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重生农门骄 > 第11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15节

    姚清词原本不想跟她多歪缠,发现这回姚大太太竟是意外的固执之后,干脆也冷下脸色,“我的亲事,有祖父定下,轮不到大伯母只手遮天!”
    “你……”姚大太太这回是连装病都不成了,一甩袖口,在下人们的簇拥下匆匆离开。
    “呸……”刘栓家的冲着姚大太太的背影暗地里吐了一口唾沫,转身就换了一脸愁容,“姑娘,这可如何是好,李大人在西北,这家里头又是大太太掌管着,咱们就是想要送封信出去都不容易。”
    姚清词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忽然问了一句,“她们今日出了府。”
    刘栓家的就知道姚清词问的是谁,撇嘴道:“可不是,一大早就说要去上香,巴巴的把七姑娘给带上,怪道呢……”准时一早就晓得今日大太太是要过来一副不死不休的模样歪缠,那位,一向是滑的粘不住手。
    “这倒也好。方才有那么一句,咱们的人倒能松一松。”姚清词神色一正,转身从妆匣里掏出一个玉镯塞到刘栓家的手上,“把这个拿上。”
    刘栓家的方才只是顺嘴说一句,她可没想到姚清词真要把消息往西北送,这天远地远的,她找谁去。
    看到她脸上的为难,姚清词就笑道:“放心罢,我不是要你差人送信去西北。别说找不到人,就是找到人,送到西北,我怕是早就嫁到了别家。”
    “这怎会,还有大老爷他们……”刘栓家的失声叫了起来。
    姚清词摇了摇头,“大伯若是有心要管,大伯母这几日就不会连着过来。”
    不管到底出了什么变故,显然是有人动了手脚,而大伯父也以为眼下再跟李廷恩联姻会对姚家造成巨大的危机。若非如此,大伯父这样重家族名望的人不会纵容大伯母做出悔婚之事。只是姑且不论与李家悔婚是否应该,大伯父这样纵容大伯母每日来歪缠,想要逼迫自己主动答应把悔婚的责任担下来,也着实太过让自己心寒。
    可即便再心寒,这依旧是自己长大的姚家,祖父牺牲性命守护的姚家,自己没办法眼睁睁看着不管。
    李廷恩的亲,是那么好退的?
    真要按着大伯母的说法,趁着李家无人去找李廷恩父母威逼,姚家只怕在局势未崩坏之前就会陷入灭顶之灾。
    想到家中人各有思量,只顾盯着眼前那点琐碎利益,姚清词只觉得心力交瘁,再看刘栓家的还满脸期望的看着自己,勉强打起精神叮嘱,“拿着这镯子去咱们家在城郊的庄子交给大哥。”
    “大少爷……”刘栓家的万万没想到自家姑娘想来想去,竟然想到了早就消失在姚家的大少爷,她不由慌了起来,“大少爷手都废了,前些年大太太还屡屡提起来,这一两年可……您真要找大少爷,依我说,不如找二少爷罢。”
    “这件事,只能让大哥去办!”姚清词神色十分坚决。
    若连大哥都毫无办法,那大概……就真的是老天爷要亡了姚家,自己一个弱女子,也只能认命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晚安。
    ☆、第137章 隐杀(下)
    姚二太太带着女儿坐在马车上,今日礼了一天的佛,虽说泰半时间是坐在庙里头备下的房间歇息,可要应付一道去上香的各家太太夫人,仍旧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此时她靠在车上闭目养神,姚清池年龄小,精神头依旧很足,坐了一会儿觉得憋闷,不由掀开将车窗开了个缝,偷偷朝外头观望。
    就像额头上也生了一只眼一样,闭眼养神的姚二太太掀了掀唇,“清池……”
    平平稳稳的调子立时就让姚清池怏怏然关了车窗,重新端正身子老老实实坐在那儿一言不发。
    察觉到女儿的不悦,姚二太太心下微微一叹,睁开眼问,“你觉得咱们家这马车如何?”
