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重生农门骄 > 第1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节

    李廷恩头痛的揉了揉鬓角。
    今儿这事其实李廷恩对林氏与李二柱不是没有责怪。只是有句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李二柱从小就被养的愚孝,以父命为天,林氏童养媳出身,看多了比自身更悲惨千百倍的童养媳待遇,便根本不觉得自己的处境有什么不对,加之笃信儿媳妇不能顶撞公婆。叫这样的两个人拿出气魄来跟李火旺与范氏硬碰硬,甚而宁死不屈都是不成的,只因在古代讲究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轻易毁损都是不孝,否则也不会有自杀的不能入祖坟这一说法了。今日两人能一直不松口跪在地上磕头看李火旺动了怒都不改初衷不肯卖女儿已经算是不错了。
    “爹,娘,事儿都过去了,等明儿我回了镇上将四叔带回来这事儿就算了结。”李廷恩再一次安抚林氏与李二柱。
    李二柱垂头丧气的,“唉……都是我这做人兄弟的没用,要我有本事挣银子,你爷他们不能,都怪我,差点护不住你姐他们。”
    李廷恩听得无言以对,李二柱想问题的角度明显和他不在一根线上,还是不辩驳的好。
    李心儿就忍不住了,将帕子一摔道:“爹,您说啥呢,人本就当咱们是眼中钉肉中刺,就不出这事儿,人也天天盘算着把咱们卖了换银子呢。”
    听得这话,李二柱怔住。
    “心儿,你乱说啥呢。”李草儿扯了李心儿一把。不过这回李心儿没听她的,“姐,我说的是大实话。你瞧着家里头有个对咱真心的人没。大姐她们来喊我们罢,大伯娘说肯定护着咱们,为啥后头奶一那样说大伯娘就不说啥了。大伯平时说的多好听,在廷恩跟前说咱爹是他亲兄弟,说咱就是他亲闺女,真到了时候,那不还站在边上一句话都不肯多说。看咱爹跪在地上磕得头破血流,他可发了一句话?还有三叔,说老实呢,那人到头还得顾着一个娘生的亲弟弟。四婶更是恶心人,嚎了一嗓子要卖亲闺女就开始哭,呸,还不如三婶这种就说要卖咱的呢!后头还假模假式的跟咱爹说会想法子把咱接回来。当咱是三岁孩子,真把咱卖去了那种地方,咱就是不再是李家的人,族里头还能答应廷恩将来把咱再接回来?就是接回来肯定也是给咱们一根绳子自个儿吊到房梁上!”
    噼里啪啦一段话不仅叫李心儿没法子反驳,也让李二柱神情从迷茫到露出了痛楚之色。
    李廷恩一直静静的听李心儿将话说完。许多话他觉得李心儿说的有道理,可有些话他也不能不说了。
    “四姐,爹与大伯是不同的。”看李心儿嘟嘴颇有几分不以为然,李廷恩沉了脸,“大伯是爷的长子,爹是次子。单凭这条,有些话大伯能说,敢说,爹不能说。”其实还有李大柱娶的是曹家人,李二柱娶的却是个童养媳,长孙生在了二房,没有在长房,让李二柱一直有几分顾忌这两个原因。可这些话太复杂,李心儿理解不了,说出来更让所有人尴尬,李廷恩便不打算说了。
    看李心儿还有几分怨恨,李廷恩继续道:“再说三婶要卖大姐她们,为何大伯只敢对三婶挥拳头,不敢跟爷撒气,大伯娘只能跟奶绕圈子,不敢做不卖人这个主,这些道理四姐你明不明白?”
