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我家三姐妹[重生] > 第19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95节

    第115章 第 115 章
    离开法援署,郭宰回到利东街,行至街的中段进了一间门口挂着“喜兰印刷”招牌的店铺。
    铺门口摆满成捆的金色红色粉色的喜帖和利是封,两面墙则挂满样板色与样板纸。
    在店铺最里面俯腰操作一台旧印刷机的郭父,闻声探头望出来。
    见是儿子,他说:“回来正好,门口有三箱货,地址贴在上面了,识路吧?不识问人。”
    门口铁闸边有三货不大不小的货堆放在一架小型手推车上。
    郭宰看看它们,对郭父说:“人大释法结果出来了。”
    本来又埋头操作机器的郭父身影顿了顿,站直腰往儿子走了两步,平静问:“即是怎样?”
    郭宰同样平静:“要我出生时你有永居才可以。”
    “神经病!”郭父随即叫骂,“终审法院不是讲无永居也可以的吗!一时这样一时那样,他们身痒?!”
    郭宰没出声也没看郭父,目光放在某处一动不动。
    “鬼不想拿永居?要他们给才得啊!当年迟迟不给,现在又嫌我拿得晚??叼他老母!神是他们,鬼也是他们!”郭父往左踱了两步,折返,右手握拳朝空气发泄般揍了揍,“我现在无做正当行业吗!无依时纳税交差饷吗!我想儿子留身边怎么这么鬼难!这个不高兴那个不乐意的!叼老母关你们屁事!”
    他骂骂咧咧有两三分钟,视线扫到儿子身上,见他无动于衷,火气更盛,抬起手指着他闹:“木头一样站着做什么!等派钱吗?快去送货啊!”
    郭宰拉过手推车,出去了。
    三箱货分别要送去同区的三间酒楼,不算是太远的目的地,所以郭宰没坐巴士。
    一来省钱,二来巴士不准上货,三他可以顺便记路。
    过去两年他用一双脚几乎将湾仔走遍。虽然有时候走得又累又痛,但凭这样记住路线能让他感到满足。
    仿佛他对这个地方越来越熟悉了,就会越来越像本地人一样。
    前前后后花了近两个钟头将三箱货送完,郭宰行至附近的小公园坐了下来,空置的手推车搁在旁边。
    他摸出随身携带的行街纸,想从纸上寻找什么新东西似的翻了又翻。
    上面的英文措辞他已经滚瓜烂熟,右上角的大头照是发纸时现场拍的,看上去不太像自己。
    来回看了好一会,没有发现什么新东西,他将纸叠好重新放回口袋,站起来拉着手推车走。
    回到店时已经傍晚六点多,正是上班族放工后到店挑选喜帖与利是封的高锋时间。
    八/九十月又尤其多人注册结婚,大部份客户会提前几个月来订货。
    忙到踢脚的郭父一见儿子回来,马上喊他去招呼另一对中年准夫妇。
    俩父子到晚上将近八点才回到跑马地,吃晚饭时一档娱乐八卦节目提起人大释法的事。
    兰姐拿筷子指指电视机,对郭父冷嘲:“看看吧,现在不是我不接受你儿子,是全世界都不接受。人家政府连人大都搬出来了,就是不认终审的判决,就是不给你们留下……”
    她瞥了瞥饭台对面低头吃白饭的男生,有意无意地吐了句:“等着被遣返吧。”
    郭父边扒饭边说:“无事无事,不大了赖死不走,我当初就这样过来的。吃饭,菜都凉了。”
    他往兰姐碗里夹菜,看上去毫无所谓,也不慌张。
    饭后兰姐躺在沙发上拿着牙签剔牙,郭父进了房间不知道弄什么。郭宰收拾饭台,去厨房把碗筷洗净,出来将客厅扫了遍又拖了遍,再回自己房间,关门开灯。
    他从柜筒翻出好几本书,有厚有薄,有新有旧。
    封面分别写着“中文”“英文”“數學”“通識”等等。随手翻开一本,页面写满备注,笔迹陌生。又翻开一本,干净无比,丝毫不似二手书。
    郭宰坐凳上,一本本翻,平日能安静地读上几页的心思,今日全无。
    他从喉咙深处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将中三课本推到一边,趴书桌上了。
    趴到十一点多,房门外面寂静了,他才起来出去。
    客厅熄了灯,全屋昏暗。行至浴室打开里面的小光管,准备冲凉。
    关门之前想起什么,又出来看了看旁边墙壁的手撕挂历,一页页掀。
    6月底了,再过几天程心就要高考。
    上次通电话听她说第一志愿报了省城的执大,语气很轻松呢,考上的机率不小吧。
    程愿和大孖去了锦中了,小孖也上了前锋中学,曾经一起玩耍,一起结伴上学放学的伙伴们,一个个都在做该做的事,在属于自己的航道上扬帆前进。
    而本应在前面的他,到底在做什么,走什么路,还要如此下去到什么时候?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短小。[合掌]
    第116章 第 116 章
    锦中,傍晚六点多,太阳尚未西下。
    程心站在校门内,踮起脚见到斜坡下的巴士站有车停靠,几个身着锦中校服的身影陆续下了车,缓缓往斜坡上爬。
    没一会,她看见大妹。
    上初一的大妹身体拉高了不少,不过依然是肥嘟嘟的。她脸形往鹅蛋状长,伴着嫩嫩的婴儿肥,五官也比小时候立体,大眼小鼻小嘴的,还留了长头发扎辫子呢,和程心记忆中上辈子的大妹模样越来越重叠了。
    向门卫打声招呼,程心出了校门迎上去,接过大妹手里拎着的大袋子。
    “哇,这么重?”
    大妹甩甩拎痛的手,“嗯,里面有一瓶汤,阿妈今日煲的。”
    “啊?”程心解开大袋子看了看。
    一个大保温瓶,一大袋水果和三包苏打饼。
    她有些为难:“我不知道你会带汤来,已经吃过饭了。这么大瓶汤,我肯定喝不完。”
    大妹也为难:“我也不知道,阿妈下午突然回家煲的,之前无提。”她顿了顿,又说:“可能担心你在学校半个月无汤水喝,复习又费脑力,身体跟不上。”
    高考在即,冲刺阶段,锦中高三级的学生由每周放假一次延长至每半月放假一次。不能回家的那些周末,大妹就从家里给程心带吃的,多半是水果干粮。
    程心将袋子绑好,说:“这样吧,我叫个同学,你也叫个同学,一起去饭堂把汤喝了。不然冻了不好,倒了又浪费。”
    十分钟后,六个女生在饭堂围着高三1班的某张饭台坐,台面放着两个大保温瓶。
    “哇,你们一个天麻核桃炖鱼头补脑,一个花旗参枸杞炖竹丝鸡明目,是提前商量过的吗?”何双对这两瓶老火靓汤赞口不绝。
    彭丽笑道:“我们两种汤混一起喝,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吧哈哈。”
    萧靖一本正经说:“其实都是水。”后觉不妥,补了句:“十全大补水,多谢。”
    现场哈哈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