    如何?姚清池觉得姚二太太这句话问的当真可笑。上千两银子香木造的车厢,大的能隔出三层,前头坐粗使丫鬟,中间坐贴身丫鬟,最后坐主子,层层都用木门阻挡,门上嵌金镶玉,连摆放在马车内的案几都是整块碧玉所雕。这样的马车,就是王公贵族之家也没多少能拿出来,还有什么不好的,至少比以前强多了。就是祖父在的时候,姚家人也过不起这样的好日子。
    想到姚二太太这样问话的缘由,姚清池小声道:“娘,我晓得了。”
    “傻孩子。”姚二太太伸手在女儿头顶抚了抚,温声道:“娘出身不高,你外祖家是个穷的,将来娘也给不了你多少添补。你在姚家过惯了好日子,这两年更是养的精细。可你要晓得,眼下咱们这日子,吃用毕竟不是自个儿的。这是沾了那头的光。这马车,也是人家孝敬你爹的。一旦你出嫁,姚家的好处半分你都沾不着。娘眼下管的你严,都是为了你好。”
    姚清池心中闷闷的,扯着姚二太太手撒娇,“娘,咱们真要那样做,就不能想想别的法子。咱们家里头这两年能发迹,不还是靠着李家。这门亲事又不是看着姚清词才结,靠的全是祖父的脸面,我……”
    “不行!”姚二太太脸色骤然发沉,目目光森冷的告诫女儿,“李廷恩以前或许是个良配,为了你,娘拼下性命不是不能帮你谋划一二。这会儿,你就别想了。他已经是都护府大都督,一旦与姚家退亲,绝不会再任凭折辱娶一个姚家的女儿。再说你外祖虽不济事,这两年也结识了几个人。朝堂上日日都有人弹劾,这样的武将,没几个是有好下场,别看他现下风光,将来抄家灭族只是迟早,娘不会眼睁睁看着你掉火坑里头。”
    想到李廷恩那张俊美的脸庞以及逢年过节往姚家送来的节礼,再想想方家为自己说的那门亲事,姚清池真是越比越憋屈,心中满是不甘,“外祖就是个小吏,他哪晓得什么朝廷大事,就是喝二两酒,还是管您要银子呢。再说了,都说朝廷要收拾李廷恩,要没收拾成,他将来可就是……”
    “住口!”姚二太太听女儿看不起娘家时就已经恼怒非常。方家是不怎么样,可娘家是一个女儿的脊梁骨,能不能在婆家站直身子,在儿子成年有本事之前就全看娘家了。她心里能对娘家的情况有数,却不能任凭女儿看不起娘家。她本想教训女儿几句,猛不丁听到后头的话,骇出一身冷汗,声色俱厉的就捂住了女儿的嘴,眼睛朝木门那儿望了一望,不管方才这话漏出没有,今日带出来的人都不能再留。好在今日有盘算,带出来的都是不是心腹。
    这样心思绕了一圈,再看女儿已经被憋的脸色青黑,才松了手,压低嗓门恶狠狠地告诫,“这等事情是你能说的,听娘的话,安安分分在家等着,娘一定会为你寻个好人家。”
    姚清池方才一时上火胡说了话,这会儿吓得心扑通扑通乱跳,当下不管什么就急忙点头,“娘,外头翠儿她们……”
    “放心。”姚二太太看着女儿怕的冷汗直冒,不忍心再说她,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手。
    姚清池又是一阵点头,这下顾不得什么都督夫人的美梦了,忙着追问,“外祖父那头说的准不准,娘,我就是担心您把这事儿办成了到时候大舅母她们又变了卦,看着外祖父给我挑个好人家半途便截了去。”
    “放心罢,有娘在。”姚二太太唇角勾起一丝冷笑,“娘可不是你二姨。”
    当年家里黑了心肝想把自个儿嫁给个五六十的老头子做填房自个儿还在闺阁里都能另外寻到一条出路,这会儿手上有人有银子,还能任由她们被糊弄了去。娘家当然是要照管,只是若敢跟自个儿玩心眼子,非叫他们全都摔的头破血流不可!
