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总裁在后宫崛起(穿越) > 分卷(131)

底色 字色 字号

分卷(131)

    李珍的一声爹,叫的梁辰和李景心里同样柔软了下来。梁辰一边拿布巾给他擦口水,一边将小家伙抱到了怀里来。而就在这时,他的肩上也同样落下了一双手,那双手的主人好似怕他会挣脱似得,按着他的双肩非常用力。
    梁辰给儿子擦口水的手微微顿了下,随即又没事人一样,继续擦了起来。他不想搭理李景,依旧当他不存在。然而李景却开了口,他道:恭喜你考了头名。爹娘说了会大摆筵席为你庆祝。
    梁辰依旧没理他,就像没有听见似得。
    李景心里很难受,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他和梁辰就像是这世界上一对最亲密的陌生人,那种憋闷和压抑不是常人能想象的。
    李景还想再说什么,梁辰却已抱起李珍,扭身出了屋里。他身子还很虚,走了没两步额头就渗出了汗。李景见此忙将李珍接了过去,梁辰也没跟他争,这时才说了一句:送他去奶娘那屋。
    李景点了点头,送完孩子再回来,梁辰已经又躺回了床上,面朝里,好似已经睡了。
    下晌的时候,赫连老太医被李景请到了府里。梁辰这些天一直吃得是这位老太医的药,如今有些好转,不过若是能配以针灸当然能好得更快。
    李景什么都没解释,但他这个举动传到镇国公和李夫人耳朵里,便是终于开窍的表现。那二老也终于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个傻儿子终于做对了一件事。
    今日放榜,明日前五十名哥儿便要到户部参加面试,因此高悦又跑到了户部,为明日的面试做准备。
    第109章 寒露三候
    对于梁辰考了第一名这件事,别说城里的百姓们惊讶,就连高悦都有些惊讶。要知道第二名的陆淼和第三名的齐鞘和梁辰的分数都只差十分之内,由此可见,这三个人的实力其实是旗鼓相当不相上下的。但是梁辰就是以微弱的优势霸占了榜首。
    高悦又想起那天考试时梁辰的状态,不得不说,在那样的身体条件下他还能考第一,可见他的思维模式和人生经历是真得很符合高悦用人的标准了。
    这件事,太后也听说了,她想得可比所有人都全面。听说这件事后,就让李公公去宫外喧旨,把李衍泰给请进了宫里来。李衍泰上午刚收拾完李景,这边接到太后懿旨只以为的坊间那些不好的传闻传到了妹妹耳朵里,这进宫的一路都在琢磨怎么和太后解释。
    说起来,这还是李荣儿薨逝后,这兄妹俩第一次再见面。那天太后直接告诉他是她亲手了结了荣儿的性命,李衍泰的心里就一直有个窟窿在流血。可当太后将李荣儿这些年在后宫里做得事一件件讲给他听后,李衍泰直觉眼前一阵黑雾,那一刻他真得踉跄得有些站不住。
    毫无疑问,女儿一直是他的心头肉,可是当这块肉慢慢变成了一把刀,又悄无声息地将他的心扎成了马蜂窝,直到很久之后他才发现这一切的真相时,那种揪心裂肺的痛令他这位戎马半生纵横沙场的老将一时之间怎么承受得住?!李荣儿的事压折了他的腰,若非皇上亲手托了他一把,他李衍泰这辈子恐怕都直不起腰做人了。
    如今,那件事被他埋进了心底深处,到底还疼不疼,有多疼,也就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事才过去多久啊,李景又出了这样的事情,若是真由着李景把媳妇作没了,那他就真是在自己的妹妹面前彻底抬不起头儿了!!!
    所以,李景和梁辰的事,绝对不能放任不管,他就是天天小鞭子抽着李景,也绝对要让他把梁辰的身心都留在李家。最近李家家宅不宁,也不知是哪辈子造得孽!唉!
