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总裁在后宫崛起(穿越) > 分卷(190)

底色 字色 字号

分卷(190)

    梁辰点了点头,想了想,又说:我进宫来就一直在给你看孩子,还没去拜见太后呢,这会儿去也不知道晚不晚。
    你现在去吧,母后这会儿应该还在听戏,你陪着听一会儿也好。让小幸子给你领路。
    高悦说着,便招呼小幸子送走了梁辰。
    齐鞘见高悦抱两个娃儿有些吃力,便从他怀里抱过了老二,老二今日跟了他一天,一点都没闹腾就窝进了他的怀里。高悦一直看着梁辰的背影不知在想什么,齐鞘想了想,还是将自己听来的消息,告诉了高悦,他道:我前几日从北山回京,到酒楼吃饭时听说南厂戌卫的沈大人前些日子在赵家村喝醉了,倒是没闹出什么事,只是梁大人却因此发了很大脾气。沈大人自那之后就出京办差了,至今还没有回来。
    沈千沉出京办差的事,高悦是知道的。他听周斐琦说了,沈千沉自请去南疆查案,至今未归定然是那案子难查。不过,他和梁辰之间的事倒没人说起,看来这两人之间恐怕闹了些不愉快。不过
    高悦看向齐鞘,微微一笑,突然问他:你去酒楼和谁吃饭啊?
    齐鞘一愣,而后那脸就不自觉地慢慢变红,直到闹出一张大红脸,在高悦锲而不舍的追问下,他终于还是招出了那个神秘的共饭!
    第173章 芒种封后时(五)
    是花自期。
    哦。
    高悦见齐鞘说完,脸都快要滴出血来,那一肚子准备打趣儿他的话,生生就没说出来。花自期他知道,花自盈将军的一奶胞弟,现任北衙禁军副统领之一,手下有三营近五千禁军,年芳二十尚未婚配,据说是个眼高于顶的家伙,没想到竟然
    高悦又看了看齐鞘,就这么会儿功夫,齐鞘脸上的红晕已退,正目不转睛地望着高悦,似乎有话要说。
    高悦其实已经猜到他要说什么,但他觉得这话还是自己提出来更好些,免得齐鞘再尴尬,就道:你准备向陛下求赦令了吗?
    嗯。齐鞘倒是敢作敢当,在高悦面前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思。
    高悦点了点头,说:京城你喜欢哪个地段啊?
    齐鞘不及多想,顺口说了句:后海湖风光秀丽,地段最好。
    我觉得那片儿也不错。就是离户部稍微远了些,离圣物司也有点远,你将来上朝入衙都会辛苦些了。不过,你放心,咱们这个上朝的时辰,很快也要改动了。
    齐鞘这会儿才刚明白,高悦这个意思是要替他置产,他心里感动,竟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高悦见他这样,忙笑着怕了怕他的肩,道:陛下要送你府邸,不是我。看把你激动的。
    原来是他啊。齐鞘说完又觉得这话有些不妥,忙又改口:陛下隆恩,愧不敢当。
    哈哈哈!
    高悦直接大笑起来,总觉得周斐琦和齐鞘这两人互看对方不顺眼这个点莫名戳他笑点。
    这一晚,周斐琦回来的很晚,齐鞘一直守着高悦直到陛下回来,才离开。
    第二日早朝后,齐鞘递了面圣帖子,于御书房向周斐琦请旨出宫。皇帝陛下当即准奏,不但准了他出宫,还将后海湖北岸的一处五进的院子赐予齐鞘。同时,皇帝陛下又下了一道旨意,升齐鞘为户部计司计相,官拜二品,有上殿参政之格。
    哥儿之中以高悦的圣物司司令为首,如今有上殿参政资格的人共有五位,分别是圣物司司丞梁辰(正二品),计司计相齐鞘(正二品),圣物司调度使鱼笺石(正三品),千岛州刺史陆淼(正三品)。
    至此,在嘉懿朝后宫不得干政这条祖制真正地成了一句废话。嘉懿朝的哥儿和女子地位随着高氏封后,自此水涨船高,民俗民风也因此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成为后世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半月之后,陆淼在千岛正式上任,李景回京面圣述职。
    李景抵达平京的那天,整个平京城依旧处在一派喜庆之中,街头巷尾谈及最多的话题依旧是大周的两位小皇子。李景听得多了才明白,再有五日又是夏至,今年的神农祭有真正的皇子压秤,百姓们群情激动无非是等不及想要一堵小皇子们的风采了。
    李景一行人低调入京,他带回来的人不多,一队骑兵一辆马车,那马车中做着赤云道长和李珍。李珍再有二十几天就满一周岁了,小家伙如今长得白白胖胖,看得出他跟在李景身边又有赤云道长看顾,并没有受什么委屈,不仅如此,他已经能一个字一个字的说话了,而且能说的字已有很多。
    这一路上李珍不是要吃,就是要喝,可自从进了平京,他嘴里就只剩下一个字爹。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就这一个字,小家伙在马车里喊了不下百遍,抱着他的赤云道长很清楚,李珍喊的这个爹,不是在车外骑马的那一位,而是离开他近半年之久的梁辰。
    李珍这是想梁辰了。
    得知他们今日回京,镇国公夫妇从早上就开始等,梁辰也难得请了一天假,专门等在家里。也不知怎么回事,从刚才开始他的心口就一揪一揪的疼,就好像有一只不谙世事的小爪子,正没心没肺地一下下地揪着他的心脏,疼得他渐渐红了眼眶。
    就在这时,大堂外响起了一阵飞快的脚步声,紧随而来的还有管家激动的大喊:回来了,回来了!大少爷回来了!