    姚二太太压下心思,担心女儿仍旧对李廷恩有想头,盘算了又盘算,拉过女儿贴身耳语叮嘱,“娘并非全然听你外祖家里唬弄,只你爹不济事,你大伯父倒是个明白人。你大伯母三天两头去找那姚清词缠磨,若在往常,你大伯父早就管束起来,这会儿偏不声不响。既如此,你外祖说李廷恩的事情,十之*就是真的。李家,不是好去处。”
    的确,爹是个糊涂人,大伯是撑家业的人。
    李家当真不能嫁。
    姚二太太这番话成功浇熄了姚清池对李廷恩最后一丝绮念。她此时甚至有些希望这门亲事能继续下去,让姚清词嫁过去往后跟着被砍头或是充为官奴。只是想到一荣俱荣的道理,这念头只得打消了。
    算了,权当放她一马罢,左右这门亲事一旦退了,往后姚清词的亲事就握在娘手里头,往后磋磨她的机会有的是,还有那些嫁妆,嫁不去李家,就都是自个儿的了。
    一想到姚清词那屋里这几年进来的好东西,姚清池浑身火热。
    母女两低声又絮叨了几句,平稳前进的马车忽的一顿,姚清池差点一头栽倒,幸而被姚二太太及时拉了一把。
    饶是如此,姚清池也气的厉害,大声喊外头的丫鬟去斥责驾车的车夫。
    过的片刻,丫鬟进来,脸上全是慌张之色,“六少爷叫大少爷抓到了祠堂里头。”
    “什么!”姚二太太猛的站起,顾不得头顶撞到车壁上传来的剧痛,面目狰狞着问,“到底怎么回事?”
    “就是,他凭甚把我六哥抓到祠堂里头去?”姚清池也跟在后头追问。
    丫鬟自己都弄不明白,如何能够回答,看姚二太太一脸要吃人的模样,只得出去把外头出来报信的宋喜叫进来。
    宋喜是姚二太太好不容易在姚家安插下来的心腹管事,花了无数心血才能在外院插下的一根钉子,为了笼络他,姚二太太把身边精心培养,原本打算拿来哄姚二老爷的贴身丫鬟都嫁给了宋喜。因打算用在刀口上,又怕姚大太太警觉,姚二太太轻易都不敢喝宋喜联络,这时候却什么都顾不得了,看着宋喜进来就问,“到底出了什么事?”
    宋喜瞅着空子出来本就担了干系,赶路又全是风尘,整会儿整个人像是从泥地里拔出来的一样,跪在地上一面呼呼喘息一面急促道:“大少爷不晓得从哪儿带出来的人马,事前并未声张,回来就直奔苍梧院拿了六少爷。小的见势不好,赶紧打发人去叫大太太和二老爷,就是二少爷都出了面,只是大少爷拿出了过世老太爷的印章,又跟赶回家的大老爷关在书房里说了一阵话,大老爷出了后便亲自发话,说不管大少爷做什么,家里上下谁都不得阻拦。大太太与二少爷都不敢再说,二老爷闹了两句,被大老爷叫人关在了屋里头,小的实在没法子,看着大少爷把六少爷押上马车,只得打发人悄悄跟了一路,见着是往北郊祠堂里去,这就赶紧来报信。”说着宋喜脸上就带了泪,哀声道:“二太太,您快想想法子罢,眼看六少爷是被大少爷带去祠堂,小的就是想找个人来与您报信都不成,这帮眼皮子浅的东西,小的实在没法,花了五十两银子才能从马房那儿要了一匹马出来。”
    他这番哭闹自然是另有打算,一则是装的可怜些,尽心尽力些,免得姚二太太迁怒,二则也是表明他已尽了全力,算是仁至义尽。毕竟他是姚家的老人,不是姚二太太带来的陪房。我冒着风险过来报信,再有得寸进尺的事情你也别找我了。
    只是他这会儿的歪心思就是姚二太太听出来也没有心思去跟他计较,此时姚二太太满心都是自己的儿子。
    在姚家,自姚太师死后就是平素看起来最精明的姚大太太在姚二太太看来都不过是一把好使的刀罢了,是帮自己冲在人前把拦路的绊脚石都除掉的好兵器。唯有两个人,姚二太太是真正惧怕。
    怕姚大老爷,是因姚太师死后,姚大老爷手里头就握着姚家的权柄,姚大老爷要不喜欢一个人,不用任何阴谋诡计,就能把他打到地底下翻不了身。再有,就是一直隐居在京郊庄子的姚凤清,哪怕姚凤清久已不在姚家出现,姚二太太依旧记得当年她第一次用法子算计姚凤晟时就被姚凤清看穿后对上的那种洞若烛火的目光。
    姚凤清,是姚太师一手教出来的姚家嫡长孙,就是姚家全认为姚凤清已经成了废人,她依旧认为,这是一个可怕至极的废人。
    这个废人,几年来第一次回家,头一次出头对付的不是不安分的胞弟,而是自己的儿子。
    这一刻,姚二太太只觉得浑身的血都被冻住了,身体一阵一阵的发冷。
    她沉默了一会儿,死死地咬住了唇,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回去,找姚清词!”
