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金粉红楼 > 第3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4节

    说起来燕西的朋友,白绍仪和清秋一致认为燕西的朋友虽多,只有这个谢玉树是个最靠谱的人。他出身一般人家,家境和燕西那些豪门子弟比起来就寒酸的很了,可是谢玉树和燕西他们在一起,并没特意巴结,也没自惭形秽,他真诚热情,待人都是极好的。燕西虽然纨绔习气重,可是谁也不傻,燕西自然分得出来谁是真情谁是假意,他倒经常对谢玉树说真心话。两个人关系不错,谢玉树常来金家走动,和金家的几个少爷小姐都认识。
    “你毕业就来了上海,如今看起来很果真是长进了。我只听燕西说你在外资公司高就,是哪一家公司啊。”白绍仪热情的对着谢玉树打招呼,纪家是上海的首富,今天来做客的都是上海有名的人物,没想到谢玉树没有背景却能很快的闯出一番事业来。
    谢玉树早也不是寒酸的穷学生了,他西装笔挺脸上已经有了生意人的圆滑,可是在谢玉树不经意看向梅丽的时候,他的眼神还是和以前那样清澈。白绍仪和清秋早就把两个人的表情收入眼底,夫妻两个相视一笑,清秋对着梅丽道:“我还以为你觉得没趣跑了呢。你刚来上海人生地不熟的,万一迷路了怎么办?路上遇见点事情怎么办?”
    “其实这里是租界晚上出去还算安全,纪家一向待客周到,见着梅丽出去也会叫车送她的。我如今在美孚石油做个经理,也不过是混日子罢了。”谢玉树刚才从梅丽的嘴里知道了金家的事情,知道她是跟着表哥表嫂来上海躲麻烦的,生怕清秋和白绍仪责备她。
    清秋对着梅丽别有意味的一笑:“看看,我们梅丽也有了护花使者了。我哪里敢教训她。真的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你,我们梅丽一直闷闷的我是吧办法使尽了也不能得大小姐一笑,今天她遇见你立刻是转晴天了。梅丽在上海真的是没有认识的人,我整天在家拖着个孩子也不能带着她出去。还请谢先生看在以前的情分上,闲了带着我们梅丽出去走走。”
    谢玉树话一出口已经觉得失言了,又被清秋打趣,顿时脸上涨得通红,结巴的解释着:“我没别的意思,其实八小姐一直和我说白先生和白太太对她极好,比亲哥哥亲姐姐还好呢。好啊,我最近有年假还没休息,上海玩的不地方不少,我做向导。”
    梅丽红着脸,有些挂不住,娇嗔的和清秋抱怨撒娇:“清秋嫂子你再说我可要生气了。”
    “是谢先生,我们好久没见了。真的没想到你也来上海了,戴维和你太太也来了。你们是六小姐的主宾 ,我早就该过来和你们打招呼了,可惜被一点杂事缠住脚了。”赵一涵端着一杯红酒笑眯眯的过来。
    ☆、第九十七章
    再次和赵一涵面对面,清秋心里无来由的轻松起来,以前的戒备嫉妒紧张吃醋都不见了。眼前的赵一涵,人还是那个人,可是气质神态完全不一样了。她再也不会看似自然其实刻意的展示着女性的柔美,对着男士们巧笑嫣然。再也不会迎合别人的意思,做出来温柔大方的样子,也不会忽然咯咯的笑起来,吸引别人的眼光。现在的赵一涵没了以前刻意的装饰打扮,只是穿着合体的裙装,头发在颈后挽成个发髻,竟然再无一点珠翠首饰。
    “原来是赵小姐,你不是去俄国深造了?这快就学成回来了?”清秋平静的对着赵一涵一笑,寒暄着。清秋内心暗自吃惊,她竟然平静的对着赵一涵大招呼,放在以前真的不可想象。女人的直觉是最准确的,清秋的第六感告诉她,赵一涵已经完全放下对白绍仪的执念了,她身上的棱角和锐气被磨掉了。这个洗尽铅华,沉淀了焦躁的赵一涵还是个不错的人。
    赵一涵对着清秋淡定的态度也是一惊,白绍仪对着赵一涵点点头,忽略了她眼中一闪而过的吃惊:“就是啊,俄国那边的大学也不错,就是气候太严寒了。你是回来度假的么?”
