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山里人家 > 第9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9节

    赵宝儿至少还有赵氏和顾明德这样的姑姑姑父照顾着,而他却不知道张家是不是还有其它亲人存在,也不敢求董叔和秀姨去打听。
    在顾水秀一行人走后,翠竹山更是冷清了,左青松每天雷打不动地带着两个孩子过来学习,顺带着问问翠喜是不是有什么需要他帮忙,偶尔得了猎物也会送过来,说是给孩子们打牙祭,但孩子们能吃得了多少,剩下的还不是给他们这些下人分了。
    翠喜和董善几人知道这是左青松的好意,伺候几个小主子更是尽心尽力。
    秦大叔和郝氏也会时不时过来一趟,偶尔是送吃食,偶尔是找翠喜唠嗑,主要话题全是在柳月怡身上,现在柳月怡的肚子慢慢大起来了,眼看着就要生了,郝氏比柳月怡更加紧张,唯恐出现什么差错,找翠喜说说话,能安抚她那不安的心。
    翠喜更是因为郝氏的原因,特地去了秦家几趟,主要是给柳月怡摸胎位,再说些安抚秦家人的话。
    远在知水县的一家店铺悄悄地开了起来,顾水秀给店铺取名香飘十里,不知道的还以为卖的是胭脂水粉。
    等店一开张,只要路过店门口的人都会闻到那扑鼻的香气,直把人的馋虫都勾了起来。
    一些人好奇进去一问,原来是卖咸鸡和咸水鸭,大家没吃过咸鸡、咸水鸭,抱着尝鲜的心态,进门的都会点上一只,结果吃了第一口就停不下来,等回过神来才发现,居然一个人把一只鸡都给吃了,那鸡一只也有三四斤重,居然一个人全吃了,进门吃过的客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每个人吃完还会打包带走一只。
    一只咸鸡才五十文,一只咸鸭也才六十文,对于小富人家来说还真不算什么。
    第一天营业结束,顾水秀清点了一下,咸鸡买了八十只,咸水鸭买了六十只,咸蛋一颗两文钱,卖了一百八十颗,总的营业额是七两九百六十文,差不多快八两银子了。
    这还是第一天试营业,而且他们也没做宣传,扣除成本大概也能赚个四五两,算是很可观了。
    有了第一天的开门红,第二天大家更是干劲十足,而且经过一天的口口相传,第二天一开门营业门口就有人排队等着买咸鸡了。
    到了下晌,顾水秀在店里居然看到顾大牛,顾大牛笑嘻嘻地说道:“姐,你这个咸鸡现在可火了,昨天我们县衙的师爷到你这边吃了之后带了一只回去给县太爷,结果今天县太爷居然点名要吃咸鸡。
    县太爷一说要吃,其他人也跟风说要买,我干脆自告奋勇出来采买,总的要盐鸡二十只,咸水鸭十只,咸蛋五十颗,你就按照价钱算,我已经跟那些捕快说好了,往后你这边的安全有他们保障。”
    古树秀乐得合不拢嘴,也不会真的像顾大牛说的那样,按照原价收,不仅给顾大牛打了八折,还另外包了几只盐鸡,让顾大牛给那些捕快带回去。
    顾大牛临走之前直夸顾水秀会做人。
    赵妮子这两天全在大堂帮忙,她本就畏缩内敛,顾水秀偏要让她去招待客人,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如今赵妮子已经慢慢适应和外人说话,不会再像第一天那样一开口就结巴,就是声音还是太小,这点需要再改进。
    而她晚上还要跟着缤纷学识字,跟顾水秀学习怎么记账,短短几天,赵妮子觉得她好像新生了一般。
    每当她努力做好一件事,顾水秀总会表扬她一番,给她更多的动力,再这样的良性循环之下,赵妮子用了一个多月学会简单的记账,同时也会写几个字,就是歪歪扭扭的不好看,但也能看得出她在写什么。
    如今十里飘香也稳定下来,顾水秀打算再过两天就回去,以后要是不出什么大事,她是不会过来的,除非一年来视察一两次。
    董义和成海以后就是常驻在十里飘香了,赵妮子算是十里飘香的掌柜,虽然这个掌柜现在还不怎么拿得出手,但看得出这个丫头很努力,再有捕快罩着,顾大牛三不五时过来查看,要是这样还能出大乱子,那顾水秀留在这边也于事无补。
    把事情安排好后,顾水秀和董成虎就离开了,这么久没看到她的宝贝儿子了,顾水秀想得都快抓狂了。
    两人马不停蹄地赶回翠竹山才发现,董元旭这个小家伙居然用陌生的眼神看着他们,顾水秀伤心得不行,打定主意好好带董元旭几天,或许是因为母子天性,董元旭和顾水秀相处了半天就开始粘着她,咬字不清地喊着娘,顾水秀听着心都要化了。
