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科幻小说 > 宜昌鬼事3大宗师 > 第200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00节

    “周侗!”老者笑起来,“好,原来是周大师的义弟,我这个老朽,差点伤了周大师的义弟,如果你真的有什么损伤,我一把老骨头烧成灰也不能弥补过错。”
    “老先生认识我的义兄?”黄裳听了大喜。
    “不敢在你面前称老先生,”老者说,“周大师比我高了两个辈分,既然你是他的义弟,我叫你师叔祖都不够不上,我姓王,年轻的时候,跟着一个游方的道士学过几天道术,没有皈依道籍,你就叫我王三即可。周侗周大师我见过,年纪轻轻,但是为人仗义,本领高强,是我敬佩很久的人物。我的儿子王中浮现在就跟随周大师学艺,以后还望黄大仙人多加照应。”
    黄裳听王三竟然称呼自己是黄大仙人,难免窘迫。连忙推辞,“我只是一个寻找故人的晚辈,怎么能担仙人的称呼。”
    王三凑近黄裳,“刚才我在铜镜里,已经看到了仙人的真身,仙人无需推辞。”
    黄裳更加窘急,原来老者已经悄悄的看了。
    在王三先生的解释下,猎户们都知道了黄裳绝非山魈所化,但是大家都并不轻松,山魈为害,仍旧没有解决。现在已经把王三先生请来,并且面前的这个人,王三先生十分的敬重,从王三先生的口气里,知道他来历非常。
    于是大家就有了挽留王三先生和黄裳的意思。
    王三先生因为跟周侗有交情,和黄裳当然是十分的亲热。于是大家就在猎户的家中,升起火塘,猎户家中还有半个獐子,就拿来煮了,大家一起商议如何对付山魈。
    黄裳多日忍饥挨饿,总算是吃了一口饱饭。
    猎户端来热水,让黄裳草草洗漱。黄裳把乱蓬蓬的胡须头发用猎刀割了,露出面目。大家才看到这是一个样貌清秀的少年。只是两眼之间开阔,与常人不同。一看就是天生异象。猎户家中都有金疮药,以备不测。黄裳本就是皮外伤,没有伤筋动骨,敷上金疮药后,亦无大碍。
    猎户们就开始向黄裳诉说山魈的来历,无非就是某日山魈化作妇孺老头,有时候也是老妇,有时候是和尚道士,到猎户家中祸害。让山中猎户不胜苦恼。有门路的就把家中的小孩和妻子,送到山下亲戚家中。没门路的就把家中的小孩看管的紧了,毫不松懈。
    黄裳听到这里,就询问主人家,为什么要把小孩留在家里,自己去找其他的猎户和王三先生。主人家猎户一听,大为好奇,询问黄裳如何见到自己家里的小孩。
    黄裳奇怪,四处张望,果然没有看见那个小孩。所有人都愣住,看着黄裳在众人间寻找小孩。
    主人家猎户才说:“自己的妻子和小孩,半年前都遭了山魈的祸害,所以他心中愤怒,一直不肯离开,就是要找山魈报仇,这也是他见到了黄裳化作妖怪的时候,毫不留情的缘故。只是无法用手中的猎叉杀死黄裳,才出门去寻找王三先生来帮忙。那里会留下小孩不管不顾。”
    主人家猎户这句话说了。黄裳和众人同时沉默。
    王三先生立即询问黄裳见到的小孩是什么样貌。
    黄裳就把自己被缚,小孩给他喂铁蚕豆的事情给说了个明白。大家听了,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每个人的脸上都腮帮紧咬。
    王三先生叹口气:“也是你的命大,山魈不敢近你的身,不然那个小孩就把你给吃了。你身上有铜镜和螟蛉,山魈定然是不敢害你。”
    原来黄裳在被缚的时候,来的小孩,并非是猎户家的儿童。却是山魈所化,黄裳想着那个小孩的天真模样,真的是无法防备。
    主人家猎户听见黄裳说了小孩给他铁蚕豆吃,并且只吃了两颗,于是立即去柴房,过了很久才走回来。手里紧紧的攥着,伸到众人面前。众人看着猎户的手慢慢张开,两个腥臭腐烂的手指头摊在猎户的手上。其中一颗手指头上面套着一个顶针。
    其中一个猎户看见了,嚎啕大哭:“这是我家大丫头的顶针,我背柴火下山赶集,她在家里缝补被褥,临走前还嘱咐我给她带回一尺红绳,等我回来就遭了山魈的祸害!”
