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祸国·式燕 > 第8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82节

    “那宛宛呢?你不是答应过想办法让宛宛当皇后的吗?我不喜欢谢家的女人,我不要她们当我皇嫂!尤其谢繁漪,比她妹妹还讨厌!”
    长公主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噢?”
    第110章 九变十化(2)
    “真的!陛下不是被鹤……鹤公刺了一剑吗?我听说后第一时间就去探望了,那个谢繁漪却拦着我,不让我进去。脸上笑嘻嘻,怎么看怎么虚伪!谢长晏虽也讨厌,起码不虚伪啊!总之娘,宛宛喜欢陛下喜欢了那么多年,你就成全她吧!”
    长公主将茶壶里的茶倒入杯中,从容道:“陛下下个月会选秀扩充后宫。方宛是名单上的第一人。”
    荟蔚郡主大喜:“真的?”
    “娘什么时候骗过你?行了,满意了?”
    荟蔚郡主连忙拉着方宛答谢:“满意满意!宛宛,我就说娘不会出尔反尔的,答应了帮你,就一定能帮你入宫的!”
    长公主深深地注视着方宛:“若没有谢繁漪,皇后之位自是你的。但她既然回来了,让她一步也无妨。今后的路长着呢,只要你能比她先诞下龙儿,就能笑到最后。”
    方宛又是激动又是感激,轻泣道:“谢谢婶婶!”
    “行了,我累了,你下去吧。”
    “是。”方宛毕恭毕敬地退了出去。荟蔚郡主也要跟着离开,长公主唤住她:“荟蔚,你留一会儿,再帮娘按按肩。”
    “好嘞!”荟蔚郡主给了方宛一个“你先走”的眼神,乖巧地回来帮长公主按肩,边按边赞美道,“娘,你果然有办法,连陛下的心意都能左右。”
    “谁说我能的?”
    “咦?那时饮,还有宛宛入宫的事是怎么说服他的?”
    长公主眸光微沉,低声喃喃道:“正因为知道说服不了,所以才换人。”
    “什么意思?换什么人?”
    长公主拉女儿在身旁坐下,放软了表情:“这段日子,在夫家可还好?”
    提起这个荟蔚郡主就一脸无聊:“玉锦从军去了,我守活寡呗,有什么好不好的。”
    “你恨娘吗?明知你喜欢的人是风小雅,却逼你嫁给范玉锦……”
    荟蔚郡主愣了一下,抬头看着长公主:“娘你怪怪的,怎么突然说这话?”
    “看你这么帮宛宛,一心想让她达成所愿地嫁给陛下,便不由得想,是不是因为你心有遗憾。”长公主无比怜爱地抚摸女儿的鬓发,感慨道,“荟蔚从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唯独风小雅一事……娘没有尽力,没有让你如愿。”
    荟蔚郡主睁大眼睛,不说话了。
    “若只是要他娶你,其实不难;若要他为你而休了其他的妻妾,也不难;但要他真的爱你,如玉锦那般宠着你、顺着你、供着你,荟蔚,你觉得可能吗?”
    荟蔚郡主不服气道:“女儿喜欢鹤公,就是因为他不会宠我顺我供我。”
    “也对。这世间宠你顺你供你的人太多,你自不稀罕,所以才对不搭理你的风小雅另眼相看。但那种滋味,一次两次,是新鲜;一年两年,是情趣;一辈子呢?你能忍受一辈子?”
    荟蔚郡主腾地站了起来,一脸烦躁:“娘你不要再说了!反正我都嫁人了,已经跟鹤公彻底没戏了,你为何还要说这些来弄乱我的心呢?我哭给你看噢!”
    “不,娘说这些,是为了告诉你,若你还想要风小雅,过段时间我可以把他送到你手中。玩到你腻了,再扔掉就行。”
    荟蔚郡主惊呆了:“娘,你到底在说什么啊?”
