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官道之步步高升 > 第36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63节

    南延平走到现场负责人的身边,问了问施工进度,得知在暑假结束之前可以竣工,下个学期就开始接收新生,他放心了,又交代了几句注意校舍质量,便与他握手告别了。
    当随行人员告诉现场负责人,刚才与他握手的人是省委书记时,他惊讶得愣在操场中间,半天没醒过神来。
    从青北希望小学出来,南延平一行考察了江北开发区的科技园区,南延平与科研人员亲切交谈,希望他们尽快形成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为产品,当好青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从科技园区出来,一行人又去了江北开发区的工业园区。
    考斯特直接开进了凌云集团汽车整装厂的厂区。
    工人们正在上班,只有提前得到通知的几位厂领导在门口迎接。
    南延平一行在车间里巡视了一圈,了解整装厂的生产情况,得知厂里安置吸收了仪表厂大部分的技术工人,又招录了青北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南延平握着整装厂的负责人的手,连连说感谢你们。
    这时,已经接近十二点,王少磊和黄如山已经在和南延平的秘书汤玉舟商量中午就餐的事宜。
    南延平却意犹未尽,提出把大学生创业园区看完了再吃中午饭。
    来到创业园区办公大厅的门外,南延平等人下了车。
    大厅的工作人员刚刚下班,前来咨询和办理入驻手续的大学生们正往三三两两地往外走,他们大多走向了门口的一个摊点,买了盒饭就坐在门口的台阶上边吃边聊。
    南延平快步走向了卖盒饭的摊点,朱敏文、丁和平等人也跟了过走。
    突然过来十好几位干部模样的人,正围在一起就餐的大学生们抱着盒饭,好奇地打量着他们。
    南延平走过去,看了看盛放在铝合金方格子里热气腾腾的菜饭,问卖盒饭的大嫂,这盒饭怎么卖呀?
    卖盒饭的大嫂是从青北县城来的,自然没有办过什么手续,见突然一下子围过来这么多人,而且一看就是领导,以为是来查办她违法经营的,吓得有点不知所措。
    朱敏文见状,误以为大嫂听不懂南延平的西北口音,便用青原方言说,大嫂,别紧张,我们就是问问这盒饭怎么卖?
    大嫂紧张地说,两荤两素,十块,三荤两素,十五块,饭管够,汤随便喝。
    南延平回头对朱敏文说,还比较公道嘛。
    朱敏文点头,是,青原人做生意还是很实在的。
    南延平对大嫂说,给我打一份十五块的。
    大嫂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些大领导模样的人会吃自家做的盒饭吗。
    朱敏文忙又用青原话翻译说,大嫂,他要一份三荤两素的。
    大嫂这才相信了,手忙脚乱地给南延平打了一份盒饭,菜也明显要多一些。
    南延平接过盒饭,转身就走。
    陪在身边的人顿时傻眼了,还是伊海涛反应快,说,给我也打三份。
    大嫂伸出一只手,指着南延平说,哎,老师傅,你还没给钱呢。
    朱敏文也反应过来,指了指身后的人说,我们是市里的,他们谁拿了盒饭,你记住,有人会来一起结账。对了,给我也打一份。
    一眨眼,大嫂的菜和饭都全被这帮人按照职务高低拿完了。
    旁边还站着很多人,诸如黄如山、楚天舒、林登山等人,还有向晚晴等一帮子记者,既不敢离开,又没有饭吃,只好站在那里干等。
    南延平什么话都没说,端着盒饭走到大学生中间,和坐在台阶上的一位年轻人打了个招呼,那个年轻人下意识地挪了挪,南延平就在腾出了的位子上坐了下来。
    南延平边吃边和大学生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询问他们的专业,就像一名长者一样与他们拉开了家常。
    第505章 浓墨重彩
    丁和平等人也端着盒饭过来了,在旁边的餐桌上分别坐下,开始学着南延平的样子吃开了盒饭。
    措手不及的黄如山赶紧给在青苑宾馆负责安排的谭广德打电话,告诉他领导们就在开发区吃饭,不去青苑宾馆就餐了。
    谭广德还在问,那怎么办?都准备好了,只等领导到了就下锅呢。
    还饿着肚子的黄如山没好气地说,你自己看着办。说完就挂了电话。
    南延平吃得很香,一个盒饭很快就吃完了,蹲在一旁的朱敏文问吃好了没有,南延平拍拍正在崛起的肚皮说,差不多了,再吃,回家就要挨批评了,家里老太婆管得紧哪。
    一句玩笑话,让朱敏文一直紧张的心顿时松弛了许多。
    这时,坐在南延平旁边的一位女大学生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突然像发现新大陆一般扔下了饭盒,怯生生的问道:您是省里的领导吧?
