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科幻小说 > 叁号密卷 > 第15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7节

    许久不说话的金手佛爷此时却开口对我说,“小伙,除了这样做,还能有什么办法?如果你有办法,你就说出来给我听听。”
    也许现在以不变应万变,是最好的办法了。我叹了一口气,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人显得是如此的渺小,连自己生存的权利,都只能依靠自然的施舍了。
    第五十九章 虎齿沙(一)
    这个时候张琳和大凯两个人也从帐篷里快步走出来了,张琳的脸上依旧是一脸的紧张,脑门上的汗珠清晰可见。大凯则小声地问金手佛爷,需不需要把帐篷拆了?金手佛爷无奈地点点头。
    现在已经用不着望远镜了,单凭肉眼我就能看到,在我们身前大约百米以外的距离,已经是沙天连成一片了,漫天飞舞地黄沙铺天盖地一般,甚至将前方的整片天空都给盖住了。在黄沙之中,一片大面积的沙暴,正朝着我们扑面而来,而在沙暴之中,那些如龙卷风一般的柱形沙暴,卷集着地面的沙尘,如通天柱一般高耸入云,不同的柱形沙暴,还在不断的碰撞,相互间形成更大的沙暴。
    我紧张地问眼镜,难道我们就这样听天由命?面对这样的沙暴,总不能在这里坐以待毙吧?平时见多识广的眼镜现在也没有了办法,他摇了摇头,告诉我,现在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扛过这次虎齿沙。如果我们运气好,说不定只是和虎齿沙擦肩而过,并不会经过虎齿沙的中心位置。眼镜强调说到,虎齿沙杀伤力在于它的掩埋性,虎齿沙聚集了大量的沙尘,所到之处均会被大量的沙尘覆盖。但是在虎齿沙内部,那些如同龙卷风般的柱形沙暴,除了具有大量的风沙之外,还会将卷入其中的东西,全部“吞没”,威力不亚于龙卷风。
    本来心中就已经心惊胆战了,看到眼前迎面而来的“沙海”头皮就阵阵发麻。照眼镜这么说,那我们岂不是死定了?即使不被沙尘掩埋,万一被卷进柱形的沙暴里,更是在劫难逃。
    我从身上拿出路线图,先找到之前经过的那座不动沙山,然后顺着那座沙山向前看着,沿途并没有标示着有关沙暴一类的标示,看来正如眼镜说的那样,这种虎齿沙的形成,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我盯着路线图,发现在沙山之后,接下来倒是有一处明显的“蘑菇”类型标记,我赶紧把夏夏拉到身边,问她这个有关类似于“蘑菇”一样的标记是什么意思?毕竟最初的时候,是夏夏和夕羽惠通过破解哋贾,解出了这张路线图,夏夏应该对路线图中的标示最为熟悉。
    夏夏看到我所指的路线图标示后,哭笑不得的对我说道,“拜托,人家标注的是一把伞好不好,你怎么看成是蘑菇呢?”
    “标注的这把伞有什么含义吗?”我马上问道。
    夏夏简单的告诉我,只是从哋贾中破解出来的信息,她也并不知道这把“伞”有什么更加具体的含义。夏夏皱了皱眉头,问道,“你是觉得,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路线图中‘伞’所在的位置?这样看来,路线图中的‘伞’,标示的就是虎齿沙?!”
    我冲夏夏点点头,示意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我刚想张嘴和夏夏分析一下这张路线图上的标示,看看能否找到解决眼前困境的办法。夏夏却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她脸上一副认真思考的表情,不想让我打断她的思路。
    突然间,夏夏从我的手中一把抢过了路线图,把路线图铺在了地上,然后让我将路线图压紧,一面路线图被大风吹走。我赶紧照着夏夏说的做。只见夏夏在路线图,那处标注有“伞”的位置,用手比划了几下,随后又抬头向周围看了看,伸出手测了测方向,我看到夏夏的脸上满脸的兴奋之情,大声的对其他人说道,“快收拾好东西,我知道怎么躲过虎齿沙了!”
    夏夏的这句话,就像是死寂中的一声惊雷,大家的目光先是统统投向了夏夏,然后没有人问为什么,大家迅速收拾好东西,等待着夏夏发号施令。
    夏夏并没有让大家骑上骆驼,她自己牵着她的骆驼,走在了最前面,只不过她所走的方向,却偏离了我们所要走的正确方向,更准确的说,夏夏现在所走的方向,是向虎齿沙偏右侧行进。
    我不知道夏夏到底从路线图中看出了什么“奥秘”,但是看到她胸有成竹的样子,我的心里也多了几份安心。
    金手佛爷可能对夏夏还是不放心,于是让提子跟了过来,问夏夏为什么这么走?
