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总裁在后宫崛起(穿越) > 分卷(161)

底色 字色 字号

分卷(161)

    这个秋巡兽祭的仪式往年都是在乾罡山附近的皇家猎场举行。这猎场在北漠与大周的交界处,大周建国以来,自北漠臣服之后,每年秋天皇帝或皇子都会带领文武秋巡以彰国力,同时也会邀请北疆诸番国同聚一堂,以此展现大国风范。用意就如大朝贡,都是帝王为稳固政权的一种手段。
    但是今年,眼看霜降已过,大周皇帝却还没有秋巡的动向,因此北漠的国师才会来问上一问,这倒也无可厚非,可以看做正常礼交。当然,北漠最近的动向也确实频繁,他们会关注秋巡之事,显然目的恐怕也不那么单纯。尤其是在剿匪剿获了那几车兵器之后,这封奏折来得,更有一种狗急跳墙的味道。
    周斐琦收到奏折之后,便召集了三公并礼、兵两部尚书以及镇北将军盖无双,在御书房议事。
    这些情况高悦并不知道,他这一日,早上给周斐琦传了封飞鸽之后,就指挥郊院众人接受暗卫运来的土豆和胡萝卜。这些由暗卫采办的种子,高悦基本都打开来看了一遍,个头够大,品相极佳。估计是为了路上运输方便,还没有进行切割。于是,高悦便立刻采取了流水线式的制种方式,将两大车土豆就地卸下,按照袋子的数量,临时调来后院的军士,每三人负责一袋土豆的切割。
    切完之后,放进身后的竹筐,竹筐之后是育种水。这育种水是暗日今天早上从他弟弟暗月那个兵工厂里现取来的。当然研发出来这个育种水的不是暗月,而是一心扑在科研上的张书仁张大人。
    这些当然是皇帝陛下一早就安排好的,之前周斐琦也没告诉高悦一声,直到早上暗日把一罐子育种水抱到高悦面前,他才知道,周斐琦这家伙竟然还准备了这种堪称万能药的宝贝。
    张书仁不愧是大周第一科研领导人,做事特别严谨,他不但给高悦做出了育种水,还附赠了一份详细的使用说明。于是,高悦就按照说明将育种水按比例兑上清水,一小罐育种水竟然能兑出三大缸药水来,这可真是乐坏了高悦。
    切割好的土豆块,泡过育种水之后,再重新装入袋子,就可以入库存放了。这样存放个三天,发到村民手中的土豆块基本就都是带着新芽的种子,可以大大提高土豆的成活率。
    若是种好后,一个月内再来一场雪,那就更棒了,新生发的胚芽被冰封之后,就像是进了天然的保鲜冷库,等明年开春大地化开,湿度温度一上来,那地里很快就会绿油油一片。用不了桃花盛开的时节,赵家村就会迎来新年的第一场丰收,光想都觉得那将会是一番激动人心的时刻。
    因此,高悦亲自盯着流水线育种,满心都是对来年丰收的期待。
    梁辰昨晚受了同僚们的鼓励,今日一早就听见外面院子里各种干劲儿满满的呼喊,终于在床上躺不住了。他叫来小黑,让他扶着自己走到了窗边,隔着窗户,他看到院子里那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瞬间豪气激荡。他扭头对小黑说:请赤云道长来一趟吧,我想问问他,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尽快好起来。
    梁辰很想加入他们,想和大家一起把税改这个事情做起来。因此,他不甘心再被伤痛拖累,他想尽快康复。而程章和郭无水今日一早,也都先来他这个厢房汇报了今日的工作安排,这会儿两人分别再为药堂和学堂的事在奔波。
    程章这会儿正在和赤云道长与赫连老太医汇总药材名录,这份工作他做得很细致,细致到每种药材的盛产时节从四季分化到了每个月,这会儿三人在做得是冬季的药材名录。
    三人正聊着,小黑便来请赤云道长了。道长听完小黑的来意,离开前还笑道看来他这是着急了呀,老太医还叹了口气,也说了句别人都忙着,就他躺在床上,能不急吗!
    赤云道长从这日起开始给梁辰上针灸,每日一次,帮助梁辰活血化瘀。
    而郭无水这一天,和村长还有齐垚看遍了整个村子的宅地,最终选了村西头的一处面积比较大的空地。齐垚这些天指挥军士们在郊院后面盖楼,大概是盖上了瘾,在那块空地上转了一圈后就说,这块空地能盖一座三层大殿一样的学堂。村长一听,还劝他,道:那要多少银子啊?咱们村可出不起那么多钱啊!还是不要太破费了。
    郭无水听后,便笑道:村长放心,这笔银子不会让村民们出。至于学堂盖成什么样子,齐大人也会和计相合计之后最终定夺。是不是齐大人?
    齐垚见自己一句话就把村长给吓住了,连忙挠了挠后脑勺,笑道:哈哈,村长您就放心吧,这事我也是听计相的!你可不要想太多啊!
