置好桌子,他又抽出一根棍子,将先前蒙在脸上的那张破布一抖,用棍子撑开。那写着‘求财一文’字样的破布后面,赫然是另外四字——半仙神算。
    布置好了行头,神棍陡然气质一变,虽然还是那张丑脸,但无端令人觉得此人满身仙气,缥缈出尘,连这个容貌如何都不叫人在意了。
    武祯往他那张小桌子面前一坐,伸手扒拉签筒,随手抽出一支丢到他面前,语气随意:“给我算算姻缘。”
    “姻缘啊……”神棍捡起那签看了看,插回签筒,“再抽一次。”
    武祯也没说什么,又抽了根签扔在他面前。
    神棍看一眼,再度放回去:“再抽一次。”
    武祯继续抽。
    第三根签放回去,神棍叹气,将签筒放到一边,从怀里掏出一本薄薄的黑封书册。“这回普通的签和卦算不出,待我用无字书试试。”
    武祯探头去看他翻书,那本书里面是一片空白的,就像神棍的名字‘无字书’一样,是一本无字天书。武祯一度猜想,神棍是个书妖,这本无字书就是他的原身。
    “我好奇很久了,这书里面到底写的什么?”武祯凑过去看,但和以往的许多次一样,依旧是什么都看不到。
    神棍摇头,有些得意,“这世间能看见的,恐怕只有我一个。而且这里面不是普通的字,也非是固定的内容。”
    武祯很小的时候就成了‘猫公’,那时候正是调皮的年纪,整个雁楼被她闹腾的没个安生,所有能引起她好奇的东西都被她悄悄倒腾过了,包括小白蛇那个白蛇手镯,斛珠的珍藏,当然也有神棍的这本无字书。从那时候起,神棍就再不敢把自己这本书乱放了,必要随身携带。
    如今这个年纪,武祯对这本无字书的好奇已经没有从前那么严重,于是只架着腿催促,“好了没,不就是看个姻缘吗,哪里要这么久,从前让你给我算点什么,也不用这么麻烦啊。”
    神棍自己也感到奇怪,他埋头翻书,嘴里嘀咕:“不简单啊,不简单。”
    武祯等了一会儿,见神棍还在翻,只能无聊的抛起竹筒玩,“好了没?”
    “快了快了。”神棍头也不抬。
    武祯的耐心不好,就在她准备起身走人的时候,神棍终于抬头了,他合上书,神情严肃的看了她一会儿,忽然眉开眼笑起来,一片老父亲的欣慰慈祥道:“恭喜,这次你的姻缘到了,可以嫁了。”
    说罢,却见武祯并没有露出什么欢喜神色,淡淡的,无悲无喜的哦了一声。
    神棍把不准她在想些什么,这孩子从小就这样,笑嘻嘻的时候不一定是开心的,面无表情的时候也不一定就是不开心,总之难以捉摸。
    “发生什么事了,忽然想测姻缘?”神棍正色问。
    武祯忽而皱了皱眉,说:“我本来早该死了,不,我那时候确实已经死了,是上一任猫公救活了我,把我变成这样。”
    “我这样,不适合和普通人在一起,姻缘不该强求。”
    “算了,不说这些,没趣。”
    武祯站起来,甩了甩腿,一跃上了高墙,又低头往下看了一眼,从怀里掏出个东西扔下去。“喏,去买双新鞋,脚趾头都露出来了。”
    神棍伸手一接,是个莲花型的金锭子,够他买两百双新鞋。猫公明明有钱的很,就爱昧他那几文讨来的钱,纯粹就是手贱无聊。
    武祯走在人家的屋脊上,她夜间散步的时候从来不爱走寻常路,就爱往屋顶屋檐上走,可能是当猫的时日久了,也就越来越像猫。
    她稳稳的走在人家屋脊上,低头看着下面灯火璀璨的街道,觉得有些没意思。这里的每一处她都熟悉,没什么好玩的了。
    溜达了一会儿,武祯离开妖市,决定去平康坊找自己另一位副手斛珠,她那里热闹,有许多娘子们唱歌跳舞。不过,她路过平康坊一家妓馆的时候,听到了个耳熟的声音,便停了下来。
    她是把人家屋脊当路走的,屋里有什么动响她都听得清清楚楚。此刻她脚下那屋子里就传来一阵猫叫似得呻.吟。
    武祯当然知道这声响是什么,她蹲下来,掀开几片瓦往下看。下头屋子里一男一女在办事,人间乐事。男子正是和她不对付的吕家郎君,就是从前差点和她定亲,又因为斛珠和她打了一架,后来还不断找她麻烦的那位。
    这位吕郎君也是个将妓馆当家住的主儿,武祯瞧他吭哧吭哧的办着事,也不急着走了,一屁股坐在屋脊上,手指间转着一片瓦片,听着底下的声音。等到觉得差不多时候到了,她忽然压低着嗓子朝那小洞里面大声吆喝了一嗓子:“不好了着火啦!!”
