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官道之步步高升 > 第76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65节

    这欧米茄表竟然是南书记的夫人吴旭送给楚天舒的。
    从此,唐逸夫再不敢随便打楚天舒的坏主意了。
    最后,南延平放下了筷子,其他人跟着也将筷子放了下来。
    楚天舒招呼上茶和水果,南延平仿佛意犹未尽,大家坐下来继续喝茶闲谈。
    官场饭局,饭桌之上的谁官大谁最有发言权。
    南延平也最有语言天赋,妙语连珠,引得桌上阵阵笑声。
    他说:“今天来南岭县吃到了纯正的新鲜蔬菜瓜果,味道又不一样。当年我和夫人下乡时天天吃,吃得看见就想吐酸水,说以后富裕了坚决不吃了。没想到在城里过了几十年,美味佳肴几乎吃遍了,回过头来,觉得还是新鲜的蔬菜瓜果好吃。”
    说着,南延平拍着略略凸起的肚子,笑道:“我们中国人的胃口,还是最适应五谷杂粮,用大鱼大肉来填,只图了口舌的快活,把胃的负担搞重了。这病从口入,真是不假啊。”
    众人随着南延平一齐笑。
    笑毕,林国栋接过了话头,说:“南书记说得太对了。南岭县绿色生态效益农业发展规划中,准备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纯天然淡水养殖,绿色生态观光旅游,这些个项目搞起来,产品绝对不愁销路,经济落后的面貌肯定会迅速改观。”
    伊海涛恳切地说:“南书记讲的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极大地提高了青原市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认识,也坚定了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信心。”
    酒足饭饱,话也说得差不多了。
    南延平有午休的习惯,楚天舒一行人送他回到县委招待所,然后各自下楼。下午考察浮云镇定在三点,此时还不到一点半,领导们各自回自己的房间休息,睡上一个多小时,又可以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到陪同之中。
    能做上一定级别的领导,时间管理能力很强。
    三点差一刻,楚天舒等南岭县班子成员全在大厅里候着,随后是青原市班子成员,再往后就是省直机关的几位处长和主任,再是林国栋、何天影两个省委常委,最后南延平下楼来,儒雅地向众人点头,从容走出招待所的大门,上了停在门口的考斯特。
    考察浮云镇是南延平这次调研的重头戏,每到一处逗留的时间也比较长。
    浮云山脉的景色没得说,有山有水,山清水秀,空气质量相比于省城的雾霾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众人大口大口地呼吸,恨不得要把整个肺清洗一遍才够痛快。
    一路上,南延平看得细,问得多,听了楚天舒的解说,还不停地点头,饶有兴致的样子。
    随行记者的镜头紧追不舍,几乎将浮云镇摄了个遍。
    来到半山腰,俯瞰幸福水库,绿水青山相映成趣,只有一道光秃秃的峭壁十分的刺眼,南延平得知那是采矿留下来的,不由得皱起眉头,说:“小楚哇,生态环境可不能一边谈保护,一边搞破坏啊。”
    楚天舒回答说:“南书记,为了彻底下好绿色生态发展这盘棋,县里已经决定关闭所有的矿场了。”
    “嗯,这个决心下得好。”南延平赞赏地说:“关闭矿场,当年的损失不小吧?”