    李心儿陷入了沉默。李廷恩看着李心儿,心里轻轻叹息。
    在古代至亲长辈可以做主后辈子孙的终身,甚至将他们当猪牛羊一样贩卖,儿孙却不能反抗,否则便是不孝。这种事却能获得律法的认可,叫李廷恩有时候也觉得荒谬。不过他并不打算去对抗他,甚至奢望有一天去改变废除这些东西。要废除改变就要和古代封建制度的基石去对抗,李廷恩自诩还没有那样的志向。
    以前李心儿和范氏时不时掐两句,李廷恩总会在旁小心翼翼的卡着分寸出面阻止。他以为这个小家里有人勇于反抗总比都懦弱无能的好,可弄清楚李心儿今天怒气上头说的话,李廷恩就觉得不能再纵容李心儿了。他如今自己都只能借势和人对抗,怎么保得住这样冲动不顾后果的李心儿?
    没有足够的力量就随便发泄怒火,不叫热血,叫愚蠢。
    “四姐,我告诉过你,往后你有不服气的事情,你得等着我回来。”
    “等你,等你,等你回来我们都被人卖了!”李心儿大眼通红死死的盯着李廷恩。
    林氏听得这话心如刀割,小声帮腔,“廷恩……”
    李廷恩没有心软,凝望李心儿,缓缓道:“那你是靠自己解决了这事情?”见李心儿唇色发白,他嗤笑一声,“你说的那些话,只会叫人为防后患更快的将你卖出去,还要连累三姐她们!你要能靠自己,何必拿我出来威胁!”
    平日看着李廷恩将范氏堵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李心儿觉得十分痛快。当李廷恩字字如刀割在她身上时,她蓦然觉着这种难堪简直比范氏跳脚骂出来的那些话更让人难以忍受。她固执的睁大眼睛咬住嘴唇看着李廷恩,不肯低头,眼泪大颗大颗从眼眶中滚落。
    林氏与李二柱都急的不得了。儿子是他们的依靠和骄傲,往日这个儿子总是护着李草儿她们,两口子都没想到这回李廷恩说着说着对着二闺女来了。
    两边都是心头肉,说哪个都不行。李二柱只得道:“好了好了,事儿都过去了,咱别说了。”林氏也急忙附和。
    李草儿抱住李心儿给她擦泪,被李心儿一把推开。见李心儿突然站起身,大伙儿吓了一跳,以为李心儿要去跟李廷恩打架,谁晓得李心儿忽抹了把泪,冲李廷恩大声道:“这回我先听你的。”
    小姑娘的叛逆期。
    李廷恩很明白这只是暂时将李心儿镇压下去,大概能管用一段时间,时日一长,李心儿这脾气还是会成为她今后道路上的定时炸弹。不过他眼下暂时顾不上这个。他决定先给李心儿找点事做,顺便给家里添产。至于以后,等自己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权势,李心儿的脾气就不是大问题了。
    想了想,他抬头微笑道:“四姐,有事的时候,人总先照管最亲的人,是以旁人都靠不住,咱们得靠自己。”见李心儿愣住了,他继续笑微微道:“四姐,你想没想过,为何这家里人人都有几分忌惮我,给我三分脸面,连太叔公都帮我说话,只因为我是长孙?”
    “那不是因你会念书么。”李心儿翻了个白眼,不以为然。
    “没错。只因我会念书,我是族里的指望,所以我能护住四姐你们。若我没本事,今日只能眼睁睁看着你们被卖。要想在人前有分量,靠的终究只能是自己。”
    觉得李廷恩这是指责自己把指望都放在别人身上的李心儿愤怒了,“你当我不晓得这个道理,可谁叫我是个女娃子。”一个女娃,就是再聪明有啥用,她就是说破天都没用,也只能平日和人顶几句嘴硬硬口罢了。
    这句话彻底道出了李心儿的不甘。李廷恩听罢道:“四姐,你想不想自个儿挣点银子?”
