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官道之步步高升 > 第44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43节

    项目经理赶紧用对讲机呼叫了几句。
    不一会儿,施工电梯就停在了出入口处。
    秦达明钻了进去,一帮子人都尾随其后。
    出了绿地新城,孔二狗开车,秦达明和秦立峰上了他的那辆大奔驰。
    车刚开出去,秦立峰问道:“大哥,建行的这笔贷款可是用于建设沿江商贸圈及其追加项目的,你把它用到了绿地新城,那边怎么办?”
    “钱到了我的口袋里,怎么用是我的权利。”秦达明黑着脸说:“立峰,你这还是混国企的思路啊。你想过没有,绿地新城损失这么大,是政府监察造成的,羊毛不出在羊身上,还能出在狗身上啊?”
    秦立峰点头称是,但还是说:“那边也拖欠着民工工资呢,发不发?”
    “发个屁!”秦达明恶狠狠地说:“政府不是在催工期吗?让他们闹一闹,到时候会有人来替我们收拾烂摊子的。”
    秦立峰竖起了大拇指:“大哥,你这一招移花接木,高哇!”
    秦达明嘿嘿一笑,对开车的孔二狗说:“二狗,这事你去安排一下,但是一定记住了,要适可而止,绝对不能闹过头,懂吗?”
    孔二狗回答说:“老板,我懂!”
    在伊海涛的协调之下,市建行和市工行给擎天置业的贷款都拨付到位了,追加项目的拆迁工作也进展顺利,可是,施工进度却迟迟看不到加快的迹象,反而是在断断续续的停工。
    据申国章报告,擎天置业大量拖欠民工工资的消息,为此,几个施工队的民工与项目管理人员不间断地发生了好几次语言和肢体冲突。
    这一天上午,伊海涛出席了一个就城区改造的一个协调会,回到办公室坐下来研究沿江商贸圈指挥部报上来的施工组织设计,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如果在秋季抓紧施工的话,年底完工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一项工程的成败,往往外部环境更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像擎天置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叫好的解决,对工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十一点来钟的时候,黄如山敲门进来了,说:“伊市长,商贸圈工地出了点状况。”
    “怎么回事?”伊海涛抬头。
    黄如上倒也没有太多的紧张,他说:“刚刚接到指挥部的报告,一名农民工爬上了施工塔吊,威胁说,拿不到工钱就要跳下来。”
    黄如山笑着告诉伊海涛,这在青原市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每年都会有几个民工,和包工头发生讨薪纠纷,冲动之下就会爬到塔吊上摆出准备跳下来的架式,引起群众围观,媒体关注,领导重视,闹腾一阵,把当事的老板找到之后,答应给一部分工钱,爬到塔吊上的民工就自己下来了。
    对此,信访、公安、消防、施工单位建设单位都早已见惯不惊了,每年起码有十来起,但一次也没有人跳下去过。
    伊海涛怔了一下,但想想,既然申国章没有电话打到他这里来汇报请示,估计他们应该处置得了。
    尽管如此,伊海涛心中却一直不踏实,总觉得有些不安,极其不舒服。
    中午,楚天舒过来请伊海涛去食堂就餐。
    两个人出了办公室,在电梯里又碰见了黄如山。
    电梯到了一楼,黄如山一只手扶在电梯门上,请伊海涛先下去。
    伊海涛忍不住问:“商贸圈的事解决了没有?”
    黄如山先是一愣,随即才醒悟过来伊海涛问的是什么,他不以为意地说:“出门的时候我问了一下,好像还没有解决,因为,擎天置业的老板一时联系不上。”
    伊海涛“啊”了一声,吃惊地站住了:“老板找不到,那就不管了?”
    黄如山说:“伊市长,应该不会有事的,老板找到了,马上就能解决。”
    朱敏文去省里开会去了,唐逸夫没来,郭鸿泽已经吃完了。
    小餐厅里没人,楚天舒取了饭菜,在伊海涛身边坐下来吃了几口,忍不住跑到黄如山,问道:“黄主任,商贸圈那边出了什么事?”
