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在你眉梢点花灯 > 第18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81节

    “你来得,倒是比朕想象的要快。”见程昶到了,昭元帝合上卷宗。
    外间盛传陛下病入膏肓,时日无多,然而眼下见到他,气色不好是真,体虚力乏是真,但精神依旧矍铄。
    这便是昭元帝了。
    哪怕明日就木,今日也要拿出十足的精神头来筹谋擘划。
    程昶道:“陛下先是派人在外间散播‘帝星浴火而生’的流言,然后接机挑拨我与太子两派朝臣对立,我若再不承情,及早过来见陛下一面,岂不辜负陛下这一片苦心了?”
    他问:“陛下是打算利用朝臣对我的忌惮,在他们心中埋下祸根,然后顺水推舟地除掉我?”
    昭元帝听了程昶的话,不置可否,他搁下卷宗,不疾不徐地说道:“朕从前听过一个故事,说民间有一个富商,腿上生了个疮,因为不疼不痒,所以他没去管。一年后,等疮发起痒来,他请大夫来看,大夫说,这疮是毒疮,久留不得,只有拿刀剜去才可根治。以刀剜疮,必然要剜掉腿上许多血肉,富商怕疼,是以撵走了大夫。又一年,毒疮开始流脓,富商疼得夜不能眠,又请另一名大夫来看。大夫说,毒疮的毒已深入,想要根治,必然要舍去这一支腿才可,富商自然舍不得自己的腿,任凭大夫苦劝,仍然拒绝了大夫。尔后没过两月,这富商就死了。为什么?因为毒疮恶化,毒血攻心,大限已至。”
    “所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这富商如果能在毒疮不疼不痒时,及时用药把毒疮祛除,便没有后来那么多事了。”
    “朕与你,是亲叔侄,与你的父亲,是亲兄弟,要除掉你,何尝不是如富商除疮,将受剜肉剔骨之苦?可朕没有办法,因为朕和朕的江山不能等到毒血攻心的那一日。”
    “你且看看,眼下朕不过是放出几句关乎‘帝星’关乎‘君主之位’的风声,你手底下的人,还有旭儿手底下的人,是不是就蠢蠢欲动了?是不是已经有人开始筹谋着要对付你了?就算你不反击,你手下的人也会反击,因为他们承担不起你失败的后果,因为你若败了,万一旭儿对付他们,他们不就剩死路一条了?”
    “你知道这些各为其主,心怀鬼胎的朝臣是什么吗?他们就是毒疮上流出来的脓,到了这一步,已不是敷几贴药,喝几碗药汤,就能平复时局,到了这一步,非锯腿断臂不能根治。”
    “旭儿下不去手,也不可能是你的对手。所以朕,不得已,只能代他行屠刀之事了。”
    昭元帝说着,绕出书案,负手慢慢行到程昶面前,语重心长道:“昶儿,其实这些年你一步步走过来,你心里的怨,心里的恨,朕都知道。朕包庇昉儿,包庇暄儿,的确对你很不公平。你放心——”他一顿,将一柄雪亮之物递到程昶跟前,“朕这次,不会亏待你的。”
    程昶的目光落在昭元帝手中的匕首上。
    刃光如水,锋利无匹。
    程昶道:“你想让我亲手杀了你,为我自己报仇?”
    “你扳倒昉儿,逼死柴屏,迫暄儿堕崖,还有暄儿喜欢的那个方氏,也被你逼得自戕而亡。你一步一步走过来,不就是为了让所有害过你的人血债血偿,不就是为了报仇吗?眼下只剩朕一人了,朕……成全你。”
    “成全我?”程昶看着昭元帝,颊边的灰青斑纹为他的眉眼蒙上一层阴戾。
    他接过匕首,细细看了一眼,忽然笑了:“你可能弄错了一点,程昉、程暄、柴屏、方芙兰,这些人或死或败落,跟我其实没多大关系。”
    “郓王贪婪愚蠢,为了储君之位,私自挪用塞北兵粮,这样的人,根本不配为王;柴屏一念堕落,这些年为陵王行尽不义之事,手上沾满鲜血,死在囚牢也是罪有应得;陵王起兵弑帝,不过是怕通敌败露,从此再无生路;方氏为了一个莫须有的‘冤情’,投诚陵王,背叛于她有恩的忠勇侯府,后来幡然醒悟弃绝生念也当是她自作自受。这些人,皆亡于他们自己的心魔,我是用了些伎俩让他们得偿果报,但害死他们的,从来都是他们自己!”