    “我觉得在那边学校学的都是书本上的东西,我人生的前二十年几乎都在读书中度过的,我忽然发现自己读了那么多书是为了什么?再接着把自己的大好年华浪费在书本里面么?我当初是为了读书啊。在俄国几个月我想清楚了,我读书是为了追求新思想,过另一种人生。我在那边读了一本小说,终于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程的意思。有些东西是不能光读书就明白的。我现在在广州做事情,在那边妇女部任职。这一次来上海是接几个俄国客人去广州的。我多少在学了点俄语 ,可以叫俄国客人们交流,路上也方便点。明天我就要回广州了。”赵一涵微微的侧下头,眼光落在很远的地方。
    这又是个一个赵一萍了!好在不太偏激,按着赵一涵不服输,敢闯敢干的性子,拿去广州才算是得其所哉了。“你倒是看着更自信了,我想赵老知道你现在的样子肯定会欣慰的,对了你哥哥也在那边,你和他联系了吧。”白绍仪忽然想起赵忠恕也在广州似乎也不错,暗想着赵忠恕和赵一涵兄妹两个从小吵到大,现在他们都是一个阵营里面的人,总算是兄妹两个意见统一一次了。他们如果能捡起兄妹情谊也是意想不到的结果。谁知赵一涵听着白绍仪提起来赵忠恕脸上神色一僵,她抽下嘴角,生硬的挤出来一句话:“你有什么事情直接给他写信吧。我不是信差。”
    “可不是绍仪要抓信差,只是我们过几天要回扬州老家,想问一声,你们兄妹有什么要话要带给老家的人。不过看起来你们都成了大忙人,就不打搅你们了。”白绍仪没想到赵一涵直接表示自己和赵忠恕不熟,未免有点尴尬,清秋忙着出言解围。
    “我和我哥哥一向是意见不合,你们也别介意。我没什么话要和老家的人说,至于别人我也不清楚。”赵一涵对清秋点点头,口气淡漠。
    清秋皱下眉,还是忍不住压低声音:“我们在路上遇见了令妹,虽然这是你们家的事情,可是毕竟是一母同胞,你若是有机会见着她还是劝劝她吧。”
    提起来妹妹,赵一涵眼神变得复杂起来,但是她很快恢复了正常,依旧冷淡的说:“她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我也不封建大家长,还能把她拴一辈子。我大概猜出来她如今的处境。人生都有年少轻狂的时候,不狠狠地摔个跟头,走点弯路也不会长大的。我早就没了她的消息,不过还是要谢谢您帮助她。”赵一涵似乎猜出来小妹的处境,她神色复杂,还是对着清秋道谢。
    清秋忽然想起来以前赵一涵和欧阳于坚的关系,一时有些尴尬,亲姐妹两个和一个男人牵扯不清,虽然她不知道赵一涵是什么想法,换成她在赵一涵的位子上,也是不想听见关于妹妹和前夫的一切消息吧。“哦,也没什么。她现在已经应该没事了。”清秋尴尬的回应着,竟然实在无话可说了。
    “我的妹妹,我很清楚她的性格。你们外人只看着她不多说话,从来不当着人前面说半个不字,只以为她是个甜蜜柔软的性子。其实我这个妹妹心里有主意着呢,以前是年纪小,没多少见识。别人说什么她只能听着,现在她也是个大人了,主意拿的正正的。你知道我和我妹妹的事情,其实也没什么难为情的,我都不介意了,你也不用放在心上了。当初的事情无法说谁对谁错,只能说我们两个因为误会而在一起,因为了解分开。我们三个人现在求仁得仁对彼此都没埋怨了。”赵一涵平心静气的和清秋说了一堆话,清秋也平和认真的听着赵一涵的倾诉。她们两个谁都没想到,她们能平相处。
    “感情的事情很难说谁对谁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罢了。你明天要启程去广州,若是方便我们去送送你。”清秋想着赵一涵一个女孩子独自在陌生的城市奋斗,可是个可怜的人。
