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都市言情 > 官道之步步高升 > 第14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42节

    对于堵路的下岗职工,这事谁也不愿意管,公安局没有市领导的指示,是绝对不会动用警力的。
    关系到社会稳定的事,归市维稳办管。
    维稳办是维护稳定办公室的简称,是一个合署办公性质的常设临时机构。
    因为政府的大政方针是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所以,它是常设机构;但是这个办公室并没有单独的人员编制,人员都从各有关部门抽调,所以,它又是一个临时性机构。
    牵头的是政法委,抽人的单位包括城管、民政、公安、武警、法院、国资委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它的职能是专门负责处理突发性事件,主要针对下岗工人和农民工等群体参与的聚众性活动。
    财政局局长马子明自然也不关心维稳,他更关心财政资金,他问:“简主任,报名参与竞购的企业怎么样?都到齐了吗?”
    简若明说:“只差凌云集团了。”
    马子明既高兴又失望,高兴的事竞购企业够了法定数量,可以正常竞购,拿到这笔钱就可以缓解年底的财政紧张局面,失望的是,凌云集团缺席,竞争不激烈,蛋糕做不大,能从中获得的资金相对会少很多。
    但是,总体上他的兴奋大于失望,只要竞购完成,就会有上亿的资金流入财政,把他从捉襟见肘中解脱出来。
    其他成员多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继续高谈阔论。
    马子明说:“既然竞购企业到得差不多了,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竞购可以正常进行。”
    听了马子明的话,申国章盯着简若明,问:“简主任,你是这次竞购的牵头单位,你怎么考虑的?”
    简若明说:“凌云集团的负责人被堵在了红星街上,如果他们不能按时到达,竞购开始时间要不要推迟?毕竟这是一个突发性事件,我从今后国企改革的长远考虑,是不是应该给每一个参与竞购的企业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国资委作为国企主管部门,当然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因此,简若明的提议有其合理的一面。
    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理由,实际上,她听了楚天舒的猜测和提醒也产生了怀疑,这不排除是鲲鹏实业为了打击竞争对手而人为制造的群体事件,日后一旦浮出了水面,简若明摆脱不了官商勾结致使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
    简若明的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她清楚自己这次上位得到了王致远的暗中支持,她没有理由要偏袒凌云集团。但是,她的官场敏感提醒她,唐逸夫在这个关键时刻未能到场,很有可能是他预先准备好的一条退路。
    因为电视直播的原因,全市会有几百万双眼睛看到竞购过程,假如鲲鹏实业以保留价竞购成功,必然会引起猜测和议论,唐逸夫不得不先找好一只替罪羊。
    在仪表厂竞购的斗争中,为了削弱伊海涛的力量,唐逸夫可以力推简若明上位。时过境迁,当有可能危及到他的政治利益时,唐逸夫也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简若明。
    官场险恶,不得不防啊。
    但是,简若明提议作出这么重大的改变,领导小组的成员谁也不敢轻易表态。
    申国章明知故问:“唐市长呢?到了吗?”
    简若明说:“唐市长还没有到,他的秘书高大全给我打了电话,说临时有个公务接待,他在九点半之前可能也到不了竞购现场。”
    简若明有意隐瞒了唐逸夫竞购可以正常举行的指示。
    这也是简若明的细心之处。
    秘书电话中传达的领导指示,执行中要是出了大的问题,领导多半不会主动承担责任的。更何况,现场情况还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
    坐镇指挥的领导到不了场,简若明推迟竞购开始时间的提议似乎也说得过去。
    申国章慢条斯理地说:“我说说我个人的意见啊,凌云集团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办理登记手续,按照已经公布的竞购规则,他们算自动放弃。如果我们因为要照顾一个凌云集团而推迟时间,那对其他的竞购企业是不公平的。”
    这个表态很明显,申国章反对推迟时间的提议。
    他的这个表态更引起了简若明的警觉。
    从平时的表现来看,申国章是唐逸夫的心腹干将,在唐逸夫的态度没有明确之前,他竟然率先明确了态度,这是不多见的。
    或者说,他得到了唐逸夫的某种授意!