    “是,大约有个两千来万吧。”楚天舒如实回答完,又坚定地说:“南书记,只要把绿色生态农业搞起来,我们认为,为了脱贫致富,为了子孙后代,付出这些代价是值得的。”
    南延平叫了一声“好”,转头对紧随其后的省扶贫办主任说:“老苗啊,南岭县为了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毅然舍弃了眼前利益,关闭了矿场,面临的困难会更大,省里不能坐视不理啊。”
    苗主任说:“南书记,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和倾斜的。”说完,又吩咐随行的扶贫办一位处长做好登记和审核,在制定政策和拨付资金时予以考虑。
    看够了,问够了,南延平这才离开下山,回到公路上,钻进车子,继续向前。其间,他沿途下了好几次车,看了好几处试点的种植和养殖基地,所到之处,都是一派蒸蒸日上的新气象,他很满意很高兴,又将南岭县大大地夸奖了一番。
    楚天舒陪在南延平身边,一边走一边介绍,表面上谦虚着,心底里却在想,这恐怕是他下到南岭县后各项工作中最为得意的一笔了。
    视察完浮云山和幸福水库,南延平不顾一天的奔波,决定当即召开了现场情况交流会,定下南岭县开发生态效益产业的大政方针。
    楚天舒汇报完毕,伊海涛又作补充,经过讨论,各相关部门和领导纷纷表态,当场敲定,计划财政农牧扶贫等多渠道投入,至少给南岭县注入五千万元资金,全面启动南岭生态效益农业示范工程。
    伊海涛也当即表态,市财政和有关对口部门也拿出相应的配套资金,南岭绿色生态效益农业示范工程不仅是省里的工程,也是市里的工程嘛。
    每一个人发言讲话的时候,桌前有录音笔,背后有县委政府的秘书做着记录。
    最后,南延平发表重要讲话。
    南延平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南岭县在改革创新上取得的突出成绩,表扬他们大力推行绿色生态效益农业的做法为经济落后地区如何找准发展方向,大胆进取,突破区位劣势,利用资源优势,开创经济建设新局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讲话结束之前,南延平指指录音机,点点身后的记录人员,说:“南岭方面把录音和记录保存好,这件事我亲自督办,启动资金月底全部到位,哪个部门没到位,或者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南岭县可以拿着录音和记录直接找他,我再找有关部门。一句话,部门领导不交票子,就交帽子。”
    最后,他斩钉截铁地说:“南岭县绿色生态效益农业示范工程就是我南延平的政绩工程。”
    话音刚落,会场上响起了一阵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南延平一行视察南岭县的镜头,当晚就以头条位置出现在省新闻联播节目里,时长达十多分钟,也就是说作为背景,南岭县在屏幕上出尽了风头。
    南岭县干部群众看到了这条新闻,都备受鼓舞,不久前被检查组搞得风声鹤唳的混乱局面一下子就结束了,黄福霖等人也都放了回来,检查组悄然离开了南岭县,不过他们也没有空手而归,还是查出了县扶贫办主任老顾这条隐藏很深的蛀虫。
    南延平没时间看新闻,他分头把楚天舒、伊海涛、林国栋和何天影召进了他的房间,分别谈了话,至于谈了什么,大家不得而知,只是众人都不敢远离,一直等到了半夜时分,才接到南书记准备休息的通知,众人才各自睡去。
    南延平他们走后,南岭县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这天中午,楚天舒特意把县委一班人还有浮云镇黄福霖等有关部门的有功之臣召来,在县委招待所设宴庆贺了一番,并开了酒戒,端着酒杯拜托大家再接再厉,利用这次大好机遇,主动到上面去活动,把省直部门头头答应的资金要回来,将生态效益工程尽快搞起来。
    大家兴致很高,说有楚书记这样高水平的领导坐镇指挥,事情一定能圆满成功。
    楚天舒情绪激昂,跟在座的各位都干了杯。宴罢而归,他已经烂醉如泥,还是王永超和柳青烟将他扶回招待所的。
    望着床上沉睡着的楚天舒,柳青烟心头的敬意油然而生。
    为了这个生态效益工程,为了让南岭老百姓过上稍稍富裕一些的日子,楚天舒真是用心良苦,舍得卖命。好多人都在把谋官当成自己惟一的事业,已经不太习惯把老百姓的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了,楚天舒的所作所为虽然也能为他的仕途发展奠定基础,为以后的晋升获取资本,但他能把智慧和能量用在工作上,真是太难能可贵了。
