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七零养家记 > 第10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3节

    自从看见了《大惠山》,狄导心思就火热起来。配了一流的编剧,每一个角色都下了最高标准去挑选,每一镜都要打磨到最满意才肯过。
    每一帧场景都是狄导带着到处跑拍出来的,实在没有现景,狄导就自己搭了一个出来,不可谓不煞费苦心。
    最重要的是,完全尊重原著。
    从去年九月底买版权起,到如今历时八个月,《大惠山》终于要在电视台上播出。广告早在两个月前就打了出来,如今终于要正式出现在全国人民眼前,狄导虽然对自己的作品满怀信心,到底还是紧张的满手是汗。
    《大惠山》播出是在沽市二台的黄金时间段,此时是七点四十五。
    还有一刻钟。
    狄导紧张的几乎要捏断手里的笔。
    温朝阳和甜宝都是有自制力的孩子,不至于因为玩耍耽误了学习。何况还有苏承祖老俩每天待在家里,温向平就又给家里买了台18寸大彩电,比温苏记的那台还大。还专门给配了个电视桌摆在客厅墙边,方便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也能给老俩打发打发时间。
    《大惠山》要播,温知秋这个原著作家和新周刊自然早早就得了消息。
    于是这天晚饭后,温家七口坐在客厅里眼巴巴的等着准时播出,桌上的暖壶灌满了热水,瓜子花生一应俱全,电视伴侣到齐,只待八点一到。
    甫一开播,温向平就吃了一惊。
    为了打个翻身仗,狄导这次也是咬了牙、下了狠心。不仅开头的主题曲也抛弃了义正言辞、大义凛然的唱腔,选择了渲染紧张节奏、内忧外患的纯音乐,连以往偏好的国字脸、老演员也被从主演的位置上挪了下来。
    看着屏幕上这个剑眉星目、最多二十五六的年轻男演员,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温向平觉着,隐隐和卫华的手绘版有那么几分相似。
    “卫华――”
    甜宝却先一步指着电视叫出声。
    “呦,这小伙子可真俊――”
    李红枝也赞叹道。
    狄导不愧是浸淫影视圈数十年的人物,开场仅仅一刻钟,节奏已经到了男主角为救心上人孤身闯戰国武馆。待看到卫华打翻一圈武士,苏承祖情不自禁一拍大腿叫了声好,
    “男人就该这么有血性!”
    默默喝水的文弱书生温向平噎了一下。
    苏承祖和李红枝都是没看过《大惠山》的,电视剧的形式也比文字来的更吸引人,更易看懂。没一会儿,老俩已经深深陷入其中,坐在温向平怀里的蜜果儿也看着屏幕上的五彩斑斓看直了眼。
    苏玉秀和两个孩子虽然都看过了,眼下却也看的目不转睛。甜宝指着演卫华的男演员道,
    “比陆何宇还俊!”
    陆何宇是最近一个名为《窗边》的青春爱情港剧里的男演员,温向平也瞧了,确实长的挺帅。值得一提的是,里面的女主角就是一路闻名到三十年后的毕青蔓,但如今还只是个初出茅庐,肤白水嫩的初恋级女神。
    苏玉秀仔细瞧了瞧,
    “还是陆何宇更俊些。”
    温朝阳看的入迷,哪怕夹杂在母女两个“谁更俊”的讨论中也没受到半点影响。
    《大惠山》在沽市二台每晚两集连播,中间再插一段广告,差一刻十点的时候便响起了片尾曲。
    “这就完了?”
    苏承祖老俩和温朝阳恋恋不舍的守在电视台前,
    “说不得待会儿十点的时候还有一集播呢。”
    祖孙三个这般期盼到。
    而像温家祖孙这般想的人并不在少数。只有在十点之时,一档深夜文化节目准时开播才打消了他们的妄念,悻悻的瘫在床上入睡。
    直到意识模糊前,脑海里还充满着屏幕里的一帧一画。哪怕已经看完了《大惠山》的全本,清清楚楚后面的情节如何,心里还是痒痒的慌,恨不得一睁眼起来就是第二天晚上八点钟。
    沽市二台相比于沽市一台要逊色一筹,可沽市二台肯出黄金时间段来播《大惠山》的条件就足以打动狄导。何况二台的观众也不在少数。
    第二晚八点钟声准时敲响,实时监控收视率的工作人员忍不住揉了揉眼睛,
    “是、是不是我眼花了。”
    二台今天的收看人数竟然比平时多了近一万人出去!真的假的?!