    “娘……”姚清池一句话方才开了个头,就被姚二太太脸上那种几近疯狂的神情给吓住了,闷闷的坐在边上不敢开口。
    出了这样的事情,外头的车夫也怕的厉害,使劲儿往马屁股上抽鞭子,不用催促便用了比往常少多半的时间赶回啦姚家。
    到了家门口,姚二太太全然不理会早就候在侧门边上的一应心腹婆子陪房,径直到了姚清词的屋门口。
    见得姚清词意态闲适的在打棋谱,姚二太太禁不住一阵冷笑,“五姑娘日子过得真是舒坦。”
    姚清词笑了一笑,放下手中棋谱,望着姚二太太喊了一声母亲,吩咐身边的丫鬟下去倒茶。
    姚二太太看她这幅模样,再想想自己的心急如焚,更是恨得咬牙切齿,可此时她只能硬生生憋住这股怒火,忍气吞声坐在姚清词对面,好容易才挤出一句话,“你要什么?”
    半个时辰后刘栓家的望着姚清词满是担忧,“这回跟她撕破了脸,只怕往后更是……”
    “她没有往后了。”姚清词神色略略有些复杂。
    “姑娘这是说的什么话。”刘栓家的大吃一惊。方氏跟自家姑娘你来我往斗个多少回合,就是这回大少爷帮忙用六少爷辖制了方氏,只消方氏没死,都不会善罢甘休。天晓得,姑娘手里头大笔嫁妆,四少爷又顶着二房嫡长子的名头,全都拦在方氏儿女前面,方氏哪肯就此罢手。
    姚清词眉宇间此时已全然没有先前与姚二太太你来我往时的精神奕奕,反而满是寥落,“大哥既出了手,便不会让她再有下一回。”
    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能听见方氏病逝的消息,就是方家,怕也得不了好。
    果然姚家六少爷姚凤然放回来的第二天,就传出姚二太太因担心儿子感染了风寒的消息,此后姚家请了无数名医来诊治,姚二太太病情却一直时好时坏,不过拖了一个多月便咽了气。
    姚二太太死了,姚家为她真心难过的人却并没有几个,除开姚清池一个劲儿说是有人谋害了姚二太太,就是姚凤然,都是整日陷入惶恐与恼怒之中。至于姚二老爷,自从见过一面姚二太太病的脱了形的模样之后,对这继室早就失却了情谊。姚二太太没了,他反而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美人已经失却了容貌,何必还留在世上让人看着心烦呢。
    而自始至终就看不起姚二太太的姚大太太,妯娌之间鲜有和睦的,当然就更不会将姚二太太的死当一回事,可她受不了的,是丈夫和儿子背着自己在后院里动手脚!