    两人回来之后,就找到高悦把心中想法说了一遍,高悦听说村长被吓道,也笑了,道:三层大殿倒也不必,毕竟是学堂,还是要以清雅简朴为主。不过,我之后正好准备伐木开山道。齐大人若得空,明日可先随我去看看那些山间木材都可做何用处。哦,对了,村长可有说过赵家村附近原有几家学堂吗?
    郭无水还真问了这个,便答:整个县里十个村子,只有县城有一处官属学堂,其余村子也有些私塾,不过能上得起的人很少。我估计,若咱们计司学堂建成后,这十里八乡前来听学的人恐怕少不了。
    嗯,你说得不错,高悦道,所以这学堂建好后该如何管理也是个问题,这事你也多想想,先和梁大人好好商量一下,咱们以后三日一聚。
    是。郭无水如今对高悦简直就是言听计从。这几天发生了太多事,高悦的能力大家都有目共睹,若说以前还有什么暗中的小心思,如今他们对高悦那真是打心眼儿里佩服。虽然,他比高悦还要年长几岁,但在高悦面前,如今的郭无水已完全将高悦看成了自己的老大,高悦已潜移默化地成了他们的主心骨儿。
    齐垚在一旁边听两人说话,边在脑海中构图。他是有设计天赋的人,一座建筑该如何设计才能最有效地发挥它最大的功能,对齐垚来说,就是想一想,再画一画那么简单。
    于是,当高悦交代完郭无水后,就听齐垚在一旁开口,道:计相大人,下官有个想法,就是咱们的计司学堂,可以设计成前后两个大院,将本村和外村的听学人分割开来。中间设计一个高阁,用于先生讲学,先生面向本村学子,外村旁听的人只能看到先生的后脑勺!
    噗!高悦实在没忍住,被齐垚这个后脑勺给直接逗笑,他问齐垚:看先生的后脑勺能学会认字吗?咱们办学堂是为了什么?
    齐垚又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嘿嘿一笑,道:计相大人教训的是,那下官回去之后再好好想想。
    这事儿也不急,咱们明日上山可以路上再说。高悦说完,就见齐垚连忙行了一礼,看样子是特别期待能跟他一起出外勤了。
    高悦不禁暗想,这些盖楼的大兵自从来了赵家村就在没日没夜的赶工,说起来他们好像还没休息过一天吧?看来是得让他们适当出去放放风了,不然心里憋屈,那活儿干起来,质量也不见得能好到哪里去。
    午时左右,小八又来找小幸子领药。他今日的神情比昨日看起来要好太多了,脸上至少有了些笑模样。他进了院子就看到了高悦,还主动走过去给高悦行了一礼,告诉高悦他阿婆昨日喝了道长给开的汤药后,已经见好了。
    高悦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道:阿婆会一天比一天好的。你们的日子也会一天比一天好的。还有,小八也会一天天长大,将来若是有了出息,定要报效朝廷,记住了吗?
    小八用力点头,道:我记住了。谢计相大人教诲。
    高悦看着他手里拎着药包,颠颠地跑出了郊院的大门,只觉得大周的未来值得期待。所以教育这一块的工作必须从娃娃抓起,那个学堂,若是开办起来,真能吸引到十里八乡的人都跑来听学,那么绝对是优先孩子们,因为他们才是国之希望!是大周未来的栋梁。
    每次,当高悦想到这些的时候,只觉得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不过,越是这样,高悦越不会停。
    由于高悦采取的流水线割种入库的工作方法很高效,那两大车种子,在午膳前就全部被切割完毕,送入了仓库。高悦规规矩矩地吃完午饭,边流食边带着暗日和一队侍卫找到了村长,他想要改良赵家村的灌溉水道,这方面村长经验丰富,因此高悦叫上了村长,一行人往田地那边去了。
    这一次出来,但凡在街道上遇到村里人,不管男女老幼,不少人都主动上前向他行礼,那份尊敬是发自内心的,有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甚至在给高悦行礼的时候还流下了热泪。
    这一点细微的变化,令高悦有些愕然,他不禁问村长:您知道村里的乡亲们这是怎么了吗?我怎么觉得,乡亲们今日的情绪不大对呢?
    第134章 霜降三候
    村长感慨道:计相昨日为老赵和钱阿婆家做的事,村里人都知道了。孩子们听小八说下个月就可以上免费的学堂,他们心里欢喜得很,老人们如今都说您是菩萨转世呢!
    我只是略尽些微薄之力。高悦这话可不是谦虚,他真得觉得自己就是力所能及地做了他认为正确的事情而已。
    然而,受到他恩惠的村民却十分感激,已自觉将这份善功德广而告之,此举除了成就了高悦的美名,同时也说明,被高悦救济的村民本身就有善根。以善治善何愁事业不成?
    高悦看清这点之后,便断定,赵家村的税改农革这事儿,只要没有外力再来捣乱,应该可以顺利推进了。他本也不是贪慕虚名之人,因此这话题也就点到为止,反而问起了浇灌田地的事,他问村长:往年引水浇田,咱们引得是哪里的水?