    夏夏对提子解释说,沙暴的动力是风。物质基础是沙尘。风与沙尘各有复杂多样的时空变化。像虎齿沙这样的极端气象,需要有足够强大的风,还要有足够量的沙尘。才能形成这种气象。要把大量沙尘吹起来,这里风力已经达到了要求,要说到沙尘“足量”,那么在沙漠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沙尘。看似这里满足了形成虎齿沙的基本原因,但是夏夏强调说,这里仅仅是具有了形成沙暴的基础,与虎齿沙相比,这里应该还具有一处重要的特点,就是不稳定的气流,以及相差较大的气压差!
    但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明显不具有不稳定的气流,气压差也并不大,所以这里的虎齿沙,并不是天然形成的!
    提子和我都用奇怪的眼光看着夏夏,我们都不知道该和夏夏说点什么。
    我心里更是又有一种不安,跟着夏夏这么盲目的走,到底靠谱吗?她刚才所说的,这里的虎齿沙,并不是自然形成,难不成潜在意思是,这里的虎齿沙是人为形成?要说人为造就自然气候,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现在科技水平已经如此发达了,但是为了治理一个热岛效应,都没有任何显著的办法,这还仅仅是人为改变局部小气候。而刚才夏夏的意思是,居然在很久之前,就曾经有人人为的制造出气候,而且还是虎齿沙这种极端气候,我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我现在心中的感受了。
    以前小的时候听故事,了解到雷公电母、降雨龙王等等,这些都是神话中的人物,我宁肯相信这虎齿沙是雷公、电母、龙王,三个人玩斗地主形成的,也不愿意相信,这东西是人为造成。
    夏夏随后说到了重点,说是这片虎齿沙并不是突然间形成,而是一直就存在于这里!只是它的强弱程度是不断变化的,或许平时这种“虎齿沙”,只是存在于沙漠中的普通沙暴,所以很难被人发现。这里的风又比较大,所以甚至很难区分什么是沙暴,什么是沙尘。
    如果我们一直按兵不动,那么虎齿沙绝对伤不到我们半根毫毛,因为我们所见到的虎齿沙,并不是移动的,我们看到它“前进”,只是因为它的风力加大,扬起的沙尘增多,虎齿沙存在内部的柱形沙暴在不断变大。至于虎齿沙能变的多么大,夏夏也没谱。只要虎齿沙中心所在的位置,气压差继续增大,气流更加的不稳定,那么就会使得虎齿沙继续“扩张”,虎齿沙的中心位置,就是唯一存在着可以形成这样风暴的杂乱气流,以及气压差的地方。我们眼前的虎齿沙,更像是一只看门的“猫”,夏夏更是开玩笑的叫它“猫齿沙”,它存在的原因,就是为了挡住前往穷羿国的路而已。
    而我们现在所走的位置,就是绕过虎齿沙的中心位置,从而得以顺利从这里穿过。至于为什么要这么走,夏夏抖了抖手中的路线图,然后停住了脚步,对我和提子说道,“路线图中的那把‘伞’,并不是指的虎齿沙。而是告诉我们怎样穿过虎齿沙。”
    第六十章 虎齿沙(二)
    原来夏夏这是带着我们,绕了一个弯子,从虎齿沙的侧面,准备通过这里。眼见前面的风沙越来越大,我先是拉住了夏夏,然后顶着大风问道,“既然这里的虎齿沙会变大、变小,那我们就等到它再次变小的时候,小到你刚才说的像普通沙暴一样,那时候我们再通过岂不是更加安全靠谱?干嘛非要现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万一你从路线图中得到的信息,和实际信息不相符,那我们可就全都搭进去了!”
