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山里人家 > 第470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70节

    中书令垂丧地摇摇头,苍老的声音仿佛老了十几岁,“没有!皇上不仅没有惩罚他们,还变相地警告了我一番,我这才知道,原来太傅大人在皇上心中的地位竟然那般重,非常人可以比拟,而安平候、武宁候、宁国侯、永安伯等府里的孩子全都是太傅的关门弟子,这次也算是我那可怜的孙子倒霉,竟然撞到枪口上了。
    皇上心里恼我非常,若不是看在老夫年事已高,又身居官位,只怕就不是含沙射影地警告了,而是直接惩罚了。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些侯爷伯爷都不是我们可以算计的,你们也趁早死心吧!
    我还要去看看孙子,之后还要去太傅府登门赔礼道歉,活到我这把年纪,竟然还要……”中书令心灰意冷地摇摇头,整个人好像没了生气一般。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怎么办?我们还继续实施计划吗?”一位大人试探着问道。
    马上有人反驳道:“算了,现在皇上才警告了中书令大人,若是我们再有所行动,下次被皇上盯上的人可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说不定直接贬官也有可能,还是等科举过后再说吧。”
    其他人附和地应下,此时便暂且揭过。
    一转眼便到了六月初一,整个建康彻底沸腾了,一进入六月,皇宫便陆陆续续发布许多关于科举的安排。
    此次科举的命题官员乃是随即抽查,被指定为命题官员的人,必须进入皇宫特别设置的命题大殿,直到科举结束之后,这些人才可以离开。
    因着这次还涉及到医药、农桑、水利、兵器等等专业科考,所以命题大殿又分成了好几处院落。
    这里除了董成虎、董元旭、顾水秀,谁都不可以进来。
    “皇后可有什么意见?”董成虎和顾水秀此时正待在命题大殿里面,下面坐着一众出题的考官,一个个静默地对视,紧张地等着上座的董成虎和顾水秀发话。
    顾水秀自认为她只是陪同董成虎罢了,哪成想,董成虎竟然真的让她参与命题,这举动不仅惊吓到了顾水秀,也震惊了所有命题的考官。
    此时他们担心的不是皇后娘娘找出他们出题的错处,而是担心皇后娘娘搞砸了这次科举,毕竟一个女人就算再有能耐,也不可能有男子一般的见识,吟诗作对还可以,出考题?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只不过他们心里这么想,嘴上可不敢这么说,只好沉默着等着,希望皇上不要太过糊涂。
    董成虎完全无视众人的期盼,一门心思等着顾水秀的意见。
    顾水秀被赶鸭子上架,只好认真地翻看了起来,“皇上先别急,这次卷子总的有十几份,每份都不一样,臣妾要好好看看才行。”
    董成虎无法,只好继续耐着性子等着。
    只是董成虎等得了,下面的人可就等得不耐烦了,只是无人敢直接说出来,只好开始在下面窃窃私语。
    等顾水秀看完,严肃地抬头环视了一圈,那些人才安静了下来,顾水秀将手里的卷子放到书案上,对董成虎说道:“皇上,关于文试的卷子,臣妾认为里面应该加上一道分析题,给考生一个情景,列出相应问题,让他们各抒己见,这个问题最好刁钻一些,才能考验一个人真正的处理问题能力,具体要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问题,最好只有皇上一人知道,这叫做出其不意。
    毕竟皇上选拔官员就是为了让他们替您分忧解难,若是他们连这点本事都没有,还谈什么入朝为官?”
    第五卷 登极篇 第七十四章 农桑试题,医药加题
    董成虎闻言,惊喜地赞道:“妙啊!朕刚刚就觉得这卷子看着有些死板,若是按照皇后的建议,朕倒是越发期待起这次的科举考试了!就按照皇后的建议办。”
    董成虎直接拍板,底下那些出题的官员傻眼了,反应过来一个个面色苍白,皇上这般称赞皇后,不就是变相说他们出题水准不好吗?幸好皇上没说要把他们出的题目全给换掉,要不他们真的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董成虎好整以暇地盯着顾水秀,眼中满是爱意,“还有呢?其他科目呢?”
    顾水秀无视董成虎的眼神,率先拿出农桑的卷子,脸色变得很是严肃,看了看底下出卷子的官员,沉声道:“负责农桑的命题官何在?”