    村长苦笑道:不瞒大人,咱们村这些年来也曾引过那小溪里的水,不过,咱们北方雨水本就不多,若是再遇上旱年那溪里的水就更指望不上。因此水渠之前也挖过,不过这些年来各家各户都很少用了。一来是溪水下降,够不到水渠的豁口,二来是大家习惯了去远一点儿的水坑里拉水,用那坑里的水浇地,种出来的庄稼长势好,所以现在各家各户用水车的反而多些。
    水车?高悦想了想,说:可咱们村里家有耕牛的也没几户,水车没有牛马来拉,难道是人力的吗?
    水车咱们村里有两辆。村长道:往年到了浇地的时节,各家各户轮着用,时间排紧一些也都顾得上的。
    只有两辆车
    高悦嘀咕了一声,便没在问了。村长看他微低着头,好似在思考什么事情,也没敢再打扰他。只在前面引路,一行人很快来到了那条小溪边上。
    沿着溪岸边的碎石堤又走了一段路,众人便看到堤坝之间确实有个豁口,只不过,那豁口的位置明显要高于溪水表面,这个高差至少有一米左右了,除非夏季涝洪,否则一般的雨量想补上一米的水位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况且这还是条活水河流
    等等!既然是活水那修坝拦截不就好了么。这么简单的道理村长等人不可能想不到啊,可他们却没有做,为什么呢?于是,高悦便问村长:为何不修坝将水拦截,提高水位?!
    村长叹道:并非我们不想这样做,只是这条小溪虽不算什么名川大河,却也是这十里八乡唯一的一条活水源。别看它这样儿,它下游与白河相汇,若是乘船顺流直下,可直通沽城东海。因此,原县令曾下过命令不让在这条河上增设堤坝。还有就是,我们若是一村设了堤坝,在下游的村子很有可能就会缺水用了。所以,这么多年来咱们也没打过它的注意。
    高悦听明白了,这条小溪虽然不起眼儿,但对于赵家村来说,却是难得得一条水上交通。还有就是,它的水量关系到上下游好几个村子的日常用水问题,所以修堤坝截流这条路在此不通。
    那就再想别的办法。
    村长,你带我看看那条之前挖的水渠吧。
    村长忙应了一声,领着高悦从堤坝的那个豁口往下走,这一路走来,高悦看着水渠中的空间都快被荒草填满了,猜也知道这水渠已弃用了多年。
    不过,虽然是没什么用的水渠,但之前开挖的时候,布局很好,几乎贯穿了赵家村的所有田地,覆盖面积够广,改造一下完全可以再次起用。
    现在的关键就是,怎么把水,从那条小溪里弄到这条水渠中来。
    高悦看完后,在他的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方案的雏形,只不过这需要大量的计算确定可行性。因此,他在看完水渠后,又回到了那个留又豁口的岸边。
    高悦回身冲暗日要来了丈量用的软尺和丈板等物。而后,他调动众人在岸边前后左右,上下横斜地量了许多数据。等到全部完工后,他揣着那一沓记满了数据的纸回了郊院。
    他刚一回来,就见齐垚在门口转悠,远远地看到高悦回来,齐垚喜上眉梢,颠颠地就跑了过来。
    出了什么事?高悦挑眉问,怎么这样高兴?
    齐垚从怀里掏出一张图纸,道:计相大人,这是卑职新想出来的学院建筑图,您看看这回行不行?
    高悦接过来边看边往院子里走,问:给梁大人看过了吗?
    梁大人看过了,他说尚可。齐垚搓着手,一脸期待高悦夸奖的神情。
    然而,高悦却只嗯了一声,道:那你就画出让他满意的图,再来拿给我看吧。说完就把那图还给了齐垚。
    啊?齐垚愣愣地接过图纸,皱着眉看了一眼,见高悦头也不回地准备进屋,连忙又追了上去,问:那您要不帮卑职指点一下呢?
    高悦笑了,回头冲齐垚道:我都给你指点了,你还怎么进步呢?年轻人还是要多承担多经历,这样才能积累经验呀。你说是不是齐大人?
    高悦说完拍了下齐垚的肩,便头也不回地进了屋。齐垚下意识点了下头,等反应过来自己这是被高大人给拒绝了之后,才又诶了一声,还伸手往前够,可惜连高悦的一片袍角都没抓住。
    高悦进屋后,就吩咐小幸子关门。这还是自打他入住郊院后第一次闭门谢客,谁都看得出来他这是不想让任何人打扰他的意思,虽不知他要做什么,但有点儿眼色的人都不会主动去触这个霉头。
    齐垚当然不傻,见小幸子把门都关上了,便摸摸鼻子,很识相地自己回了后院琢磨去了。
    主屋内,高悦在正堂的书案上重新铺了张白纸,而后他用刚才在水渠那边收集到的数据,带入了各种建筑系的公式,开始了长达三个时辰的演算。
    高悦全神贯注,根本就没注意日头是什么时候落得山,小幸子是什么时候点得灯,以及他不知不觉地竟然把晚饭都吃光了
    直到地上落满了各种废稿,书案上写满字迹的纸张还在不断往下掉,而高悦面前最新的一张纸上,画着一组好似垂直相交的水车。这组图的旁边是一组重力学相关的数据标记。非专业人士根本无法解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