    说话间,金手佛爷和眼镜等人也都跟了上来,夏夏见大家都围了过来,表情倒是比之前平静了许多,她没有将之前与我和提子所说的话再说一遍,而是直接回答我说,虎齿沙的确是会变大和变小。虎齿沙变大,就会形成现在我们眼前的场景,使我们不敢继续向前。而虎齿沙变小的时候,同时还是一个使人麻痹大意的“温柔”陷阱。
    说到这里夏夏的语气稍微停顿了一下,好像是在整理头绪一般,随后继续说道,“虎齿沙的大小形成,完全是由于杂乱气流,以及气压差造成,稍微的气流变动,都会引起虎齿沙的变动。之前我说过了,虎齿沙是人为设计,就是一个类似于陷阱的机关,只要虎齿沙内部气流稳定,虎齿沙就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可是,在这种设计中,除了自然界的变化,会引起虎齿沙的变化外,必然还会引入人为因素,毕竟虎齿沙是挡住人的去路。人为的走入虎齿沙,会引起虎齿沙的变动。如果在虎齿沙还是‘微型’沙暴的时候走进其中,所带入虎齿沙的外部气流和气压差,会导致虎齿沙内部原有的稳定气流,瞬间发生紊乱,从而会在虎齿沙之中,形成我们看到的那种龙卷风样子的沙暴,而且那种地方一般在虎齿沙的中心部位,一旦在那种地方形成一条柱形沙暴,那么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内,同一个区域,就会形成多条柱形沙暴,黄沙也会漫天飞舞,万一进入的是虎齿沙的中心地带,人不仅会被困在其中,并且一定是必死无疑。我们现在应该庆幸,在我们决定要出发之前,看到了这虎齿沙迅速的扩展。不然,我们就成了引起虎齿沙扩展的‘引子’了。”
    眼镜此时若有所思的问夏夏,这里设计的虎齿沙,会不会就是运用了传说中的“天术”?
    夏夏认真地朝眼镜点了点头,表示确定。大凯也好奇的问眼镜,他所说的“天术”是什么?
    眼镜耐心的告诉大凯,“天术”其实就是太乙术数的一个分支,太乙、奇门、六壬,是中国古代三大秘术。平时听说最多的应该就是奇门遁甲,而对太乙和六壬,绝大部分人都知之甚少。太乙、奇门、六壬均是出自同宗同源,同是承传易经渊源,但侧重点不一样,太乙重“天”,比如气候,灾害,国运等,国家的龙脉分布,均是根据太乙术数来确定,因为这个关系着国家的兴衰。有些太乙术数的大家,甚至可以改国运,灭灾害。典型的人物,就是战国时期的鬼谷子。他的徒弟孙膑,据说就是师承太乙术数,会观天象、改气候。而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桥段是诸葛亮借东风,很多人都认为这段内容并非演绎,而是诸葛亮真正在借东风。诸葛亮在借东风时,所做的那些事情,均是类似于太乙术数中的“天术”。
    而在我们眼前形成的虎齿沙,就是属于一种特殊的地理气候,如果夏夏所说的没错,那么这个虎齿沙,就是根据太乙术数的“天术”,对该地方的小气候进行了改变,做成了一个类似于“方阵”的陷阱,只要人或者其它东西踏入这个方阵,就会引起方阵内部的气候发生巨变,造成现在虎齿沙这样的威力巨大的自然现象。
    大凯听到眼镜这么说,整个人一副呆呆傻傻的样子,感觉他完全听不明白眼镜在给他说的是什么。
    这时一直不说话的金手佛爷开口道,“别耽误时间了,跟着她快点走。”说完催促我们几个快点行动。
    夏夏倒是不着急,让我们从背包里面拿出准备好的护目镜,然后带上口罩,将自己包裹严实,免得等会五官被灌进风沙。
    看得出来这次是有备而来,居然把护目镜都带上了。我带上护目镜,然后将外套的帽子套在头上,临带上口罩之前,我心里还是不踏实,于是问道身前的夏夏,“你有多大把握,能顺利穿过这个虎齿沙?你刚才不是也说了,虎齿沙内部的气流,可能会因为‘外人’的进入,从而变的更加不稳定,现在虎齿沙的规模已经够可怕了,那我们几个人进去之后,不会发生更可怕的事情吧?路线图上的‘伞’有什么意义?你说出来,我心里也就踏实了。”
    夏夏看到我紧张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她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说,“看你这怂样。放心啦,我答应你们家小惠,带你活着回去,我怎么可能失信于人呢?我们走进虎齿沙之后,必然会使虎齿沙内部气流,变的更加的不稳定,那种柱形的沙暴,很可能会突然间增加数十条,甚至更多,扬起的沙尘,也会使人睁不开眼睛,要是没有护目镜,我们在里面根本无法行动。所以说,不论我们是在虎齿沙还未形成时,还是现在已经形成时进入该区域,都会遇到这种可怕的自然现象。虽然我们可能会短暂处于危险的境地,但是只要按照路线图上的标示来走,应该会很快走出虎齿沙。”