    黄如山正吃得津津有味,边吃边便把有民工爬塔吊讨薪的事说了一下。
    楚天舒一听,立即说:“人命关天,怎么能如此无动于衷?”
    黄如山放下来筷子,既有点尴尬,又有点委屈地说:“这种棘手的事情,我只能汇报,哪里敢说别的?要不,你去请示一下,要不要过去看看?”
    他妈的,一个个都是人精!
    遇到这种麻烦事,很多的领导采取的是能躲酒躲,能拖就拖的态度,作为下属就有他的为难之处了,出了事不报告,没造成大的后果,领导未必会记着你没有给他添麻烦,但要是闹出大事来,就要落一个知情不报的罪名。可你要及时如实地报告,领导会认为你给他添堵,多半会心里对你产生厌烦。
    申国章是只老狐狸,他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了黄如山,至于黄如山如何处置他就不管了。
    当然,从大的概念上来讲,申国章也认为这种事他一年也见过好几起,还真没有谁从塔吊上跳下去过,不会闹出人命来的。
    黄如山也不好给伊海涛找麻烦,他采取了折中的方式,既报告问题,又给领导宽心,等到楚天舒着急埋怨,他就把皮球踢到了楚天舒的脚下。
    楚天舒迟疑了一下,还是向伊海涛建议去看一看。
    伊海涛让楚天舒先给秦达明打电话,可拨了几次,都提示不再服务区。
    伊海涛想着朱敏文不在家,自己在家主持工作,又是自己分管范围内的事情,这么拖下去,事情不闹大影响也大了,还是去看一下为好。
    于是,伊海涛叫上了黄如山,喊来了万国良,三个人一台车,几分钟便到了沿江大道。
    第623章 移花接木(2)
    沿江大道上车流已经排成了长龙,只能缓缓地蠕动,站在道路两旁看热闹的群众只怕有上千人,与上一次仪表厂下岗职工堵路的效果差不太多。
    沿江商贸圈的工地用彩绘的围挡挡住了,进出口的大门紧闭,还有工地的保安值守,不让闲杂人等进入现场。
    三个人远远地下了车,就能看见高高的塔吊露在了围挡的外面,起重臂横在了几十米的半空中,臂端正在伸到了沿江大道上,它的最前端骑着一名削瘦的民工,江边的风大,他整个人和身上的衣物和杂乱的头发一样在风中飘摇,似乎随时可能被吹落下来。
    他的胸前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五个鲜红的大字:还我血汗钱!
    一瞬间,楚天舒后悔自己过于冲动了,他突然意识到不应该让伊海涛亲自过来,这种事情不应该把领导顶在现场,尤其是现在这种敏感关键的时期。
    不过,伊海涛并没有这么想,他认为这是他作为一个市长的责任,断没有在两位下属面前转身就走的道理。
    楚天舒打量着四周,围观人群的脸上大都挂着一种兴味盎然的表情,还有的在低声抱怨:“等了一个多小时,啥都没有。”
    “一点也不好看,瞎几把浪费时间。”
    “回家吃饭吧。吊胃口,哪回真跳过?”
    “草,这回时间长了,搞不好会跳也说不定。”
    “哈,跳下来正好砸你脑袋上。”
    ……
    几名交警在维持秩序,努力把围观的人群挤到一边,留出道路来供车辆通行,对头顶上坐着的一个人熟视无睹,似乎他们就只是负责疏通道路的。
    三人慢慢挤过了人群,挤到了工地围挡的入口处。
    擎天置业的保安凶巴巴地要阻挡他们进入。
    楚天舒上前交涉说,我们是市政府的,过来处理问题。
    保安多是仗势欺人的家伙,见楚天舒三人的确气度不凡,自觉地退到了一边。
    楚天舒护着伊海涛进入了工地。
    塔吊底下还围着几十名民工。
    民工们仰着头,或站或顿围在了塔吊下,脸色冷漠、呆滞,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愤怒和激动。
    哀莫大于心死!这个词闪过了楚天舒的脑海。
    伊海涛小声问:“怎么没看见指挥部的工作人员?”