    长公主勾唇一笑,摸了摸她的脸,极尽温暖又极尽冷酷:“我和清池的女儿,这一生,怎么可以不如意?很快,很快就能,一切如意。”
    荟蔚郡主说不出话来。
    “你……见过那个替身,真跟陛下长得一模一样吗?”小小一艘梭飞船里,谢长晏把目光从正在操桨的彰华和郑端午身上收回,看向舱内唯一一个不干活的人——风小雅。
    这些天,红船被放出去沿着运河北上吸引视线去了,他们一行则乘坐小船从此秘密河道去风陵,行程可能会慢一些,不过红船会沿途各种停靠,算起来差不多能同时抵达玉京。
    唯一不好的是为了隐秘安全,彰华谢长晏风小雅再加一个强行被拖进这趟浑水的郑端午,就四个人上路。不过,幸亏拉上了郑端午,否则连操桨都没人能换把手。
    谢长晏想到这儿,不禁又好奇地盯着风小雅的手看。此人肩不担手不提,连碰都不让人碰一下,是怎么学会武功的?还有他跟他那些夫人,又是怎么亲密接触的?
    风小雅端端正正地坐在几旁闭目养神,闻言睁开眼睛,淡淡地“嗯”了一声,然后问:“看什么?”
    “没什么。”谢长晏连忙收回目光,收起脑海中那些不合时宜的疑问,回归正题上来,“声音、性格也很像吗?比如说如意和吉祥,虽然长得一模一样,但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熟悉的人一看就能分别出来……对了,吉祥呢?只听说了如意的事,吉祥在哪里?”
    “长刀海峡沉船后,至今杳无音信,凶多吉少。”
    谢长晏有些难过。她跟如意接触的次数多,喜爱如意胜过吉祥,但吉祥从翁氏手上救过她,于她有大恩。没想到短短一个月,物是人非。如意背叛了,吉祥失踪了……
    “真不知这整起阴谋背后,谋划了多久……”要找一个跟陛下长得相像的人,本就不易,还要让他的言行举止都跟本尊一样,需要更长时间的训练。
    风小雅闻言,微皱了一下眉,似想说什么,但看了眼外面的彰华后,终复沉默。
    “那我们再来复盘一遍计划吧,看看还有没有什么疏漏之处。”谢长晏掏出自己画的舆图,在几上摊开。这也是她在求鲁馆时培养出的好习惯,任何运算都要隔时、隔日、隔月地审核三次。
    而这次的计划其实很简单——就是让“真陛下”出现在众人面前。
    要知道,谢繁漪和那个假替身回到燕宫才短短一个月,还没来得及替换朝臣掌控军权,风小雅也正是因为担心这点,索性刺了替身一剑,令他不得不卧床静养,至今没能好好上朝。
    只要彰华能在臣民面前现身,众人还是以他马首是瞻的。
    但谢繁漪是不可能让他得到这个机会的,必定会千方百计阻碍他回京,公开亮相。
    所以,第一步棋是找一个理由,让“燕王”能够合理地从宫中走到宫外来公开亮相。再找一个跟燕王一样有名的人跟他同行,如此当大家看见那个人时,会自然而然地认定:他身旁的人就是真的陛下。
    那个人,当然不能是因为刺了陛下一剑而被软禁,又私自逃走了的“谋逆者”风小雅。
    幸好,还有谢长晏。
    在燕国百姓心中,她可是极富传奇色彩的奇女子。
    只可惜,见过她真容的人很少,无法一看就能认出她的身份。
    幸好,谢长晏还有一个很有名,也许在读书人心中更有名的身份——十九郎君。
    就这样,他们定下“燕王将于丹凤楼前召见十九郎君设坛清谈”的由头,并极有技巧地将消息一波三折地推出,不断引发民众兴趣,最终闹得沸沸扬扬,家喻户晓。
    风小雅派不离不弃开红船沿运河北上,以吸引众人视线,而真正的他们,则从秘密河道回到风陵渡口,由明转暗。
    第二步棋,谢繁漪查过红船,就会发现船上并无谢长晏和彰华,必要另外搜捕二人。如此一来,红船反而能平安抵达玉京。到了玉京后,肯定会有无数人去岸边一睹十九郎的风采,现场会有很多很多人。谢繁漪必会以维稳为由调动千牛卫队守在岸旁。孟不离伺机凿船,让红船在众目睽睽下沉没。而焦不弃拿着彰华的亲笔密旨命千牛卫跳河救人。现场必定大乱。但千牛卫乃彰华私军,几个统领都对他的笔迹无比熟悉,见到密旨必会服从焦不弃号令,谢长晏就可以趁机从河中出来,假装被救起,暴露在千万人的视线中。
    再然后,乔装混入千牛卫中的彰华闪亮登场,谱写一出痴情帝王对前未婚妻余情未了的佳话。
    第三步棋,彰华牵着谢长晏的手跟百姓一起步行进城,前往丹凤楼开坛清谈一番,公开召集三品以上在京官员全要到场聆听,不来者斩。如此,有了民众、有了官员、有了私军,王即成王。
    谢长晏把这三步翻来覆去地计算了好多遍。此局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她需要提前藏在河下,等着红船凿沉。为了瞒过谢繁漪的耳目,她需要在一里开外的一个小支流里就开始潜水前行,秘密游到红船下,期间耗费掉大量体力不算,还要在水中一直等到船沉,千牛卫们下水后才能现身。
    因此,彰华当时立刻反对:“时间太久了,不可行。”
    风小雅看着谢长晏:“你最长能坚持多久?”
