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二两银子买来的夫君 > 第1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节

    竺玉没说什么,礼貌的点点头,埋头吃着菜。而阿壮这时却人来熟的东说西说,和屠娘聊个没完。
    其实屠娘没咋插话,全是阿壮一边吃着饭一边说,看着他嘴巴喷出的一些米粒,她就头大。
    阿壮唉,您这是要逼对面作着的人发作啊!
    屠娘担心的向对面看去,就见竺玉隐忍的皱着眉头,看着桌上那些个从嘴里喷出的米渣,厌恶之感直有那么明显。
    阿壮大傻哥一枚,丝毫没发觉竺玉的不对劲,各种聊着兴高采烈“屠娘,你还记着小时候那会不?祭祖的时候咱们也是坐在桌尾,这么多年了你习惯还没改啊。”
    他又神秘道“其实你不懂,前面的菜肴才叫精华,桌尾的都是次品,除了这元宝饺。”
    话间,阿壮含着饭的嘴里,又不小心喷出的小米粒就那么落到了屠娘的碗里。
    竺玉脸越来越青,眼看着就要离席而去。屠娘赶紧往阿壮碗里塞着元宝饺道“好啦,阿壮哥。你要再不回去,前面的菜可就被乡亲们吃完了。”
    阿壮往前看看,看到那桌菜肴上确实跟打仗似的各种哄抢。他赶紧点点头,道了别,捧着碗又往前桌去了。
    屠娘叹气,总算把阿壮赶走了,赶紧回头看竺玉的情况。
    他中午就没吃几口,晚上在不吃点的话。饿一天了身子肯定受不住,男人都不经饿的。
    见着竺玉没有离席,她放心道“阿壮他就这样,我们农民吃饭,就到处甩米子,你别往心里去。”
    竺玉脸色不好,淡淡来一句“我知,你当时也这样。”
    “我都把这毛病改了....”她嘟囔,捧着碗准备继续吃起。却被竺玉拦住了。
    竺玉脸色不好的隔桌抢过屠娘的小饭碗。往旁边一扔,就不管了。
    她愣住,可怜巴巴道“我..还没吃饱,饿着呢。”
    是啊,干了一天的活,屠娘早就饿的前胸贴着后脊梁。居然这时被竺玉抢去了饭碗。只因看不惯阿壮甩米子,他就不让吃饭了么...
    竺玉这时,却轻巧的拿过桌旁备用的干净碗筷,然后把自己碗里的饭分出一半到新碗里,递给了屠娘。
    她傻了吧唧的接过,就听竺玉道“你那饭脏了,吃我的吧。”
    “哦。”她埋头吃起,想不通为何自己那白花花的米饭怎么就脏了?
    但自家相公脾气一向不好,她也没往心里去。赶紧刨着饭,夹几口菜。
    但一碗饭确实量少,屠娘捧着碗去打饭时,就见饭桶里已经空了。她失落的往回走,又碰着阿壮。
    阿壮十分热情,看着屠娘没吃着饭,赶紧道“俺这有!刚又去舀了一大碗,俺吃不完呢。”
    屠娘感激的接过,直夸阿壮真是心好。端着饭碗又回到了桌前,刚把饭放桌上,又被竺玉抢过,直接仍旁边道“这碗饭也脏了。”
    她心里来气了,哪里脏了啊!这白花花的大米可不能这么浪费的!也不知竺玉发啥疯,她跺脚撒气道“我饿啊!!饿啊!!”
    “多吃点元宝饺吧。”竺玉不看屠娘,凉飕飕又来了一句,依旧没得商量的语气。
    她泄气的往饭桌上一坐,往嘴里塞着饺子吃。
    其实他们乡下人,不吃米这胃子里就不实沉,吃这些哪能饱啊。
    刚吃没两口,阿壮就带着另俩个壮士到桌尾夹菜来了。席卷了她这一桌子菜肴,还有元宝饺。
    竺玉早已吃完擦着嘴了,屠娘还只吃了个半饱。她瞅着两碗米饭,央求道“我真饿着呢...”