    柳青烟没在楚天舒房间里久呆,回到家里,本来想好好睡一觉的,脑子里依然装着楚天舒那酣然而睡的样子,一时难得静心。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好领导感到骄傲,也为自己能与楚天舒共创南岭绿色生态效益示范工程倍觉荣幸。
    她想,南岭县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那为父母报仇雪恨的日子也应该为时不远了。
    第1099章 三足鼎立
    新华社记者蓝语茶得到楚天舒的通知,专程赶过来,跟随南延平一行记录了视察的全过程,返回北京后,以此写了一篇名为《踏遍青山的脚步》的长篇通讯,详叙了南延平的南岭之行。
    长篇通讯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后,引起了北京的注意,高度评价说,南延平身体力行,践行三个代表,关心群众疾苦,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广大干部树立了榜样。
    南延平因此对南岭更有感情了,在常委会上正式提出,将南岭县作为他本人的试点县,持续加以关注。这样,其他方面的投资商看准了政治风向,纷纷优先考虑来南岭投资兴办产业。
    没几天,省里的启动资金就全部到了南岭县,市里部分配套资金也陆续拨了下去,南岭县绿色生态效益农业示范县建设立竿见影,初见成效,脱贫致富指日可待。与此同时,东南省两会如期召开,政治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伊海涛如愿当选了副省长,仍然还兼着青原市的市委书记。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伊海涛已经是省领导了,不可能长期在市里主事,早晚要到省里去,谁来接任市委书记一职暂时还未列入省委的议程,却已经列入了有望接任者的议程。
    据传,南延平与何天影单独谈话时,何天影还提过一个条件,伊海涛离开青原市后,让唐逸夫来接班。
    南延平断然拒绝。
    理由也简单,唐逸夫的市长来的就不光彩,再提他当市委书记,难以服众。
    这是何天影的软肋,他吱声不得。
    不过,为了安抚何天影,南延平重新考虑了他的去留。
    何天影快到二线年龄了,处于可退可不退的边缘,本来南延平是打算让他去人大做副主任的,这次在南岭县的问题上还算合作,南延平便改变了主意,让他在纪委书记任上再干两年。
    东南政坛主要有三股力量,一股是林国栋的京城派,一股是何天影的外来派,一股是乔明松的本地派。三股力量都各有所强,南延平不可能全部压下去,只能搞平衡,为我所用。
    省长乔明松实力最为雄厚,林国栋在组织部经营多年,也安排了不少自己的人,这时把何天影挪开,就失去了对另外两股势力的制衡。
    三点决定一个平面,只有三股力量平衡了,省里才有安宁,南延平书记的位子才坐得稳。
    这也是林国栋不太愿意让外界知道楚天舒与他关系太近的缘故。
    楚天舒还年轻,目前跟的是伊海涛,而从东南省这个范围来讲,伊海涛是在省内成长起来的,他更像是乔明松的本地派。
    因此,林国栋希望楚天舒能得到乔明松的青睐和关照,他从侧面再来扶持一把,进步的速度和高度都更富有想象空间。甚至,他更愿意帮助楚天舒成为南延平的嫡系,在三股势力的漩涡中如鱼得水,平步青云。
    传说往往都能得到印证,何天影果然稳居省纪委,没有挪位子。
    青原市将来空出来的市委书记就轮着叶庆平和唐逸夫来争了。
    唐逸夫认为,他是市长,接任书记一职顺理成章。而且何天影并没有挪位子,说明在常委会上还有能说得上话。高层的传说谁也说不清楚,也许是林国栋这条线上的人,为了帮叶庆平上位,故意传出来打击何天影这一派的信心也或未可知。
    因此,唐逸夫做出了一个决定,隐忍。只等着伊海涛离开青原,好接任市委书记。为此,他也告诫付大木,不要与楚天舒争一日长短,伊海涛走之前,一定会把楚天舒安排好,到时候,付大木也可以顺理成章接任县委书记一职。
    付大木开始还有点不服气。
    唐逸夫问,你知道楚天舒戴了只什么表吗?
    付大木说,不就是一只欧米茄吗?我付大木也戴得起。
    唐逸夫说,那可不是一只普通的欧米茄表啊,那是南书记夫人送给他的。
    付大木当即泄了气,怪不得南延平不遗余力地支持南岭县建设绿色生态效益农业示范县,原来楚天舒已经把关系扯到了省委书记的夫人身上了,这特么的还怎么跟他斗哇?