    “采珠出海时,最长在水下待过一个半时辰。”
    “那给不离不弃的命令,就是半个时辰内必须沉船、跳水、救人,三步全部完成。”
    第111章 九变十化(3)
    彰华仍是反对:“那也不行。此中变故太多,万一现场负责维稳的不是千牛卫队……”
    “我会安排人促成当日出现在岸口的军队,只会是千牛卫队。”
    “万一谢繁漪察觉不妙,提前动手……”
    “替身那天喝的药会出点问题,让谢繁漪不得不在宫中多耽搁些时候。”
    “万一……”
    谢长晏打断他:“这个世界上的万一多了去了,如果因为惧怕万一,而不去做,就真的什么都做不了了。我对我的水性有信心,对鹤公的能力有信心,也对千牛卫的忠诚有信心!”
    彰华看着她,不说话了。
    谢长晏冲他嫣然一笑:“最最重要的是,我对我们的运势有信心!我们可是世间最幸运的两个人呢!”
    风小雅闻言,眼中也不禁露出些许笑意:“这点倒比前两点有说服力。”
    谢长晏正色道:“不过,官员们没问题吗?我姐姐不过一介白衣,就算凭借如意门的能力混进宫中,弄了个假替身瞒过大家的眼睛得了势,但我不信,满朝文武,只有鹤公一个人看出那不是真正的陛下。她必定有同伙,有内应。比如……”
    风小雅淡淡道:“长公主。”
    谢长晏点点头,看向彰华,彰华脸上没什么表情,可能因为失忆的缘故,对那位姑姑的所作所为反应十分淡然。
    “还有李范程袁商五族,之前修运河、推新政,折损了他们不少利益,他们会不会也跟我姐姐联手了?陛下公开亮相后,真的能一呼百应吗?”这才是决定此计是否能成的关键所在。
    谢长晏一想到其中的利害牵扯,就头疼。
    风小雅却似成竹在胸:“放心,自然是一切都安排好了。只要你能顺利完成任务,我就保证此局必赢。”
    谢长晏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问彰华:“你信他吗?”
    彰华点点头。
    “好,那我也信。”
    就这样,出发上路,一路竟然顺利得不可思议,眼看就要到风陵渡口。
    谢长晏看着舆图,指着上面的一条支流道:“我们到这里了吧?那我是从此处潜入?”
    风小雅点头道:“嗯,还有半个时辰就能到。现在,打开那边的第二个抽屉。”
    谢长晏依言打开他身旁一个矮柜的第二个抽屉,里面有个大匣子:“什么?”
    “帮助你水下潜行的工具。或者说,陛下要求的帮助你水下潜行的工具。”
    谢长晏扭头看了看在勤勤恳恳划船中的彰华,心中一甜,当即打开盖子,里面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熟悉的有鲛皮水靠、鸭蹼靴,不熟悉的就多了。比如一根十丈左右的长绳,细如芦苇,中空,头上拴着一块枯叶形状的木头。
    “这是?”
    “把木头那端扔出去后,会自动浮起,通过绳子呼吸,在浅距潜水时比猪尿泡好用。”
    谢长晏爱不释手地把玩着这根绳子,果不其然地在木头下方找到了一个“蛙”字。
    此外还有一个鲛皮头套,眼睛的位置上镶了两块极薄的琉璃,可在水下视物,但看到的东西会斑驳变形。
    还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有几颗丹药。
    “护心丹,若觉心跳过速或者过缓,含一颗。”
    谢长晏叹为观止地盖上匣子:“这套工具应该给那些采珠人都配一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