    黄裳听见猎户大哭,看见两个黑漆漆的指头,鼻子闻见一股腐烂腥臭。再也无法忍受,把刚刚吃进腹中的獐子肉尽数吐了出来。
    山魈爱吃小孩的手指,在山中流传已久。
    大意是家中父母出门,留下两个小女孩和奶奶在家里,晚上睡觉,较小的妹妹听见奶奶在黑夜中吃东西,并且格格作响。妹妹馋了,就问奶奶在吃什么。奶奶回答:“ 我在吃铁蚕豆。”
    妹妹就说:“我也要吃。”
    奶奶就递了两颗蚕豆给妹妹,可是妹妹正要吃,被较大的姐姐给拦住。姐姐把妹妹的嘴巴捂住,轻声的说:“这个不是蚕豆,明明是手指。”
    妹妹这才发现手里拿的真的是手指。姐妹两人就明白,奶奶已经被山魈吃了,现在睡在床上的奶奶是山魈所化,而吃的指头,必定是奶奶的手指。
    两个小孩不敢动弹,等着山魈睡着,偷偷跑出家门,连夜跑到亲戚家。亲戚家和小孩的父母带着众人回到家中,发现山魈已经跑掉。只剩下奶奶的一只脚没有吃完,扔在屋内。
    这就是当地山魈最早的流传。到了后来山魈化作各种人形,祸害山民。
    而黄裳见到的小孩,必定是山魈所化,可惜山魈看到黄裳厉害,已经跑了。
    黄裳听了,想了很久,“看来山魈惧怕我,那就只能由我去给大家除害。”
    众人商议如何让黄裳去寻找山魈。黄裳想了想,对众人说:“山魈既然爱吃小孩,那么必定都要找一个小孩来,把山魈引出来。”
    这句话说了,所有猎户都不回答,仍旧是一片沉寂。过了很久,王三先生说:“既然如此,我的儿子王中浮,现在辞了周大师回家省亲,我就把他叫来。”
    所有的猎户都向王三先生跪下,不停的磕头。
    王三先生说:“我儿子王中浮,跟随周侗大师学艺两年,身上已经有了本事,黄大仙在一旁跟随,应该不会有难。”
    王三先生这么说了,众人心里都十分感激,然后王三先生写了一封手信,让其中一个猎户去家中把幼子王中浮带来。
    剩下的人和黄裳在猎户家中呆了一夜,到了第二日中午,猎户带着一个少年回来。
    少年进门,看见了王三先生,立即大声的说:“这种恶事,为什么不早些叫我,实在是令人可恨!”
    黄裳看见这个少年,王三先生的儿子王中浮身材虽然矮小瘦弱,是个幼儿的模样,可是声如铜钟,中气十足,一看就是一个志气男儿。
    王三先生让儿子王中浮向黄裳跪拜,“这是你恩师的义弟黄裳,也是你的长辈。”
    黄裳的样子比王中浮并不成熟多少。王中浮有点踌躇,就跪不下去。
    黄裳把螟蛉拿出来递给王中浮看了,王中浮立即跪下磕头,一连十几下,“果然是叔叔,我师父可常常提起你,说你是几百年难遇的术士……看来叔叔你现在已经、已经不是……”
    “我在十七岁那年已经开窍,”黄裳微笑说,“所以来寻找你师父。”
    “那还磨蹭什么,”王中浮站起来,“我们把山魈给杀了,我带你去见我的师父去。你们兄弟两人分别这么多年,难道你不想他,我师父可是每日都惦记你。”
    黄裳看着王三先生说:“你家的公子,脾气可急的很。”
    王三先生说:“他出生在腊月十九,脾气暴躁,自己把名字改成了世雄,他的师父赐了他道号‘重阳’,他也很喜欢。年纪轻轻不知道深浅,在外面自称为‘重阳子’。”
    “重阳子,”黄裳看着王中浮,“你师父还好吗?”