    楚天舒抬头张望了几眼,才看见指挥部办公室的主任老夏。
    伊海涛随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一个中年男子坐在了一堆钢材上,满脸的烦躁,估计是劝说的话说了不少,他不断地举着一个矿泉水瓶子喝了一口又一口。
    伊海涛再次打量了塔吊上的年轻人,又看了看塔吊底下的民工们,考虑了一下,对黄如山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影响太不好了,万一那个年轻人坚持不住,掉下来就要出大问题。去,把申国章找来。”
    黄如山掏出电话打给了申国章。
    几分钟后,申国章满面红光地带着闫志勇、上官紫霞等七八个人挤到了伊海涛的身前,一连声地告罪:“伊市长……没想到您会来,这真是……”
    伊海涛闻到酒气,这时候却不便批评,满心厌恶地说:“老申,先解决问题。无论如何,把人劝下来再说。”
    申国章打了一个酒嗝,讪讪地转身走过去,和围在一起的民工说了几句,见没有效果,突然大声喊了起来:“小伙子,下来吧,有事好商量,我们伊市长专门来看你来了。”
    围观的民工早从申国章的表现中看出伊海涛是个大人物,这时候听他这么一嗓子,登时一阵喧动,随即安静下来,一齐看着伊海涛,脸上有了些许的生气。
    一个满脸胡茬的老汉和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突然冲了过来,扑通跪在了伊海涛的面前,老汉哭诉道:“青天大老爷,救救我的儿子。”
    伊海涛猝不及防,只好振作精神挺身而出,先走到老人身边,柔声说:“老人家,对不起。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向政府各级机关反映,只要是合理合法的,就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转过头看那年轻女人:“大妹子,能不能让你男人先下来,谁在那上面呆那么久,都会承受不起的,这江边风挺大的,你不心疼?”
    年轻女人迟疑着抬起头看看自己的丈夫,嘴唇蠕动了几下,却没有出声。
    楚天舒和黄如山帮着伊海涛一起,把老人和女子扶了起来。
    老汉蹲在了地上,低着头捂着脸,欲哭无泪。
    女子则站在老汉的身边,默默地看着半空中的男人,泪流不止。
    申国章把伊海涛直接推到了与民工对话的最前沿!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又为什么敢这么做?
    楚天舒脑子里转得飞快,从申国章的无耻举动中觉察到了一丝不祥,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朱敏文不在,商贸圈又闹这么一出,秦达明又恰恰联系不上,这是偶然的吗?协调贷款的时候,秦达明可是答应了拿到贷款首先解决民工工资的拖欠问题,他为什么没有兑现?
    莫非,秦达明要借此向伊海涛施压,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不错,这就是秦达明打的如意算盘。
    他把本该用在商贸圈建设的贷款来了一个移花接木,用到了绿地新城等房地产项目上去了,然后反过头再用拖欠民工工资来对政府施压,打起了建行与工行之外的农行和招行的主意。
    擎天置业资金紧张不假,但还不至于窘迫到发不出民工的工资。
    秦达明的观点很明确,为地方政府搞建设,当然要花国家的钱。国家的钱,不花白不花!
    楚天舒看清了秦达明的企图,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秦达明的这个计谋被唐逸夫利用了,他反过来给秦达明来了一个移花接木,让申国章唆使包工头威胁爬塔吊的民工,酿成惨痛时间。
    秦达明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伊海涛抬起头,大声说:“小伙子,下来吧,有什么问题咱们当面解决,就在这里我听你们反映情况,但是你在上面,说话方便吗?万一出了事你父母,你妻子怎么办?他们都在下面,难道他们不担心吗?”
    小伙子大声吼道:“我不下来。我不管你是什么人,老板为什么不出来说话?今天他不把大家的血汗钱还给我们,我就呆在这里,呆不住了就跳下去,反正快活不下去了,要死就死。”
    伊海涛咬了咬牙,用力地说:“小伙子,我是青原市的常务副市长,当着这么多人在,我向你保证,你的事,只要是合理合法的,施工方不解决,政府给你解决。你下来吧。”
    闫志勇和上官紫霞也跟着一齐大声喊:“小伙子,下来吧,伊市长都说了,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