    “晚饭不宜吃饱,消化不了。”竺玉起身,拉着屠娘离席。
    屠娘哭丧着脸,被竺玉拖着一边走。又到戏台子那边看戏去。
    屠娘饿的心慌,总是坐不住,最终被竺玉放过。她撒开丫子就往城里跑。
    进到自家,利索的从鸡窝掏出俩个蛋,给自己下了碗面条。
    虽已晚,可城里的人却都还在城外堆着呢。大家收拾完饭桌后,就会在城门口点燃几个大火堆,其乐融融的聚在一起看戏。所以城里这时是半个人都没有的。
    这种感觉有些奇怪,原本祭祖就是个神鬼之日,屠娘跟所有人一样,怕鬼神怕的不得了。
    她把面条下好,捧着泛着幽光的小红烛,准备在院子里吃。可黑夜宁静的气氛确实让她汗毛倒竖。
    她甚至想到,自家那过世的父母,这会子会不会已经回到了家?
    为了不打扰自家父母恩爱,她蹭蹭跑得快速,捧着面条碗好不容易跑到了城门口。
    竺玉大老远,就看着屠娘气喘吁吁的捧着面条碗跑了过来。一屁股坐在他旁边,冲他笑笑。然后甩开筷子吃起来。
    旁边的父老乡亲,见着屠娘吃面,都有些笑话。这时阿壮眼尖见着,好死不死的来一句“屠娘,还没吃饱啊?俺刚都把大米饭分你大半旯呢。”
    听着阿壮这话,周围又是一阵哄笑。闹得屠娘脸都给羞成了紫色。她只有埋着头不理阿壮继续吃。
    可总有人偏不如她意,听着阿壮说完,立马就有守戏台子的那爱慕竺玉的大娘站出来,扯着嗓子笑话道“你下午,不吃了一桌子一地的瓜果么?”
    她真的想去死一下!早知道就在家里吃完了再出来,何必自讨苦吃呢...
    看着旁边依旧聚精会神听戏的竺玉,她想,自己刚才是不是给他丢脸了?
    ☆、第19章 寺庙
    这场戏演了许久,终是到了散场的时刻。
    城里城外的人都拥挤着进到城内,只留有四个在城门口守夜的壮汉。其余的人回家的回家,住店的住店。
    祭祖二日的天还没亮,这城里的相亲们就全都起来了。今日的行程除了拜佛做法外,还有引魂夜。是比第一日更加隆重且庄严的盛会。
    屠娘大早为了不吵醒竺玉,悄摸起来到院子里把鸡喂了。等到一切打点好,竺玉也醒了。俩人才吃了点馒头稀粥,收拾收拾准备出发。
    城里没有拜佛的寺庙,寺庙建在城外一处南山坡里。需要走一段路程,过一淌溪水。爬上九百九十九层阶梯,才能到达南烟寺。
    这南烟寺破烂,建立的地理位置也太过孤僻。所以平时没人去那求香拜佛。而且据说里面的和尚,也只有几人而已。
    但这寺庙,来头却不小。
    屠娘小时就听城长说过,这寺庙别看那么破旧。可几百年前好歹也是国君亲自要求建立的,以保烟城平安。
    只因烟城里,有那国君心爱之人。
    这国君和烟城的姑娘相爱的故事,可是在烟城里一直从祖上传下来的佳话。故此在祭祖大日,所有人那都得去这寺庙拜访一番。
    屠娘带上了俩*的大饼当作干粮,怕竺玉吃不惯就给他买了几个热乎的馒头带上。再带上一壶水,就跟着城里的队伍出发了。
    一路可热闹,乡亲们一边走一边聊。身强力壮的汉子们,帮妇女们提拎包袱。谁累了就在路边坐下歇歇脚。
    竺玉跟屠娘走在大队最后,俩人步伐不紧不慢。走了一会,竺玉扭头看着身后的屠娘,伸出手来道“把包袱给我。”
    屠娘一听这话,看着前头那些个拎包袱的壮汉们。顿时了然,捂脸娇羞“我身子骨壮着呢。”
    但十分舍不得竺玉突然这么温柔对待。于是又娇滴滴的红着脸把自己包袱递了过去。
