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七零养家记 > 第5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6节

    “我知道你能挣钱,听玉秀说这次也赚了不少,不然也不会接来孩子在外头租房住,但你挣的是一码,我和你妈的心意又是另一码,你只管收下就是。”
    “爸――”
    苏玉秀看着苏承祖粗糙布满硬茧的手和虽然强撑精神但仍难掩老态的面容,眼中不由得泛酸。
    温向平默了默,看着苏承祖坚持的眼神,还是收下了,一叠带着体温的钱在手心里隐隐发烫。
    一如之前的几次前来,苏承祖这次也没能呆多久,
    “你妈还在家里等着我呢。”
    这是苏承祖最爱说的一句话。
    苏承祖再次拒绝了苏玉秀的相送,独自一人坐上了回城的汽车。
    看着车窗外不断变化的风景和人影,苏承祖抚着胸口处的女儿女婿同样硬塞给自己的一沓子大团结,和腿上放着的几罐麦乳精,沉默无言。
    他的女儿终究是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路要走,他们这些老的,也是时候离开了。
    他的相伴了大半辈子的她,还在只属于他们两个的的家里等着他的回去呢。
    ……
    既然两个孩子已经过来了,温向平就跟陆珏之提出了出院的想法。
    陆珏之在检查过温向平左脚的恢复情况以后点了点头,
    “恢复的还可以,明天把手续办完了就能出院了。记着一个月后过来做复健就行。”
    温向平应是。
    “我听说你在后头公租房租了间五层的房间?”
    陆珏之没兴趣关心在乡下插队多年的知青哪里来的钱,只是道,
    “是因为你两个孩子过来了?我不是跟你说过可以住这儿的么,怎么,觉着住这儿不自在?”
    温向平确实是这么想的,要不是他脚不方便,走不了太远,之后还得过来做复健,他早就租到邮局附近去了,这样和罗家和寄信包括取钱什么的也方便不少。
    虽然说公租房都是供应给自家员工的,但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只不过,经过苏承祖今天那么一棒打下来,温向平也老老实实的收起了总是想着违背规则的心思,乖乖的准备搬到后头房子去。
    这么算来,还他是沾了苏玉秀的光。毕竟温向平不是医院的编制人员,是没有资格申请医院的公租房的。
    “对啊,金窝银窝也不如自家的狗窝,哪怕是租的,也比这儿更舒坦些。”
    “行吧。”
    陆珏之点点头,
    “对了,到时候你那轮椅脱了手,我怎么把钱给你。”
    温向平笑着说,
    “陆医生尽心尽力帮我治脚,又肯帮我们这个忙,到时候当然要请陆医生吃个饭聊表谢意,到时候再给我也不迟。”
    陆珏之故作不满,
    “搞那虚的干嘛,还不如直接把钱给我,可比一顿饭的钱多。”
    温向平见他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便知道他是在说笑,当下也顺着话头玩笑道,
    “陆医生这法子反倒更省事,也免了我这伤残的一顿奔波,您可真是体贴,我在这儿先谢谢您了。”
    本来想看温向平噎住的陆珏之反倒自己被噎了噎,眼珠一转,饶有兴味的又问,
    “哎――可你这么一走,你哥缴的钱还剩了好多呢,用我退给你么。”
    温向平摇摇头,
    “既然是温向安的钱,陆医生直接退回去给了他就是,为什么要给我呢。”
    陆珏之嗤笑一声,
    “行――知道你意思了,你们兄弟俩真有意思,一个赶着给我送钱就怕我不收,一个上赶着给钱也不收,有骨气。”
    说着,陆珏之对温向平竖了个大拇指。
    知道眼前这人是唯恐天下不乱的性子,看了眼墙上的表,知道苏玉秀也要带着两个孩子吃完饭回来了,温向平也就不再跟他废话,话里话外表现出了送客的意思。
    “嘿――”
    陆珏之瞪了眼,
    “你这人,可以呀――不怕我记恨在心到时候给你做复健的时候使绊子啊。”
    温向平面上笑得如沐春风,
    “陆医生不仅医术高明,品德更是高尚,怎么会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为难我呢。”
    一向嘴皮不饶人的陆珏之在温向平这里也只能甘拜下风,夸张的对温向平拱了拱手,拿着记录本出去了。
    正巧,一出门就撞见吃饱喝足上来给温向平带饭的苏玉秀母子仨。
    “陆大夫,向平的脚恢复的怎么样了?”