    不仅李心儿愣住,就是李二柱他们都呆住了。这话是啥意思,一个女娃,能挣啥银子呢。要是出嫁的妇人,还能叫当家的男人陪着去摆摆摊啥的,又不是祖上有手艺传下来的人家,女娃还能有一手绣工绝活。乡下人家,绣张帕子不过六七文钱的卖。
    李心儿没好气,“我能挣啥银子,就是在家里头喂两头猪养肥了还是别人吃肉。”
    “太叔公下了文书,除开祖上留下的地还没分,其实咱们已经算分家了。”李廷恩神色淡然丢出这句话,看李二柱差点要从炕上摔下来,跟天塌了似的,就将事情来龙去脉交待了个清楚,末了道:“爹您放心,爷心里有成算,再说还是在一块儿过。”
    李二柱恨恨的敲头,懊恼不已,“你爷哪能舒坦,这爹娘都还在,哪有分家的。唉,这回把你爷伤着了。”
    ☆、第32章 议定
    对李二柱的心思,李廷恩不想去反驳,却也没如往常一般开口安慰。
    的确,父母在,不分家。朝廷甚至规定私自分家的子女要被判刑,严重的可以视为忤逆,传出去名声更十分难听,是以他想了千万回分家,绞尽脑汁想要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但想了三年多,将大燕律法都快翻烂了也找不出一个妥当的法子。而这一次李耀祖的事情一出来,他就在一开始认识到这是一个契机,虽说差点跳出掌控叫他悔恨不已,好在最后还是达成了目的。
    原本的打算是叫范氏记得六神无主,他再透露消息,叫范氏知道他能有人脉弄到一千两银子却不肯帮忙,范氏到时候一定会想尽法子叫他出面。再等李耀祖的事情稍微露一点到族中德高望重的几个长辈那里,为了让他把李耀祖弄回来,也为了让他不再被李耀祖拖累,一心一意给李氏宗族谋一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机会,这家,兴许就好分了。
    可惜算到一切,没有算到范氏的狠辣和有些人的心机。好在在镇上着实不放心家里爹娘的性情赶了回来,否则即便是太叔公来了,若不知晓秦先生对自己的看重,也未必会如此坚决的做主,甚至帮自己促成分家。
    下多少本钱投资是看你本身值多少价,将来能回报多少。至少眼下,在那些人眼中,自己这个顶着批命且学问出众的神童还是很有投资价值的。
    林氏他们与李二柱关心的地方不一样,就连李草儿想了想,都忍不住眼睛亮亮的小声问,“廷恩,咱家分了些啥东西啊?”
    “咱家除了地也没啥东西。只是公中还有三百多两银子,爷当着太叔公的面允诺说这些给我留着考科举用。”这就等于说李家现存的银子,都归李廷恩了。
    林氏脸上带着几分不敢置信,“你奶她们居然应了。”
    李廷恩咳了一声,想到李火旺那话说出来时的情景,笑道:“奶她们都没说啥,倒是文书签了后奶回去屋子听小姑那头传了几声摔东西的声音。”
    范氏与顾氏她们为何不吭声林氏母女几个是想不明白。不过李芍药听说消息后怎么会摔东西几人倒是敞亮的很,当下都不吭声,唯有李心儿小声嘀咕,“指定是觉着补嫁妆的钱没了。”
    听妻子女儿一口一个商量分家的银子,李二柱既觉得难过又有点空荡荡的感觉,禁不住一声接一声的叹息。即便李廷恩说一家人以后还在一块儿耕地,一起吃饭,住在一个屋檐下,李二柱还是觉着有些东西变了味道。
    看他那副模样,李廷恩心底哂笑,“爹,这事是太叔公做的主,爷都答应了。”他说完一句,不管李二柱,对眼睛发亮的李心儿道:“四姐,你想不想挣点私房银子。”
    当然想!这是李心儿的心里话。她没有读过书,在她看来只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为啥范氏可以在家吆五喝六的,光凭她是奶,才不是,全因她手里管着一家子的钱,一粒米都要从她手上过。要是自个儿能挣银子,往后想吃啥没人给就自个儿买,想穿啥没人给爷自个儿买,那日子真是……
    “我当然想,你能让我挣银子?”李心儿立刻追问。
    “廷恩,那哪能成,就是咱们往后自个儿挣了银子,那也该给爹娘管着,再说咱们能挣啥银子啊?”李草儿不赞同李廷恩这样鼓动李心儿。别说她们挣不了,就是挣的了也没自个儿放着的道理。
    李廷恩沉默了一下,笑着道:“三姐你放心。就如你说的,你们能挣多少银子,自个儿留着零花就是。爹娘肯定也愿意你们手里有点活钱买点红头绳什么的是不是?”