    简若明争辩说:“现在的问题是,宾馆外面也来了仪表厂的下岗职工,如果我们坚持举行竞购,事情会不会闹得更大?”
    申国章盯着简若明,说:“简主任,人家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你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像是我们这些老家伙一样畏手畏脚的。遇到这么点困难就退缩不前了,今后还谈什么全面推进我市的国企改革?”
    面对申国章的冷嘲热讽,简若明并没有表现出太过在意,她微微一笑,说:“申局长,你我都是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的成员,对这次仪表厂的改制工作共同负有责任。我只是站在国资委的角度提出我个人的建议和意见,具体怎么实施,还请领导小组的各位领导发表看法,我也好汇总之后向唐市长汇报。”
    微笑是简若明混迹官场的杀手锏。
    这次,她使出了拖刀计。
    所谓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只不过是一句空话,唐逸夫不到场,这么重大的决策,任何人也决定不了。
    申国章扫视了一下全场,不满地说:“简主任,快到年底了,我们各自部门的工作都有一大摊子的事,你总不能让我们这一帮子部门的负责人,光陪着你国资委忙乎这一件事吧。”
    申国章发动群众的说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仪表厂的改制一拖再拖,上一次就是因为下岗职工上访堵路,才成立了领导小组,大家忙了几个月,好不容易盼着今天竞购完成了就算是有一个了断,又突然冒出下岗职工上街堵路的事件,再要拖上几个月,中间跨了明年的春节和人大换届,这一拖下去,就不知道要拖到何年何月才能脱得了身。
    所以,被申国章这么一鼓动,大多数的领导小组成员都不同意推迟。
    工商局长扶了扶眼镜,说:“如果我们一再推迟竞购,参与竞购的企业可能就可能怀疑仪表厂存在产权纠纷,竞购的积极性降低,我担心再组织竞购,竞购保留价搞不好还要降低。”
    工商局长这么一说,马子明看了申国章一眼,直截了当地说:“我不同意推迟,既然有竞购规则,我们就应该按照规则办事。”
    法院的副院长说:“是啊,如果政府单方面推迟竞购时间,这也是一种违约行为,竞购企业都是缴纳了保证金的,他们可以依法对政府提出索赔,这样,政府方面也是很被动的。”
    其他的领导小组成员保持了沉默,这也意味着简若明的提议没有公开的支持者。
    申国章放缓了语气,说:“简主任,既然大家达成了共识,我以为你代表国资委依照竞购规则办事,就算有什么差错,也该领导小组集体负责。”
    申国章的所谓集体负责也是一句空话,国资委是国企改革的主责部门,面对电视直播镜头的还是简若明,如果真有什么问题,无论是官场追究还是民意指向,简若明都难辞其咎。
    简若明微微红了脸,说:“我们要不要向唐副市长汇报一下?”
    “时间来不及了。”申国章看了看表,沉着脸说:“如果决定推迟,唐副市长又不在场,我们跟评审专家们怎么解释呢?”
