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山里人家 > 第15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7节

    我们家每年夏天都能得到一车冰,还有好些凉食。按理说老爷子一辈子清廉,对这些东西应该嗤之以鼻,想当初皇上赏了我们家一头鹿肉,竟被我公爹说成奢侈,宁愿卖了换钱接济穷人。
    可对着这些冰老爷子竟然一反常态地收下,还感谢皇帝,尔后整个夏天那些冰都是老爷子自己一个人用了,睡觉身边也要放一盆冰才行。
    其实建康的夏天也不算太热,而翠竹山更是凉快,反正我觉得挺舒服的,就是不知道老爷子这体质怎么这般奇怪,就是我们当家的和江安也不会这样。”
    顾水秀闻言咂舌不已,这个古代可不像现代,也没有什么制冰技术,全都是靠着冬天把冰块藏到冰窖里面,夏天再取出来用,她只知道那些冰窖都是用寒玉做成的,成本极其高昂,那些冰从冬天存到夏天,也会融化一部分,最是精贵。
    沈世康这么节俭的人竟然舍得把那些冰拿来消暑,可见他是真的怕热怕到了一个境界。
    顾水秀皱眉道:“那怎么办?我们家可没条件存冰,老爷子这样过日子也不是办法。”
    梁氏摇摇头,“其实今年已经算好了,至少翠竹山比较凉爽,吹来的风也是凉的,把窗子开了便是,你没看老爷子虽然白天不出门,但身上也没流多少汗,还能在清晨傍晚出来遛弯,已经是很好了。”
    好吧,既然梁氏都这么说了,顾水秀就不折腾了,他们家也没条件给她折腾。
    只是沈世康似乎很喜欢吃石花,顾水秀想着还是让董成虎陪她去一趟海滩,再弄些石花菜回来,顺道也可以看看盐田的情况,他们今年没开张,去年存的盐还有一堆,根本就用不完,本来打算今年先缓缓的。
    偏偏这个夏天的阳光又很好,不利用就浪费了。
    因着这个想法,顾水秀打算和董成虎再去看看,要是可以就再弄一批盐出来,用不用得完以后再说。
    他们已经许久没有攀爬一线天的石墙了,上面长了一些青苔还有一些藤蔓植物,正是被董成虎拿去扎渔网的那种,最是结实,董成虎干脆身上绑着绳子再绑上藤蔓,上双重保险。
    等他翻到墙顶再把旧的绳子和绳梯换下,这样也稳妥一些。
    等顾水秀也翻过去后,两人手牵着手穿过一线天,一线天里很是阴凉,里头还有不少海滩吹过来的细沙,植被稀疏,压根不需要他们清理。
    两人来到海滩的时候,这里还是和以前一样平静,只有海浪翻打的声音,还有海鸥的叫声,令人心旷神怡。
    第二卷 家常篇 第六十一章 海滩嬉戏,烽烟四起
    夫妻俩顶着烈日开始忙活,顾水秀来之前就盘算过了,这里没有人烟,她带上一身贴身的小衣正好可以下水游玩,还可以晒晒日光浴,劳逸结合。
    董成虎本来是死活不答应的,开玩笑,自己媳妇穿着暴露的衣裳在海边玩,万一被看见了怎么办?奈何顾水秀磨了他许久,他心一软,竟然妥协了。
    只见董成虎一脸紧张地四下张望,嘴里还不停打着商量,希望顾水秀可以放弃这种可怕的念头,而顾水秀却是快速换下衣裳,在董成虎快要抓狂的时候跑进了海里。
    这下好了,董成虎就算再反对也没用了,只好认命地脱了衣裳下水和顾水秀一起嬉戏。
    两人慢慢游到礁石群,开始摘菜石花菜,顺道捡海参和海胆。
    董成虎还放了一张小渔网下去,若是能抓到一两只海鱼今天也能加餐了。
    两人还海中不时互相泼水,顾水秀穿得又这么暴露,董成虎腹中一热,干脆和顾水秀在海边做起了小儿不宜的事情。
    两人完事了才去查看盐田的情况,因着今年春天雨水多,他们没来看过,但盐田的的卤水却被冲刷得一干二净,看这情形,他们只需要简单清理一下就能把盐田整出来,不过这些也需要体力活,董成虎舍不得顾水秀跟他一起辛苦,便先把人送回董宅,他再回来打扫。