    李二柱虽憨厚,但他有一个优点,就是一旦告诉他事情是长辈拍的板,他很快就能接受。从李廷恩说各房私财分开是太叔公与李火旺一道决断的,他这会儿就很坦然的将这件事情也理所当然的视为了这是一种对长辈的孝顺。过了这个坎,他就心疼起女儿来,急忙承诺,“对对对,你们留着自个儿花,家里的银子爹来挣。”说到这个,李二柱有点兴致勃勃,开始在那儿盘算他这个腿脚好了的人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将手上的功夫捡起来。
    “三姐你瞧,爹都答应了。”李廷恩不得不打断李二柱,慢慢将心里的打算讲出来,“我送太叔公走的时候,顺道去村长那儿将咱们家边上那块荒地买下来了,明儿就去衙门里办文书。”
    “你这孩子,买那荒地做啥呀,咱可还欠着你先生一千两银子呢。”林氏心里慢慢平复,欠一千零银子的巨债这件事便开始代替女儿差点被卖的事情沉甸甸压在了她心上。这会儿一听李廷恩又用十两银子买了那块荒地,林氏就不乐意了。
    “你说咱家边上竹林里那块地,全是白毛竹,那笋味道涩的很,土还太松,种庄稼也不好使啊。”反正在林氏看来,那片三亩左右的竹林地真的是一无是处。要不就在他们堂屋背后,家里早都动那心眼买下来了。
    李廷恩买地自然不是用来种庄稼。要靠这个发家致富还是歇了罢,他是另有盘算,打算种金银花的。
    李廷恩仔细查阅过,也问过大夫,确定在这里真的还没有金银花这种药。眼下几房私下收入已分开,顾忌就没那么多。李廷恩便打算叫李草儿与李心儿还有珏宁在家种金银花。到时候叫大夫们意识到金银花的药效便好推销了,还可以做成花茶卖给酒楼和茶馆。至于这独门生意能做多久,做大了要不要趁机卖出去,李廷恩心底都已有了盘算。这会儿他就是想让李草儿她们挣点银子,要能挣得多,就归成林氏的嫁妆。虽说人人都晓得林氏是没有嫁妆的人,不过自己挣了银子归成私房还是没问题的。这样既能提高林氏她们的地位,还能潜移默化的培养下母女几个的自信心与能力。
    说的更透彻些,在封建制度的大背景下,任何想要求男女平等或是追求女权的行为都是找死,甚至抬高女人的地位都会引来铺天盖地的反对。李廷恩身为男人也没这个心思去做这种事情。可他想维护自己这辈子的生母和亲姐姐亲妹妹,只得用一个最朴素的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地位。
    若林氏李草儿与李心儿珏宁自个儿能挣钱且收入不菲,谁家会轻易卖掉这么三个孙女,还会不会将林氏说的话不当回事?哪怕这三个孙女挣的钱都自个儿留着,但将来的嫁妆可就少许多了,且家里总是有好处的。很多时候就怕那点犹豫,在犹豫的时候,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李廷恩觉着自己就完全有十足的把握能知道消息,及时处理,不用像这回险之又险。