    李衍泰入宫了。这消息很快传到周斐琦耳里。皇上听暗卫说完后,只挥了挥手,继续批折子。梁辰考了第一,太后大概是要和李衍泰商量一下这个事吧,这些对李家来说是朝堂势力的增助,太后会关心很正常。毕竟太后心里大周江山第一,李家昌盛第二。在这个女人心里,永远都是大事,细枝末节恐怕她也不会在意。
    周斐琦对太后的了解,正应了那句话,知母莫若子。
    太后在永寿宫的正殿接见了李衍泰。她同样想起了兄妹俩上次在这儿见面的情形,不过,那件事太后已和兄长说明白了,她心里自然也疼,但理智如她,控制情绪的能力恐怕还在她兄长之上。
    礼拜过后,太后赐座,李衍泰刚坐下就听见太后说:哀家听闻梁辰在户部计司应试中考了头名?
    是,这事儿,上午放榜后,现下全平京的人都知道了。
    这孩子不错。太后道,说完还笑了,当初景儿来求哀家给他赐婚,哀家可是费了好一番心思,才在满京城的适龄哥儿里选出了这么一个有学问的。哀家早就知道,要是给那孩子一个机会,他绝不会比哀家年轻的时候差。咱们李家啊,如今后宫势单力薄,前朝就不能再闷声不吭了。皇上上次给了哀家面子,给葛旺正了礼部尚书的职,可光有个礼部还不够,户部才是国之根本所在。这些兄长可有想过吗?
    李衍泰本来是想过的,但是李景不给他长脸啊,已经快把梁辰气得跟他和离了不过,这些话,太后不提,李衍泰也不会贸然提起。于是,他便说:为兄自然也是想过这些。不过,梁辰这孩子最近生着病,唉,他那天,话说了一半,李衍泰又叹了口气,道:总之这件事呢,李家是准备大摆筵席庆祝一番的
    他把和李夫人商量过的计划讲给太后听,太后自然是很满意,还道:正该如此。你倒现在还看不出么?
    嗯?李衍泰不知太后在指什么。
    太后就说:皇上啊,他这一步步棋的走向啊?
    妹妹的意思是,革新求变?
    太后这才点了点头,道:他早晚有一天会大动,如今这个户部计司不过是小试牛刀。可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大变革,不都是从一个个小变动慢慢发展起来的吗?这个户部计司兄长可千万不要小看我看高家那个孩子也是个能干大事的人,他这会儿弄个户部计司不过是李尚书那老滑头甘愿给他当跳板,等再过些日子,这朝里的格局恐怕都要大动了。
    这些李衍泰纵使再有远见,也还真没看出来。要么怎么说,李家的这位姑奶奶才是李家真正的高人呢,光是这一番推论就足以震惊世人了。
    所以,太后继续道,让梁辰进户部计司,无论如何都要把他弄进去。这个时候,兄长可千万不要糊涂!
    李衍泰连忙点头,心里开始盘算,太后这是在点他,皇上要重用高家哥儿,用他所管辖的户部计司做文章,一步一步实现全大周范围内的法制革新,可是一个小小的户部计司真有这么大的作用吗?
    太后一直看着李衍泰呢,见他先是认可后又疑惑,心中了然,又说:兄长可不要看不起这小小的户部计司,别忘了,户部管得是什么,大周的生计又是什么,而咱们的皇帝如今是真得长大了。李家若想再保百年昌盛,这个时候可就一定要跟上他的脚步了。而且,哀家觉得,在往后,光有忠心也仅能保李家在朝堂尚有一席之位,真正的荣耀,光有忠心是不够得了。
    太后说得这些李衍泰听得似懂非懂,但是有一点他听懂了,便问:妹妹的意思是,李家未来的荣耀在辰儿身上?