    梁氏见顾水秀和董成虎背着满满当当的东西回来,心下好奇,见好多东西都是她不认识的,更是惊讶,直接跟在顾水秀屁股后面看她捣鼓。
    翠喜和落英见到石花菜就知道顾水秀要干什么,两人不用顾水秀吩咐就立马去收拾了石花菜,尔后进去厨房烧锅煮上。
    顾水秀则是处理了那些海鲜就放手了,梁氏无法,只好改成跟着翠喜,在翠喜背后看她怎么捣鼓。
    炎炎夏日的山里,午后正是小憩的好时候,在屋中吹着凉爽的山风,一躺下便能入眠,这种惬意的感觉令沈世康很是喜悦,他在建康还从来没有一个夏天午后睡过觉的,到了这翠竹山一切都不一样了。
    正当众人在山中过着悠闲的日子,晋安郡那边却是乱了。
    太子做梦也没想到,他正派大堆人马在东阳郡周边的郡县大肆搜查,宋有新竟然会从晋安郡反了。
    等建康那边收到消息的时候,晋安郡已经被宋有新控制住了,那些驻地将士不是投降就是被杀了。
    府衙成了宋有新的大本营,里面的物质全都被收缴,有些还给老百姓,有些则充作粮草。
    百姓收到这些东西这心立马偏向宋有新,甚至希望他可以取代大梁皇帝,成为新的皇帝。
    有些民众的支持,宋有新更是势如破竹,把晋安郡交给裴东祈后立马挥兵北上,和晋安郡最近的就是永嘉郡。
    永嘉郡里面还有不少驻兵,知府是平王的人,而驻兵却是太子的人,两方人马本来就不对付,现在宋有新来袭,也不知道他们会趁机灭了对方还是共同抗敌?
    宋有新正是抓住这一点才会在这个时候出兵,他到了永嘉郡和晋安郡的交汇处后,没有立马杀过去,而是派人给驻军将军送消息,告诉他东阳郡之所以被劫都是平王的阴谋,还是这件事事情永嘉郡的知府也参与了,他们之所以不能查到凶手,全都是因为平王保着。
    这下驻地将军彻底怒了,他就说那些劫匪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本事,感情后头有这么一方势力在支持着,说不准那些东西现在都进了平王的口袋了。
    驻地将军越想越愤怒,反正他的目的是查那些物质的线索,现在永嘉郡出了事情,那责任就在知府,知府是平王的人,他何必去掺和?还不如带着人马撤了回建康汇报比较实际。
    这么一想,驻地将军便坐不住了,连夜下了命令让所有士兵撤走。
    知府还期盼着这些士兵能力敌,没想到他们竟然跑了,这在知府看来就是他们怂了跑路。
    知府心下愤恨不已,连忙上书谴责驻地将军,话里话外都在说他贪生怕死,不顾大梁百姓的死活。
    这就是宋有新想要的效果,在驻地将军的人马撤离之后,他马上出兵。
    知府把可以用的人马都派出去,无奈错估了形势,不进派出去的人有去无回,整个知府衙门也被宋有新控制住了。
    永嘉郡和其他州郡有清屏山当做屏障,防守要比晋安郡容易得多。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宋有新就攻下了两个州郡,大梁朝廷震怒,皇帝甚至想把边疆的二十万大军派过来灭了宋有新,奈何边疆的将士要防着外敌根本就没办法调动。
    建康的那些驻兵要保护皇城安全,也不能轻易支配,皇帝气急,干脆把各地的驻兵派往永嘉郡镇压反贼,只是这么一来,那些没了驻军的州郡便乱套了。
    各个起义军争相效仿,整个大梁内部烽烟四起,民不聊生,能躲的就躲得远远的,活不下去的干脆直接加入起义军。
    永嘉郡被宋有新控制之后,周围的县城也不能幸免,先后一一被拿下,但凡有人反抗,都被杀了示众,那里头就有县衙的师爷,那师爷虽然为人有些迂腐,但不算大奸大恶之人,就这么死了实在可怜。
    顾大牛收到知水县的消息后惊出了一身冷汗,幸好他没回县城,要不此时说不定他已经沦落到和师爷一样的下场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