    众人见顾水秀神色不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一会儿才陆陆续续走出五位官员,里面有三位比较年长,两位中年人。
    “你们是农官?”顾水秀认真地盯着他们,三位老者因为年老,实在看不出其他的,两位中年人看肤色就知道,常年养尊处优,一点农官的样子都没有。
    哪知道这五人却齐齐点头回道:“是!”
    顾水秀只觉得头晕眼花,气得心肝肺疼,忍着怒火道:“本宫很是好奇,你们是怎么当上农官的!可曾亲自下田种过粮食?你们知道南方北方种的粮食有什么区别吗?南方北方的粮食一季可以收获多少?什么样的田种植粮食会丰收,什么样的田不适合种植粮食?你们都清楚吗?”
    “这……”三位老者有些不服气,当即回道:“臣等自然是知道的,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水稻一亩地可以收获二担(二百斤),小麦一亩可以收获四担,因此大米的价格要比白面贵上许多,至于丰收,自然是越肥沃的田地,种出的庄稼才能丰收。”
    三位老者对视了一眼,满意地点点头,显然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顾水秀不禁气笑道:“水稻亩产二担,麦子亩产四担很骄傲?看你们这理所当然的样子,那本宫问你们,如果本宫现在要你们把水稻亩产从二担增加到四担,麦子从四担增加到八担,你们怎么办?”
    “这不可能!我大齐的亩产在大魏吐谷浑三国里面已经算是最高的了,吐谷浑这次与我朝通商,为的不也是我大齐的粮食,皇后此言实在是强人所难。”一位年老的农官激动地反驳道。
    私心里认为顾水秀什么都不懂,只是纯粹刁难他们罢了。
    顾水秀淡漠地看了他们一眼,平静下来说道:“可不可能,不是你说的,本宫要的是办法!农桑之事不是靠着理论就能成事的,满篇理论即使拿了状元,到了田里还不如一个老农来的厉害,皇上要这样的农官做什么?依本宫看,农桑这卷子出得毫无水准,等诸位大人想清楚怎么出这卷子再说。”
    顾水秀的态度不容反驳,接着翻开医药的卷子,这回倒没有再发怒,很是中肯地说道:“本宫对于医药这块一窍不通,若是让本宫来看这卷子的好坏,还真是难为本宫了,所以里面的题目本宫也不发表意见,只要求你们添上几题:第一题,若是一位胎位不正的产妇即将临盆,使用推拿药熏之法也不能使胎位转正,此时羊水已破,生产刻不容缓,在既要保大人,又要保孩子的情况下,怎么办?
    第二题,有人得了天花,必须把人救活,还必须让此人不留疤,怎么办?
    第三题,灾难之后,只要大量死人的地方总是很容易出现瘟疫,如何预防?
    本宫要求不多,只要把这三道题加进去变成了。”
    顾水秀浅笑倩兮地说道,负责医药这一块的命题官一开始还因为皇后娘娘的话而松了一口气,到后面却全都傻眼了,尤其是皇后娘娘的第一题,听皇后娘娘出问题的口气就知道,皇后娘娘哪里不通药理,分明就是谦虚了,只是这三道题目莫说那些考生了,就是他们也回答不上来,真要把这三个题目出上去,会不会导致一个上榜之人都没有?
    考官各个紧张得额头上冒冷汗,其他的科目顾水秀或多或少都提出加入情境题,每个科目都不曾放过,而且顾水秀提的情境又特别刁钻,连他们这些负责出题的人都难住了,整个大殿彻底安静了。
    众人忐忑地看着董成虎,希望皇上可以说句公道话。
    哪知皇上竟然温情脉脉地看着皇后,“皇后今日说得很好,你们就按照皇后的意思,再把考题修改一遍,等皇后说可以了才行。”
    众人顿时心下哀嚎,董成虎可不管,心疼地握着顾水秀的手说道:“皇后也累了,不如先回去歇息一下,朕再待一会儿便回去。”
    顾水秀毫不犹豫地起身告退。
    等顾水秀走了,底下的大臣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劝道:“皇上三思啊!以皇后娘娘的意思,分明就是不想让人考上这次科举!”
    “皇上,臣承认皇后娘娘确实有独到之处,只是科举不是儿戏,若是按照皇后娘娘的意思,这次只怕所有人都要落榜……”
    众人还在喋喋不休地劝着,只有负责医药这块的命题官一个个对着卷子沉思。使他们在人群之中显得很是突兀。
    董成虎直接问道:“诸位全是太医出身,可是觉得皇后提的三个问题强人所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