    赵一涵默默地看着清秋一会,她上下审视着清秋,仿佛像不认识她似得。清秋也不是没被赵一涵审视过,不过以前她对清秋审视也好,偷窥也好,都带着比较较量的意味。这次赵一涵的眼神却不同以往,她看清秋的眼神没了嫉妒和比较,反而是颇有点欣赏的意味。清秋被她看的浑身不自在起来,暗想着这个赵一涵真的叫人捉摸不透,她没了以前的骄娇二气,和轻浮,反而是叫人不习惯了。“哦,若是不方便也就算了。横竖大家还有见的日子呢。”清秋以为是赵一涵还对着她存戒心,忙着解释。
    “我以前是被虚荣心给蒙住了双眼,把自己的错误都归结在别人身上。你确实是个值得戴维钟爱一生的女子。你们的性格真的很适合。我是来接外国客人去广州的,随身的行李很少,我是在外面漂泊习惯的人,一个人能应付的来。我听说你们得了个小公主可惜竟然没时间去看看她了。我想你们的女儿肯定会很漂亮,因为她的父母就是一对璧人。”说起孩子赵一涵的眼神和语调不自觉的变得很温柔起来,在身边围着一群有目的的人,说着虚情假意的奉承话,赵一涵的眼光落在一边白绍仪和清秋身上。
    夫妻之间是否和睦是无法瞒住的,看着白绍仪和清秋两个人一些细微甜蜜的小动作,再想起自己这些年一步错不不错,赵一涵忍不住感慨起来自己当时真的太糊涂了。放下以前的偏执,她觉得清秋其实是个很好的女子。
    “表哥你怎么了?”梅丽正和谢玉树说的高兴,却被白绍仪给抓过来。“你个没良心的小东西,你快点把你嫂子叫过来!”白绍仪气的作势要敲梅丽的额头,他简直要以为是做梦,清秋和和赵一涵竟然相谈甚欢,她们两个不是——白绍仪实在没勇气上去把清秋拉走,可是又担心赵一涵别是换了花招,在清秋跟前诋毁自己。他想了半天只好叫梅丽去把清秋拉走。
    “哎呀,我看你是多心了,清秋嫂子和那个什么赵小姐不像是在别苗头的样子。她们和好了,你不是最大的受益者么?”梅丽懵懂的看一眼清秋和赵一涵,认为表哥是杞人忧天了。
    这个孩子一点也不可爱了!白绍仪瞪一眼梅丽,催着她去把清秋叫过来。那边赵一涵早就看见了白绍仪的小动作,她一笑对着清秋道:“你还是过去吧,再不然白绍仪真的要维持不住绅士风度,要当着众人的面前抓狂了。我们总是有再见的机会的。我有句话和你说,小心欧阳于坚,他太偏执了,会做出来很偏激的事情。你和绍仪和我不一样,我一个人无牵无挂,没有谁能威胁我。可是你们有家庭有孩子,总要考虑的多些。”
    清秋想起来刚到上海那天看见欧阳和别的女人在一起,看着赵一涵一脸严肃:“我看你们支持的主义是一样的,怎么成了这个样子。谢谢你提醒,我其实来上海的当天就看见他了,真是叫人为你妹妹不值得。”
    “我们的信仰不完全相同,我只是认同一部分思想,可能在骨子里我还是个保守的人。你是知道的,为了团结革命,我是双重身份的,两党都加入了。欧阳这个人怎么说呢?太理想主义了,他们党内不少人都不赞成他的激进。”赵一涵端着手上的酒杯,细细端详着酒杯中澄澈的酒液:“我离开他实在是对他已经完全失望了,一个只会推卸责任的人,是不能做依靠的。”
    清秋想起欧阳的纠缠,她感同身受的叹口气:“道不同不相为谋。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倒是提起来你的烦心事了。”
    “我是在后悔,为什么当初没早明白,白走了很多的弯路。若是我早点认识你,也不会白寻许多烦恼了。”赵一涵说着对清秋一笑,转身和别人寒暄去了。
    回家的路上白绍仪一直鬼鬼祟祟暗中窥探着清秋,梅丽瞟一眼表哥又看看表嫂,唯恐天下不乱的爆料:“清秋嫂子你不知道,表哥见着你和赵家小姐说话,急的跳脚要我把你找回来呢?”