    夏夏马上掏出了路线图,让我将路线图摊开,她用手指着那处“伞”标示的位置。夏夏问我,觉得这把“伞”,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摇着头疑惑的看着夏夏,不知道她到底想要说什么。夏夏一脸无奈的看着我,对我解释说,如果在伞的两个边角,向伞柄的方向各自延生出一条直线,将伞的边角,和伞柄的位置连接起来,图上的这把“伞”,瞬间就会变成两个一模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夏夏一边说一边跟我比划着,虽然没有在路线图中标标画画,但是单凭想象,还是能想象到路线图的变化,确实与夏夏说的一样,分别延伸出两条直线后,这把“伞”会变成两个一模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夏夏继续说到,路线图中的“伞”,应该就是标示的虎齿沙,而通过“伞”连接到“伞柄”的线段,就是走出虎齿沙的出路。路线图中的两个一模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恰好满足商高定理,也就是勾股定理。由此不难推出,通过虎齿沙的生路,就是直角三角形最长的那条边。
    夏夏说的很是清晰,而且感觉也头头是道,可是我还是忍不住问道她,“你是怎么知道,要在路线图中‘伞’的位置,造出这样一个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标示出的线段,就是通过虎齿沙的生路?”
    夏夏很洒脱的回答我说,“猜的呗,除了直角三角形,这把伞也不能再进行变化了呀。将就将就吧。”
    “我操,你不是开玩笑吧……”我这边话还没说完,夏夏就朝我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让我不要大惊小怪。随后夏夏表情略微变的严肃了起来,对我说道,“刚才是和你开玩笑呢。你也知道,我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你仔细看看这里……”说着夏夏将手,又指向了路线图中那把“伞”的位置,我定睛看去,这一次,这把“伞”,所在的位置好像有些奇怪了。
    第六十一章 虎齿沙(三)
    在这个“伞柄”的位置,好像是有两条线段,但是线段非常不明显,加上在这把“伞”型标记的旁边,还有一些歪歪扭扭的线段,应该是前进的路线,所以这些线段在伞型标记的附近,使得伞柄处的那两条虚线,显得更加不明显了。我低下头认真的看着,眼睛几乎都要贴在路线图上了,才发现这两条虚线,属于断接的虚线,而且线段并不是笔直,一看便知道是用手写后来加入的。这两条虚线,和之前夏夏比划的线段,差不多是重合的,都能将这把“伞”,大体分割成两个一模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这是怎么回事?档案之中的哋贾加密信息,是你和小惠惠破解的,你们当时做的这幅路线图,是谁标示的这两条线段?而且还用虚线标示的这么不清楚。”我小声的问道夏夏。
    夏夏耸耸肩,对我说,“既然这条线段,是我刚刚才发现,那你说,这条虚线会是谁标注在路线图上呢?至于她为什么这么干,等咱们从穷羿国回去的时候再问吧。我觉得或许是,她根据破译出来的哋贾制作路线图的时候,觉得这条线段可有可无,或许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这条线段有什么作用。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就把这条线段用虚线给我们标示上了。还有一种可能,这条‘隐藏’的线段,倒是与周围其它线段显著不同,或许小惠是用这样的一种方法来提醒我们,这条路线是穿过虎齿沙的正确路线。但是标示的也太不起眼了。”
    夏夏说完,看到大家都准备就绪了,所以又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赶紧带上口罩,要准备出发了。