    日子一天天过,转眼秋去冬来,今年因为海啸的原因,雨水也多,一入冬就开始下雪,这场雪来的猝不及防,柳月怡的预产期就在这几日,顾水秀担心雪下大了到时候不方便翠喜渡河,提前让翠喜住到秦家去,顺带把那颗人参也带走,有用的时候也能派上用场。
    幸好入冬的第一场雪没有下大,雪停地那个晚上,柳月怡的肚子开始发作,虽然胎位有些不正,但比起之前可是好太多了,翠喜接生经验丰富,不慌不忙地让郝氏准备热水剪子,自己则在产房坐镇,时不时摸摸柳月怡的肚子,跟她说说话。
    避免她因为疼痛乱吼乱叫,浪费力气,等宫口开得差不多的时候,翠喜强行把胎儿转正,柳月怡痛得差点晕死过去,胎儿一转正,头立马进了产道,不过三刻钟,孩子就出生,只是那孩子的头被产道挤压得有些尖。
    柳月怡昏死过去前,看了婴儿的脑袋担心不已。
    翠喜却是笑着把孩子抱起来,抱在怀里,隔着产房的门对外说道:“恭喜秦老爷,秦大夫人生了一个儿子,五斤五两,母子平安。”
    外头先是一阵沉默,随后爆出秦山畅快地大笑,那笑声在山谷回荡,久久不散。
    第一卷 山里篇 第一百二十七章 洗三,除夕归家
    左青松和董云梅在收到秦家的消息之后就一直在秦家守着,因着秦家和董家还隔着一条河,翠喜又是提前过去接生,因此董家直到翠喜回了翠竹山才知道柳月怡生了个儿子。
    在这个朝代生了儿子就代表坐稳了位置,这个孩子一出生,不仅柳月怡如释重负,就是董家和左家也跟着高兴得不行。
    顾水秀唤来落英,让她去牲畜圈抓了两只老母鸡、两只老母鸭、两只大白鹅,再去家里的暖房摘些青菜,家中的红糖也备上一些,另外再给孩子包个喜钱,凑个六样礼也体面。
    要是只是左邻右舍是用不了这么隆重的,只是秦家没有姻亲,他们这三家守望相助了这么久,比起正经亲戚还亲上几分,顾水秀自然要把这洗三的礼备全了。
    等顾水秀和翠喜到了山谷才发现,董云梅准备的礼也差不多一个样,不同的是,她带过来的是野鸡和野兔,还有六条河鱼,一看就是刚抓不久,再加上一包红包,正好四样,虽然比顾水秀的少了两样,但产妇急需的就是鱼汤下奶,这个天河水冰凉,抓这鱼着实不易。
    再有,秦家没有养鸡鸭,产妇需要炖母鸡来将养身子,柳月怡现在可是秦家的大功臣,郝氏本来还打算去找顾水秀买一批鸡鸭回来,月子里一天给柳月怡杀一只鸡一只鸭,把她养得白白胖胖的,奶水足足的。
    只是她还没找到翠竹山,顾水秀倒是先带了几只过来,虽然这几只不够用,但人家心意在那里。两家送的礼算是送到秦家的心坎里了,因此郝氏也不计较哪家多哪家少,收鱼收母鸡比收银钱还要高兴。
    因着天气冷,孩子的洗三礼没用隆重的大办,而是一切从简,翠喜拿着一个铜板,里面装着一盆开水,等开水降到适宜的温度后,用茉莉花的枝叶和石榴树枝绑在一起浸入水里,再往水中仍一些铜钱,仍一次铜钱说一句吉利的喜话。
    秦大叔和郝氏抱着孩子笑呵呵地回应翠喜,每说一句就应一声。等喜话说完,翠喜让郝氏把孩子的衣裳解开,用绑着的枝叶沾水在孩子身上来回比划了几下,顾水秀看不懂,却是看得津津有味,之前她生董元旭的时候因为在屋里坐月子,并没有看过这洗三礼的全过程。
    在她看来,这就是古人用自己的方式在祝福孩子,希望孩子一生平安,无病无灾,富贵荣华。
    洗三礼结束,郝氏赶紧把孩子的衣裳穿上,幸好屋里烧着两个火盆,温度比外边高一些,孩子并没有因为洗三而有任何着凉的迹象。
    等孩子穿好衣裳,裹好包被,就轮到顾水秀和董云梅上场了,两人轮流把红包放进孩子的襁褓里面,还要说些吉祥话。
    郝氏和秦大叔一整天都是笑眯眯,逢人就笑,抱着孩子不撒手。
    洗三礼过后,秦家人准备了一桌酒席宴请董家和左家,待酒席过后,洗三才算真正结束。
    当天秦山就宣布,新出炉的小包子叫秦祖新,秦祖新正好比董元旭差了十来个月,以后两人长大了也算有玩伴了。
    秦祖新洗三过后,直到满月,顾水秀都没有再去秦家一趟,倒是孩子半个月的时候,秦山带着那支野山参过来了一次,把野山参归还给董家,顺带着还给顾水秀二两银子,因为他们用了一根山参的根须。
    顾水秀本是不想要这个银钱,秦山却是说什么都要给,并且认真地说道:“这些年都靠着你们家的帮助,我们才有今天,如今我也有儿子了,人生也算是圆满了,我别的不求,以后只想着好好侍奉爹娘,照顾月怡,教养祖新。
    我要给他做一个好榜样,今日这银钱你们要是不收,以后我可再也不敢找你们家借东西,没得让孩子以为他爹一直占人家便宜。”
    顾水秀听了秦山的话莞尔一笑,虽然她不认为一个奶娃娃会懂这些,但从小开始教却是很有必要的,因此便不再推拒,而是痛快地收了秦山的银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