    总之不管从哪个方面,李廷恩是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李草儿和李心儿她们能立起来,至少不要像林氏,一辈子因没有嫁妆因绣出来的帕子都比小曹氏这些自幼有长辈教导的少卖三文而气短心虚。
    李廷恩开始拿出念书的功夫侃侃而谈,“我想叫三姐她们种植一种药材。这药材十分罕见,是我偶然从西域那里来的商人那里得来,去药店试了试药,这种药材对热毒十分有效,只是这会儿咱们大燕都还没人种,偶有人要,得从西域游商那里买。这种药材不挑地,耐寒耐热,就是要种在日头比较足的地方,这也不妨事,把竹子砍掉一片就好。这会儿正好是插苗的时候。等出了正月差不多就能收,到时候不仅能卖去药材店,咱家里也可试着做些花茶去卖。姐她们不用出去抛头露面,一样可以帮忙料理家里头的事。”
    见李草儿脸上都绽放出了光芒,李二柱还有点犹豫,李廷恩赶紧道:“那么三亩地,花的时间少,并不用什么花费,就是最后不成也不坏事。姐她们手里也能有点银子,将来总不至像大姐那般慌张。”
    这话李草儿与李心儿听不懂,李二柱和林氏却听明白了。林氏这回可以说是被没银子给吓破了胆,从另一面来说更坚定了她一直死死压在心底想要给三个女儿存一副嫁妆的心思。她自来对李廷恩几乎言听计从,这会儿难得在李二柱没发话前道:“地都买了,廷恩说试试咱就试试罢。”
    李二柱其实也很心动,虽从未说过,可心底里他对两个儿子不担心,对三个女儿将来的日子却很是忧虑。能让几个闺女自个儿挣点嫁妆,他想了想就答应了,只是试探道:“要不叫上你小姑她们?”
    “凭啥呀,咱们都分了,要还混在一处挣银子还分啥,人就想卖了咱换银子,咱有挣钱的路子还巴巴的要往人怀里塞点过去。”李心儿最先嘟囔了起来。
    李二柱脸上涨的通红,很期盼的看着李廷恩,“那叫你大姐她们。”
    李廷恩沉默片刻,坚决的冲李二柱摇了头,“爹,这地到底能挣多少银子尚不晓得。家中除地里收入一应分开是太叔公迫着家里人做的主。要将大伯他们拉进来,亏了银子大伯他们本就不宽裕,就要添个弟弟,岂不是害了大伯他们。若挣了银子,都是爷的血脉,三叔四叔那里又如何,太叔公只怕心里也不舒坦,怨怪咱们白叫他做了恶人。”
    李二柱只是希望家里和和气气的,他没有想到这么多,被李廷恩一说神情就黯淡了下来。
    林氏瞧见,在边上安慰他,“等到时候咱们挣了银子再说罢。要真能挣银子,明年就将咱们的苗分些出去,横竖这是要荒地,大嫂他们上哪儿还不能种。”
    这个说法慰藉了李二柱,他神色好了起来。李廷恩却笑而不语。真能挣银子,作为一门新发现的独家生意,明年还轮得到无权无势的李家来做么?