    屋里坐着的三人不约而同站了起来,镇国公一马当先走了出去,李夫人和梁辰紧随其后。三人走得很快,才一脚跨进前院,就见大门口外,李景正将缰绳递给小厮,而那辆马车里,赤云道长怀抱李珍,也刚好下地。
    梁辰顾不得许多,红着眼眶就跑了出去。
    李景见他扑了过来,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他甚至微微张开了双臂想要拥抱梁辰。然而梁辰冲到门口,却只是对他匆匆行了一礼,就绕过他,直扑李珍而去。
    道长!梁辰激动得喊了一声,郑重给道长行了一礼,便从他怀里接过了李珍。
    李珍扑到他怀里,明明憋了一路都没有哭,这一刻却抱紧梁辰的脖子,哇得一声哭了出来谁说小孩子什么都不懂的?他会想生他的那个人,他也会委屈,他甚至知道这世上最爱他的人就是他的父母!此刻最想他的人就是他的阿父!
    李景回过头,见梁辰和李珍哭着抱做一团,眼中一丝寂寥。赤云道长走过来,拍了下李景的肩,悄声道:将军记住贫道的话,来日方长。
    李景嗯一声,望着梁辰,握紧了拳。
    赤云道长笑了笑,冲镇国公夫妇行了一礼,道:贫道久离京城,观中事务繁多,这便告辞了。
    道长,留下来一起用过饭后再走不迟。镇国公忙劝。
    赤云道长却摆了摆手,笑着与众人告辞。他虽人在千岛,也已得知小弟子子琪身损的消息,这会儿也是急着回去,还能赶上弟子的净魂法事。
    众人送走了赤云道长,镇国公便让管家准备家宴为李景接风。
    梁辰抱着李珍,一路走一路亲,他亲李珍,李珍也亲他,两人脸上全是口水和泪水,外人看来有些滑稽,家里人看着,却满是心酸。
    李景全程守在两人身旁,没有急着往里走,这一点点的改变,梁辰互许没有留意,李夫人却全部看在了眼里。她暗暗点头,觉得儿子总算是开窍了,并且坚信浪子回头金不换,自己的傻儿子只要掏出真心,定然有婚姻美满的一天。直到很多年后,李夫人才明白,今日这般想的自己,还是太天真了
    李景吃完午饭便入宫面圣去了。
    周斐琦见到他,同样设宴款待,他们君臣聊了许多关于千岛治理的策略。李景在宫里待了一下午,晚膳前又去拜见太后,在永寿宫,他碰到了高悦,还有引起当下全民热议的两位小皇子
    在李景眼里,刚才和他谈论国事的皇帝陛下浑身都是敛也敛不住的锐利锋芒,然而到了永寿宫,那位锋芒锐利的皇帝陛下却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他好像不过眨眼间就变成了一位普通的男子,面对高悦时,他眼中柔情四溢,好像每一眼都带着刻骨铭心的情感,好像每一眼都在诉说着他对高悦的眷恋;他会亲手抱起小皇子,像任何一位普通的父亲一样把孩子高高举起,让他们短短的小腿儿骑到肩上,逗弄他们并跟着他们一起笑。就连跟孩子说话的时候,皇帝陛下也会不自觉把嗓音调成他自己毫无察觉的可爱甜音
    李景想,那或许就是身为父亲的爱,就像他对李珍一样,因为珍爱,才会改变。
    而高悦,在李景的眼中已经快要认不出了。高悦此时脸上的笑容太过自信,也太过幸福,明媚得如雨后的夏阳,温暖又热烈,他身上的那种美,内敛又张扬,就如一支不惧风雨的百合,怒放着独属于他的魅力,令人不敢直视。
    李景在永寿宫里坐了片刻,便告辞出宫。太后本想留他一同用晚膳的,李景却说:珍儿和辰儿许久未见,臣还是要回去看一看的。
    太后便笑道:那你快去吧,明日叫上梁辰,带珍儿来宫里让哀家瞧瞧,也让他们这几个小娃娃认识认识。
    李景便道:好。
    第二日,他果然带着梁辰和李珍入宫拜见太后。李珍不是第一次见到如他这般的小娃娃,却是第一次见到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小娃娃。一时,李珍兴奋的不行,坐在梁辰的腿上一刻不老实地蹿蹿往前够,他伸着小胖手,指着两个小皇子大喊:弟弟弟弟弟弟!
    梁辰:嗯。想跟弟弟玩儿吗?