    竺玉接过,打开了包袱喝了口水,看着屠娘的脸庞道“我只是想喝水。”
    他把包袱重新还给屠娘,潇洒转身,负手慢悠悠向前走着。屠娘撅着嘴甩了下袖笼子。跟了上去,有些泄愤的踢着旁边的小石子。
    这圆不隆冬的小石子,偏偏作怪。自己长脚就飞到了竺*边。
    他就感觉小腿肚被什么打到了,回头一看。人屠娘眼目视远方,憋着表情吹着小哨,一副“不是我干的”模样来。
    竺玉好笑的瞥了眼,转头继续走。
    接下来一路倒是和平,屠娘没在身后搞什么小动作。大队弯弯绕绕入了小山,走到了溪边。
    溪水清澈见底,可也深。水流较急,淌水时深度没到了大腿部。溪底竟是些软泥,容易滑倒。
    女人家不可露腿,所以几个脚夫光着脚,在溪水里,来回背着妇女们。有家室的女人们,那就用不着脚夫,自家夫君下水把人背到对岸去得了。
    但这对于屠娘家来说,渡的就异常艰难。
    眼看前面的人都过了溪水越走越远了,竺玉还是紧皱眉头站在溪边没有动静。
    她小心翼翼问“要么,我下水背你?或者,你下水背我?”
    竺玉不语,眼神看着屠娘,直接表明这俩都不行,他既不想被女人背,又不想光脚下水。
    这可如何是好?
    有了,她这想到一办法,直接扯着嗓子冲着前方喊道“阿壮!你来帮帮我!”
    这一嗓子,就把阿壮喊回来了。阿壮下到水里,露出有结实的肌肉,蹲着身子豪迈道“竺大哥,别客气。上来!”
    竺玉铁着脸,闻着阿壮身上那汗味“不必,我自己来便可。”
    阿壮的热情,被竺玉拒绝后,明显失落许多。但屠娘很给面子道“那你把我背过去吧!”
    于是阿壮咧着嘴一蹲,就等屠娘上背。结果横空出现一手,拦住了屠娘。
    竺玉脸色更加难看,用只有俩人能听见的声音低声道“你要上了他的背,就别跟我走一起。”
    听了竺玉这话,屠娘拧巴着脸,抱歉的让阿壮走了。看着阿壮失落的背影,她简直就想把对方喊住。
    奈何旁边有位性子古怪的夫君,她如果真上了阿壮的背,竺玉个把月不理她都有可能。
    阿壮走后,竺玉叹了口气,把自己外衫脱去,冕高裤腿,光脚下了水里。
    他这辈子还是第一次,有这种经历。
    水清凉,慢慢漠过他的大腿,踩着柔软的泥,感受水流的触感。水面上的波光,有什么在顺着水流,荡漾开来。
    没他想象中的难受,还多了一丝奇妙的感觉。
    他蹲下身子,示意屠娘爬上她的背。
    她被轻巧的背起,闻到了竺玉发根上那股淡淡的茶香。听着水流流淌的声音,就那么几步,被运到了对岸。时间却恍如隔世,让屠娘心里溅起层层涟漪。
    竺玉上岸后,穿起衣服继续前行。
    “你背着我的感觉好奇怪。”屠娘歪着头,跟在竺玉后面。
    “嫌我瘦了?”
    “不是,往年都是别人背我过河。”她回忆“但今年你背我,我最喜欢。”
    竺玉淡淡笑了,怕屠娘察觉。平了心绪脚步越发迈开,显得颇为轻快。
    这可苦了短腿的屠娘,跟在后面像头小猪一样,吭哧吭哧快步跑。
    俩人又是跟上了大队最尾端,到了九百九十九层阶梯。
    梯子不庄严也不壮观。歪歪扭扭顺着山坡一路向上,像是看不到顶一般。要是站在山脚下蹲着看,仿佛看到了梯子没入了云端,直冲云霄,显得别有一番景色。
    乡亲们在山脚下歇脚,随后一鼓作气准备爬到山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