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山里人家 > 第10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3节

    顾水秀闻言深深叹了口气,一边走着一边温声道:“宝儿,人可以没有什么本事,但人品不能有瑕疵,你姑姑和姑父也是爱之深责之切,我们不求你姐姐多能耐,但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总不能有问题。
    你姑姑是下定决心要好好教养你姐姐,所以才会把话说得这么重,将来你姐姐何去何从就要看她自己了,要是她能及时醒悟过来,那你姑姑和姑父一定会把她照顾得好好的,要是她还是执迷不悟,恐怕你姑父真的会把她送回去。”
    宝儿努力记住顾水秀的话,心里默默祈祷姐姐会醒悟过来。
    出门的时候是四个人,回来的时候变成三个人,董家的下人却没有过问,顾水秀一到家就唤来董义和缤纷几人,让他们收拾好行李去知水县,由缤纷顶替赵妮子做账,店里要是有不能处理的事情就去找顾大牛。
    这回顾水秀吸取教训,不再设掌柜,大家一样的身份,才可以互相监督。
    董义等人一走,翠竹山又冷清了不少,家中的劳动力只剩下董成虎董善董孝三人,等冰雪完全消融就要马上春耕了,张星驰和赵宝儿虽然年岁不大,但两人已经到了懂事的年纪。
    顾水秀经过赵妮子的事件,深刻明白寒门不能娇养出贵子,必须让他们学会吃苦,明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
    这次春耕,她要让家中几个孩子跟着大人下田,他们拿不了锄头,那就帮着插秧,虽然速度不快,但顾水秀也不指望他们真的能干出什么活来。
    二月初,翠竹山的冰雪终于完全消退了,山前那条大河上面还飘着浮冰,看样子再过个几天也要全部划了。
    这时的水田里的水异常冰冷,要是赤脚下去肯定直接把脚冻伤了。
    顾水秀让董成虎把田里的积水全部排走,过了三天,在晌午的时候才让董成虎重新把山泉水引进来。第四天才开始正式下田干活。
    去年藕田的收成并不好,主要是因为地动导致错过了最佳的播种时间,不过收上来的莲子全都被顾水秀晒干了存储起来,莲藕则是用家里的石磨磨成藕浆做成了藕粉。
    平时晌午过后冲一碗藕粉加上一些桂圆红枣,放点山里的野蜂蜜或者红糖,美味得很。
    顾水秀只是在家中做了两次,这藕粉比较凉,冬天并不适合吃,大人还好一些,小孩子吃多了容易拉肚子,她打算等夏天的时候再拿出来食用或者送人。
    今年还跟去年一样,一半水田种水稻,另外那些用来种莲藕。
    第一卷 山里篇 第一百三十三章 种油菜花,串门
    另一个山谷的田地今年除了种植小麦之外,全都种上油菜花。梁朝的油主要来自动物肥肉炸油,另一部分就是香油,香油很贵,一斤香油比动物油还要贵上十来文,一般人家可吃不起。顾水秀打算自己种点油菜花,看看能不能榨出油来。
    要是能炸出油来,她又可以省一笔,甚至可以往店铺里面增加一些油炸类的食物,再把价格调低一点,这个世界穷人都缺少油水,即使一般人家也把油看得比盐还重,要是真的能自己榨出油来,再加上家中自产的面粉,弄点低成本的食物简直不在话下。
    有了这样的念头,顾水秀就有了动力,油菜花和别的农作物不同,它几乎不挑土壤,只要不是太过贫瘠的土地一般都能存活,顾水秀干脆让董成虎在地里撒种,顺便把多余的种子撒到山坡上,这点种子不值什么钱,要是真的长出油菜花她就赚到了。
    春天的山谷异常热闹,冰雪消融过后小草马上冒出嫩绿的芽儿,被冻了一个冬天的大树,那光秃秃的枝干上竟然也有了一点绿意,往往是经过一夜整个翠竹山马上变了一个样,绿色一天比一天浓郁,到处都是焕发的生机。
    河面所有的冰消融之后,顾水秀带上四只鸡四只鸭,叫上董善给她撑船,往山谷而去,这些鸡鸭正好一半给左家一半给秦家。
    顾水秀刚踏进山谷,还未进到庄子里就听见秦大叔和别人在说话,貌似两人距离有些远,秦大叔说话竟是有吼的,那声音在山谷里回荡,顾水秀心下一阵好笑,加快脚步迈进庄子里面。
    庄子的大门白天都是敞开着的,只有当夜幕降临或者两家的男人全都出门了才会关上。
    顾水秀熟门熟路地敲开左家的大门,董云梅正好在厨房弄吃的,一听顾水秀的声音,赶紧小跑过来给她开门,低头看到顾水秀手里的东西,董云梅一愣,“水秀,你这是…”
    顾水秀从善如流地把两只鸡和两只鸭交给董云梅,“知道你也想养点鸡鸭,这回我从家里给你们两家各自带了一对鸡鸭,留着吃或者养起来都随你的意,我这次主要是想去找月怡,跟她说说给孩子启蒙的事情,正好你心里有个底,等下陪我一起过去,帮我说几句话。”
    这下董云梅就更加不解了,以顾水秀的面子,柳月怡不可能不答应,要她帮着说话做什么?她可不认为自己比顾水秀有脸。