    南延平站了起来,笑眯眯的看着他,反问道:美女,你看我像吗?
    “南书记,您是南书记。”女大学生激动地叫了起来。
    其他的大学生闻声,呼拉一下全围拢了过来,他们一个个争着与南延平握手。
    “南书记,真的是南书记。”
    “南书记,您好。”
    南延平与大学生们亲切握手,逐个询问他们的创业规划,勉励他们自强不息勇于开拓,谱写青年人创业的新篇章。
    南延平的讲话给大学生们极大的鼓舞,赢得他们一阵阵掌声。
    见南延平吃完了,其他人这会儿不管吃了多少,都马上扔了饭盒和筷子,都夹杂在大学生当中,围拢在南延平的周围。只苦了黄如山、林登上和楚天舒及一干记者们,饿着肚子等着不说,还得随时听候领导的召唤。
    王少磊见这么多领导没饭吃,赶紧安排开发区的工作人员采购食品和水送过来。
    楚天舒一边吃,眼睛还得盯着食堂的方向,关注着领导们的动静。
    这时,向晚晴走了过来,轻轻地碰了他一下。
    楚天舒猛回头,见是向晚晴,便咧着嘴无声地笑了一下。
    向晚晴低声说:“行啊,昨晚上的夜没白熬。”
    “什么?”楚天舒喝了一口水,问道。他的注意力都在食堂那边,根本没在意向晚晴说的话。
    向晚晴掐了他的胳膊一下,说:“我是说,你昨晚上准备的东西都派上用场了。”
    楚天舒吃痛不过,又不好喊,只得转头瞪了她一眼。
    向晚晴嗔道:“你傻看什么,还不抓紧扩大影响啊。”
    “扩大什么影响?”楚天舒刚问完,马上就明白了向晚晴的用意。她是在提醒自己,要抓住伊海涛在南延平考察调研的时的表现,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巩固他在南延平心目中的地位。
    楚天舒点点头,说:“我知道了,至少昨晚上的酒不能白喝了吧。”
    向晚晴问:“下面会是什么安排?”
    “不知道。”楚天舒摇头,说:“正像你说的,南书记经常不按常理出牌。”
    向晚晴朝他得意地挤了挤眼睛,回到了台里的采访车里。
    按照原定的计划,在青苑宾馆吃完午餐,大概也会是接近两点了,南延平一行可以就地休息一会儿,然后在三点前后,召开一个座谈会。
    与大学生的交谈结束之后,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丁和平走过来,问南延平要不要休息一下。
    如果是汤玉舟或者朱敏文过来问,只能是一种请求,丁和平亲自过来问,就有点引起南延平重视的意思了。
    “和平,其他人可以休息一会儿,你辛苦一下,我们一起找敏文和海涛同志谈谈。”南延平指着其他的人,说:“他们还都没吃饭吧,赶紧安排他们就餐,以后再下去考察调研,要制定一条纪律,不准搞前呼后拥,无关的人员一律不许跟着。”
    丁和平答应了,又问:“谈完话怎么安排?”
