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山里人家 > 第8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86节

    董成虎看顾明德陷入两难,也跟着不好受,他的性子和顾明德有些像,都是那种古道热肠又不爱记仇,他能理解顾明德的难处。
    众人僵持不下,顾水秀无法,只能在心里细细琢磨,过了一会儿才道:“这样吧,爹,他们不是说只是借而已,既然如此要借就要立个字据,您可以对外说,因为许多人家都要给咱们借钱粮,咱们家怕弄混了,所以每个来借东西都要立字据,这些字据都是要拿到镇长那边备案的,这样他们也不敢不还,娘您说怎么样?”
    赵氏能怎么说,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顾明德眼里闪过一丝犹豫,他心里很清楚,那些人就是打算光明正大的打秋风,压根没打算还的,现在说要他们立字据,恐怕什么难听的话都有,可是看到其他人都盯着他,顾明德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岳父,这样吧,我和二牛再陪你去那些宗亲家里走一遭,要是想借东西就到咱家来立字据,截止今天,过时不候,我跟水秀还打算去县里走一走,顺便看看大牛,不能在草籽村待太久。”
    顾明德被赶鸭子上架,在董成虎和顾二牛的陪同下出了门,三人知道午时过后才回来,几人的脸色都不大好看,尤其是顾明德,几乎都快黑成锅底了。
    赵氏看这样子,有些担心地询问顾二牛,“怎么回去?怎么出去一趟大家都吊着个脸?”
    “哼!”顾明德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恨声道:“我本来顾忌着宗族血亲,打算借他们东西,没想到他们竟是这么看我们的,从今天咱家跟他们断绝关系,不许再有往来!”
    顾明德啦下这句话就气哼哼地回了房间,赵氏赶紧追上去。
    这态度前后简直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看得顾水秀都懵了,一旁小透明似的姐弟俩也是一脸害怕。
    董成虎见顾水秀向他投来疑惑的眼神,这才压低声音解释道:“我们去了那些人家里,他们看我们上门还很热情,一听说借东西要立字据,立马变脸了,还有人说岳父有了几个臭钱就不认人了,还有的直接翻出以前祖辈的老黄历,说什么他们当初怎么接济你们家什么,说岳父忘恩负义。
    还有一家媳妇甚至直接泼了岳父一身水,岳父气急了,当场就放话了,要借就立字据,不借拉到,以后也别有事没事就找上咱们家。这样也算是和那些人家彻底撕破脸了,幸好我在一旁罩着,那些人不敢对岳父怎么样,不过岳父还是被气得不轻。”
    这些情况全在顾水秀的预料之中,倒是董成虎有些唏嘘,他本就没有宗亲的概念,董家就一家,平时也没机会接触过这些,这次刷新了他对宗亲的认知,导致以后董成虎一听到宗亲就异常反感,这也直接影响到了董家日后的发展。
    夫妻俩合计了一下,看样子赵氏和顾明德是不会那么早出屋子了,顾水秀让董成虎帮着带孩子,自己去厨房做吃的,赵妮子见状,赶紧拉着赵宝儿跟着进了厨房,两个小的一个给顾水秀烧火,一个继续摘豆子,勤快得令人心疼。
    顾水秀经过这大半天的观察,发现赵家这姐弟俩都是极有眼色的,而且本分,这点令她很是满意,心中有一个想法,不过顾水秀现在还不打算说出来,打算再看看。
    第一卷 山里篇 第一百零六章 红烧肉,前往县城
    因着顾水秀带了海鱼过来,所以晚饭便焖了一锅饭,炒了两盘青菜,外加清蒸海鱼,还有赵氏割的两斤猪肉,直接被顾水秀做成了红烧肉,还有一大锅老母鸡汤,虽然只有四菜一汤,不过分量足,几分吃得满嘴流油,尤其是赵氏姐弟俩。
    他们到了顾家这几天,吃东西都是小心翼翼的,赵氏煮什么他们就吃什么,不敢挑食,也不敢吃太多,顾明德有时候看不过,会让他们多盛一些,他们却是不敢多吃菜,就着饭干吃。
    赵氏掌家向来节俭,若不是家中来了客人,一般就吃饭陪菜,从不买肉,最多就是加个鸡蛋,就算是肉了。
    顾二牛深知赵氏的做派,所以他都是到外面捉田鼠或者打鸟雀烤着吃,在外面吃过了再回来,现在家中多了表妹表弟,他不好一个人吃独食,偶尔也会给两个小的带一点,鸟雀和田鼠考过之后根本就没多少肉,这是两个小的,到了顾家吃到的唯一算是肉的东西。