    苏玉秀有点紧张,毕竟这个关系到温向平以后复健能恢复到的最高水平。
    一边的温朝阳也紧张的看向陆珏之。
    陆珏之虽然爱耍嘴皮子,但身为医生还是很靠谱的,回道,
    “恢复的还可以,明天去前面办个出院手续就能走了,拄拐的话明天我让小朱给你们送过来。”
    “诶,谢谢陆大夫――”
    苏玉秀感激的连连道谢,脚步轻快的进了病房。
    温朝阳听见他爸脚恢复的好,也欢喜起来,
    “谢谢陆大夫――”
    甜宝虽然没听懂陆珏之的话,但也跟着道谢。
    陆珏之虽然性子跳脱,但作为医生绝对是好医生,人品也绝对有保证。不然当时不会在连病人都不认识的情况下就动了恻隐之心,允许他们延迟缴费。
    此时,被一个年轻的妇人和两个还没他腿高的孩子连声的道谢,脸皮厚的陆医生也不禁连连摆手,
    “不用不用,这都是我该做的。”
    然后在连声的道谢中落荒而逃。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温向平就和苏玉秀去办了出院手续,然后带着两个孩子提上行李去了他们新的落脚之处。
    他们唯一能收拾的,就是几件衣服,几个搪瓷杯子,还有温向平的手稿纸笔,加起来也没收拾出来一个袋子。加上新家里头家具炊具一应俱全,苏玉秀也提前都来收拾过,一家四口在楼下交了暖气费后,便舒舒服服的入住新家了。
    “爸爸,以后我们就住这里么?”
    甜宝紧牵着妈妈的手,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地方。
    “对啊,这里以后就是我们的家了。”
    苏玉秀把门关好,手脚麻利的把带来的东西都放置到该放的地方去。
    温向平坐在椅子上稍作休息,虽然这里离医院不远,但也有个几百米的距离,再加上还有五层的楼梯,一路拄拐的温向平此时已经胳膊酸痛不已,连抬手喝水的力气也没了。
    但眼见两个孩子还是一副精神奕奕,满心好奇的模样,温向平便笑着说,
    “朝阳,甜宝,去看一看我们的新家,进去转一转。”
    温向平夫妇挑选的是一个两卧一厅的房间,就在一上楼梯的左手边。
    整个房子都刷成了大白墙,地上跟乡下的土地不同,都浇成了水泥的,平整不少,门框也都是木制的。大概是由于之前有人住过,家具门框上的油漆都已不怎么新,但好在只是颜色有点发旧,倒是没有漆皮剥落的斑驳。
    两个卧室一般大小,各放了张床,一个里头有个衣柜,一个里头有张写字台――这也是苏玉秀看准这间的原因。
    客厅里则是方桌一张,椅子四把,墙上再贴几张领袖画像就是全部了,在温向平看来,难免有些单调空荡了。
    苏玉秀却不这样想,美滋滋的把半导体放在桌上,等每天忙碌结束后,一家人就坐在一起,听着半导体讲故事,多美啊。
    两个孩子也满意欢喜的不行,虽然这里比乡下的家小了不少,可是却更平整更洁净。
    “姥姥姥爷怎么不住过来呢?”
    甜宝歪着头问。
    温向平耐心的跟她解释,
    “因为大队里面还有活儿要干,每家都得出人。”
    “那――姥姥姥爷是不是要做更多的活儿了?”
    温朝阳有些紧张,要不然还是让他回去干活吧,只有姥姥姥爷两个人干活,这得多累啊。
    “不会的。”
    知道儿子就是个体贴家里人的性子,温向平安抚道,
    “你想想,一下少了我们四张嘴,活儿肯定是只少不多;而且,爸爸妈妈也是会努力挣钱,给姥姥姥爷买好吃的,放心吧。”
    温朝阳抿了抿嘴,坚定道,
    “我也会努力的,努力挣钱让家里人都能吃上好吃的。”
    温向平笑着揉了揉儿子的发顶,
    “爸爸相信你,不过既然有了这样的志向,也得做出行动来才是。”
    于是,一家四口又恢复到以往的规律生活去。
    两个孩子来了,多少能帮着温向平点,苏玉秀就开始在食堂做中午和晚上两顿的,如此一个月就是二十块钱。
    温向平不会做饭,温朝阳也只会熬个稀饭,小甜宝就更不用提,父子仨只能等着苏玉秀下班回来给他们再做。
    温朝阳则继续每天早晨跟温向平学习两个小时的《老人与海》,温向平对儿子的第一步要求就是把这些字都认得,其次是这一段故事中的含义,最后才是这些生字怎么写。
    每当这时,甜宝就乖乖的坐在一边听半导体,或者自己翻着花绳玩,等着哥哥学完之后再来教自己一些简单的字词,温朝阳也正好复习一遍。
    等到两个孩子都在读书学习,温向平就开始坐在写字台前创作了。
    虽然之前的《纽扣》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温向平却没有紧接着就继续童话创作的想法。
    一来就像罗家和所说,现在读者都对他写的童话抱有高度甚至过高的评价,一但他接下来的这篇不能优于前篇――之前他被读者们捧的有多高,就会摔得有多惨。
    二来,如果他沉迷在之前的甜头里,一味的写童话,自己的创作之路也将被限制。虽然专攻一个体裁不失为一个好出路,但却与他的初衷相悖。
    而且从长远来看,单一模式的作家也不如掌握多种体裁的更占优势些。毕竟,再等一两年,就将迎来一个崭新的、飞速发展的时代,无数的优秀作家将在这个时代以迅猛之势崛起,想要在这样一个时代伫立不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