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七零养家记 > 第10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7节

    记者们一下就像猫嗅到了鱼腥味,问题更是一个接一个像机关枪一样突突往外冒。语速太快,罗家和几乎都听不清他们问了什么。
    “杨主编的意思是温作家将你逼出红星了?”
    “杨主编和温作家为什么一前一后纷纷选择离职红星?许社长在这事件里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许社长,请你回答我们的问题好么?”
    许城阳当真是对温知秋信任的很,闻言只是一笑,话语权全权交给温知秋后便再不发一言。
    众人目光下的温知秋并没有意想中的气急败坏或是急赤白脸。温知秋突然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映在俊俏的脸上一瞬晃了多少人的眼去。
    杨贺挖了这么一个明晃晃的坑,温知秋才犯不着冒傻气往里跳。
    “杨主编对我的斑斑劣迹了解的如此透彻,只怕是没少往我的家乡跑吧。”
    杨贺继续义正言辞,
    “揭发某些人的丑陋嘴脸,还大众一个真相,杨某人义不容辞。”
    杨贺不傻,到现在也将温知秋的家乡地址捂得严实,不然万一哪个好事的作者在温知秋被拖垮之前找过去又要节外生枝,因此只是和温知秋转着圈圈打太极。
    温知秋却当刚刚发言的人不存在,兀自道,
    “那杨主编又是从何人口中得知我虐待妻儿,不孝父母,顶撞老人的种种恶行?你可曾寻我父母,寻我家人求证过?偏听一家之言,也难怪红星要另请高明了。”
    杨主编眼珠一转,心中飞快的思索对策。温知秋这些脏帽子,有些是确有其事,有些却是他夸大其词。
    本来想着趁温知秋赴京用舆论煽风点火,引发民愤。他为此还另拿了笔名在多家杂志上发表声明,再加上其它杂志一起滩了这摊浑水推波助澜,诸方势力一同将新周刊的一大臂膀斩断,各取各利。一个月的时间足以让他这辈子再翻不了身。
    孰料许城阳这个坏事的硬是不松口,不肯将背着臭名的温知秋舍弃。整个新周刊都跟着许城阳犯傻也是他没想到的。
    杨贺今天之所以有底气来,无非是要表现自己的问心无愧。如此,饶是温知秋情急之下自曝老家地址,也能被先入为主的记者们当作是他恶名过甚,当地村民不得不三缄其口。
    何况,还有几个当真厌恶温知秋的能替杨贺圆尾。
    想到这些,杨贺心里也就安稳下来,冷哼一声道,
    “巧言令色!倘若我今日告诉了你,只怕来日你回到乡里,百姓就要不得安宁了。”
    温知秋不由得失笑,
    “在杨主编口中,我倒是比年兽还可怕了。也不知道贴在大门上能不能顺便避个邪。”
    剑拔弩张的气氛一下被温知秋这句玩笑打消了大半,席下的记者有些年轻的,脸上就没忍住露了笑出来。
    温知秋却忽的收了笑,面无表情的模样颇有些令人心颤。
    “说了这半天,杨主编一无人证二无无证,只凭着几句所谓的真话和曾经与我共事的交情,空口白牙就想往我身上扣这么大一顶人格败坏的帽子,甚至牵扯到我的家人。倘若杨主编真的如你所说看不惯我对家人的暴行,为何将无辜稚子牵扯其中?!口口声声仁义道德,却桩桩件件不是在为了打击我的名声而不择手段!”
    温向平站起身,抬起下巴,冷冽又不屑的看着坐在最靠门的杨贺,一字一顿,
    “杨主编,斯文败类您诠释的极好。”
    主编二字,更是触目惊心的指着杨贺鼻子痛斥。
    许城阳心里已经露了笑,面上却跟着一派严肃,
    “不错,杨主编只因着和知秋的私人恩怨就诬陷知秋名誉,足以构成诽谤罪了。”
    眼前二人唱着双簧,杨贺也不慌,只一副痛心疾首、大义凛然的模样道,
    “我无话可说,是非曲直、公道自在人心。”
    然后直梗着脖子看向席下。
    两方各执一词,都不像是在说谎,记者们总不能拿这不是结果的结果给人民百姓看,于是又问道,
    “杨主编确实没有实证能证明《斯文》一篇是真实之事么?”
    杨贺一副深明大义的模样,闭着眼道,
    “哪怕有,我也只能说没有。”
    仿佛是为了一村人安慰而迫不得已闭嘴一般。
    “温作家和杨主编当初为何都纷纷选择离开红星?二位之间是否确实有龃龉?杨主编你是不是有心报复,所以捏造事实呢?”