    是。太后的语气很肯定,道:前几天后宫里也有两位哥儿去参加了那个计司的考试。他们回来后哀家就已经问过了,那些试卷可与以往的秋闱试卷大不相同,哀家觉着,兄长若是有时间,不如想办法去看看那些卷子都考了什么,相信兄长看过之后,必然能明白哀家的意思。
    李衍泰也不知自己这是怎么了,明明是深秋露重的时节,他的脑门儿却见了汗。他忙抬袖擦了一下,又和太后说了一会儿话,这才从永寿宫出来。
    镇国公出了皇宫,回到李府,哪儿也没去,直接去了李景的院子。要说,这位国公爷这些年自持身份,可是从来没有打扰过小辈儿们的生活,这个院子他很少来。今日他进了趟皇宫,回来就直奔这个院子,且还不来找他儿子李景,而是直奔梁辰而来。
    这个时候,赫连老太医也不过才给梁辰针灸完,正留了张新方子,准备收拾东西走人。李衍泰来了李景的院子,不光李景得出去迎接,梁辰也不可能再在床上躺着。他便下了地,正准备往外走,就听老太医喊了他一声,道:你可不能再吹风儿了。
    这声音不高不低,但老太医说完后,梁辰还没怎么样,院子里就传来了李衍泰洪亮的声音,他道:不能吹风儿就别出来了,一家人不必拘礼。
    但梁辰还是到前厅迎接这位公爹。老太医也趁此跟了出来,给李衍泰行了个礼便告辞要走。李衍泰见到他却愣了一下,眉头微微一皱,可到底没说什么,就是转身让李景好生把老太医送回家。
    李景觉得老爹这个安排好似在故意将自己支走,但是父命难为,他看了梁辰一眼,倒底还是遵命送人去了。梁辰这边则是招呼下人给国公上茶。
    李衍泰在李景面前是严父,在梁辰面前可从来都是慈父,大概在他眼里梁辰就跟他的闺女李荣儿似得,是得好生捧在手心里的娇贵人儿。不过,梁辰倒底不是真的女子,他是个哥儿,一应行事都是按男子教养,相处起来反而更随意一些。
    李衍泰先是关心了一番梁辰的病情,之后,才开口问道:爹爹听说你在户部计司的考试中夺了头名,心里很是欣慰。我和你娘商量过了,这是咱们李家的喜事,要为你好好庆祝一番。
    梁辰眼观鼻低着头规规矩矩地道:多谢爹娘一片心意,不过,若真要庆祝也最好是等到就任的圣旨下来再办。明日我还得去参加面考,也不知最后的结果如何。
    嗯,你这孩子思虑周全,这事这么办确实更稳妥。对了,今日外面都在说这次的试卷不同以往的科举,到底是怎么个区别,你还记得都有什么题吗?镇国公问。
    梁辰想了想,道:爹若是想知道那些题目,孩儿可将其默写下来给爹爹看。
    哦?镇国公明显一惊,他是真没想到梁辰竟然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真,太令人意外了。说起来梁辰嫁入李家两年有余,包括李衍泰在内所有人对他虽说都是敬重,却也都在心里将他划入了后院之辈,又有谁真得在乎过这孩子有多少本事呢?
    仔细一想,真是觉得这孩子太屈才了。
    梁辰说干就干,跑进书房里,先把那第四场的时局思辨的十道题目写下来,给李衍泰先看着,又下笔如飞将头三场的题都一一默写下来。他那天注意力全在题上因此反而记得尤其清晰。
    李衍泰看第一张纸的时候就知道,太后说得那番话是什么意思了。因为这套题考得不只是学问,而是做人、看事的能力。毫无疑问这样的一套题肯定是更能从细枝末节看到答题人的内心世界,他们是什么样的思维,看事是什么样的角度,平时为人是善还是利益为上,一千个人或许有一千个答法,但是评判的标准却只有一个。
    做这样的一套题,能在五百世家子里脱颖而出,可见梁辰是真有才干。所以说,自己那个傻儿子到底是得有多眼瞎才会看不到家里藏了这么一个大宝库啊!
    有眼无珠的混账!