    种金银花这件事就算商量定了。李廷恩告诉李草儿她们明儿他回去镇上办完李耀祖的事情就将药苗带回,他们可以先找人将竹林的竹子砍掉些。李二柱闻言忙叫不用请人,眼下他都好了,这种事哪有花钱的道理。李廷恩只好罢了。
    一家人又商量了些琐碎的事情,这才疲惫不堪的各自歇息。
    ☆、第33章 买卖
    第二日一早,李廷恩顶着范氏催促的目光慢条斯理用过早饭才回了镇上。
    秦先生已叫人将李耀祖带了回来。
    “廷恩,这回是看在你的情分上我才叫人将李耀祖带回来,这种事再没下回了,就是你课业写的再好也不成,”秦先生板着脸对自己心爱的学生没好脸色。
    李廷恩就知道那份和向尚离开前交到秦先生手里的课业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他会意道,“先生放心,我祖父也说了,往后就叫四叔在家与他学着耕作,不叫他再上学堂。”忖度着将家中分私财的事情说了一遍。
    “嗯。”秦先生捋了捋胡须,沉声道,“高堂尚在,本不应该分家。不过既是长辈乐意,那又不同。你家情形也着实另有缘故,你放心罢,若往后有人说起这事,我自会为你辩驳。”
    哪怕是太叔公做主,李火旺亲口答应,依旧会有人就分家这事闲言碎语。尤其往后李廷恩一房日子越过越好,这种可能更会加大。李廷恩正是为了防着这个,才有意在秦先生面前漏了这件事。得到秦先生的允诺,李廷恩就更放心了。族中长辈,亲祖父,恩师都出面备书,别人想泼污水便很容易驳斥回去。
    “先生,入冬便是县试,我想去参考。”李廷恩想了想,还是决定向秦先生提起这事儿。
    秦先生大为诧异,“你不是打算再缓缓,这是为何”话才说完,看到李廷恩脸上显而易见的一抹苦笑,他就明白了,沉吟片刻后道:“好罢。以你的课业,去考今年的县试当不成问题。你这孩子,着实是个读书的苗子。”即便称赞了千百回,秦先生依旧忍不住再称赞一次。
    只要能下得了狠心,时时有生存的压力顶在上头,考科举又算的什么?
    李廷恩笑了笑,“那学生先去将四叔带回家,家里祖父祖母只怕等的着急了。”
    “哼!”一提到李耀祖,秦先生就心情大坏。他没想到,寄予厚望的李廷恩没有先替他扬名在外。一个李耀祖倒是已叫他在县里大大的丢了回人。想到陈秀才回信时那颇有几分趾高气扬的口吻,秦先生更觉得恼怒!
    若非李耀祖,自己岂会叫一个秀才轻鄙。
    “李耀祖其人,礼仪败坏,全无君子之风。他虽是你四叔,往后你也不可与之过多亲近。”秦先生谆谆嘱咐爱徒,想了想,犹自不放心,“为师今早告知他不必再来学堂,见他面有愤懑之色,怕是心中仍对仕途有痴念,就是留在家中,也不会安分,到时必拖累与你。”
    李廷恩闻言就苦笑道:“终究是亲叔叔。”
    这话说的叫秦先生都无奈了。孝悌长幼本是儒家尊奉的戒条,可有的时候,的确很叫人为难。一个李耀祖,打了老鼠怕伤玉瓶,轻不得重不得的。他斟酌一番,终究叹气道:“五河镇有为师一同窗,他在山中开了个私塾,里面颇多县中不成材的子弟,为师想修书一封,将你四叔托付给那同窗。”
    直接一点说,那就是个修在偏僻地方的全日制禁闭学校,但凡是没有指望爱闹事的家里有点闲钱就被家里人丢到那里去。不图读个什么功名出来,只求远离人烟,少闹些麻烦事出来。而且严加管教之后,说不定还有几分希望脱胎换骨出人头地。
    若在往常,李廷恩深知李耀祖是绝不会肯去这样一个地方。李耀祖想的是在锦绣堆里与文人骚客作诗论文,与歌妓美人一诉衷情。可眼下,李廷恩明白,李耀祖是一定会去的。不去就要在家中种地,去了还有一线指望。大多数时候李耀祖算是个纨绔,到了绝境,李耀祖还是颇有几分决断狠得下心的。
    李廷恩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恭恭敬敬的给秦先生行礼,“多谢先生。”
    秦先生欣慰的笑道:“你能考个好功名,那才是真的谢了为师。”说罢他嘱咐李廷恩,“这事不必你说,为师来与他提。想来为师还在他面前有两分威望,也省的他与你胡搅蛮缠。”
    以李耀祖的为人,倒还真有这个可能。李廷恩又谢了一回秦先生,这才离开去了药铺,将李耀祖先给秦先生料理一番。
    找到镇上的济世堂,李廷恩将早前从空间里取出的上好金银花拿出来给了济世堂的郑大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