    杨贺不言不语,只微垂着头,眼神凝向空中一处。
    只这副深沉模样,加上花白的鬓边和沧桑的面容,顿时让不少已经偏向温知秋的作家又动摇起来。
    第75章
    杨贺的话之所以令一部分人信服,无非是因为自从踏进这个场地开始所塑造的正义、不惧邪恶势力的形象, 再加上之前身为风风光光的红星主编, 如今却落魄成了小报编辑的可怜状况, 混淆了记者对他的认知。
    同时, 杨贺通过对温知秋似有似无、语焉不详的评价诱导着在场之人自我猜想, 对温知秋怀有负面影响。借此模糊掉他无实证的现实。
    不得不说,杨贺这一招玩的确实漂亮,无愧于在红星近十年的主编经验。
    温知秋站在座位上,对席下记者语如连珠的提问不置一词,只是身姿挺拔,如巍峨山脉,如傲骨青松。
    淡然的气度维持住了偏向其方记者的信心。
    冷眼看完杨贺的一场表演,温知秋终于出了声,
    “杨主编空口白牙半晌, 就开了好大一场戏,席上四人恐怕只有你最无辜清白。”
    嘴边掀起嘲讽的笑,温向平直视着杨贺大义凛然的侧脸,道,
    “人无完人,我素来懒散,每周完成份额的文稿后再不动笔, 引得罗副编每天追着我要稿子, 是我的不对。今日听杨主编一席话, 今后定当改正, 勤加写稿。”
    说着,还像模像样的跟罗家和鞠了个躬。
    许城阳和罗家和眼底都泛起笑意,温知秋这手以小化大也玩的精妙。
    大厅中气氛再剑拔弩张,有了这话也露了三分笑意。
    温知秋直起身子,居高临下的看着杨贺,却突然咄咄逼人道,
    “小错易改,大错却难革。杨主编口口声声指责我私德有亏,可你这样一个毫无德行、利欲熏心的人,有何立场!有何资格!从你这张满口谎言的嘴里说出的话又有几分能信?!”
    杨贺面皮抽搐了一下,亦站起身来,怒道,
    “你以为在这里黑白颠倒的说上一通,就能掩饰你的虚伪了么!”
    温知秋招了招手,候在一边的小方连忙上前一步,
    “温先生――”
    温知秋对小方附耳两句,小方点头应是,转身离场。
    记者们眼见着二人终于急赤白脸的开怼,温知秋又一副要放大招的模样,顿时又激动起来,
    “温作家你是去找什么了?是证明杨贺主编私德败坏的实证么?”
    “杨主编你对于温作家指责的话有什么想说的么?”
    杨贺死拧着眉头,忌惮的看向温知秋,显然温知秋突然让小方跑的这一趟,令他万万没想到。
    难不成他手里真有什么证据?!
    杨贺心下暗沉。
    他在红星之时,确实做了些不那么见得人的事情。可为了红星的发展,一切都是应当的。就是别的杂志报刊,像他这般手段的也是不少。何况自己向来处事谨慎,把柄没什么残留。
    思及此,杨贺又冷静下来。
    很快,小方就去而复返,身后跟着一个中年男人。
    嘴上说着不在意,杨贺还是第一时间扫了一眼男人的面容。然而男人脸上带着口罩,阻挡了外界的视线。
    杨贺心下忌惮和不安更甚。
    “温作家这位是谁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么?”
    “杨主编你认识这位先生么?”
    席下的照相机又是一顿闪光。
    温知秋压了压手,道,
    “红星杂志向来是面向广大人民征收稿件,只要有实力,新人也可以得到和知名作家相同的待遇。坦诚说,当初我确实是因为这点才选择投稿红星。”
    这些东西记者都是知道的,他们更关心的是这个中年男人和杨贺之间的关系。
    杨贺闻言,面色已经微微发白。他大概知道,温知秋要说什么了。
    于是杨贺张嘴就要抢在温知秋前头发言。
    然而到底是温知秋抢先一步。
    温知秋指着中年男人道,
    “这位同志大家并不眼熟,但大家或许听过他的作品――《醉菏舟》。”
    席下的记者有的点头附和,有的却一头雾水。席上的杨贺此时面皮已经涨了紫。
    中年男人从随身的书包里掏出一叠稿纸,大大方方展示给席下的记者,
    “在两年前的七月十六日,我向红星杂志投稿了一篇文章,名为《醉菏舟》。之后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复,然而就在八月七日当刊的红星上,我的文章被冠以另一个人的姓名发表。这是我的手稿,上面都标有日期,学校的同学也能为我作证这篇文章确实出自我手,也确实是在红星杂志出刊之前完成的。”
    随着话音的落下,席下的记者顿时沸腾了起来,闪光灯对着中年男人和杨贺此起彼伏,
    “杨主编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杨主编他说的是真的么?”
    “这位同志你之前为什么不揭发此事等到了今天?是温作家出钱雇佣你的么?”
    脸皮抽搐的杨贺顿时找到了定心丸,大声道,
    “对!这是温知秋妄图污蔑我的品性来为他开解!诸位可要擦亮眼睛,切不可被这种小人蒙骗。”
    “小人”温知秋闻言,不疾不徐,只是冷着眼看向台下,淡然的气度和气急败坏的杨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记者看在眼中,天平在心里慢慢倾斜。
    中年男人似乎早就做好了被这样提问的准备,道,
    “我不过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新作家,冠以《醉菏舟》作者之名的却是红星栽培数年,小有名气的作家,我说出来真相,有几人会信我?!”
    “那你今日为何会相信温作家能还你清白?!”
    有记者不依不饶。
    却是温知秋开口回答了他的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