    底下响起一阵慌乱惊呼,还有什么东西摔倒的哐当声。武祯将手中瓦片一扔,不管下面房中的兵荒马乱,拍拍屁股跑了。
    所以吕郎君被惊天霹雳一嗓子吓软又摔下床磕着腰,不得不捶床怒骂的时候,武祯正坐在一堆相熟的漂亮娘子中间,和她们一起行酒令。
    第6章 第六章
    暖风徐徐,城南玉带池上,画舫游船三三两两,行人走在岸边都能清楚听到舫中靡靡乐声,悠扬婉转,令人熏染陶醉。
    玉带池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河渠,并不如何宽,大约只得四五艘船并行,但长度可观,乘船绕一圈,一日时间差不多就没了。这会儿其实不是玉带池最热闹的时候,最热闹的当属前段时间,那会儿玉带池两岸种植的桃李杏花开的正好,远远望去,笼着一层烟雾云霞般,纷纷扬扬落下的花瓣,几乎铺满玉带池的水面,而行船更是多的几乎将玉带池堵个水泄不通。
    风流才子诗人,踏春女眷,上至贵族下至平民,人人都爱往玉带池这边观花赏景,享受大好的明媚春光。但如今,花都已谢了,只剩下两岸连绵的青青杨柳,在风中浮动,不时落下一些纷然柳絮。
    武祯倚在一艘画舫的二层窗边,眯着眼睛打盹。她那些小弟们都在一层,隐约的打闹声和琵琶乐声不断,让她睡的有点不太.安生。
    没过一会儿,有轻快的脚步声上了楼来。武祯睁开一只眼睛,瞄了一下。是梅四郎君,他抱着两张画,兴冲冲的跑过来,“祯姐,找到你了!你怎么又一个人躲在这睡觉!”
    武祯坐起身,靠在栏杆上,困倦的道:“昨晚听歌听得太晚了,一大早又被我家那位老父亲喊起来,困死。”
    她晚上偷溜去平康坊玩,快天亮了才偷溜回家,往日都得睡到中午起,今日可好,豫国公在家,早上全城钟声刚响了没多大一会儿,就将她喊起来用早食,接着把她拘在家里训.诫了一上午,好不容易偷溜出来,准备在这补个觉,却睡不好。
    想到父亲武祯就要叹气,这回老头是铁了心的要让她嫁人,也不回寺了,说要等她和梅家大郎的婚事定下来之后再回寺,可以想见,这段时间,她是要不得自由了。
    梅四不清楚自家老大遇到了什么,献宝一样的将手中的画展开给她看,“祯姐你看,我新画的,你给品鉴品鉴。”
    武祯展开一张一看,是个青面獠牙的恶鬼,“嗯,不错,瞧着挺凶的。”
    梅四小少年胸脯一挺十分骄傲,“这是我按照《妖鬼札记》里描述的‘青面獠’所画,若世上真有青面獠,定是长得如同我画中一样!”
    可惜,并不像。真见过青面獠的武祯心中暗道。
    梅四这个少年酷爱看那些野史杂记,尤其喜好各种鬼神故事,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而他生平最崇拜的人,除了武祯,就是《妖鬼札记》的著者‘白蛇郎’。虽未见过,但梅四总说自己与白蛇郎神交已久,若见面必为知己。
    总之,因为太喜欢《妖鬼札记》,梅四决定将这本札记里描述的所有妖鬼全部画一遍,待最后集结成册,再亲自去拜访白蛇郎,将画册送与他。其他人都不耐听梅四说这些神神鬼鬼的,家中人更是斥他不务正业鬼迷心窍,唯有武祯,不会因此笑话他。
    梅四一聊起这个就有说不完的话,武祯还以为这次又要听这小子聒噪一下午,谁知没一会儿,他忽然停下了话头,站起来往岸边一指:“啊!是姓柳的那群人!”
    武祯转头一瞧,看见岸边一棵大柳树下一圈围起的帷幕,里面坐着几位少女。一般贵族女眷出门游春踏青,便会这样用帷幕围出一片空间,避免被人打扰。
    那几位少女好像也发现这边画舫上的他们了,凑在一起对他们的画舫指点了几下,不知说了什么,又一同笑起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