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山里人家 > 第36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67节

    董义好笑地看着健谈的小二,难得心情好得逗弄道:“我要去新安郡,你跟我说说新安郡的战场在哪里吧!包括朝廷跟起义军的情况,你们在这边开客栈,这些消息应该很灵通才是。”
    董义说完,不等小二反应过来,便朝他的身边扔了一两银子,小二看到这一两银子的时候眼睛都亮了,也顾不得惊讶,一把捡起银子塞到自己的怀里,动作一气呵成,一脸谄媚地说道:“客官想要知道什么尽管问我就对了,这里来来往往的客人都是我招待的,什么消息都有。”
    董义心想,果然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一两银子应该能问出不少有用的消息,这般一想,董义干脆让小二把所有关于新安郡的消息都告诉他,手里还把玩着一两银子,意思很明确,若是他说的能让董义满意,还可以再拿到一两银子。
    小二见此,哪里还会考虑别的,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似的,一股脑儿把自己知道的消息全都告诉了董义,甚至连一些道听途说荒唐的消息也一并说了。
    等小二口干舌燥的时候,董义终于把手里的一两银子给了他。
    小二连连谢恩,一溜烟跑了。
    董义这才有闲工夫整理思绪,这次大规模的战争是起义军发起的,原因竟然是起义军偷袭朝廷的驻军,战场就在朝廷驻扎的那个镇上,正好是在新安郡北边的边界上。
    这次突袭,两方几乎可以说是两败俱伤,不过朝廷因为是被偷袭的,死伤比起义军要重,起义军还趁次机会,招降了一些朝廷的士兵,只不过跟五十万大军比起来,犹如九牛一毛。
    更让董义不解的是,朝廷的人马被偷袭了之后,竟然没有再次反击,反而退到了宣城郡。
    要知道朝廷可是五十万大军,就算五十万大军没有全部抵达,也不可能连反击的能力都没有,竟然还退了回去!
    第四卷 行军篇 第七十三章 董义的到来,火烧眉毛
    董义越发觉得这里头有问题,当即也不住客栈了,直接让小二给他准备好上路的干粮,连夜往新安郡蹦去。
    这一走他才发现,通往新安郡的路上在晚上竟然会这般热闹,成群结队的人群举着火把或者驴车上挂着灯笼,把整条官道照得灯火通明。
    董义嘴角抽搐了一下,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愿意停下来说话的人,赶紧问道:“老乡,你们全都去南边吗?可是有人往北边去?”
    “去什么北边啊!朝廷把北方州郡都控制住了,不许流民进出,我们要是过去,就成了流民了,到时候只有等死的份!唉!还是起义军好,至少我们到南方可能求一个避难所在,祈祷老天爷,起义军一定要胜利啊!”那个百姓越说越激动,最后竟然跪下来拜天,这样的话,要是在以前,他们是怎么都不敢说出口的,现在朝廷把他们挡在外面,他们唯一能依靠的就只剩下起义军。
    这人说完,周围开始有人附和他的话,不过一会儿,官道上全沸腾了,大家都在祈祷起义军打败朝廷,让他们安居乐业生活。
    董义听了一阵子,朝说话的那人点头致意,旋即驾着骏马,往新安郡疾驰而去。
    这会儿赶路的百姓才发现,董义竟是从南边赶去新安郡,大家反映过来,激动地捂住自己的嘴巴,大概猜到董义的身份。
    董义可不管这么多,一路飞奔,快马加鞭赶了十几日的路终于到了新安郡。
    抵达新安郡后,他才发下,整个州郡几乎都快成了死域,这里能看见的活人屈指可数,县城里可谓是十巷九空,唯一能看到的人都是些深爱着故土,不愿意离开的老人。
    这种情况在村子里尤为凸显,一路经过四五个村庄,每个村庄都能看到三三两两的老人,他们的脸上有着绝望,还有这义无反顾。
    这种悲哀的坚持令董义十分不解,亦或者他没有体会过故乡的感情,并不能理解这些人的作法。
    他只在这些村庄停留了一会儿,听了几个老人哀伤的诉说后,又接着赶路,若是快的话,今天应该就能见到董成虎。
    这般想着,董义更加兴奋了,州郡里没有人的好处就是一路畅通,毫无阻碍,最后竟比自己预想的还要早。
    董义停在起义军的驻地面前,前方不远处就是大门,把守的士兵有近百人,大门进去是密密麻麻的帐篷,不时能看到一些伤患从帐篷里被抬出来,整个驻地气氛凝重。
    董义靠近的时候,几百个士兵立马严阵以待,就在他靠近驻地大门的五十米处,立马被喝停,一小队人马朝他奔过去,将他团团围住,“你是什么人?所为何来?”
