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剑三]维以不永伤 > [剑三]维以不永伤_15

底色 字色 字号

[剑三]维以不永伤_15

    李倓心知时间不多,剑招愈加狠辣,竟逼得令狐伤往后退了几步。令狐伤面无表情的脸上有了一丝惊疑,长剑剑刃扣住李倓凌云墨龙剑剑托,左手聚力拍向李倓腰间,眼见就要得手,令狐伤突感脚下一阵虚浮,拍向李倓的手落了空,扣住李倓剑托的长剑竟被李倓的凌云墨龙剑挑到了半空。与此同时,原本近在咫尺的人突然向后退了去,足尖踩着刚刚断毁的便桥,借力跃上了对面的路上。令狐伤暗道不妙,便桥已从中间断开,他正随着半截桥身一起往下坠,令狐伤,伸手攀住连在对岸的桥绳,借力一跃而上,落在了另一边。
    此刻,没了火光的掩盖,李倓与令狐伤隔崖相望。对面的人,是间接害死李沁的仇人,是曾经与李倓共同筹谋的友人,又是李倓心底最后一个期待的人,然而今日,令狐伤执剑而来,没有任何的言语,眼中带着冷酷的杀意,招招要置李倓于死地。一直冷静的建宁王脸上的表情多了一丝悲凉。
    崖岸那边,令狐伤背对身后狼牙军,嘴角噙着一抹淡然的笑意。将手中软剑收起,令狐伤压低了声,向对面的人说了两个字,随后藏起笑意,转身带着一队兵马离去。
    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凌云墨龙剑,李倓心头掠过一抹诧异,令狐伤对他说的两个字,他看得清楚。
    保重。李倓想要揣摩为何会说这句话,却想不出答案。那边令狐伤已带着兵马退了回去,李倓转身,看着前面那队快要消息在眼中的车队,归剑入鞘,抬脚跟了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
    ☆、山雨欲来
    辇队行至马嵬驿,玄宗下令至此稍作休整,第二日清晨再出发。李倓只身抵达马嵬驿之时,太子近卫告知李倓李亨已被玄宗传唤,李倓思忖片刻,向玄宗跸驿行去。
    李倓乃太子李亨三子,守卫见李倓前来未加阻拦,等李倓走近驿门外,便听得杨国忠与李亨激辩之声传来。
    此时高力士正奉贵妃之命将一盘新鲜水果送予玄宗,高力士一见李倓,脸上堆起笑容,正要对李倓拱手作礼,却被殿内一阵帝王的呵斥声惊住了步子。
    “够了!朕不想再听下去,你,出去!”玄宗话音一落,立在驿门外的高力士连忙回过神,引着身后捧着果盆的小太监向跸驿里走,临过李倓身边,高力士向李倓微微点了下头,正巧此时李亨从跸驿内走了出来。李倓微微垂眼,他猜得不错,李亨是如何也辩不过杨国忠的。
    高力士显然也料到被玄宗轰出来的人应是李亨,向李亨恭敬地欠了下身,走进了跸驿内。
    李倓本打算求见玄宗替李亨出谋划策,现下李亨被玄宗撵了出来,李倓心头倒是松了口气。
    在赶往马嵬驿的路上,李倓细细思量过该如何应对杨国忠在玄宗面前对烧毁便桥一事的诋毁,纵是千百个理由掠过脑中,李倓觉得毫无用处。玄宗垂垂老矣,偏听偏信杨国忠,在其耳边参奏杨国忠无异于自掘坟墓。有时候,做事不仅要靠手段与头脑,直接一点儿反而更容易迅速达到预期目的。
    “父皇真是越来越糊涂了!”李亨压低了声音,边走边对身边的李倓道,平日温善的脸上此刻满是怒容。
    李倓不动声色地将玄宗跸驿处拱卫守军仔细打量一番记在心头,过了半刻才安慰李亨道:“此番是儿臣思虑不周,让父亲蒙羞,儿臣向父亲请罪。”言罢,李倓竟真要跪地请罪。
    李亨知道此事不能苛责李倓,若非近年李倓在李亨身边为他筹谋,他这个东宫太子之位怎会如此稳固。尤其在安禄山起兵这半年里,朝廷上不再是杨国忠一人独大,李亨这个东宫太子的名望也逐渐刻在了朝臣们的心头之上。如今,安禄山起兵,半年内连克东都与帝都,尤其是杨国忠的那一次奏本,让统领二十万士兵的哥舒翰仓皇出兵,最后被安禄山击溃,潼关失守,李亨本以为能借此将杨国忠彻底扳倒,然而因着贵妃的关系,玄宗只撤了杨国忠一小部分权力息事宁人。此次烧毁便桥之事也不能完全责怪李倓,最初发现杨国忠烧毁便桥的是李亨,若不是他急着扳倒杨国忠,也不会被杨国忠借机倒打。
    一手托住李倓的胳膊,李亨缓和了下眼里的厉色,温声道:“罢了,这次也是父亲心急,与倓儿无关。只不过……”李亨眼神暗了暗,“如今让杨国忠借机扳回了一局,实是不甘!”
