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山里人家 > 第2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7节

    夫妻俩看着眼前的屋子心中满是欢喜,再过不久他们就可以住进新房子了,还是坚固的砖瓦房,就算遇上暴风雨天气也不用担心房子坍塌的问题。
    可惜小雨过了就进入了一个月的雨季,这个月是没法接着施工了,董成虎趁着这个时间去把做房梁的大树砍下来,总的有二十几颗,被他随意仍在山洞前的院子里,这些砍下来的大树不能直接使用,还要彻底晾晒干了才能做房梁,如今一直下雨也晒不了。
    董成虎干脆在上面遮了一些干草,等雨季过了再来晾晒。
    顾大牛报道的时间还没到,两人就趁着这段时间接着烧砖,这回烧的是地砖,用的模板也是重新制成的,就比现在的瓷砖小上一些,不过地砖比较费工夫,还需要经过抛光,一旦抛光了之后就跟瓷砖差不多了。
    因为工序复杂,顾水秀打算只在屋子里铺上地砖,院子里的就去海边寻找鹅卵石,用鹅卵石铺省事又方便。
    两人忙碌了几日,因为没有阳光,所有做好的地砖都放在山洞里面,不能晒干就只能风干了,等夫妻俩从盘龙镇回来再来烧制。
    这段时间顾家人盼着顾水秀夫妻已经快要望眼欲穿了,好不容易把两人给盼来了,顾大牛立马追着董成虎问去县衙的事情。
    赵氏则是理清了思路,先是问了驴车的问题,最后又问了顾明德治病的银钱,尔后才斟酌着打听董成虎的家底。
    也不怪赵氏好奇,当初董成虎看着就跟叫花子似的,现在居然这般有钱,这反差可不是一般大,若是顾来福一家知道董成虎这么有钱,也不可能把这样的金龟婿让给他们一家。
    顾水秀不打算跟赵氏详说,模棱两可几句话就混了过去,不是她不信任赵氏,而是赵氏每天都要跟这些村妇打交道,难免会有走漏风声的时候,到时候他们可就要被惦记上了,又是何必。
    要不是因为顾明德心里负担大,她也不会把这些事情告诉顾明德。
    有了一辆驴车几人出门也方便了许多,顾大牛当即收拾了两身衣裳就催促着董成虎赶紧出发,顾水秀要去盘龙镇看望顾明德,也跟着他们一起走了。
    到时候顾水秀留在盘龙镇伺候顾明德几天,等董成虎从知水县回来再接她一起回家。
    因为是雨季,家中的活计也不赶,董成虎便驾着驴车,带着顾大牛慢慢悠悠地赶去知水县,顾水秀照顾顾明德十来天,他才从知水县回来。
    只是看他的神情似乎有些难看,顾水秀觉得奇怪,终于在一天憋不住问出了口。
    这才知道董成虎原来还有一个姐姐跟一个妹妹,妹妹董云兰在小的时候走丢了,因为家贫,姐姐董云梅在八岁的时候就送给知水县一户人家当童养媳,之所以会看上那户人家还是因为那户人家的儿子是个读书人,只是家中倾全力供孩子读书,穷得不行。
    正好那户人家有意找童养媳,董成虎的父亲董义涛就答应了,这样一来,已经十几年了,因为隔得远,他也不曾去知水县看望过这个姐姐,这回去了知水县还特地打听了一下,哪知听来的全是不好的消息。
    有人说董云梅的婆婆虐待她,还有人说因为董云梅生了两个女儿被婆家嫌弃是赔钱货,因此对她们很是不好,常常不给饭吃。
    董成虎听得很是揪心,当即要去找董云梅,他拉着顾大牛都到了董云梅婆家的门口了,开门的是个年轻的小媳妇,一听说他是董云梅的弟弟,还一脸嫌弃,不仅不让他们进门,还站在门口冷嘲热讽。
    董成虎气得不行,可是对方是个小媳妇,又不能动手,憋着一肚子气的董成虎向街坊四邻一打听才知道那个小媳妇是董云梅的丈夫新娶的平妻,这个小媳妇可厉害着呢,她还有一个身份是董云梅丈夫的表妹。
    第一卷 山里篇 第三十二章 董成虎的担忧,宅子落成
    现在虐待董云梅的人又多了一个。
    董成虎越发担心董云梅的处境,只是现在董云梅的婆家吴家不让他进门,他也不能硬闯。
    又要急着赶回盘龙镇,只好把一些银钱给了顾大牛,让他是不是过来打听一些董云梅的消息,另外还给吴家的邻居一些铜板,让他们有个风吹草动就去县衙门口找顾大牛。