    董义看了看周围这些人,眼中闪过一抹若有所思,旋即淡淡地说道:“我是来找你们将军的,你就说董义前来拜见,你们家将军会知道的。”
    问话的那人狐疑地打量着董义,见他气势不一般,再看他一身风尘仆仆的样子,也不像没事,便朝身边的副手嘀咕了两句,那人立马离开,朝驻地大门飞奔而去。
    趁着这个空档,问话那人想要借着闲聊探听董义的身份,只不过董义是问一句,应一个字的,弄得那人什么都没问出来,还憋了一肚子火,心想,若是将军不认识这人,他一定要他好看!
    不等他歪歪,刚刚进去汇报的人已经出来了,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朝董义恭敬地鞠躬道:“这位公子请随我来!将军在议事厅等您。”
    此话一出,刚刚问话那人脸色由红转青,再转白,那议事厅可是军事重地,一般人是不允许进去的,就是他们有事禀报也只能在门外说话,现在将军让这人进议事厅,可见这人的身份绝对不简单!
    等董义撤了,大家才慢慢回过神来,不时看着董义离开的方向,揣测他的身份。
    议事厅内的董义一进去就看到带着面具穿着黑色斗篷的董成虎,眼中闪过一抹温和的笑意,这是这么多天来,他第一次发自肺腑的笑。
    “属下见过老爷。”董义朝董成虎弯了弯腰。
    董成虎赶紧上前把人扶起来,激动地说道:“董义,你可算是来了!来得真是时候!”
    如今董成虎和于一正陷入困境之中,董义的本事他们都知道,若是董义能帮着支支招,说不得他们就会找到突破口了。
    董义无奈地苦笑了两声,就知道来到这里就别想全身而退了。
    董义顺着董成虎的意思坐到一旁的扶椅上,董成虎朝外面喊了一声,不一会儿董伟就进来了,看到董义,董伟比董成虎还激动,差点就要给董义跪下了,没人知道他这些年的压力有多大,当初离开翠竹山的时候,顾水秀只交给他们一个任务,就是保护好董成虎。
    可是天知道这个任务有多难,董成虎干的都是些危险的事,他每每都要提心吊胆的过日子,这些年,他已经很久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了,这会儿看到董义,他仿佛看到了救星,有董义在,董成虎的安全绝对不是问题,他也能退居二线,好好养养了。
    董义不明所以,从刚刚到了这里,大家看到他就好像看到亲娘一般,这种热情着实有些令他吃不消。
    寒暄了两句,董义立马把话题转到正事上面,“老爷,我一路过来,听说你们跟朝廷火拼了一场,死了不少人,朝廷还退到宣城郡了?”
    董成虎点点头,看了看于一,叹了口气道:“这次朝廷从边境调了五十万大军过来,还派太子平王一起过来指挥作战,振作士兵的士气。
    不过太子和平王各有小心思,两人出了建康之后就分道扬镳,一人去了庐江郡,一人去了巴陵郡,他们还带走了一部分精锐,我们本来想着,要在太子平王赶到新安郡之前把这里的兵力消耗掉。
    不过我们和对方的实力相差无几,再用毒不成的情况,只能偷袭,虽然重创了朝廷的兵力,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们也没讨到什么便宜,若是朝廷这会儿组织人马反扑,我们肯定没有任何胜算。”
    第四卷 行军篇 第七十四章 情形,张星驰的处境
    在战场上这么些年,董成虎早已不是以前什么都不懂的山里猎人,这么多场战役下来,不能说身经百战,但还是有些心得的,只是对着如今的形势,他却感到有些无力。
    董义闻言,把议事厅里的人看了个全,疑惑地问道:“星驰呢?我记得他很早就到新安郡来了,现在人呢?怎么没在这里?”
    面对董义的疑惑,董成虎更觉嘴里苦涩,无力地说道:“我们原先计划着在太子和平王赶到新安郡之前杀了他们,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星驰,结果那孩子竟然把我给的人马一分为二,一队刺杀太子,一队伏击平王,我们这边收到消息的时候只有平王重伤,至于太子却没了声息。
    我可以百分百肯定,星驰那孩子一定是去刺杀太子了,现在太子下落不明,星驰也没了踪影,我们现在除了担心那个孩子的安危,就是担心太子和平王的人马突然杀过来,令我们措手不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