    被申国章一将军,简若明左右为难了……
    第184章 阴险计谋
    这时,楚天舒敲门进来了。
    时间,九点二十九分。
    简若明看了他一眼。
    楚天舒微微点了点头。
    简若明呼出了一口气。
    竞购宣布按时进行,评审专家、领导小组成员被请到了前排就座,只有市领导的坐席牌后面空着。
    市公证处的两名公证员和范亦兵等工作人员到达了各自指定的位置。
    青原卫视直播小组进入工作状态,镜头分别对准了主席台、发言席和竞购企业负责人的座席。
    楚天舒扫视了一下全场。
    王致远独自坐在了一边,脸色轻松,一副气定神闲志在必得的神情。
    吴梦蝶坐在了另外一边,脸色凝重,若有所思,与王致远的怡然自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余参与竞购的企业负责人则正襟危坐在他们的中间。
    发言席上,简若明开始主持竞购:“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参与竞购的企业家们,大家上午好,仪表厂竞购按照预定的时间现在开始……”
    简若明宣读了竞购规则。
    首先,各家竞购企业递交竞购方案,当场签字确认拆封情况,然后抽签确定顺序,各自用十分钟的时间简要阐述方案的主要内容。之后,由评审专家对方案进行十分钟左右的质询。
    介绍完竞购规则,简若明请各家竞购企业递交竞购方案,并抽取讲解方案的顺序。
    鲲鹏集团抽到了第一位,凌云集团抽到了最后一位。
    工作人员很快汇总了各竞购企业的报价,简若明当场进行了公布。
    出人意料的是,鲲鹏实业与凌云集团报价拉开了将近一千万元的差距。
    鲲鹏实业以1.45亿拔得头筹,凌云集团以1.35亿紧随其后,其他企业都只在1亿左右。
    无疑,胜负的天平已经倾向了鲲鹏实业。
    竞购按照既定的程序继续进行。
    第一个走上发言席是胸有成竹的王致远,他的口才很好,演讲不仅简明扼要,而且文采飞扬,十分的精彩华丽。随后,在评审专家质询的环节中,也是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博得了一致的好评。
    随后的几家企业负责人则显得相形见绌,他们有的准备不足,有的神情紧张,尤其在专家质询的环节,多半只能干巴巴地回答专家们的提问,其中有一位情急之下,竟然回避专家提出的问题,宣传起他们的产品来,被简若明微笑着制止了,引起现场一片哄笑。
    绝大多数的专家领导和工作人员几乎都认定,鲲鹏实业将稳操胜券!
    最后,该轮到吴梦蝶出场了。
    几乎全场的人都明白,这场竞购的真正较量才刚刚开始。
    楚天舒的心情似乎比吴梦蝶还紧张,他再次扫视了全场。
    在直播开始之前,向晚晴已经返回了竞购现场。
    楚天舒这才注意到,向晚晴今天的身份不是节目的主播而是导播,她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发言席,不断地通过耳麦手势与摄制小组的成员进行着交流,在她的指挥下镜头或定格,或切换,掌控着直播的节奏和氛围。
    吴梦蝶缓步走到了发言席,摄像机对准了她。
    但是,她并没有开口说话,而是深深地把头垂了下去。
    摄像机视窗里看不见她的面容。
    整整半分钟,吴梦蝶一动不动。
    包括楚天舒在内的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她。
    现场出奇的安静,安静得几乎能听到人们屏气凝神的微微呼吸声。
    简若明正准备提醒吴梦蝶。
    吴梦蝶突然抬起头来,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花。她充满深情地说:“竞购开始之前的几分钟,我获悉了一个悲痛的消息,一位父亲失去了一个孝顺的儿子,一位妻子失去了一个爱她的丈夫,一位孩子失去了一位可敬的父亲。”
    吴梦蝶哽咽着停止了说话。
    全场的大多数人都用莫名其妙的眼神望着吴梦蝶,不知道她想要表达什么,王致远、申国章等人甚至以为她是因为承受不了竞购失败的结果而情绪失控。
    只有楚天舒和向晚晴懂得她内心的感受,所以,直播镜头始终没有切换,牢牢地定格在吴梦蝶的脸上,还在停顿的时候,来了一个吴梦蝶含着泪光的眼神特写。
    吴梦蝶继续说:“如果没有他,我可能现在还被堵在来到竞购现场的路上,没有机会站在这个发言席上。他就是仪表厂的下岗职工张伟,为了能让凌云集团的方案呈现在各位专家和领导的面前,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现场一片骚动,评审专家和领导小组的成员面面相觑,他们怎么也不敢想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竞购中,竟然会有人为此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吴梦蝶声情并茂的开场白感动了全场的评审专家,也感动了电视机前千家万户的普通人。
    随后,吴梦蝶在介绍凌云集团的竞购方案时,紧紧围绕如何促进青原市经济的长远发展,如何保障下岗职工的权益,如何实现社会、企业和个人全面共赢,用数据说话,用真情感人,引起了现场内外的共鸣。
    但是,王致远一点儿也没有慌张,他坚信:商场如战场,同样不相信眼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