    那户人家一听顾大牛在县衙做事,态度立马不一样了,当即保证会好好关注董云梅的情况。
    董成虎这才忧心忡忡地回来了。
    顾水秀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在这个时代,媳妇最是没地位,没有娘家撑着的媳妇更是被婆家人看不起,更何况是董云梅这种童养媳,说难听点跟暖床的丫头差不多,属于半个主子,半个奴才。
    “成虎,咱们抓紧时间把房子建起来,到时候姚氏大姐愿意咱们就把她接回家养着,这些年她也太苦了。”
    董成虎闻言,感动得差点哭了,越发认定他是祖坟冒青烟了才娶到顾水秀这样的好媳妇。
    因为心中装着事,董成虎对建房子的事情越发上心了,雨季过后就是盛夏,炙热的阳光灼烧这大地,建房子的速度快了不少。
    期间顾明德在医馆住了两个月终于回家了,两人还抽空去看望了一下,见顾明德已经可以扶着墙练习走路,两人终于放心了,留了些猎物就回去了。
    如今木头已经晾晒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上梁了,要把这么重的木头弄上去不是简单的事情,最后夫妻俩配合,在木头上绑上绳子,一人在上面拉,一人在下面扶着,先把一边弄上去,再处理另一边。
    这样折腾虽然速度慢了一些,不过慢工出细活,做好的房梁很是坚固结实。
    房梁做好之后,接下来就是上瓦片了,这个更简单,顾水秀在下面仍瓦片,董成虎在上面贴,一个扔,一个接,速度奇快,用了五六日就把所有屋子的屋顶做好了。
    最后的工程就是铺地砖,地砖早已打磨光滑,铺一个房子,用不到两个时辰,两天就能完全搞定,院子里也铺好了鹅卵石,还特地用地砖铺出了几条小路,看着跟富人家的庭院似的。
    做完这些正好夏天快过了,两人看着高高的院墙,坚固的砖瓦房,心中第一次有了想哭的冲动,这可是他们忙活了大半年的成果。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制作窗户。
    顾水秀打算弄个纱窗,这样不仅可以透光也能防蚊虫,还通风,只是现在的细纱布太贵,顾水秀也舍不得花这个银钱买细纱布来糟蹋,便选了粗纱布,粗纱布相对细纱布要便宜许多,孔径更大,更加适合当窗纱。
    把做好的窗户安上去,最后就剩下做门了,不仅要做每个屋子的门,还要做院子里的大门,这可都是大活计,还要选木材丈量什么的,光是做门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直到入秋,两人才把宅子做好了,这样一来就能赶在中秋前住进新房子了。
    既然有了这么好的房子顾水秀也不想委屈自己,两人商量着去临海郡请个木匠师傅过来帮他们打造家具,多花些银钱不是问题。
    董成虎自然不会反对,两人到了临海郡的时候还特地去药店买了一些迷药,到时候给木匠吃一点,等人晕了在弄进翠竹山,这样就不会暴露他们家的准确位置了。
    经过上回制造渔船的老师傅推荐,夫妻俩找到了一个乡下的木匠,这人就是哪里有活计就去哪里,正好符合他们的要求。
    两人的开出的价格高,那木匠很是爽快地答应跟他们走了。
    顾水秀又去布庄买了许多布料棉被,有了新房子,档次可就要跟着提升上去,另外又买了许多锅碗瓢盆瓷器,虽然瓷器贵了一些,但是摆在家里感觉就是不一样,同时顾水秀还买了一些笔墨纸砚,外加几本实用的农书。这些就花了不下五十两。
    整艘渔船载着满满当当的东西出发了。
    刚刚离开港口顾水秀就热情地请木匠师傅吃包子,自己和董成虎也一人拿了一个,旁边还有一筒茶水。
    木匠惬意地吃了包子喝了茶水,不一会儿就昏昏欲睡,董成虎趁机加快速度,渔船回到翠竹山的时候木匠也没醒过来。
    董成虎先把人扛到新建的宅子里,再过来帮顾水秀拿东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