    李倓即刻捕捉到了李亨话里的意思,心头暗自冷笑,李亨越来越会使唤人了。心里再是冰冷,李倓面上仍一派恭谦:“父亲,如今陈玄礼将军在何处?”
    “为何突然提到陈将军?”李亨不解地看着李倓,只见对面的人神情轻松,也不由得松了松神。
    李倓挑唇轻笑:“向陈将军借兵。”
    “什么?!”李亨刚松下的眉头又紧紧拧在了一起,他狐疑地看着一脸镇定自若的李倓,愈发感觉李倓越来越让人胆寒。
    李倓所说的向陈玄礼借兵,李亨不明所以。李倓也未向李亨多做解释,只向李亨讨了太子令牌,独自一人往陈玄礼的驻营里走去。
    早在帝都长安之时,陈玄礼与李倓相交不深,但陈玄礼的亲兵们见建宁王前来,未做阻拦。
    陈玄礼在李倓迈入驻营的第一时间便走出了军帐,迎面向李倓走来,等走至李倓身前三步,陈玄礼向李倓拱了拱手,做礼道:“末将拜见王爷。”
    听得这一声“末将”,李倓微微怔了一下。在帝都长安,从未有武官在李倓面前称自己为“末将”,而都是以“卑职”自谦。早在多年前,李倓封王开府后,李倓也曾带兵作战,自南诏叛乱之后,李倓一直安居帝都,昔日铁骨豪情逐渐被阴谋诡计取代,李倓不知这到底是对还是错。
    “陈将军客气。”李倓笑着向陈玄礼点了下头,以目示意陈玄礼引自己进入营帐之中。
    陈玄礼未做犹豫,当即引李倓来到营帐之中,命人不得打扰。
    今日马嵬驿阴云密布,料想不多时便会有一场倾盆大雨。此刻帐外雷鸣之声不绝于耳,又一道响雷炸耳,李倓在这阵雷声之后才开了口。这一开口,无疑比天上的响雷更加令人惊骇。
    “陈将军,太子与殿下,你更忠于谁?”
    虽早知李倓这次前来必是让自己有所抉择,但陈玄礼未料到,李倓丢来的第一个问题,便让陈玄礼进退两难。
    忠于陛下,日后太子登基,陈玄礼日子未必好过。忠于太子,等于默认自己有悖逆之心。不论选哪一种,陈玄礼皆会背上谋逆之罪。
    然而,毕竟是经历过朝堂和战争洗礼过的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的脸色只微微在眉梢崩了一小点,他仍是泰然地道:“忠于陛下与忠于太子有何不同?”
    “好一个借力打力的禁军大将军!”李倓佩服道,“但如今陛下垂垂老矣,只听杨相国一人所言,杨相国处处打压太子,陈将军亦是看在眼中,即便如此,陈将军仍旧认为忠于陛下与忠于太子是一样的么?”
    陈玄礼闭了下眼,似乎是在考虑李倓的问题。但李倓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而且李倓也指明了,陛下的背后有一个杨国忠。
    “大将军,考虑的如何了?”李倓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他深知如今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只要说动陈玄礼,大事即成。若说不动,李倓自信有能力一剑取下陈玄礼的人头,出示太子令控制住禁军。
    陈玄礼思量了片刻,睁开眼,目光直视李倓,似乎想将面前这个建宁王打量清楚。李倓此刻脸上浮现出一种希冀与坚定,似乎早已替陈玄礼做下了决断。
    陈玄礼叹了口气,笑着道:“王爷只想要杨相国的命还是要太子登基呢?”