    不过,顾家的饭菜比起他们家可是好太多了,以前他们穷,连吃鸡蛋都是奢侈的。像今晚这样的五花肉,他们长这么还是第一次吃到,两个小的,对着五花肉,眼睛都快看直了,口水不知觉地流了出来。
    正好被赵氏和顾水秀看到,赵氏赶紧往两个小的碗里一人夹了一块五花肉,顾水秀也给他们一个夹了一块,两人看着碗里的肉即使馋得很都舍不得吃。
    赵宝儿默默地流着眼泪细细品尝五花肉的美味。
    顾二牛调侃道:“小表弟,是不是你表姐的厨艺太好了,让你吃得都掉眼泪了。”
    赵氏这才发现赵宝儿哭了,赶紧安慰道:“这么了这孩子?喜欢吃就给你们留着,以后姑姑再给你们做。”
    赵宝儿赶紧谢过赵氏,这才抽抽噎噎地说道:“爹娘和爷奶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肉,宝儿想给他们留着,可是他们再也吃不上了。”
    赵妮子也跟着无声哭泣,众人闻言皆是心酸不已。
    赵氏一想起自己那苦命的爹娘兄嫂,这辈子都没吃过一顿好的,就这么去了,心里也难受得紧,“好孩子,你们爹娘爷奶要是知道你们这么孝顺,他们也能瞑目了,你们好好长大,以后有出息了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两个小人儿重重地点头,闷声吃饭。
    顾水秀指着那盘海鱼对众人说道:“这是深海鱼,平时是见不到了,就算你们想吃也吃不上,咱们永嘉郡也没地方买去,这回机缘巧合,我们得了不少深海鱼,给你们弄了两条新鲜的过来,赶紧尝尝。
    这鱼要海水才能养,给你们拿多了吃不完也是浪费,所以我另外弄了一些做成鱼干,下回等成虎过来让他给你们带一些。”
    众人一听,这东西居然这么稀罕,赶紧一人夹了一筷子尝尝,顾水秀给两个小的也各夹了一块。
    赵氏吃进嘴里才一脸惊奇,“这鱼没有刺!”
    顾明德等人也跟着附和。
    “还真没刺,而且没什么腥味,滑滑嫩嫩的,比河里的鱼要好吃几百倍。”顾明德说完又夹了一筷子,有些停不下来了。
    幸好这鱼块头大,要不顾明德这么吃几下子就没了。
    “娘,还有一条,您明天给做了,可别再留了。”顾水秀会这么交代也是因为深知赵氏的性子,要是她不说清,赵氏保不齐又要把好东西藏起来,等快坏了再拿出来吃。
    “知道,知道,娘又不是不晓事。”赵氏嗔怪地看了眼顾水秀。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谁也不戳破赵氏的话。
    一顿晚饭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夫妻俩带着孩子进了屋子,这一天这么折腾,顾水秀产后有些吃不消了,一躺下就沉睡过去了,就连半夜董元旭饿醒了也是董成虎起来伺候的。
    第二日一早,顾水秀把董元旭交给赵氏照顾,言明从县里回来再接董元旭离开,小家伙似乎知道要和自己爹娘分开,竟然抓着顾水秀的头发哇哇大哭,差点把邻里都招了过来。
    最后把孩子哄睡了,夫妻俩才驾着驴车出发。
    夏日的清晨微风吹得人微醺,顾水秀就这么坐在驴车上吹着晨风,再次进入梦乡,等她从嘈杂的环境里面清醒过来才发现他们已经到了盘龙镇了。
    热闹的街上有许多叫卖讨价还价声。
    董成虎熟门熟路地到了一个包子摊,买了几个包子几个馒头,还要了两份清汤用竹筒带走,尔后头也不回地往县城赶去。
    现在赶路,他们能在天黑的时候找到一个暂时落脚的地方,明儿天还没亮再继续赶路,这样安排顾水秀也不会吃不消。
    等两人到了知水县已经是他们出发的第三日了,整个县城比盘龙镇要繁华许多,这里并没有收到地动的影响,也就一些荒废失修的房子倒塌了,没人什么人员财产损失,百姓的脸上仍是带着平和的笑容。
    两人一路赶到县衙后门,说明来意后给了点辛苦钱就被带到之前董成虎去过的那间屋子。
    等了一会儿,顾大牛才急冲冲地赶了过来,还不停地喘着粗气,看到他的衣着打扮,还有胖了一圈的身材,已经抽长的身子,顾水秀就知道他日子过得极好。
    顾大牛对顾水秀和董成虎的到来表达了极大的欢迎,一脸喜色地就要拉着他们去外面的馆子吃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