    工作人员每天都盯着屏幕看,二台的平均实时收看人数早就熟记于心,熟料今天突然有了这么大的增长?!
    短短数秒,屏幕上的数字又是一阵飞跳,眼见着又多了几百个实时观众,工作人员不由得张大了嘴巴,
    “天哪――”
    更让人惊讶的还在一台的广告时间。
    狄导的老谋深算这个时候就体现了出来。港剧一集在四十分钟左右,《大惠山》被剪成了五十分钟不说,两集之间也仅有五分钟的空档,剩下的广告时间全被推到了九点四十五到十点之间,可以说正好笼络了一部分耐不住广告转台的观众,再趁着港剧广告未结束之际,以悬念结尾,以满是看点的情节开头,正好勾到人心口上。
    有那意志力薄弱几分的,当下便不换台了。
    而等到第三天晚的时候,二台的实时收看人数已经几乎跟一台持平。等到一台广告时间之时,二台更是迎来人数高峰。甚至还要超出一台数百人去。
    别看数百人的差距少,平时大多数时候都是一台压着二台,少有二台翻身做主的时候。
    当然,二台和一台的人数差距本身并不算沟壑。一台向来以港剧取胜,二台上一部港剧刚刚结尾,下一部港剧出了些问题一时半会儿播不成,正好撞上前几年风靡一时的《大惠山》同名电视剧成片,还是出自素有口碑保证的狄导之手,便爽快的买了下来抵几天空档。没想到居然给台里带来了这么大个惊喜,当下也不急着催港省和工作人员,又给《大惠山》剪了几个片花,从开头曲截了一截插在白天档的广告里打宣传。
    甚至等白天一档影视剧完结有了空档以后,也没急着接档,直接把《大惠山》塞了进去,从第一集开始重播。
    看着稳步提升的实时收看人数,台里领导每天都笑呵呵,再也没有前几天港剧断档时的怒气冲天。
    这下一来,不仅温苏记摆着的电视开始播《大惠山》,往百货商场里转悠一圈,有电视的店家里头坐一坐,只要在其播出时间,几乎就没有电视不播它的。
    不仅里头的一众主演顿时成了炙手可热的明星,连温知秋这个安静吃鸡的也被推了出来。
    谁让他的《蜀山》正好上部终结,开了下部,还附赠一首新歌,正是名声大噪之时。街边的音像店里摆满了『逍遥叹』的磁带,封面上印的都是新周刊专属插画家设计的“景逍遥”。时不时遇上的一个路人嘴里哼着的不是『杀破狼』就是『逍遥叹』。
    如今,又多了一个《大惠山》的片尾曲。
    不知狄导从哪儿找了个人才,风格跟大陆流行的义正言辞3.0版大不相同,甚至和港省的情不疯魔版也有差异。
    总之,确实挺好听就是了。
    连温向平自己有时都不经意间要哼上两句。
    苏玉秀最近从一本菜谱里学了江浙那边的几道菜,醉鸡叫花鸡等天天变着花样做。要不说苏玉秀有天赋呢,哪怕是第一次下手也有几分味道,做上三五次就熟的差不多,入味入料,很是美味。
    温向平和儿女三个每天吃的油光满面。
    都说保暖思咳咳,温向平近来又恢复到了起先的悠闲状态,又正逢孩子们放暑假,每天抱着个吉他给孩子们弹着听,温朝阳有了兴趣想学,温向平干脆就给儿子报了个学习班。
    甜宝虽然看着也心动,却和哥哥不一样。
    “钢琴?”
    温向平想了想,也很是爽快的应了。既然是女儿主动提出来的,他这个做父亲的当然同意。学钢琴的好处多多啊……
    温向平正掰着指头一一数过去,就听甜宝继续道,
    “陆何宇跟毕青蔓在《窗边》第一次见面就是在钢琴房里见面的,毕青蔓的钢琴弹的可棒啦!”
