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在你眉梢点花灯 > 第15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2节

    田泗点了一下头:“他随忠勇旧部一并来了金陵。他说,你、你如果,喜欢金陵,可以留在这里。你、你是读书人,心中多少有点抱负,他都明白的。”
    田泽沉吟片刻,正欲开口,外头吴峁已经亲自过来请了。
    “原说跟太皇太后请安,五殿下自个儿去慈清宫即可,今日可巧,琮亲王殿下竟进宫来了,陛下便让杂家过来传五殿下去文德殿,先与亲王殿下见上一面,尔后再一并去慈清宫。”
    田泽听是琮亲王主动进宫来了,愣了一下。
    这些年他一直住在金陵,程昶失踪两回,云浠满世界地找他,他也曾帮忙。
    他知道琮亲王着恼昭元帝,自程昶消失在皇城司后,琮亲王一直称病在府,便是有回昭元帝亲自登门,也推拒不见。
    眼下程昶平安回宫,两兄弟的关系虽有缓和,但琮亲王主动进宫,这还是年来头一回。
    但田泽没多说什么,低低应了声“是”,由吴峁引着往文德殿去了。
    琮亲王年轻时俊美无俦,而今盛年已过,双鬓微霜,依然风姿翩翩,田泽见过他,坐下来陪着他与昭元帝说了一会儿话,见日色将收,便一起去往慈清宫。
    今日是家宴,慈清宫里早已备好晚膳,但程昶与陵王都没来,只有郓王与小皇子过来了。
    宛嫔的身份到底见不得光,田泽如今记在彤册上一名早逝的妃嫔名下,仍名程旭,玉牒上更是写在故皇后名下,说是自小由故皇后亲自教养,给了他一个嫡皇子的体面身份。
    是以一顿家宴吃下来,过往前尘提不得,皇权更迭之际,明日将来更提不得。
    天家人的秘辛太多,骨血亲情在愈演愈烈的厮杀中渐渐剥离,沾血沾得太多的两个人来都不来,无关紧要的话头说起来,跟不施粉墨就登台唱戏似的,寡淡极了,连玉盘里的珍馐也没了滋味。
    太皇太后恹恹的,没动几下玉箸,便说餍足了。
    余下众人只好也停了箸。
    昭元帝与琮亲王一起把太皇太后送回了寝宫,沿着月下小径往前宫走去。
    行到岔路口,琮亲王向昭元帝一揖,请辞道:“陛下,天晚了,臣弟礼部还有要事,先一步告退。”
    昭元帝看他一眼,淡淡笑了笑:“去吧。”
    待琮亲王的身影消失在甬道口,昭元帝长长一叹:“平修也要与朕渐行渐远了。”
    他的声音有些悲怆,跟在身后的吴峁听后,连忙接话道:“陛下这是哪里的话,再过七八日,五殿下就要认祖归宗了,亲王殿下辖着礼部,成日里里外外忙着,连影儿都见不着,还不是全副身心地为了陛下与亲侄儿的事操持?就这么,亲王殿下还专程来与陛下叙话呢,这不是亲密无间是什么?”
    昭元帝晒笑一声:“你这个老东西,最会拿人心思。”
    但他的笑容慢慢又消失了,平静地说:“这宫里,什么人怀着什么样的心思,朕都知道。”
    夜风不疾不徐地拂过宫楼,初夏的天到了这个时辰,已经不大炎热了,风沁凉得像有实质,昭元帝迎着风往前走,唤了声:“宣稚。”
    跟在一旁的宣稚拱手道:“末将在。”
    昭元帝问:“暄儿近日又在他的‘茶楼’传见过罗复尤与裴铭吗?”
    “回陛下,自从日前陛下召见过陵王殿下后,殿下近日已没再传见罗大人与裴大人了。”
    昭元帝日前召见陵王,没什么,随便敲打几句,顺便提点他,程旭认祖归宗后,他这个皇帝第一个要除的不是他,而是大权在握的王世子程昶。
    说白了就是提前通个气,陵王毕竟是昭元帝的亲骨肉,只要他按兵不动,老实交权,昭元帝愿意留他一命。
    如今看来,陵王倒也闻弦音知雅意。
    他自小就这么聪明,这一点昭元帝一直知道。
    昭元帝颔首:“旭儿回来后,朕如今已有些想通了,这些年,说到底是朕对不起暄儿,若他肯交权,等旭儿登极,便让暄儿去幽州,亦或去冀州,他一直倾心那个方氏,虽然残花败柳,朕准他带着她一起走。”
    “昶儿呢,最近在做什么?”昭元帝又问。
    “回陛下,三公子近日除了见过卫大人一回,其余时日,似乎……没做什么。”
    昭元帝稍稍一怔:“连你也探不出虚实?”