    “好得很,”王中浮对黄裳说,“咱也别啰嗦了,赶紧去把山魈给收拾了,我带你去见我师父。”
    (笔者:黄裳、周侗、王中浮三人关系,仅为小说家牵强附会,无实据可靠。)
    黄裳、王中浮和众人就商议,大雪已经下了很多天,山魈一定饥饿难忍,王中浮年幼,山魈在山里吃不到幼童,见到王中浮一定会被吸引过来。就让王中浮到山魈当年出没的深潭去做诱饵,黄裳在一旁守护。其余的猎户都躲避在更远处,一旦山魈出现,黄裳就用螟蛉和铜镜来对付山魈。
    王中浮并不以为然,把背后的长剑抽出来,递给旁人看,“这是师傅给我的赤霄宝剑,别说一个区区山魈,就是上古神兽我也照斩不误。”
    众人看着这柄长剑几乎跟王中浮的身体等长,一个小孩捧在手里,未免好笑,可是当王中浮嘴里说出这种豪言壮语的时候,又散发出一股宗师非凡气度,让人不敢轻视。
    大家既然谋划已定,于是也不再耽搁。各自拿着猎刀弓箭,送黄裳和王中浮去山涧中的深潭。王三先生心念儿子的安危,也让人抬着轿子跟随。其时鹅毛大雪又开始纷纷落下,道路十分难行走。
    众人踏雪走到了山涧,距离前方的深潭还有四十丈远,黄裳和王中浮让众人就躲避山涧里的丛林里。两人走到深潭边。
    黄裳看了看四周环境,深潭已经结冰,向下流淌的溪水也已经冻上。黄裳看见深潭四周并无任何阻挡的石头和树木。正在犹豫。
    王中浮却拉着黄裳在深潭边石壁旁,让黄裳蹲下,然后把地面的积雪堆在黄裳的身体上。黄裳心领神会,王中浮虽然年轻气盛,却并不心浮气躁,而是十分的机灵。雪块铺满在黄裳的身体上,大雪片刻就在黄裳的身上堆积,变成了一块积满大雪的石头。就算是细看,也看不出来是一个人。
    王中浮还故意在黄裳的眼窝前掏了两个小小的洞,让黄裳得意看见。
    黄裳一动不动,看见王中浮把长剑埋在脚下的雪地里,脚踩在长剑上,昂首站在深潭边,身体笔挺,发髻高耸,双手背在身后交错,捏着剑诀,头高高的仰着入定,看起来的确是一代道教宗师的风范。
    大雪下得更大,黄裳眼前的小孔看见的范围有限,只能看见王中浮站立在深潭边,过了片刻,黄裳看见一个小孩子已经走到了王中浮的身边。黄裳心里一动,这个小孩,正是他被绑缚在柴房的时候,给他铁蚕豆吃的小孩。小孩用手牵住王中浮衣服的下摆,轻轻摇晃,黄裳正要看个究竟,
    眼前的小孔,被雪花覆盖遮掩。只能听见小孩子说:“我想吃馍。”
    黄裳忍隐着没有一跃而出。继续凝神静气的听着。听见了王中浮并没有接上切口,而是反问:“你家人呢?”
    小孩的声音,“被妖怪吃了。”
    王中浮说:“你多大了?”
    小孩的声音,“你陪不陪我去玩?”
    王中浮迟疑片刻,“我陪你去玩。”
    小孩的声音变了,变成了沙哑粗重的声音,荷荷的笑起来,“咳咳。”
    黄裳知道山魈要变化了,立即扒开身上的积雪,拿出螟蛉和铜镜,冲出来。看见一个巨大的山魈已经把王中浮瘦弱的身体捏在手掌之中。
    山魈猛然看见黄裳跳跃出来,立即用另一只手一把将黄裳也给捏住。两个手臂一边一个。
    黄裳看见山魈的脑袋乌黑一片,并无毛发。身上背着一个巨大的盾牌,胸前金光闪闪的护甲。手脚都十分的粗大。
    猎户已经看到山魈显形,都纷纷的跑过来,朝着山魈的身体射箭,可弓箭射到山魈的身体上,都弹落到地上,看来山魈的盾牌和护甲,刀兵不如。猎户们又用弓箭瞄准山魈的脑袋,山魈十分的狡诘,把手臂伸在面前,用王中浮和黄裳的身体作为掩饰。猎户投鼠忌器,也不敢放箭。
    黄裳和王中浮两人被捏在空中,相互看了一眼。黄裳看见王中浮脸色平静,并不慌张,并且他已经把那柄赤霄宝剑捏在了手里。看来是山魈显形的时候,他就捡起了脚下的长剑。
    黄裳拿着手中的铜镜,照射山魈的头颅,铜镜里显出了山魈的原型,原来是一个巨大的老鼋。黄裳收了铜镜,把螟蛉含在嘴巴里,这个动作是他无意中所为,自己都没有发现。王中浮看见黄裳嘴里含着螟蛉,眼色立即变了,变得十分惊讶,黄裳都能看见他的瞳仁放大。