    甜宝一双大眼睛水灵灵,期待的看着温向平。
    温向平欣慰的摸摸女儿毛茸茸的发顶。
    虽然是受了偶像剧影响,但既然有兴趣,接触接触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
    于是就带着甜宝到百货商场里挑钢琴去了。
    这年头的百货商场当真是名副其实的百货商场,什么东西都有得卖。在买了一架小型立式钢琴后,温向平心满意足带着甜宝回了家。
    温家现在住的这屋子,虽然说是租给温向平,实际上已经算是卖给他了。只每个月交一笔“房租”。这一年来温向平手里没少进项,便将剩下的“尾款”都给许城阳送了过去。
    当初许城阳买的时候就考虑到温家人多,直接打通了两间房,一间是三室一厅的,装了一台笨重的彩电后,还能再容纳一架小型钢琴。如今甜宝还小,倒也适用。
    等过几年要换大钢琴,这屋子就小了些。但到底还有五六年要等,因此也不着急。
    温向平对乐器自己玩玩可以,教教孩子们这些纯新手也绰绰有余,但有系统的教学肯定比他散养来的强。于是给女儿儿子都报了相应的课程,正好暑假每天去两个小时。
    哥哥姐姐都有了自己的玩的,小女儿自然不会被爸爸冷落。温向平抱着吉他给蜜果儿弹小星星、雪绒花,也能换来一个软乎乎、带着奶香味的亲吻。
    第72章
    生活和工作都在正轨上前进。然而, 没过了几天, 温向平这个大家长就接到了甜宝钢琴老师委婉的投诉,
    “和宴似乎不太坐的住…”
    甜宝都是自家人叫的小名, 大名跟了苏玉秀姓,叫苏和宴,却是温向平后来取得,原身在女儿出生长到三岁, 硬是没给女儿起过名字。
    因着妻子名字里有个“玉”, 儿子名字里带了个“朝”, 温向平索性挑了句“百辟朝回闭玉除,露风清宴桂花疏”的诗, 如此, 甜宝叫“和宴”, 蜜果儿叫“和疏”, 一家人的名字便都囊括进去了。
    甜宝乖乖站在温向平身边拉着爸爸的衣角, 看钢琴老师委婉的跟爸爸告自己的状,忍不住有些委屈的抿了唇。
    “能不能跟爸爸说说为什么?”
    回到家, 温向平并没有责怪甜宝这些日子的不专心,轻声问道。
    甜宝抿了抿唇,很是委屈,
    “我想弹『窗边』…可老师只让我们弹do re mi……”
    温向平本来以为甜宝或许是因为兴趣退却后的不耐烦, 或者音阶太难学的退步, 怎么也没想到是这个理由。
    心下不禁泛起愧疚。
    温向平想了想, 道,
    “那爸爸教你弹好不好?只教『窗边』。”
    温向平飞快的补充了一句。
    甜宝的大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不住的点着小脑袋犹如小鸡啄米。
    于是从这日起,温向平除了每天弹着吉他逗逗蜜果儿之外,又多了一项教甜宝的职责。
    为此,温向平专门开始追《窗边》的片尾曲不说,还专门托了罗家和寻来『窗边』的谱子。
    好在《窗边》是时下最火的一部港剧,不仅每晚在沽市一台播出,其他台也有不少重播挣收视的,温向平才能不断的听原曲。
    每天甜宝从钢琴教室学习回来后,父女两个就一起坐在一米一的小钢琴前你弹我奏。后来甜宝能完整的把『窗边』弹出来不说,还能跟温向平来个合奏,可让李红枝直夸心肝肉。
    然而跟着老师学的最简单的一些入门曲,甜宝学的反而还没有『窗边』这个高阶版快。对此,温向平也只能感慨一句“兴趣所致”。又教了几首甜宝爱看的电视剧、动画片里头的主题曲。等到《蜀山》彻底完结的时候,甜宝已经能和小有所成的温朝阳一起合奏『窗边』和『逍遥叹』了。
    《蜀山》下部大约有一百五十章左右,按着一周三更的频率,也足足连载了近一年。
    此时,温朝阳已经正式的成为了实验中学初二一班的一名学生,甜宝也已经是三年级的大孩子,就连最小的蜜果儿,都已经在幼儿园里淘气了两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