    眼镜告诫大家,因为等一下我们要穿过风沙极大的地方,不可能通过语言再进行交流,所以大家要注意各自的交流手势。和之前一样,为了防止在沙暴之中走失,眼镜将大家的骆驼又连在了一起,大家相互之间,也都用登山扣连在了一起,之后眼镜告诉大家,把重要的装备都转移到自己的身上,万一一旦遇到不得不舍弃骆驼的情况,就要毫不犹豫地将连接的绳索切断。
    夏夏现在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后面几个人的顺序还是和之前一样,最后垫后的人还是眼镜和大凯。
    我原本以为我们是要牵着骆驼前进,但是夏夏却第一个跃上了骆驼,之后她扭过身子,向我们做了一个骑上骆驼的手势,金手佛爷很麻利的跳上骆驼,跟在他身后的我们,也都纷纷照做。
    待我们整装完成,夏夏驾着骆驼,就带着我们开始向虎齿沙奔去,普通人见到虎齿沙估计都是避而远之,我们倒是好,直接飞奔而去,我心里反而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
    起初骆驼的速度还是比较快,不过没过多久,骆驼的速度就明显的慢了下来。因为风沙实在是太大了。我虽然将外套上的帽子,紧紧地系在了头上,但是还是能听到一阵阵鬼哭狼嚎一般的风声。
    被大风扬起的沙尘,不停地拍打在我的护目镜上,沙粒与护目镜碰撞的“叮叮”作响。脸上带着防风口罩,或许是因为有打量黄沙的附着,我感到通过口罩呼吸都变得困难了。吸上一口气,真正进入嘴里的,大概就有三分之一,身体的不适感越来越重。坐在骆驼的身上,我两只手紧紧地握着缰绳,双腿紧紧地夹住骆驼,尽量将自己的身体重心放低,使自己尽可能的保持一种平衡的姿势,免得被大风吹走。风沙来回打在我的身上,这种感觉非常的恐怖,虽然我一直居住在北方,也经历过沙尘暴的天气,但是现在的感受,完全不是那种有风沙吹向你的样子,给我的感觉,更像是,有人在用铁锨向你的身上铲土,一铲一铲的土,泼在我的身上,就像是要把我活埋。我的衣服上,已经堆积了一堆堆的沙子了,沙子夹杂在衣服中,使自己身上的负重增加了不少。我偶尔小心地用用手弹走衣服上的沙尘,可是刚刚弹走不久,马上就会被新的沙尘覆盖住。
    身下的骆驼顶着狂风,一步步的向前移动,每前进一步,都十分的困难。骆驼的蹄印刚刚出现,马上又会被风沙盖住。还好之前我们是骑在骆驼身上,如果是牵着骆驼走,大概在这种沙暴的天气中,恐怕还没到虎齿沙附近,我们就先被大风吹散了。
    天空已经是一片灰暗,漫天除了黄色的尘土之外,看不到别的东西,我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方向感,甚至都不能区分天和地了。因为天与地现在在我看来,都变成了一副模样,眼前早就被黄沙所遮蔽,能见度相当低,我处在队伍的中间位置,才能隐约看到队伍最前面的夏夏。
    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现在的眼前看到的场景,如果真的有世界末日,我想世界末日的场景也就不过如此了。
    之前虽然夏夏给我看过了路线图上,那处“隐藏”的标记,但是面对眼前如世界末日一般的景象,我对我们能否顺利通过虎齿沙依旧担心。初次之外,地图上那处“隐藏”的标记真的是夕羽惠添上的吗?以我对夕羽惠的了解,她是一个做事极为谨慎的人,如果她觉得路线图的某段地方存在疑问,那么一定会深究下去,我们在出发之前,夕羽惠反反复复给我们讲了好几遍路线图,但是从来都没有提到路线图中那段画着虚线的部分,这不符合夕羽惠做事的风格,夕羽惠一定会尽量减少我们遇到未知危险的可能性。
    假设那段虚线是夕羽惠标注,她为什么要将通过虎齿沙的路线,标注成虚线呢?夏夏刚才说,夕羽惠可能自己对路线图上的那段路,都不能肯定是模棱两可的,为了让我们区分周围的线段,所以才把那段线段标注成了虚线。这样的说法有些牵强,路线图上的虚线不仔细看,根本就很难找到,就是仔细看还有在夏夏的提示下才能找到,这样一条具有明显未知因素的路线,夕羽惠应该着重标注才是,而不是用一条可有可无的虚线来代替。
    如果这段虚线不是夕羽惠标注,那么又会是谁呢?从档案之中破解出来的哋贾信息,只有夏夏和夕羽惠知道。既然不是夏夏,又不是夕羽惠,这期间除了我之外,又没有第四个人接触到这张路线图,不可能凭空之中多出这么一条虚线,指引我们的方向。难不成遇到鬼了?这件事也太灵异了。
