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山里人家 > 第36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61节

    顾水秀想了一会儿,轻笑道:“你想去外头生活?”
    顾敏点点头,旋即又摇摇头,想了半天才似是而非地说道:“我只是好奇罢了,也没什么想不想的,听我娘说,咱们村以前也不是没有想要嫁到村子外面的姑娘,只是嫁出去的人一年到头也没见她们回来过。
    有的出嫁了十几年了,家里爹娘死了都不能赶回来送葬,等赶回来的时候才在坟前哭天抢地,看她们穿的也没有多好,真不知道她们图的是什么。
    我娘说,咱们村子嫁出去的姑娘,就水秀姐的日子过得最好了,从以前到现在,还没有哪个出嫁的姑娘能把婆家帮衬成这样的,还能让夫家没有意见,我实在是敬佩得很,水秀姐现在可是村子姑娘学习的目标。
    我娘常说,我要是能像水秀姐这么厉害,她做梦都能笑醒,我觉得她就是在做梦,还是白日梦,要是我真的像水秀姐这么厉害,也不用折腾到现在还没嫁出去……”
    顾敏打开话匣子,人也活泼了不少,从她絮絮叨叨的话语中,顾水秀听出了许多信息,没想到她现在倒成了村子姑娘的偶像了,她还记得,以前村子那些人就爱拿她跟顾珍珠比,说起顾珍珠,哪个不是羡慕嫉妒恨,说起她就是万分同情,现在好了,村子里还有多少人记着顾珍珠这个人,竟然还要家中的女儿跟她学习,还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这就是现实。
    不过顾敏这性子倒是挺踏实,没有因为自己母亲一直念着,心就浮了,定性不错。
    “你刚刚说你拖到现在还没嫁出去是什么意思?咱们村子十六岁没出嫁的姑娘不是听多的?十六岁很大了吗?”顾水秀有些疑惑,她当初那么早出嫁也是没办法的,若是那会儿她家条件允许,说不定顾明德会把她留到十八岁也说不定。
    看顾敏的情况,在家中应该挺受宠的才对,这么会有这样的感慨?
    顾敏叹了口气,垂头丧气地解释道:“水秀姐是不知道!我们家的情况有些不一样。”顾敏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正在跟顾明德认真算账的顾富贵,再瞧瞧大门口,没见到有人偷听,便小心翼翼地压低声音说道:“水秀姐,我跟你说,你可别告诉别人,我爷爷说,我们家的村长之位不是凭空得来的。
    要是继任的村长有能耐,那还好,要是继任的村长没有能耐,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把小辈嫁到好人家里去,或者嫁给别的村的村长家,总之就是要尽可能的保证我们家的位置。
    当初……当初你们家起来的时候,爷爷就曾感叹过,我们家的村长位置就坐到他这里了,没想到叔不肯接这个位置,就落到我大伯头上了。
    只是我大伯跟二伯,还有我爹,都不是当村长的料,这是我爷爷说的,迫于无奈,爷爷只能让我们这一辈的孩子联姻,我的那些姐姐堂姐,不是嫁到附近村子的村长家,就是嫁到镇上殷实的人家去。至于哥哥们,娶得人家也差不多是这些人家出来的。
    只不过我们村穷,嫁到镇上的那些姐姐回来就会哭诉,说在家里没地位,还说被婆家看不起,虽然我们家在村子里看着挺好过的,但是内里苦,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我听多了就害怕,偏偏爷爷看上了镇上一户耕读人家,本来也没什么,可是有一次我跟着娘偷偷去看了,发现那人就是个病秧子,说一句话都能喘半天的那种,万一我要是嫁过去,那人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我这辈子不就毁了!
    可是爷爷说,那样的人家不好找,能嫁进去是我的福分,鬼才想要这劳什子福分!那次我闹了好一阵子,爷爷也没松口,到底上苍顾着我,在下定之前,那人得了一场风寒,便这么去了。
    因为没下定,也没换庚帖,那户人家也没什么可说的,毕竟也不算正儿八经说了亲的,想要败坏我的名声也站不住脚,不过爷爷心里过意不去,还特地包了一包银子过去。
    因着这个事情,爷爷唉声叹气了好一阵子,我倒是轻松了下来,后面爷爷又看了两户人家,不是这个有问题,就是那个有问题,到现在我的亲事也没定下来。
    爷爷说,我们家的孩子亲事都顺顺利利的,怎么到了我这里就这么坎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顾敏的情绪显得有些低落,估计平时也没人可以说这些话,因着对顾水秀的崇拜,又见顾水秀性子温和好说话,便把她当成了吐苦水的对象了。
    第四卷 行军篇 第六十四章 所谓投缘,商定
    顾水秀无奈地苦笑摇头,真不知道村长是这么教导孙子辈的,这顾敏怎么就这么单纯,对着她一个刚刚见面的陌生人,竟然能把这么私密的事情都说出来,恐怕她现在就是问顾敏她家的家底,这个丫头都可能把她爷爷给卖了。
    “你跟我说这么多,不怕我告诉别人吗?”顾水秀戏虐地轻笑道,眼中倒映着星星点点的笑意。
    顾敏先是一愣,认真地看着顾水秀,旋即蹙眉摇头,否定道:“水秀姐不会告诉别的,你要是真这么想就不会这么跟我说了,而且我娘常说你的事情,我觉得你是大好人,肯定不会坑我的对不对?”
