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我家三姐妹[重生] > 第180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80节

    上辈子大妹独身,小妹结婚则比较早。
    可惜程心不争气,连自己小妹夫是谁,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都记不起来。
    上辈子小妹结婚时,阿妈已经去世,家里没有大人把持,当长姐的又远走他乡不问不闻,小妹便和丈夫旅行结婚。摆酒宴客的事,在程心印象中没有发生过。
    也许有,只是她没出席参与,所以记忆一片空白。
    当时听见小妹在电话里说旅行结婚时,她松了一大口气。太他妈好了,什么仪式都别搞,免得她回去露脸,烧钱费时又尴尬,多余!
    她很爽快地给小妹打去三万块,让她自己去金铺打一对龙凤镯,就完事了。
    之后她与妹夫见过几面,至于是两面还是三面,抑或仅仅一面,记不清了,反正多少面都没有起作用。
    不过她倒记得小妹在电话时对妹夫的称呼,一时“猪头”一时“面瘫”,一时“老板”一时“阿四”,换来换去没个正经。
    仲夏夜深,街外蛙鸣虫叫。
    楼下的动静渐渐消了,阿妈进了房间没再出来,程心合眼睡觉。
    阿爸住院的这几日,阿妈没去桂江上班,天天在厨房给他煲汤煮饭,然后送去医院。
    程心没有袖手旁观,帮这帮那的手脚麻利。
    她给何双打电话,说8月30号的同学聚会不能去了。何双表示理解,又提议带一班人去医院探阿爸,程心笑死了,婉拒。
    彭丽得知她不去聚会后,打电话来劝:“去吧,就一个晚上,v110号房呢,闹鬼那个!平时很抢手的,我哥很难才订到。”
    程心:“不,我怕鬼。”
    彭丽:“……”
    她说:“哎,哪有什么鬼,都是噱头,吸引人去猎奇而已。”
    程心:“我要去了,晚上家里剩两个妹妹和阿嫲,她们害怕。”
    “那你带她们一起来!反正是大房,多装几个人不成问题。你阿嫲会唱k吧?《帝女花》识不识?”
    “……”
    这天中午吃过饭,三姐妹又跟随阿妈带上饭汤去医院看阿爸。
    到了病房,见前锋小学的胡老师正与阿爸笑谈。
    “胡老师回来了?真是有心了,还专程过来看她们阿爸。”阿妈说了一番感言后,拔了拔程心手臂,催她翻译。
    过了一个暑假,胡老师又胖了,肚腩腆得鼓鼓的,笑起来眼睛眯成缝,看不见影,双下巴则格外抢眼。
    他现在是大妹班的班主任,听大妹说,班上的调皮男生诸如小孖,仍将胡老师戏称为“猪头炳”。
    学生换了几届,绰号却延续了下来。
    程心则私以为胡老师看着像湘北高中的安西教练。
    “安西教练”回话:“快开学了,就从老家过来。程爸爸受了伤,程妈妈是最辛苦的了。你们仨,”笑眯眯的目光转向三姐妹,“要多帮忙。”
    三姐妹从善如流地点头。
    病房人一多,就显得拥挤。见阿妈带来了食盘食具,胡老师便作告辞:“我先走了,不打扰你们。”
    阿妈好意留人:“老师未吃饭吧?我和你到外面的饭店吃,他家的饭菜挺不错的。”
    胡老师笑拒:“不了,我爱人在家等我,再见。”
    他走后,程心找个借口追出去。俩人在住院部门口驻足攀谈。
    程心:“老师,你觉得我阿爸阿妈的脸色是不是不太好?”
    胡老师歪歪头:“是吗?我不太懂,没看出来。”
    程心煞有介事说:“他们脸色很不好。他们去了桂江工作之后,特别忙碌,饭无定时,睡眠不足。”
    胡老师皱眉:“那不行,生活作息不好会影响身体,身体不好会影响工作,你得劝劝他们。”
    程心点头:“你说得对,他们应该要依时做身体检查,不用多,一年一次就够了。”
    胡老师笑道:“这个主意很棒,你可以向他们提提。”
    程心委屈了:“我提过!他们不听,还不高兴呢,怪我咒他们生病什么的,我好心着雷劈!老师,你帮我跟他们说吧,你说的他们肯定听。”
    胡老师胖墩墩的身躯微微往旁顿了顿,状似思考。
    这模样的他虽然不帅,但蛮可爱的。
    片刻,胡老师正视程心:“我认为你需要不断地尝试与父母沟通,总能找到合适的方法的。趁着暑假最后两天,好好琢磨吧。跨过这一槛,海阔天空。”
    程心:“……”
    一点都不可爱的胡老师笑呵呵走了。
    胡老师岂会看不出,程心畏忌与父母沟通,尤其阿爸,从而逃避。她把胡老师当枪使,这枪有求必应,方便快捷高效,比她亲自出马顺利得多。
    是以她产生了依赖,若纵容下去,分分钟会变成无脑依赖。
    于她于父,都并非好事。
    程心深谙其理,亦自知放任,不思进取。既然如此,来人踢她一脚或许不是坏事。
    她并无怪责胡老师。
    回到病房,大妹小妹在病床边玩,阿妈坐床头喂阿爸吃饭,俩人低声说话。
    阿爸:“我脚好痒,打了石膏挠不了,怎么办?”
    阿妈:“忍。”
    阿爸:“忍不了,好痒,觉都睡不好。”
    阿妈端着碗让他喝完一碗汤后,说:“我去给你买个不求人。”
    阿爸吃饱了,阿妈吩咐程心洗碗,她拿起钱包要外出,大妹小妹闹着要跟去。
    阿妈只带小妹,对大妹说:“你留在这里陪阿爸,我们很快回来。”
    大妹纵然失望,却老老实实地听话。
    程心从厕所出来时只见大妹一人,暗喜。有大妹做调和,她与阿爸的气氛会轻松不少。
    中午过后,病房有些安静,隔壁两位病友卧床午休,阿爸斜靠床头看今日报纸,大妹坐床边无所事事。
    程心站在柜台前收拾洗净的碗筷,清清喉咙,将腹中的话一点点倒出来:“阿爸,我在医院的宣传栏上读了一篇文章,讲人到中年,有必要每年体检一次。”
    阿爸翻着报纸,看都不看她:“什么文章?”
    “名字忘了,主要讲人的身体机能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弱,定期体检可以及时了解身体状况,及时治理,对预防疾病延长寿命挺有帮助的。”
    阿爸没怎么上心,随便“嗯”了声。
    程心看着手中的碗筷:“你和阿妈平时打拼这么累,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是不是应该也每年做一次体检?”
    阿爸斜眼她,语气怀疑:“无病自然无痛,有病才会有痛,体什么检,得闲过头?多余。”
    说完又翻了版报纸。
    程心在心底撇嘴,表面上仍平静解释:“很难讲的,不是每件事每个病都有可见性。比如你这次摔骨折,谁会提前预到?”
    她拿眼风瞥了瞥阿爸,不难发现他的脸色开始变坏,她马上说:“但如果像你和吕叔讲的,工地做好安全指示与措施,意外就可能避免。你们去做体检,性质和工地的安全指示与措施差不多,都是起提前警示的作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