    南延平看了一下表,说:“三点就在开发区会议室召开一个座谈会,考察调研组成员和青原市班子参加。会后,我们返回乐腾市,继续考察调研。”
    南延平没再多说什么,上了朱敏文的车,先去了江北开发区的办公楼。
    丁和平让汤玉舟将南延平的指示传达下去,上了伊海涛的车,跟着也走了。
    本来安排唐逸夫等人带领胡青山等陪同考察的人员乘坐考斯特去青北县委招待所,但是,他们得知南延平不休息,哪里肯去,便一致说就在江北开发区的会议室里休息一下,南书记谈话一结束,可以随时召开座谈会,既省时又省事。
    南延平和朱敏文、伊海涛分别谈了十多分钟。
    具体谈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南延平这么一个安排,几乎相当于明确了伊海涛作为青原市政府一把手的地位。
    在座谈会上,南延平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发言,他对青原市沿江商贸圈和江北开发区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说,青原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单纯追求gdp的增长,注重做大做强实体产业经济,创造了具有青原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始终坚持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和建设,着力打造和谐青原、美丽青原。这两个始终坚持,值得全省各地市县学习和借鉴。
    领导们都去开座谈会,其他跟班的人员就可以放松一下。
    楚天舒躲在自己的车里,给省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卢主任打了电话。
    昨天晚上的酒没有白喝,当然,山水高尔夫俱乐部的贵宾会员卡更不会白送。所以,卢主任接到楚天舒的电话都非常热情,对昨晚上的盛情款待表示感谢。
    楚天舒说:“卢主任,不好意思啊,本来今天还打算登门去拜访老哥的,因为南书记到青原来视察,一大早就赶回来了。”
    “楚主任,不客气,不客气,工作为重,以后来省城,我做东,咱们再好好聚聚。”南延平出来视察,省电视台派了记者全程跟踪报道,卢主任当然是知道的,于是他笑道:“南书记去视察,这是大事,说明你们青原的工作作出了成绩,南书记非常重视啊。”
    楚天舒笑道:“哈哈,老哥,成绩哪家不都有一点儿,你们不宣传,谁知道有成绩,你们一宣传,小成绩也是大成绩。”
    “哪里,哪里,你这有点夸大其词了。”卢主任听出点味道来了,便开玩笑说:“楚主任,晚上我们报道的时候,要不要给你老弟来个特写镜头?”
    楚天舒说:“卢主任,你别拿我开心了。我一个小小的副主任,连南书记的边都挨不上,哪里进得了你们省台的镜头哦。”
    临近下午了,卢主任忙得很,他也不想绕弯子,直接问道:“楚主任,南书记去视察,有没有什么新闻亮点?”
    楚天舒就势把伊海涛在江边给领导们讲课的事简略地讲了讲。
    卢主任当即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说:“市长给省委书记上课,这应该是一个新闻看点。楚主任,等现场记者把报道发过来,我看看该怎么找找宣传角度。”
    挂了卢主任的电话,楚天舒又拨通了东南日报社新闻部刘主编的电话。
    这回不用多寒暄,刘主编表态说,省电视台找好了宣传角度,我们日报社毫无疑问会跟进。
    座谈会结束之后,南延平一行再次返回乐腾市,继续完成他们本次预定的考察调研工作。
    当天晚上,省市各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之后的本地新闻节目中都播发了南延平到青原市考察调研工作的报道。
    令人意外的是,省电视台居然在南延平考察调研的新闻报道后面,以“市长讲课,省委书记当助教”为题编发了一个新闻特写,播发了伊海涛在江边演讲的画面,还配发了一个短评,说南书记称赞伊海涛是创新务实的好干部云云。
    青原卫视在本地新闻播完之后,第一现场栏目的美女主播向晚晴以亲历者的身份,报道了南延平视察沿江商贸圈和江北开发区的全过程,多次回放了他带头为伊海涛鼓掌的画面。
    第二天,东南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南延平视察青原的报道,并在第二版全文刊载了南延平与伊海涛一问一答的文字内容,配发了南延平含笑鼓掌的图片。
    省电视台的新闻特写只有短短的一分钟,东南日报配发的文字也不到一千字,但是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南延平在乐腾市视察结束后的座谈会上一番讲话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他说,青原市的伊海涛是一位创新务实的干部,对自己市内的项目从规划到建设全过程了然于心,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该扪心自问一下,是不是掌握了经营管理城市的先进理念,是不是能抛开唯gdp是从的政绩观,是不是致力于探索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伊海涛这一次接待南延平的考察调研,成为了他政治生涯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