    王中浮不再犹豫,拿着手中的赤霄宝剑,朝着把自己捏住的山魈胳膊砍下,长剑的剑刃如同斩切在豆腐一样,无声无息的就把山魈的胳膊斩下。王中浮顺势跳到地上。然后右腿向后侧半步,右手持着长剑,左手平伸,捏着剑诀,食指和中指并拢指着山魈的两眼之间。身材虽然瘦小,在山魈的体型面前简直是微不足道,但是气势强盛,丝毫不弱于山魈的下风。
    山魈受了重伤,就要张口去咬王中浮。王中浮身体纹丝不动,当山魈的巨口到了面前,手中的长剑,狠狠的插入山魈的额头正中。
    山魈头部后仰,长剑的剑身又从山魈的脑门里抽离出来。整个过程,王中浮没有后退半步。
    猎户们纷纷冲到山魈的跟前,都被山魈用腿踢开,猎户们纷纷受伤。
    山魈的手臂断口和脑门流出鲜血。性情已经变得十分狂躁。就在山魈抬脚踩向王中浮的片刻,山魈的身体突然静止不动。
    猎户和王中浮也一样,都静止不动。
    所有人都看着黄裳。
    黄裳已经身体暴涨,瞬间比山魈的体型更加巨大。山魈比常人高大,有一丈多高,而黄裳的身体,比山魈更是高大一倍。
    黄裳的身体已经化作了穷奇。
    大傩十二猛兽之首穷奇在黄裳身上显形,伸手将山魈的龟甲按住,然后狠狠的踩在脚下。穷奇仰头,发出尖锐的嚎叫。
    山涧里刮来一阵阴风,奇冷无比,潭水的表面冰块向上爆裂,是因为冰块下方的潭水瞬间凝结,挤压上方的冰层。
    然后无数黑色黑影遍布在山涧里。
    穷奇的脚下用力,山魈的龟甲发出咔咔的声音,龟甲表面开始出现裂纹。山魈的嘴巴张的老大,却无法发出任何声音。
    穷奇的凶恶已经全部显露,猎户全部退开,远远的看着。只有王中浮并不惧怕穷奇。无数的黑色身影站在山涧里,更加增添穷奇的凶恶。所有的黑影都匍匐在地面上,头部朝着穷奇的头部,王中浮顺着所有黑影注视的方向看去,看到了穷奇狰狞的嘴里,一片鲜红。仔细看了,发现是螟蛉发出了艳红的光芒。
    穷奇显出真身,山魈彻底的被制服。现在最大的问题,反而是如何让凶恶的穷奇恢复到黄裳的人身。
    王中浮正在想办法。突然深潭的坚冰破开了一个裂口。又一个小孩从裂口走出来。看来山魈并不止一个,王中浮就要用手中的赤霄劈斩小孩。小孩对着王中浮摇头,“百鬼朝拜的穷奇,我家师父要见他一面。”
    王中浮忍住没有出手。小孩将手中的拂尘轻轻弹去穷奇的身上。穷奇不再暴躁。接着小孩用手摸在山魈的头顶。山魈化成了一个方圆两尺的老鼋,小孩对着穷奇注视,慢慢的伸出手,把铜镜翻转。穷奇恢复成黄裳。黄裳站在原地,小孩又把黄裳嘴中的螟蛉取出来。
    黄裳和王中浮看着只剩下三条腿的老鼋慢慢的爬进冰层的缝隙,王中浮对着小孩说:“这个畜生害了这么多人的性命,我怎么就让他走了。”
    小孩对王中浮作揖,“我带这位先生下去见我的师父,老鼋作孽的事情,一定给你们一个交代。”
    黄裳知道,他无法拒绝这个小孩,于是对王中浮说:“你们暂且回去等我,我去去就来。”
    王中浮本就是一个修道的道士,立即明白黄裳要见的人非同小可,于是也不再阻拦,走到了猎户这边。
    小孩转身,朝着冰层的裂缝走进去,老鼋跟在身后。黄裳信步也走进裂缝。
    黄裳跟着裂缝,行走到深潭之下,发现潭水已经全部结冰,所以缝隙通到了潭底,黄裳看见潭底的坚冰里,无数的鱼虾还保持着游动的姿态,看来是刚刚被自己的百鬼阴寒凝结在水中。
    黄裳看见小孩走到了潭底的一个巨石前,然后绕了一个圈子,看到巨石的后面有一个空洞。空洞没有坚冰,看来就算是潭水不结冰,这个孔洞也是干的。只是不知道有什么讲究。小孩和老鼋钻进了孔洞,黄裳也跟着钻进去,刚刚进入孔洞,就发现孔洞入口的地方雕刻两条鲤鱼,鱼嘴之间镶嵌一颗明珠。原来是这颗定水珠阻拦了潭水的灌入,让孔洞里维持着干燥。
    孔洞也不太深,走到了底部之后,进入了一个明亮的房间,房间有几十颗夜明珠,屋内的光芒都是来自于这些夜明珠。
    黄裳虽然对钱财并不贪念,但是看到这么多价值连城的夜明珠都在一起,也忍不住心中震惊。接着黄裳看见了一个道士,坐在一张黑色的石床之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