    作者有话要说:就分在这儿,剩下的和明天的一起发,明天是大章,本来想一口气写完,谁知道老公居然回来了。。。。大家晚安
    ☆、第138章 将发(上)
    高大太太和几个内院管事婆子对完帐,见得边上摆了一筐新送来的沙柑,一个个黄澄澄的十分可爱,就吩咐身边的茗香赶紧给女儿送一盘子去。
    茗香应了一声,拿来个水晶盘,仔仔细细放了一大盘,出了屋门口脸就垮了下来,“大少爷下了令,谁也不许去鸾院那头,这盘沙柑可怎么送进去。”
    和她一起送东西的锦绣也为难,想了想道:“太太那头还得先瞒着。不是说开了窗户每日送饭,晚间还得进去两个丫鬟收拾屋子呢,咱们把沙柑给了看守的婆子,叫她们或是从窗户送进去,或是晚间时候捎带去,左右没有敢贪了这东西。”
    谁敢贪那位主子的东西啊。
    两个丫鬟正往外头走,不妨迎面歪歪扭扭窜进来个莽撞的小丫鬟,两人还来不及发作,那小丫鬟从地上爬起来就哭道:“不好了不好了,八姑娘拿了剪子,说要杀了七姑娘。”
    沙柑掉了一地,名贵的水晶盘也摔得粉粹,可这会儿茗香两人统顾不得这些,更不敢再将高素敏被高作英关起来的消息瞒下来,拉着小丫鬟就折返回去。
    高大太太还没来得及从女儿被儿子关在屋子里还叫人看守的消息中回神,就听说女儿要杀人,头顿时一阵阵的发晕。
    “赶紧,赶紧去翠院。”
    高大太太推开来搀扶她的人,着急忙慌的往高葛儿院子赶,路上审问起来身边的丫鬟,才晓得前几日高素敏就在李家送给高葛儿的东西上动手脚,把虫粉掺到胭脂里头。谁晓得高葛儿拿到李家给的上等脂粉,自个儿舍不得用,先去给了自己的生母赫连姨娘。幸而赫连姨娘用的也少,只是涂了薄薄一层,饶是如此,一张脸都起了一大片疙瘩。
    若在往常,这不过是件小事,别说是毁了赫连姨娘的脸,就是要了赫连姨娘的命,又算的什么。
    然而大都督府要娶的人换成了高葛儿,高作蔚又与李廷逸交好,赫连姨娘母子三人在高家的地位便截然不同了。再有赫连姨娘母子几个到底是二房的人,这样明目张胆的谋害,就是生生在高二太太脸上扇巴掌。原本二房依仗长房,没指望便罢,既然有了指望,高二太太与高二老爷自然希望庶女嫁过去能拉拔下几个嫡出的儿子。为了安抚二房,不用高大老爷发话,高作英便做出让人打了高素敏二十竹板,又令人把她关了禁闭。
    恐防高大太太求情,高大老爷与高作英都吩咐下人不许告诉高大太太,只说高素敏最近脾气坏,不愿意出门。
    想到一桩好亲事被二房一个庶女抢了过去,高大太太也心痛女儿,偏生丈夫儿子都不支持她讨一个公道,面对大都督府,这个公道也讨不起,高大太太这段日子什么都惯着,听下头人说女儿不乐意出门,并未怀疑,只是每每有好吃的好玩的都让人送,就这样把事情瞒了下来。
    这会儿听茗香说高素敏已经在屋里关了十来日,高大太太又心痛又愤怒,一个耳光就扇了过去,浑身发颤的大骂,“作死的东西,我身边容不下你,滚到二房去奉承!”
    茗香委屈的红了眼圈,明明晓得高大太太是迁怒,一个字也不敢说,只是死死的咬住唇。
    好在高大太太这个时候担心女儿,没心思多计较,只是打了一个耳光就走在了前头。
    茗香擦了把泪,赶紧跟在后头。
    高大太太过去的时候高素敏已经被制住了。
    西北民风彪悍,稍微有点银子的大户人家都喜欢给孩子请几个拳脚师傅,不途能对付蛮子,就是打起来的时候总要能跑得动。高家是西北数一数二的巨富,膝下儿孙自然也是学过功夫。只是像高葛儿这样之前连饭都吃不饱,还要高作蔚去外头挣银子来开销的庶女就不成了。高葛儿小时候吃的苦头太多,生的瘦弱,倒有几分似江南女儿的弱柳之姿,这些日子才补回来一点。只是她从小操持家事,要管着母子三人的吃用,还要照顾因生产而缠绵病榻的赫连姨娘,性子十分坚韧。故而这回高素敏提着剪子过来找麻烦,她除开开始的时候没回过神,被高素敏伤了胳膊,后头倒是凭着一股韧劲儿硬是和学过功夫的高素敏斗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