    见董云梅一脸不解,顾水秀深深叹了口气道:“还不是我那表妹,不瞒你说,我娘和婶子私下定了两个孩子的亲事,这本没什么,可我表妹做了些不该做的事情,我和我娘商量了一下,这件事不好瞒着婶子,这不就过来找你支援了嘛。”
    “原来是这么回事,只是你那表妹做了什么事情竟然要你出面,还要告诉婶子?”董云梅一脸好奇,她对顾水秀的表妹很有印象,那个丫头看着也就八九岁的样子,身子瘦小,做事勤快,不爱说话有些怯弱,这样的孩子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看董云梅一脸不以为意,顾水秀只好把事情一一道来,只见董云梅的脸色从不以为意到震惊再到气愤,最后感叹道:“本来就是孩子,一下子从贫穷的农家女到店铺的掌柜,吃过苦又心志不坚,天天收那么多的银子这心也就浮了。”
    董云梅更多的是可惜,要是赵妮子没有移了性情,往后多加调教,不失为一个勤快的好媳妇人选,现在出了这么个事,他们肯定不能瞒着秦家,只怕秦家一旦知道赵妮子的所作所为,这桩婚事就要毁了。
    “我娘对此大动肝火,我爹甚至放话,要是赵妮子再不学好,就把她送回赵家村去,如今赵家村还有谁会养着她,被我爹这么一吓,她已经保证要好好改正了,只是我这心里有疙瘩,以后是不可能再帮她了。”
    顾水秀本就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性子,别看她好说话,性子又温温和和的,严格说起来,董成虎还拧不过她的倔脾气。
    董云梅点点头,顾水秀毕竟是她弟媳妇,她自然是向着顾水秀的。两人收拾了一番,立马出了左家,到秦家的路上,顾水秀看到不远处有四个身影在忙碌着,最远的那人都快成了一个点了,从体型来看应该是左青松,那片地正是左家的。
    另外三个人虽然分散得很开,但离顾水秀近一些,正是秦家父子,几人也看到了顾水秀和董云梅,笑着朝她招招手继续低头忙活。
    顾水秀朝他们打了个招呼,看了看田地的情况,放慢脚步等董云梅跟上了才淡笑道:“今年你们家就左大哥一人忙得过来吗?要不要我们家叫些人来帮忙?”
    董云梅摇摇头,望向远处的左青松,神情很是恬淡,“你们家开了铺子人都出去了一大半了,再加上你们田地也多,就剩成虎和董善董孝,根本就忙不过来,我可不敢向你借人,再说了,我们家田地不多,青松一个人忙得过来的。”
    董云梅都这么说了,顾水秀便不再开口,走了一段小路便到了秦家的宅子,秦家两座宅子现在只有一座宅子有住人,秦川的那座宅子要等他成亲了,他们小两口才会搬进去。
    郝氏显然从刚刚的动静就知道顾水秀来了,一脸笑眯眯地让他们进屋,手里还不时颠着簸箕。
    一看到郝氏顾水秀想说的话突然间不知道怎么开口了,顺着郝氏的意思进了堂屋,柳月怡正抱着孩子在堂屋里哼着小调哄孩子睡觉,这调调一听就不像他们南方的,倒像是某个地方的方言,想来应该是柳月怡家乡的方言。
    柳月怡看到顾水秀和董云梅进屋,笑着轻手轻脚把孩子抱进里屋才出来待客。
    等孩子抱到屋里,郝氏才爽朗地笑道:“现在这小子可是我们家的小祖宗,有他在我都不敢大声说话了。”
    郝氏嘴上虽是抱怨,眼里的宠溺却是藏不住。
    第一卷 山里篇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两件事,郝氏的反应
    “婶子这是有孙万事足,说话小声也不在乎了。”顾水秀调侃了郝氏两句,被郝氏引到一旁的椅子落座。
    柳月怡正好把茶盏端进来,给几人上茶之后挨着郝氏坐到一边,一脸温顺的笑意,怎么看怎么贤淑。
    柳月怡这模样不禁令顾水秀想到赵妮子,两人完全不是一路的,亏赵氏竟然想着要把她们做成妯娌,幸好赵氏小事上拎不清,大事上毫不含糊,在外甥女和女儿之间还知道要偏着她这个女儿。
    没错,赵氏跟顾水秀表示的意思就是让顾水秀替她向郝氏陪个不是,然后把赵妮子和秦川的亲事解除了,反正两家也只是口头约定,既没有信物也没有文书,又只有这么些人知道而已,也不会影响两个孩子以后说亲事,到时候把赵妮子说到远一些的地方,找个家境殷实的给嫁了就好了。
    顾水秀盘算了一下,本来想要跟郝氏私下说这件事,后来一想,郝氏不可能把这件事情瞒着家里人,与其背着柳月怡告诉不如当着她们的面说清楚,省的柳月怡心里有疙瘩。
    “婶子,我今儿来主要是有两件事,你也知道我一直烦着家中孩子念书的事情,咱们这个地儿想找个先生是真的不容易,但凡有些真本事的,谁也不会答应上我们这儿来。我想着月怡也是受过正统教育的,能不能请月怡给我们家这些孩子当个启蒙先生?至于束脩之类的,咱们可以按照镇上的标准来,或者由月怡来定,您看成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