    李衍泰在心里狠狠骂了一句李景。再看梁辰真是怎么看怎么好,自然也就越发和颜悦色起来。
    儿呀,李衍泰道,这些年委屈你了。
    梁辰原本一直低着头,乍闻此言,才抬起脸,淡淡地笑了笑,道:爹爹说得哪里话。李家并没有亏待我。
    唉,李衍泰摇着头叹了口气,没再往下说。李家确实没有亏待你,可李景这混账一直在亏待你啊,但这些话他做公公的不方便说,他准备一会儿回去,让李夫人来开导梁辰。无论如何,就像太后说得,都得让梁辰进户部计司,当然他得是以李家儿媳妇的身份进去!
    李衍泰回自己院子的路上,还在想,为什么自己一双儿女长大后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难道真得是自己和李夫人的教育方式错了吗?否则别人家的孩子比如梁辰兄弟俩,比如皇上还有高家那个哥儿明明儿时都是跟同一个先生读得书,为何他们就能不犯糊涂呢
    李景送赫连太医回来后,他爹已经走了。梁辰又歪到床上休息去了。他还是听伺候的下人说了老爷过来是找少夫人要考卷的。
    那套卷子李衍泰并没有拿走,李景便去了书房,拿试卷看起来。或许还是心理暗藏着想和梁辰较劲儿的小心思吧,他这一看竟陷了进去,不知不觉就答起了题。
    梁辰就是做这套卷子考了第一,一共四百分,他考了三百七十七。所以李景也做了一遍,想看看自己能拿多少分。历年考试,卷子的标准答案都会在过后流传出来。他到时候自己对着答案估一下分儿不就知道了吗?
    晚饭时分,李夫人亲自带着人拎着个大食盒来了他们的小院。李景是真没想到他爹刚走,他娘亲就又来突然袭击。连忙从书房出去迎接。梁辰自然也又起了身。
    李夫人比李衍泰还直接,才进院子就喊道:辰儿不用出来了,娘就是来给你送些汤水喝,这就进屋了。
    梁辰倒底还是起来了,只是没再出里屋。毕竟李夫人之前也帮他照顾过好几晚珍儿,在这个家里,他们俩人的关系更亲近些。梁辰知道她的脾气,不爱来那些虚礼,他这会儿也确实不舒服,就没勉强。
    李夫人进门前,特地给李景使眼色,让他亲自拎着那个食盒跟着她进去。李景倒是配合,就是心里依旧觉得这些没用,因为他觉得梁辰不会就此对他改观。
    李夫人看他脸上那丝无奈就猜到他心里的想法,低声说了句水滴石穿。李景点了点头,依旧没言语。两人一前一后进了里屋,李夫人一见梁辰便笑着叹了一声气,脸上是梁辰没见过的歉疚的表情,这令梁辰略感疑惑。然而,李夫人并没有令他疑惑太久,很快便坐到了床边,拉着他的手,道:孩子,这些年你受苦了。
    梁辰还是那句话,道:李家并没有亏待我。说完,还眼带嘲弄地瞄了李景一眼。就是这一眼,令李景一瞬间觉得有些窒息,他连忙放下食盒,默默走了出去。
    李夫人回头看了儿子一眼,只觉恨铁不成钢。但也没叫他回来,只又对梁辰道:你和景儿成亲后,就随他去了沽城。这些年娘没跟着你们,不知你在外面受了那么多委屈。若不是你爹派人查了沽城的事,娘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不过,孩子啊,你放心,李景他欺负了你,让你受了气,娘和你爹都会帮你讨回来。我们李家的媳妇断没有让外人嚼舌根儿的理!
    娘。梁辰出言打断了李夫人,道:我和李景的事就让我们自己解决吧。
    你能怎么解决?李夫人忙道,你打也打不过他,骂也骂不疼他,最后还不是自己生气?!好孩子,你听娘的话,这事儿你爹和我都是站你这边儿的。别的不说,单你给李家生了珍儿,就是头功一件。断没有再受气的理儿!娘这辈子嫁入李府,你公爹那人从没敢给我委屈受,娘这辈子是知足的。可也因此,更是看不惯那些朝三暮四的男子。你放心,李景是在外面学坏了,被那些兵混子给扯下水了。娘跟你保证,他本性不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