    程昶淡淡道:“我是打算报仇,也的确从报仇中得享过一瞬难以企及的愉悦,但后来我想明白了,我之所谓的报仇,不是为了一时之快,而是为了公道,为了能平平安安地活下去,否则我与陵王方芙兰之流何异?”
    他将匕首扔在地上。
    金石坠地,发出铿锵一声。
    “这个交易我不做。”
    “你已经是将死之人了,我以后还有大好的日子,我何必拿自己的命换你的命?再说像你这样困于心魔的人,活着未必比死了好,求不得解脱,无论生死,你永远都在炼狱之中。”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4-24 00:57:02~2020-04-25 22:25: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现场表演一个豹笑 2个;苏泽弈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开到荼靡 60瓶;42242086 10瓶;开心糖 3瓶;海灵儿 2瓶;李柯、草菇的圭新似鹣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一七三章
    程昶说完这话, 负手转身,往殿门走去。
    昭元帝看了眼落在地上的匕首, 目光移向程昶的背影, 慢吞吞地道:“你说得对,让你拿命跟朕换, 的确有些不划算。此前太医为朕诊脉,说朕——大概要死在这个夏天了。”
    “从那时开始,朕就想啊, 朕便是死,也要死得其所。”
    他悠悠地道:“你出不去的,朕早已让殿前司的人在外头守着了。”
    程昶听明白昭元帝这话的意思。
    他就是死,也要把罪名栽到他身上,他要让他背上一个弑帝的名声, 这样殿前司便能名正言顺地除掉他了。
    程昶觉得可笑。
    可笑这个老皇帝到了现在依旧执迷不悟。
    他回过身, 看向昭元帝。
    “陛下这几年, 可曾觉得愧对程暄?”
    昭元帝的瞳孔微微一颤。
    “你其实是愧对他的吧?否则郓王倒台后,你不会让他掌权;否则他起兵弑帝,你不会想法子为他开脱;否则他杀我, 你不会是非不分地包庇他。”
    “最重要的是,你忽然意识到, 你这个心狠手辣的第三子, 或许才是几个儿子中,最像你的一个。”
    “可是,陛下今日在做什么呢?”程昶抬手指向昭元帝的书案。
    书案上除了笔墨砚山, 只放着一卷陵王通敌大案的卷宗。
    “陵王的罪名早已定了,礼部与刑部也在草拟咨文告昭天下了,陛下这时候,还看他的卷宗做什么?”
    程昶笑了笑:“其实我知道陛下想做什么。”
    “陛下想看看,有没有法子在卷宗上找几个漏洞,把通敌的罪名,害死塞北将士的过错,一力推到陵王身上,你想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你想保全自己好皇帝的名声是不是?”
    “你对陵王的心疼、愧疚、自责,终究抵不过你的自私。”
    “你担心他起兵弑帝、害死忠良将士的罪孽,也会成为你身为君王教子无方的污点。”
    “你不想自己为政的一生中,背上这么大一个罪过对不对?”
    “朕、朕……”昭元帝听了这话,脸色终于变了,“朕是个好皇帝,一直是个好皇帝。”
    做太子的时候,昭元帝不被先帝所喜,险些被废除太子之位。
    后来先帝忽然驾崩,宫中几王夺位,朝野动荡暗流汹涌,杀伐流血长日不休,若非琮亲王与诸多旧臣帮昭元帝稳住储君的宝座,只怕今日无上尊位上的人并不是他。
    以至登极后的几年,朝野中也异声难平。
    昭元帝的这个龙椅,来得战战兢兢,坐得也战战兢兢。
    所以他自始至终,都想为自己博一个为帝的好名声。
    所以直到他大权在握,起初战战兢兢不被人信任的几年,终究在他心里生了根,发了芽,从一个心结,酿成心魔。
    其实最开始,他也许是一个好皇帝,甚至是一个好人,可惜无上的尊权最是消磨人心,何况还是一个凡心入魔的帝王。
    于是在后来长日累月的岁月中,在慢慢剔除掉是非与仁善后,私欲凌驾一切之上,这颗满目疮痍的帝王之心,除了自私与猜忌,便什么都不剩了。
    “朕当政的这些年,勤政自勉,兴水利、惠民生、造福百姓,大绥的昌盛富庶,是天下万民看得见的,你……你不能抹杀朕的功绩。”
    “哪怕朕到老了,快死了,也想为这个江山寻一名英主,所以朕才拼命去找旭儿,立他做太子。朕、朕是不愿朝野动荡,不愿当年流血杀伐重现绥宫,所以朕才要杀你!”