    他说着,又道:“琮亲王府的府兵昶儿暗中养了不少,但归根究底,不是宫中禁卫的对手。卫玠这个人,虽然有些意气用事,但他凡事知分寸,到时候一旦兵起,他至多派亲信保护昶儿,绝不会擅掉皇城司的兵马,这一点朕放心。且眼下云洛回来了,云氏女哪怕再怎么向着昶儿,忠勇旧部到底是听命宣威的,忠勇一府的冤屈与旭儿能否登极休戚相关,宣威没理由会帮琮亲王府,按说朕不必担心,但是……”
    但是不知怎么,他总有些不安,似乎会有什么预想不到的变数一样。
    就像程昶一而再再而三的死而复生。
    昭元帝没把这后半句说出口。
    良久,他再次长长一叹:“暄儿实在是……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去动昶儿,这么一个人,一旦动了,就后患无穷了。”
    宣稚听到“后患无穷”四个字,怔了怔,朝昭元帝拜下。
    一个人一旦被帝王视为后患无穷,下场无非只有一种,诛。
    不择手段,不问因果地杀而诛之。
    夜风渐盛,跟在昭元帝身后一列内侍宫婢穿过甬道,朝辽阔的丹墀走去。
    他们一个个低眉顺眼,明明没什么表情,可仔细看去,眉宇之间,竟有一抹兔死狐悲的惶恐。
    不知是不是听到“后患无穷”四个字后,心中突生了一种死生无常的荒凉感。
    左右他们这些人,蝼蚁一样,在帝王眼里,他们的命都不值钱。
    昭元帝道:“平修这个儿子,太厉害了,莫要说昉儿,恐怕连暄儿都不是他的对手。”
    他道:“朕是个自私的人,注定要对不起平修了。”
    那时候先帝忽然驾崩,宫中乱过一阵,几个皇嗣都对尊位虎视眈眈,他独身在外,若非琮亲王帮他稳住朝纲,铲除异己,他只怕要落得马革裹尸的下场。
    尔后他登极,琮亲王交权、称臣,对于皇权,这些年没有僭越过半步。
    昭元帝曾发誓此生要一直待琮亲王如最亲密无间的兄弟一样。
    可惜,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昶儿这个人,太厉害了。”昭元帝又说了一遍,“朕这些儿子,没一个是他的对手。”
    一身本事可堪帝王忌惮,也不知是福是祸。
    昭元帝问:“宣稚,你是效忠朕的吧?”
    宣稚立刻拱手道:“回陛下,臣是陛下的臣,自然效忠陛下。”
    昭元帝看他一眼,良久,缓缓道:“眼下已近五月了,前两日太医为朕诊脉,低声对朕说了句实话。”
    “他说朕,恐怕见不到今年秋天的金杏了。”
    “朕大概要死在这个夏天了。”
    宣稚闻言一愣,俯首跪下:“陛下不要这么说,陛下是九五之尊,自有苍天庇佑——”
    “朕自己的身子,朕自己知道。”不等宣稚说完,昭元帝便打断道。
    “朕问你话呢,即便朕老成这个样子,病成这个样子,你也是效忠朕的吧?不会不等朕宾天,就另择新主吧?”
    宣稚伏地向昭元帝揖下:“回陛下,末将誓死效忠陛下。”
    昭元帝笑了笑:“这就好。”
    “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一切,便由朕来收拾妥当好了。”
    “你放心,朕已经想好了一个□□无缝的办法,到那时,朕呢,不会为难你的。”
    昭元帝看向远天,星辰遍布的夜空,或许因为太亮了,隐隐可见翻腾的,游荡的浮云。
    他于是问:“你说,明日究竟是晴是雨呢?”
    然而不等宣稚答,他便只身往寝宫走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病了一个多礼拜,让大家久等了。
    截止下章更新前,本章两分评均有红包。
    最近收到一个好消息,明天的新章的也有红包,那么咱们明天见!
    感谢在2020-03-01 22:58:12~2020-03-10 22:06:4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36565902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现场表演一个豹笑、南苑北折 2个;苏泽弈、夏夏、魏魏153、a野妃凉凉、小娇娇、42179509、菜妈、春夏秋冬的风花雪月夜、小挖出来、梦雪、鸽子、suezzheng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ansejin 68瓶;梦小
    第一四四章
    第二日是大晴天。
    陵王到了方宅, 接上方芙兰与方府的人,一路往灵觉寺而去。
    灵觉寺是个小寺, 因修在金陵北郊,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平日罕有人至。
    不过这样也好, 方府的人本来就是钦犯,眼下罪名未洗,他们却提前回到金陵, 是不该抛头露面。
    方芙兰本来打算一早带着家人来寺里除秽洗尘的,奈何她的两个庶弟在路上耽搁了些时日,直至近日才回到金陵,她今日与他们也是数年来头一回见。
    一路到了灵觉寺,众人斋戒沐浴, 再聆听两个时辰佛法, 便算礼毕。
    当年方府遭难后, 府上这些年活下来的人所剩无几,除了方芙兰的两个庶弟、一个姓秦的小娘,再有就是从前跟在方远山身边管家方留, 以及几名仆从与远亲。
    方芙兰的生母早在方远山问斩的第二日就自缢了,所幸这个秦小娘一直将方芙兰视如己出, 二人之间十分亲厚。
    众人用完斋饭, 陵王身边的武卫将他们引至一间静室,供他们叙话。
    或许因为陵王在侧,一行人正襟危坐, 便是叙话,也只敢说些无关痛痒的,陵王见状,对方芙兰一点头,径自离开了。
    他今日是难得闲暇,另找了间厢房歇下,闭目养神。
    但养神也不是真的养神,昨日宫中家宴他没去,还要听人把家宴上的消息一一说来。
    秦小娘见陵王走了,这才对方芙兰道:“你想带我们来佛寺里去秽,提前说一声,让你留叔驱车不就行了,怎么还劳烦陵王殿下?”
    方芙兰笑了笑,没答这话,转而问方释方釉:“你们路上遇着什么事了,怎么足足比小娘晚了大半月才到金陵?”
    方释方釉对视一眼,均是支吾不语。
    半晌,方释才道:“也没什么,路上三弟病了,耽搁了些时日。”
    “对、对,我病了一场。”方釉紧接着道。
    病了?
    方芙兰愣了愣,这些年他们流放在外,身子不好可以理解,秦小娘与方留尚且面黄肌瘦,但看方释方釉,体态康健,面色红润,不像是易犯病症的模样。
    但方芙兰没说什么,见寺里的小僧奉来荷叶饼,想起方釉儿时最爱吃这个,站起身,要把自己这一碟递给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