    我仔细的回忆着,刚刚从路线图上看到的那条虚线,那条线虽然标示的不清楚,但是细看之下,还是能看出来是后来加上去的,因为那条线段并不是像其他路线线段那样笔直,我记得很清楚,在制作路线图的时候,对于直线线段,夕羽惠和夏夏都是用直尺画的,可是那条虚线,具有明显手动人为添加的迹象。如果现在能拿出路线图,让能识别笔迹信息的眼镜看一下,或许还能得到一些其他有用的信息。
    我低着头还在寻思路线图中笔迹的问题,因为骆驼都用绳索连着,前面又有李星龙等人,所以我也不用关心路怎么走,只要骑在骆驼身上就一切ok。但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从我的背后,传来了一阵诡异的奸笑之声。
    第六十二章 怪笑
    奸笑的声音非常的刺耳,虽然我的头上带着帽子,整个脑袋也被包裹的严严实实,但是这股声音,就是硬生生的钻进了我的耳中。
    我的身体一下子僵住了,背后冷汗直冒。我听得很切实,声音就在我的右耳旁边,感觉就像是有一张嘴,贴在我的耳朵旁边,在肆意的奸笑一样。从音色来判别,我甚至判别不出来,这笑声到底是什么发出的,不像是正常人的笑声,声音太刺耳了,音调又非常的高,尾声还拖着长长的颤音,活脱脱的就是索命的恶鬼。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还能听到这股奸笑声音发出的回声。
    我第一反应,就是有什么东西,在我刚刚全神贯注思考的时候,爬到了我的背后。现在可能就在我的右耳旁边。我很想回头看看,发出这股笑声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出生入死的冒险,我也有了经验,要说在相互对峙的时候,需要先下手为强,那么在这种已经被未知危险包围的情况下,一定要沉着再沉着,找机会弄清楚危险的源头是什么。笑声从我右耳近距离的传入,说明这个东西就在我的颈部附近,万一我稍微一回头,这东西张口咬到我的脖子,那我必死无疑。
    我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加之口罩上已经堆落了不少的灰尘,本来呼吸就够困难了,现在身体完全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下,使得我浑身上下有种难以描述的不适感,我每吸一口气,我的心脏就随着剧烈的跳动,自己就像是忘了怎么呼吸一样,呼吸的动作不再是我的条件反射,而变成了我大脑主动的行为。
    我沉住气,先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情况,我们现在应该是走到了虎齿沙的外围了,除了周围的风沙依旧很大之外,我还能看到距离我们不远的地方,随机出现了数条那种柱形的沙暴,沙暴形态并不大,比起刚刚远距离,看到虎齿沙中心的沙暴小了太多,高度也就是有一米五左右,但是数量却不少,之前我也看到了,这种奇怪的沙暴,相互之间的碰撞,会将二者合并成一个更加强大的沙暴,依次类推而不断变大。所以千万不能小看这些小沙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发生惊人的变化。
    除了外部环境之外,我注意看到身前的张琳等人,想知道是不是他们的身上会不会也趴着什么“异物”,因为我处在队伍的中间位置,如果我身上有异物,那么其余的人身上十有八九也都会有。可是奇怪就奇怪在这里,我发现不论是身前的张琳,还是再向前面的李星龙等人,他们的身上并没有发现什么异物,而且从他们骑骆驼的姿态来看,身体应该也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起码背影看起来非常的自然。
    我心里暗骂,“该不会他妈的又让我‘中奖’了吧?大家身上都没有发现异物,单单在我的右耳旁,听到一阵阵诡异的奸笑声?”
    在这样的环境下,就算后面的大凯和眼镜,发现我身上趴着东西,他们也不可能赶过来帮忙,因为风沙实在是太大了,身下的骆驼都是以一种匀速的速度前进,他们俩想赶过来帮忙,骆驼也赶不过来。并且风沙这么大,大家又带着口罩,包裹着脑袋,后面的人既不能提醒我身后有危险,我也可能根本听不到他们的提醒。现在只能自己自力更生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环境这么恶劣,那么会有什么东西能生存在这种环境之中呢?