    “没有人要抹杀你的功绩!且你是不是好皇帝,与我有什么相干?难道就因为你想当一个好皇帝,我就要因为你的猜忌之心牺牲吗?”程昶道。
    “我不偷不抢,不伤人害人,我堂堂正正地活着,任何人,都不能决定我的生死。”
    “况且你就是惠及了天下人,只要有人因你的私欲冤死了,你就不是干净的。功绩不能弥补罪孽,陵王犯下的过错,最终会成为你毕生的污点,青史流传,这就是你自私自利的代价。三万亡魂未息,汲汲营营这么多年,你到老了,回头望,你还有什么?”
    “你以为你和宛嫔情深?其实不然,你与她本就不伦,不得相守也属天理伦常。”
    “你以为你建下丰功伟绩,可满堂的朝臣皆因为你待陵王的一念之差,纷纷拜在新任储君的陛台之下,有谁曾来看过你一眼?”
    “你以为你登上了无上尊位,可三十年功名无非尘土,你行至朽年,还不是要在这个深宫里化为枯骨。”
    “你行事若真对得起自己的心,何必一辈子为了一份虚无缥缈的感情与一个虚无缥缈的名声而活?”
    “你的妻、你的子、你的臣,皆因为你的自私自利离你远去。”
    “你什么都没有了。”
    昭元帝听了程昶的话,惶恐地睁大眼。
    他的脸上血色褪尽,覆上一种灰败之色,仿佛大限将至之人,连眼珠子都浑浊不堪。
    然而他到底是久立于天下之巅的人,茫然了这一瞬,神情很快恢复如常。
    他还没忘记他今□□迫程昶来见自己的目的。
    昭元帝低低笑了:“你这么有恃无恐,是不是早在来延福宫前,就命人去皇城司寻卫玠了?”
    “没用的,皇权动荡之际,你身为王世子,在禁宫之中擅调禁卫,便是谋反之罪,便是死罪。”
    “谁说朕什么都没有了,朕还有旭儿!”
    “你死了,这个江山,就是朕的旭儿的!是朕最宠爱的儿子的!”
    程昶面无表情地看着昭元帝。
    近黄昏时分,日光格外刺目,漫天华彩透过窗纸,披在程昶的双肩,随后一束一束洒落大殿中光可鉴人的柿蒂纹上。
    他虽是逆光站着的,可他的眸色却格外坦荡。
    坦荡得似乎一切魑魅魍魉到了他跟前都该消弭无形。
    昭元帝也看着程昶,一瞬间像是被这目光所摄,不知怎么,他忽地觉出一丝紧迫之感,仿佛再不动手一切就为时已晚。
    他再不迟疑,疾步上前,捡起地上的匕首,举匕便向自己的胸膛刺去。
    他到底是一个老朽之人,动作再快,怎么可能快得过风华正当年的程昶。
    程昶也在这一刻反应过来。
    他一把握住昭元帝的手腕,狠狠往外一搡,巨大的力道震落了昭元帝手里的匕首,匕首哐当一声,再次落在地上,顺着光滑的地砖滑出很远。
    外间守着的禁卫似乎听到大殿内的动静,往殿门靠近了些,但谁也没有推门入殿。
    程昶看着昭元帝,忽然,露出一个清淡的,讽刺的笑容。
    他转身,再度朝殿门走去。
    伸手抚上门闩时,他闭了闭眼。
    其实他也不确定目下在殿外的究竟是谁。
    诚如昭元帝所说,无论殿外守着的禁卫是殿前司还是皇城司,他都是死路一条。
    所以他今日也在赌。
    赌这世上,有人与他一样,在历经坎坷与生死后,心中仍留存着是非,笃信着公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