    “杨国忠亡,太子登基!”李倓坚决地道,搭在腰侧佩剑上的手攥紧了凌云墨龙剑的剑柄。
    “轰隆——”帐外雷声大作,大雨倾盆而下,掩盖了营帐中两人交谈的声音。
    李亨立在自己的太子营帐中,不停地来回踱步,直至高力士走入营帐,李亨才放下了心。
    作者有话要说:
    ☆、马嵬兵变
    骤然而下的大雨只持续了片刻。陈玄礼握着手中的太子令牌,望着冒雨而去的李倓,忽然觉得李倓的背后腾起一条直冲云霄的墨龙。
    “墨龙么?”陈玄礼喃喃自语,“可惜了,虽有王者之心,却只能为辅政之臣。”
    这一场雨,让连续赶了一天路的玄宗稍解疲乏。玄宗眯着眼,卧在睡榻之上小憩,高力士等玄宗睡熟,唤了一名内侍替自己守在玄宗身边,退出了跸驻。
    玄宗的跸驻之处选了马嵬驿较为僻静的佛寺,除了皇帝与贵妃,其余人等皆在佛寺山脚安营扎寨。李亨的营帐是所有臣子中最贴近玄宗跸驻的,然而离玄宗跸驻仍有一段距离。
    高力士从山上走至李亨的营帐用了一刻左右的时间,等他走至太子营帐内,营帐内拧着眉头焦急踱步的人这才松了口气。
    “高公公,陛下那方……”
    “殿下,陛下已然安眠,建宁王可回来了?”高力士深知事关紧急,只能僭越打断李亨的话。
    “尚未,倓儿虽说万无一失,但本王总归不放心。”李亨生性温和,被册立太子后又一直被李林甫和杨国忠打压,朝中势力少得可怜,这一年虽有李倓暗中替他谋划,今日他也未敢做出这么违逆之事。事已至此,李亨毫无退路,但骨子里的胆小与唯诺又让他对这件忤逆玄宗之事深感愧疚。
    高力士陪在玄宗身边多年,对这个太子的心性亦十分了解。此刻最重要的是稳住李亨,高力士开口劝慰:“殿下,恕卑职说句大不敬的话,殿下对建宁王是否深信不疑?”
    “是……”李亨回答的并不干脆,眼中一抹犹疑之色被高力士看在眼中。高力士面上一切如常,他继续道:“殿下既然相信建宁王那还有何担心?”
    高力士话音刚落,李倓便走进了李亨的营帐之中。此时天已放晴,李倓浑身上下被雨水打湿,额间一缕长发上还沾着雨水。高力士见李倓这副模样,连忙从袖中掏出一抹方巾,恭敬地递到李倓面前:“王爷怎未撑伞?”
    李倓剑眉微簇,伸手接过高力士递来的方巾,只随意抹了下额上的雨珠,而后拱手向李亨行礼:“父亲,一切妥当。”
    营帐的主人冷眼看着李倓手中的那抹方巾,转瞬收起了眼中的寒芒,李亨温和地向李倓点了下头,笑着道:“辛苦你了。”
    高力士来到太子营帐已过了小半时辰,约莫玄宗快要醒来,高力士拱手向李亨告辞,临走之时,高力士向李倓丢了个眼神,李倓向李亨做礼拜别,与高力士一同走出了太子营帐。
    高力士此番前来除了要转告太子,玄宗一切安然外,更想与李倓确认神策军一事。
    李倓随着高力士的脚步往山顶佛寺走,走了须臾,高力士停下脚步,试探李倓:“建宁王智谋超绝,竟能说服陈将军,杨相国的性命已是王爷囊中之物。”
    此时的李倓一派悠然,好似即将来到的风雨与他毫无干系。出太子营帐之时,高力士丢来的那个眼神里李倓就看出了高力士的心思,这个垂暮的老宦官心心念念着神策军的指挥权,李倓若不给高力士一些甜头稳住高力士,即使能掀起风雨,取了杨国忠的性命,而要再要杨贵妃的性命怕会难上加难。要彻底的让玄宗死心,心甘情愿地退位,诛杀杨贵妃是必须之举。
    “高公公放心,事成之后,神策军指挥使一职自然是高公公的。”李倓右手拇指与中指扣在左手腕上轻轻摩挲,见高力士喜上眉梢,李倓收住了眼中的悠然之色,目光冷峻,“如果失败,一切皆是徒劳,公公定然明白。”
    “卑职知道。”高力士被李倓的目光惊了一下,而后恢复了平日里的恭谦神色,向李倓拱手作礼,独自走回了佛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