    顾水秀见顾敏既肯定又担心的样子,不由得笑开了,不忍心再逗弄她,便点点头,保证道:“我跟你保证不对外说就是了,不过你说了这么多,对自己的亲事可是有什么想法?”
    要是顾敏自己没想法,不至于到现在也嫁不出去,里面肯定还有别的原因。
    这次顾敏倒没有刚刚的干脆,很是认真地想了一会儿才说道:“我没想过嫁到什么样的人家里,只是不要碰到恶婆婆和会打媳妇的相公就好了,我有一个堂姐,就是因为家里的恶婆婆难伺候,出嫁的时候还是一枝花,现在都成了豆腐渣了!
    咱们村就有几个会打媳妇的,那些人可可怜了,三不五时地就带着伤跑到我们家要我大伯做主,更过分的是,有几次,她们相公还追打过来,简直禽兽不如!”
    顾敏咬牙切齿,说到这些事情气得脸都红了,分明打的不是她,却见她比那些人还要愤愤不平。
    顾水秀好笑地听着顾敏的话,再次对顾敏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这丫头很单纯,也没怎么见过世面,不过对自己要什么还是挺清楚,至少不会一味地追求富贵,贪慕虚荣。
    两人说得投缘,顾水秀便多问了她两句,每每顾水秀问什么,顾敏总会老实地回答,不见半分藏私。
    屋外的老村长望了几眼,见顾敏入了顾水秀的眼,心下更是开心,对于这个小孙女,说他不疼爱那是骗人的。
    只是那会儿顾富贵上任村长的时候,他们一家子就商量好了,为了这个家着想,只能委屈了孩子们的亲事,前几个孙子孙女倒还好,虽然有几个成亲之后日子过得不顺,但也没出什么大问题。
    偏偏到了这个小孙女,怎么就老是出岔子,幸亏之前说的第一户人家还没下定,要不这个孙女就要去守活寡了,只是因为这样,他后面看人也更加小心,但就是不顺,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愿这个孩子和顾水秀走得近一些,也能沾沾人家的福气。
    那边努力了大半天的顾富贵和顾明德终于把账算出来,两人皆是长舒了一口气,顾富贵是一脸如释重负,顾明德则是一脸轻松,因为他们算完账后发现,如今缺的银子不过两三百两,他们家肯定不会出这么多,不过能以顾大牛和顾二牛的名义,给他们两家各捐赠五十两,再加上其他村民凑一点,估摸着也就差个一百多两。
    到时候要是银钱还凑不齐,再看要不要让他两个媳妇的娘家也出出力,或者再用什么名义把这缺口补上就成了。
    “明德老弟,你看现在咱们把账都算清楚了这还是在扣除那人人力费用的情况下才有这么数,若是把请人的钱都算进去,只怕我们还真凑不出这个钱,你现在知道了,打算让大牛和二牛捐多少?”
    这点才是顾富贵最关心的,顾明德这次拿出的钱可以决定他们接下来的压力是轻是重。
    顾明德没有直接回答顾富贵,而是朝顾水秀招招手,示意她过来看一看。
    顾水秀和顾敏说了声抱歉,缓缓走了过来,一眼便把桌上的账目看了个清楚明白,没怎么犹豫便说道:“叔这个算法应该是最省钱的法子了,按三百两的缺口来说,我可以替大牛二牛各捐一百两,剩下一百两,村民再凑一凑,或者再看看有没有其他人家要出的也成,毕竟这条路修建起来又不是只有咱们村子的人走。
    叔可以跟其他村的村长商量看看,他们或许不愿意出这么多银子,但要是只让我们村出也说不过去,想来或多或少会有些表示,这样东拼西凑一下,一百两银子应该是有的。”
    顾富贵听了顾水秀的话才恍然大悟一般,他压根就没往其他村子想,或者说他打心里不认为别的村子愿意出这个钱,不过顾水秀却是给他提了个醒,修路这种大事要事不跟其他相关的村子知会一声,到时候人家要是说点什么就不好了。
    “侄女说得是,叔竟然没想到这些,还好你提醒了我,我明天就去拜访一下隔壁几个村的村长,跟他们商量看看,不管他们要不要出这个钱,反正我们事先知会过了,到时候他们也无话可说。”顾富贵感激地说道,心里不禁再次感叹,顾明德上辈子是积了什么德,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七窍玲珑的女儿来。
    三人商定之后,顾明德便带着顾水秀离开了,此时董二和董四已经打着灯笼寻了过来,正在村长家的院子里候着,其他蹿门的村民,在董二董四到来之后便散去了,村长家的院子倒是显得有些冷清。
    顾水秀看到两人也不意外,和村长一家道别之后,在董二董四的护送下离开村长家。
    顾富贵的媳妇把人送出了家门才羡慕地说道:“顾明德一家还真是不一样了,你们看,出来一会儿,天黑了还有下人护送回去,咱们这样的人家,哪里能养得起下人!”
    顾敏的母亲在一旁很是赞同地点点头,一脸艳羡地低喃道:“要是我家敏儿也能像水秀这样就好了……”
    这话正好被顾富贵的媳妇听到,她当即扭头叹息道:“别想了,咱们又没有那般识人的本事,谁知道当年穷得连聘礼都出不起的人现在会这般富贵!要是有这本事,顾来福一家子也不用落到这样的田地。”
    第四卷 行军篇 第六十五章 村长一家,谁出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