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我家三姐妹[重生] > 第2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1节

    这数学老师也是前锋小学第一位穿西装打领带的老师,程心现在看得出他的衣料应该很廉价,可是当年在清一色普通汗衫衬衫的乡村老师当中,显得特别精神。他个子不高,有点胖,矮墩墩的,脸圆得像是一团面粉,依次扎五个孔便是眼耳口鼻。他就事论事,专注教学,从不出言伤人,可惜仍逃不过被学生起外号的命运。
    早读迟到的这一天,继胡老师后,程心又得到英语老师的表扬。上周的模拟考,她数学英语都考了100分,偏偏班主任的语文她只有73分,比平时还差。
    所以下午恐怖鸡上语文课时,瞪视程心的眼色更加不服。一堂课45分钟,她兜兜转转,终是在快下课时找到机会进行数落:“其实这次考试的作文题目,来源于木桶理论。什么叫木桶理论?即是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仅仅决定于它最短的那块板。做学生也一样,不管小升初抑或中考高考,所有成绩都是算总分的,其它科目高分有什么用?一门低分拉低总分,你就只剩跳楼的份了!”
    许文强窃笑,跟程心说:“她叫你去跳楼。”
    台上的人继续:“有些人本身基础并不扎实,撞彩一两次有可能,但想一辈子都撞彩?早点睡去做梦吧。”
    “她叫你早点睡。”许文强又说。
    程心面无表情斜了同桌一眼,换来对方细声安慰:“管她干什么,还有一个月就拜拜了,这辈子不会再见面。”
    程心依旧懒得回应。幸好大妹小妹的班级没有这些极品。她俩今天走运,赶到课室坐下后,老师才姗姗来迟。
    不过大妹成绩好,就算被捉住,估计老师也会网开一面。小妹呢牙尖嘴利,用三言两语打发老师应该也不成问题。
    知道三姐妹早上晚起,连早餐都没吃就去上学,阿爸阿妈并没有指责。但迟到的事最好还是别再发生。有了这个心理负担,程心不再梦见前夫。而她亦问阿妈多要了两块钱,给三姐妹的早餐加菜。
    程心非圣人,要她长期吃没有肉的肠粉?拉倒吧,干脆要三条肠粉,皆大欢喜。
    大妹小妹受宠若惊,压力亦随之而上,“吃不完啊大姐。”
    经过几天试验,程心改为要两条肠粉,自己一条,她俩一条。
    三姐妹在丽姑粥店几乎每天都遇见那对孖仔,小孖嬉皮笑脸,活脱脱一个调皮仔,大孖不苟言笑,正经得跟年纪不符。
    只要他俩不过泼粥节,和和谐谐,程心还是乐意跟小男孩交流的。几番交流下来,她才知道原来小孖跟大妹一个班,于是私下打听:“你们班上有没有人拿她开玩笑?”
    怕他听不懂,程心特意沿着自己左边脸颊划了划。
    小孖一脸坦然,“我没见过。”
    程心磨磨牙,什么没见过?分明就是大妹挨欺负时,他不知道滚到哪里疯了!
    默了默,忽然想起郭宰之前说的话,提醒了她。
    程心脸带微笑:“这样吧,以后你在班上多照顾照顾程愿,我和程意会很感激你的。”
    立竿见影,小孖两眼发光,拍拍胸膛:“放心,牛肉干的二姐即是我二姐!”
    程心呵呵,“很好很好。”
    时间如胡老师所说那样,光阴似箭。转眼六月上旬,离考试只剩十来天。前锋小学给六年级的学生发放了填报志愿通知书,要求家长知悉并签名。
    阿妈读完通知之后,说:“等阿爸回来一起商量。”
    程心没异议。
    最近阿爸阿妈看上去关系挺好,不仅没争没吵,还不时在厨房窃窃私语。程心也尽可能不惹阿爸,免得他一发火殃及全家。
    到了傍晚,没想到阿姨来了。
    原来阿妈中午去给阿爸送饭时提起志愿的事,他俩自认读书少,没经历过,不懂行,与其连猜带蒙,不如听听阿姨的意见。
    程心有些忐忑,犹记得上辈子阿姨怒斥自己的情景。事实上年纪越大,程心就越敬畏阿姨。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无话可说。
    第12章 第 12 章
    阿姨是80年代初的高中毕业生,早年去深圳打工,在高级西餐厅里做收银,穿著西装制服小高跟鞋,体面过人。程心小时候穿过不少好衣服,都是阿姨托人从香港带回来的一套套婴幼儿成装,相较起当时家家户户靠买布匹自己缝制,已经很新潮。阿姨原本打算长期留在深圳生活,可以的话,能嫁去香港更好。后来她相亲认识了同等学历的姨丈,俩人一个在深圳,一个在乡下,书信沟通了一年半载,终于发现不对路。争吵过,冷战过,最后姨丈下通牒——要么回来,要么分手。
    阿姨从深圳回来后在乡下打了几年工,再跟姨丈一起打拼,白手兴家,十几年后成就了一番小事业。
    程心的外婆生有五个子女,头尾儿子,中间三个女儿,前三个没读什么书,年纪小小就辍学打工赚钱,供养孻妹孻弟读到高中。不负所望,阿姨跟小舅人过中年后都富裕起来了,但男人始终粗枝大叶心向外,不如女儿细心体贴。阿姨平日没事就去水果批发市场订几箱上好的加纳果新奇士橙或者车厘子,给至亲挨家挨户送。每逢过年,她就组织一大帮亲戚去短途旅行,费用全包。
    程心自从上了大学就很少跟阿姨见面。追究后得知她对家人生疏冷淡,阿姨不止一次地教育过这个外甥女。头几次叫教育,随着程心年纪变大,又三番四次教而不听,阿姨就直接呵斥了。
    她百思不得其解,“你阿爸阿妈辛辛苦苦养你成人供你读书,你平日多打几个电话多回家看看,要你命?你阿爸已经没了,以后再也没有爸爸了!就剩一个妈妈,你不能对她好一些亲近一些?还大学生,读什么大学去了?!冷心冷肺的,叫两个妹妹怎么看待你这个大姐?生叉烧好过生你!”
    那时候是在医院走廊尽头的阳台处,夏季早晨的阳光晒在身上,却无法驱走从走廊深处吹过来的阴森寒气。阿妈正在icu里抢救,阿姨手指猛戳程心的侧额,痛彻心扉地指责,气得发抖。
    程心一动不动站着,目中无物,脑袋空洞,无法自知脸上挂了什么表情,只知道有些湿濡。
    阿姨追问为什么,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她鬼知道,天生的。
    1994年的阿姨已经当妈妈了,今早才出差回来,去了外省两个多月开拓市场。她顶着一头大波浪拱发,坐在阿妈旁边跟大家一起吃饭。
    她没过多谈及大妹的疤痕,又和阿嫲阿爸寒暄了几句,才提出志愿的问题。
    其实她高中毕业都快十年了,哪了解现在什么学制什么学校好,她问程心。
    程心详细告诉她现在最好的中学是锦中,其次是一中二中,再之后是前锋中学。依前锋小学的惯例水平,把学生送进前锋中学,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
    阿姨:“那锦中跟一中二中前中相差几分?”
    “锦中比一中高10分以内吧,二中就15左右,前中的话会有30来分。”
    客厅安静了一会,阿姨突然问:“你老师建议你报哪间?”
    程心顿了顿,答:“锦中。”
    阿姨笑了,“那容易,你第一志愿报锦中,第二报前中,去不了锦中去前中,反正前中也不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