    身上早已被沙尘覆盖,我现在也感觉不到,这背后的东西到底有多重,我甚至不敢肯定,自己的背后是否真的有什么东西,因为我并没有感到背后的负重有增加的迹象。
    会不会是我出现了幻听?以前我记得听夕羽惠说过,在沙漠中越到极端恶劣的天气,这种天气往往是由于当地磁场的剧烈变动引起,所以也会对人的身体,造成巨大的影响,使人可能出现幻听甚至是幻觉。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李凯伟率考察队深入新疆,探寻楼兰古国的秘密时,竟然遇到了极端的暴雨天气,这是万分罕见的事情,结果在那场暴雨之中,很不止一个人看到了,传说中复原的楼兰古城。事后通过这些人的描绘,他们将所看到的楼兰古城描绘的非常细致,就像是他们真正看到了一样。可是相互之间,所看到的楼兰古城却是千差万别。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当时产生了幻觉,并且在自身精神世界当中,幻想出了每个人心中的楼兰古城,他们把这种幻觉当做了现实。当时这件事还闹得沸沸扬扬,有很多外国报纸也都进行了报道。
    虎齿沙也属于极端天气了,之前眼镜给我讲过,这里的虎齿沙是根据太乙术数之中的“天术”所设的一个局阵。我虽然不懂太乙术数,但是人为的设局,必然会导致该地各种“势”的变化,出现幻听并不是没有可能。况且,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我也不相信会有什么奇异的物种,生活在虎齿沙之中。
    就在我琢磨应该怎么应付这古怪的笑声时,这股笑声刹那间又变了,从尖锐的奸笑声,变成了似哭非哭的哭声,一阵阵“呜呜呜”的哭声,类似于小声的啜泣,比起刚才的那种奸笑的声音,这种哭声在我看来,实在是“动听”多了。
    我趁着这个工夫,右手死死的拉住缰绳,左手顺势慢慢地摸向放在身上的龙刺,不管这笑声是不是幻听,先来一个有备无患。我的左手将龙刺拿了出来,因为风沙实在是太大,我只能把龙刺紧紧的靠在骆驼的身上,顶着强烈的风沙,一点点地向上挪动,稍微不小心,龙刺就会从我的手中被吹走。
    在我做这一连串的动作时,右耳旁边的“哭声”就没有断过,不过声音比起之前的奸笑声,小了很多很多,感觉连音色好像都有些改变了,我隐约感到,刚才发出的奸笑,与现在发出的奸笑声,或许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发出的。
    这几年给我最大的改变,就是在遇到突发紧急情况的时候,我虽然还是会慌张,但是也会更加快的冷静下来。我心里还是有恐惧心理在作祟,不过好在四肢还是听从我大脑的指挥。我的左手已经把龙刺提到了我的胸口位置,我将自己的重心再次的压低,以使我的左臂,可以抽动龙刺,刺向我背部的距离再次变小。
    脸上戴着防风护目镜,我的头也不敢直接向后歪,我只好努力撇着眼睛,看看能否看到我的身后是否有异物。可是由于护目镜的角度问题,根本看不到我侧身位置的情况。
    我使劲的呼吸了一大口,尽量调整自己的状态,使自己的恐惧感尽可能降低,再次将手中的龙刺握紧。
    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我左臂绕着脖子,将龙刺斜刺了出去,直冲我右耳旁的位置,因为又风沙的阻力,所以动作比平时也慢了许多。我的身子随即便向后扭去,这时我的头也侧了过来,可以看到在我的右肩附近,确实有东西存在,但是这东西动作非常快,我还没看清是什么。我的龙刺向后刺去的同时,这个东西身体居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了调整,它的身体一个侧滑,瞬间身体便缠在了我的龙刺刺身之上。
    看到它的这幅灵敏的动作,我本来以为这只是一条蛇而已,可是当我迅速地由下向上看到蛇头的时候,我的头皮顿时一阵阵发麻,这条蛇不是普通的蛇,而是一条地龙!
    第六十三章 惊变地龙
    此时这条地龙,正蜷缩着身子,缠在了我的龙刺刺身上,眼睛盯着护目镜后面我的眼睛,眼神之中有种难以形容的冷酷之情。
    这条地龙大体颜色成黑棕色,蛇头的颜色比起蛇身略有不同,蛇头是墨绿色,而蛇头上的那根肉刺,则是墨绿色与黑棕色相间,颜色很是妖异。它的体型比起之前见过的那些地龙要小不少,身体的宽度顶多和龙刺差不多,而长度大约也就是正常人的手臂长短。
    地龙的身子紧紧的缠在了龙刺的刺身之上,一段段缠在龙刺上的身子,相互之间没有一丁点间隔,而是紧密的排在了一起。蛇头处在一种昂起的姿势,死死地盯着我的眼睛。像是在预判我的下一步动作。它嘴中的蛇信子不停的吞吐,从嘴中发出一阵阵呜咽的哭声。
    刚刚那招“回马枪”打了一个空,看到地龙缠在龙刺之上后,我的身子还是保持着之前刺出的动作,身子斜着向后仰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