    李珍特大声地答:想。
    高悦做在小木床旁边,冲李珍招手,说:那你自己走过来呀!
    李珍指着地,又扭头看梁辰,说:走。
    梁辰把在放到地上,轻轻扶着他。
    一屋子的人全都看着李珍,就见他扭着小屁股,一摇一摆地拼命往小木床那边走。好不容易,在梁辰的保护下走到了小木床旁边,李珍一把抓住小木床的边边,小大人一样地呼了口气,大喊了一声:累!
    满殿哄堂大笑,整屋子的人都被他逗乐了。
    高悦为了奖励他学走路,让梁辰把他也放到小木床上,和弟弟们待一块儿。李珍兴奋得在小木床上爬来爬去,他撅着小屁股一会儿看看这个弟弟,一会儿看看那个弟弟,一会儿又坐起来高兴地拍手笑
    几乎是从这天起,李珍小朋友就开启了他在皇宫里学走路的历程,在两位小皇子的激励下,李珍学起走路来特别带劲儿,很快就从需要人扶到独立行走,为日后组队上房揭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174章 夏至神农祭
    李珍在皇宫里一住就是五天,直到神农祭的前一天晚上,梁辰必须出宫了,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神农祭,是大周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这一天的京城,城外到处都是金黄的麦浪,城中四处都是鲜红的花朵。正所谓金红相应兆丰年,帝后同出天下安。
    这一年的神农祭毫无疑问是本朝最热闹最盛大也最激动人心的盛典
    这一年的神农祭不但有帝后同行,还有两位刚出生的小皇子,因此从早上开始,守在平安大街两侧的百姓就翘首以盼,盯着皇宫的大门望眼欲穿。
    晨曦悄然而至,当东方的天空出现第一缕金光时,钟鼓楼上传来一年一度久违的钟声,正应了那句诗
    旭日东升时,鼓楼钟声起。
    平京长安街,万民翘首待。
    钟声响起,皇城门开,天子车辇出宫来
    神农祭始一,帝王出宫门。
    御林前路开,百官辇后排。
    率先映入百姓们眼帘的是身穿赤朱甲的御前侍卫们,他们身姿挺拔,肃萧威武,冲在最前,为帝开路。在他们身后,十二匹通体雪白的骏马,拉着一辆宽大的朱红色的车辇,车辇四周有红纱垂落,风起之时,红纱翻扬,两侧百姓能清晰地看到端坐于车中的帝后二人,以及高后怀中抱着的两个小婴儿。
    人群此时看着那十二匹骏马,不少人都在议论:天子驾六,服、骖、騑是为古礼。如今,陛下却用了双倍,可见是将高皇后看得与帝一样重啊!
    陛下深爱皇后,当初不是还嚷嚷着要下嫁吗?又有人说。
    闻此言者,皆笑疯,纷纷感叹:本朝皇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品行、功绩、占帝心均登峰造极,可为后世楷模!
    高悦端坐于马车之中,一手抱着一个儿子。马车一出皇宫,他便立刻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视线,被万人瞩目的感觉他别不陌生,宝宝们却还是第一次体验。老大好似生性活泼,且已显露出了些人来疯的属性,他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从出宫门开始就特别不老实地在高悦的臂弯里拱来拱去屁股下面就像扎了根刺,坐不住似得,小脑袋瓜儿也在好奇心地驱使下早摇成了拨浪鼓。
    跟老大相比,老二的表现简直像个小社恐,他一出宫门,见到这么多人,那小嘴儿就开始往下撇,好在高悦发现及时,哄了他两句,倒底没哭,只是委委屈屈地把小圆脑袋往高悦的咯吱窝底下一扎,单留下一个撅起来的小屁股对着大众。
    高悦见他这样儿,险些笑喷,强忍着笑给周斐琦打眼色。
    皇帝陛下抬手拍了拍老二的屁股,那小屁股也只是扭了扭,小脑袋依旧倔强地扎在他爹的胳膊下,纹丝未动。
    憨态可掬的小皇子们,简直成了今年神农祭上一道最亮眼的风景,凡是见到小皇子们可爱模样的百姓,不约而同露出了善意的笑容,他们追着皇帝车辇,嘴里喊着小皇子看这边,看那边,俨然一副被萌物迷住的模样!
    天子车辇在平安大街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处停下,周斐琦手持宝剑,弯腰而出。他站在车前,胡公公和张公公一人一边跪在车厢外的两侧,他们双手捧着盛满水的金钵举过头顶,那顶礼膜拜的神情显得庄重又神圣。
    天子手握宝剑,剑尖挑起钵中的净水,随着皇帝陛下手挽剑花,一串串水珠也向四面八方弹射开来。
    于此同时,所有前来观礼的百姓,全部跪拜下去,他们口中唱起祈福的祭歌,那歌词是这样写的
    花露一来百花开,艳艳的祥云落满宅!
    花露二来金麦熟,沉沉的香谷填满仓!
    花露三来百草收,好好的药材百病除!
    花露四来童子生,胖胖的娃儿续香火!
    花露五来白鹿降,五彩的神光佑大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