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山里人家 > 第35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59节

    第四卷 行军篇 第六十章 赵氏的欣慰,镌刻石碑
    赵氏一走,董沁妍立马给顾水秀拍马屁道:“娘,也就您能掌控外祖母的情绪,我看外祖母刚刚还难过得很,你就说了一两句,外祖母立马高兴了。”
    顾水秀好笑地瞥了董沁妍一眼,笑骂了一句小人精,正好赵氏回来了,顾水秀赶紧让董沁妍闭嘴别说话。
    “你看,这就是宝儿给我寄的书信,总的有两封,还寄了一些当地的特产给我,那些个特产也不是吃的,我看了半天没看懂,还收着呢!”赵氏把两封信塞到顾水秀怀里,期盼地等着顾水秀念给她听。
    顾水秀也不让她久等,打开信件缓缓地念了起来……
    赵宝儿离开翠竹山之后,先是把永嘉郡的几个城镇走了一遍,因为是在永嘉郡的地界里面,各个城镇大同小异,也没什么特别的东西,赵宝儿只是走了一遭就离开了永嘉郡,之后便去了晋安郡。
    那里是起义军的天下,离永嘉郡最近,比较安全,再加上那里民风彪悍,很有自己的特色,所以赵宝儿到了晋安郡之后就一直在那里逗留。
    现在在一间私塾里念书,顺便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增长一些见识,只不过晋安郡尚武,赵宝儿在书院里也不是很太平,三天两头就有人干架,实在是颠覆他对私塾的认知。
    顾水秀把信件的大体意思告诉赵氏,见赵氏听得津津有味的,笑道:“娘,我在晋安郡那边有朋友,而且那里是沈先生夫人娘家的天下,宝儿到了那里不会有问题的。”
    赵氏笑眯眯的直点头,满心期待着,“水秀,等宝儿游学回来也到了成亲的年纪了,到时候可以给他物色一个好人家的姑娘,让他安定下来。
    娘没什么本事,也没什么见识,宝儿虽然说是我抚养的,但其实都是你在照顾教养,现在他这么有本事,普通的姑娘估计也看不上眼,那些富贵人家的姑娘,娘也接触不到,以后他的亲事,只怕还要你操心了!”
    赵氏也不希望顾水秀这么累,只是她很清楚自己的斤两,若是让她给赵宝儿找媳妇,赵宝儿一定看不上,到时候折腾一场,还可能是瞎忙活,说不得赵宝儿还会因此避着她,那就得不偿失了。
    顾水秀颔首,赵氏说的情况她也知道,现在赵宝儿能文能武,要他娶一般的村姑,只怕他还真看不上。
    两人商量了半天,把赵宝儿成亲的事情定了下来,却不知道,她们口的赵宝儿早就给自己找好了媳妇。
    第二天,顾水秀特地起了个大早,在顾明德出门之前把二百两银子给了他,认真地说道:“爹,昨天娘都跟我说了,村子里在修路,银钱方面可能不够用,这心是我的一点儿心意,代表董家出的,毕竟这条路修建起来,我们也要走,您也不用说什么不要的话,就当是女儿为村子做点事,怎么说我也是草籽村嫁出去的。”
    顾明德因着顾水秀最后这句话,没再拒绝顾水秀的好意,捏着手里的荷包,慎重地对顾水秀说道:“丫头,你放心,这件事情爹一定给你办得好好的,既然你们出了这么多银子,自然要让村民记着你们的好,爹现在就去找村长,等我的消息。”
    顾明德说完,头也不回地出了家门。
    赵氏刚刚把饭菜摆上桌,催促着顾水秀赶紧过去吃饭。
    “娘,我爹这么早出去,他还没吃吧!要不要给他留一点?”顾水秀疑惑地问道,听话地乖乖坐到椅子上。
    “难得你这么惦记着你爹,你爹还真没白疼你……放心吧,村子修路之后就煮了大锅饭,一天三顿,只要是去干活的都能吃得上,因为咱们家出了二十两,所以你爹天天都会去蹭饭。”赵氏一点面子也没给顾明德,直白地当着顾水秀的面揭他的短。
    顾水秀好笑地一言不发,想着这对夫妻还真是活宝,两人一天不怼就浑身不舒服似的,从她昨天回来到现在,就没从赵氏嘴里听几句顾明德的好话,而顾明德对着赵氏也是吹胡子瞪眼的,昨天看到那全鸡宴就直接发飙了,真不知道这对夫妻是怎么过日子的!
    这是董元正和董沁妍正手拉着手进来,听到赵氏的话,董元正好奇地问道:“外祖母,外祖父去哪里蹭饭了?咱们家的饭菜不好吃吗?”