    付大木听了唐逸夫的话,也采取了隐忍等待的策略,支持和配合楚天舒,装模作样地建设示范县。
    省市方面答应的政策和资金陆续到位了,有了这么一大笔的启动资金,又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南岭县的经济飞速发展指日可待。
    一心一意搞建设,时间过得极快,半年转眼就过去了,从春天走到了秋天。
    半年间,楚天舒带领耿中天、杨富贵、茅兴东、周宇宁等县委一班人,全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同时积极运作其它项目,大打建设示范县的总体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黄福霖和郑治国不负厚望,大刀阔斧,在浮云镇甩开膀子大干了一场。他们充分利用省市给的政策和资金,先后建成了郑店村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幸福水库纯天然水产养殖基地,放马坡天然牛羊牧场,农林牧副渔等都丰收在望。
    城关镇、大柳树乡、紫阳县、杏林乡等乡镇也不甘落后,他们地处平原,有着比浮云镇更好的地理优势,也获得了省市资金的支持,吸收外来技术,开发绿色生态产品的深加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实现效益最大化。
    为了在楚天舒跟前讨好,实现其先当县委书记的梦,付大木只好哑巴吃黄莲,苦在心里,表面上还要做出非常支持的姿态。在这半年当中,他已没有进攻的能力,只能隐忍防御。
    正因为这样,南岭县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得以顺利推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半年后,浮云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绿色农业示范基地,为周边省市地区菜篮子工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创造出千万元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其他乡镇的十几个深加工开发项目陆续上马,投入运营,也创下了两千多万元的经济效益。效益农业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全县工商贸易运输物流等其它相关产业企业的大幅度扩张,南岭县的财政收入有望突破一个亿,一举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各乡镇一大批闲散劳动力有了就业的机会,不但县里脱了贫,老百姓手里也有了钱花。
    此时,楚天舒他们不但有了厚实的经济作后盾,而且获得了全县干部群众的拥护,完全站稳了脚根,尤其是建设绿色生态农业的成功经验,使人们对改革发展有了切实的体会,人人干劲十足,生活蒸蒸日上。
    半年来,楚天舒与付大木反复周旋,天天埋头抓经济建设,做示范工程,绝口未提大年初二的事故,郝爽也穿上了警服,当上了浮云镇派出所的副所长,成功地麻痹了付大木一伙。
    实际上,杜雨菲和冷雪等人并没有放松寻找周伯通的下落,虽说还没有查到有价值的线索,但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付家兄弟及其团伙成员许多罪证的蛛丝马迹,为最后摧毁他们打下了基础。
    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县委县政府的班子成员们大多干劲十足,但也感到压力很大,尤其是常务副县长耿中天,副县长白存礼畏罪自杀之后,白存礼原先分管的工作也都压在了他的身上,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忙得团团转,虽然他本人并没有一句怨言,但楚天舒都觉得过意不去,他认为,充实县里领导班子的时机已经成熟。
    书记碰头会上,楚天舒把增补两名县委常委和一名副县长的想法一说,马上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县级干部的管理权限在市里,不过,只要有职位空缺,不增加班子成员编制,在市里没有特别安排的情况下,县里推荐了人选到了市委都能通得过,走一个组织考核程序就行了。
    果然,市委同意南岭县增补县委常委和副县长的意见。
    按照干部人事体制改革后的办法,市委组织部派一名副部长带队来到南岭县,组织全县科以上干部对增补人选进行公推公选,推荐名单由市委组织部审查审核之后,再交由县委常委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确定正式推荐人选报市委组织部。
    组织部审查审核之后的十名人选中,全是南岭县乡镇主要领导和县直机关的部门主要负责人,呼声比较高的有这么几位。
    一是县委办主任薛金龙,推荐的理由是,薛金龙长期协助县长和书记工作,对县里的情况非常熟悉,具有较强的把握全局的能力;二是城关镇的镇党委书记薛占山,推荐理由是,薛占山基层工作经验十分丰富,在维稳工作中很有办法和套路,是个不可多得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大柳树乡的乡党委书记左天年,推荐理由是,左天年在干部人事改革中有头脑有思路,全乡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是抓经济的一把好手。
    官场中人,在晋升的机会面前,不起心思都是假话。
    薛金龙率先沉不住气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