    赵氏一噎,竟然被董元正问得说不出话来。
    一旁的董沁妍已经笑弯了腰,看着自己的傻哥哥,还有赵氏那变幻莫测的脸色,只觉得董元正就是赵氏的克星,从昨天董元正来了之后在,赵氏就没有舒心过。
    顾水秀强忍着笑意,责怪地看了董沁妍一眼,示意她收敛一些,旋即朝董元正唤道:“还不赶紧过来吃饭,小孩子家家的问这么多干什么。”
    董元正不明所以,看大家神情怪怪的,弄不懂就干脆抛在脑后,大大咧咧地坐到顾水秀的身边,尔后慢条斯理的吃起饭来。
    从这之后,只要是董元正在场,赵氏说话都会顾忌几分,这孩子大大咧咧的,有什么就问什么,若是她再说点什么,万一孩子听进去了就不好了。
    顾水秀难得见赵氏这般模样,竟觉得新奇,一点也没有提赵氏解围的意思。
    傍晚,顾明德一脸喜悦地进了家门,转达了村长的意思。
    “水秀,因着你这次这两百两真的是解了村子的困难,随意村长建议等路修好了之后就在路边立一个石碑,把参与修路和出钱的人都刻上去,到时候你们家就刻在第一个位置,最醒目的地方,这个事情村民都知道了,大家表示没有意见,这可是福泽后代的事情,以后子子孙孙都能知道,你们家曾经做的这件事。”顾明德无比自豪地说道。
    谁不想名留青史,他们只是普通小老百姓,名留青史是不用想了,但要是能刻在这种石碑上面,永远被村民们看着,对顾明德来说就算是名流青史了,“我打算再多捐一点银子,到时候刻在石碑上面也好看一些。”
    第四卷 行军篇 第六十一章 顾明德的狂热,村长家之行
    顾水秀看顾明德这积极的样子,可以想到,有了这个石碑,村子里的村民肯定会卯足了劲儿出钱出力,想必这条路应该很快就能修好了。
    “爹,您打算再多捐多少银子?”顾水秀好笑地问道。
    只见顾明德豪气地说道:“我打算再捐个八十两,正好凑一百两银子。”
    赵氏惊呼地站了起来,不可置信地问道:“什么!一百两!你疯了吗?咱们家实打实的也就几百两银子,被你这么一花,以后可怎么办?要我看,二十两已经挺多了,你看看村子有多少人家能拿得出二十两银子来!”
    就算是村长家,要一口气拿出二十两银子也不可能,若是顾明德一下子拿出了一百两银子,不说别的,他们家肯定会遭人惦记,现在家里只有他们老两口在,要是有个什么万一怎么办?
    顾水秀也是不赞同地摇摇头,说道:“爹,您不能出这么多银子,咱们家虽然是村子里的头一份,外人也知道咱们家有房有田,可具体咱们家有多少银子他们也不清楚,说几句酸话可能会,倒不至于对咱们家做什么。
    若是您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子,咱们家现在又只有您跟娘在,白天的时候甚至只有娘在家里,万一有人起了歹心怎么办?”
    顾明德一腔热情好似被浇了一盆冷水,耷拉着脑袋坐下来唉声叹气,他在这个村子都活了大半辈子了,就碰到这么一回大事,还是可以镌刻在石碑上的,不趁着这次机会好好扬名一下,以后只怕想再碰到这种事情都难了。
    董沁妍看顾明德这般失落,深切认识到,原来小老百姓也不是真的没有追求,只是他们触碰不到那些东西罢了,既然顾明德这么想捐,董沁妍只好开口道:“娘,外祖父不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银子,但是我们家可以啊,到时候就说是外祖父给娘借的不就行了?”
    顾明德闻言,当即惊喜地抬头看向董沁妍,一把把董沁妍揽在怀里,心肝宝贝叫了半天。
    顾水秀好笑地看着这对活宝,思付之后才道:“这个法子也不是不行,只是这么一来就要我亲自去村长家走一趟了,要不村子里的人可不会这么轻易就信了。”
    一老一小出奇一致地直点头,热切期盼地盯着顾水秀,仿佛希望他现在就出门去村长家似的。
    赵氏还是心疼那八十两,嗫嚅着想要再说点什么,只是大家都没把这八十两放在心上,而且顾明德那猴急的样子,显然是打定主意非要花这冤枉钱了,赵氏气恼地跺了跺脚,干脆眼不见为净,扭身进了厨房。
    吃过晚饭,看着天色还早,顾明德干脆拉着顾水秀出了家门,径直往村长家赶去。
    村长家在村子的中间,里村长家不远的地方就是顾家的宗祠,因着草籽村还有许多外来户,这顾家的宗祠只有顾家人才可以进入,但是村子商量大事的时候那些异性人家也要算在内,因此,这宗祠一般都不开放,只有祭祖或者过大节的时候才会打开,平时根本就没什么人会去料理这个宗祠。
    顾水秀经过宗祠的时候,发现那黄土坯糊的院墙已经斑驳得开始脱落,就是那紧锁的大门,也有些摇晃。
    “爹,咱们宗祠都不派人打理一下的吗?您看这房子,都快倒了吧!”顾水秀随口这么一说,一直忙着赶路的顾明德突然来个急刹车,顾水秀差点就撞上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