    ☆、第九十九章
    清秋才发现自己的脸上已经是湿漉漉一片了,忙着拿着绢子胡乱擦了脸,掩饰着说:“没什么忽然觉得这个地方很熟悉。也不知怎么的就伤感起来。”
    “这个宅子是上一代人置办下来的,咱们家的老根子不在扬州城里,却在扬州城外面庄子上。扬州这个地方自古是富商云集,以盐业兴盛的。可惜到了前朝后期,盐业衰微,那些盐商们都逐渐的没落了。这个宅子据说是扬州最有名的盐商家的一半宅子,再往前推还曾经是盐政衙门的后宅子。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无从考证,不过里面花园庭院确实精致生,还而且不俗。”白夫人对着媳妇说起来宅子的历史。清秋控制住了情绪,有些歉疚的说:“我真是个没见识的,好好地哭什么?”
    “你说到了门前忽然心里有种熟悉的感觉,那就是上天冥冥之中注定你要做我们家的人。我们要在这里住上几天呢,你有的是时间在这里逛逛,可能绍仪对着这里都生疏了,我记得我们走的时候绍仪还是个几个的孩子呢。好像是刚开蒙没多久。”白夫人说着大门打开,早有白家的下人听见消息忙着出来迎接。
    白家人口真的不兴盛,这个宅子是当初白文信的父亲购置的,他本来是个做丝绸的商人,虽然祖上做过不小的官员,奈何他性子耿直不喜欢官场上趋炎附势的一套。在翰林院混了几年也不能得一个实缺,又不肯拿着银钱走动关系。他干脆接着丁忧的借口回家了,那个时候上海早就开埠,常州苏州也跟着商业兴盛起来,他做起来蚕丝和茶叶的生意,用这些东西换了洋布和肥皂火碱什么的外洋的东西。一来一去家业兴盛,也不想在官场上苦熬资格了,家里发达起来,他还不忘读书的传统,因此白文信和白雄起的父亲还是科举出身。
    白家老太爷在大儿子中举,又生了小儿子后,为庆贺双喜临门,决定搬到扬州城常住着。正巧赶上这个宅子出卖,他看了房子,觉得这处宅子地段好,很宽敞,以后两个儿子成家立业都能住下,而且最难得是这个宅子庭院房舍处处带着雅致,不想生一般盐商的宅子,只一味的炫富,庸俗喧嚣,艳俗不堪。因此白家老太爷也没怎么讲价钱,直接花了几万银子购置下来这个宅子,又修整一下,就把家安在了扬州城里面了。
    清秋跟着众人慢慢的走着,到底是沧海桑田 ,很多地方都变了。白家的宅子现在是白文信和白雄起叔侄两个共有的,白夫人指着一个雕花门说:“东边的宅子是绣珠家的,咱们家在西边,虽然算是分家了可是你知道的,咱们两家全在外面,没有彻底隔断了。大家还是一个大门进出,算是一家人。后面的园子也是没分开的。你和绍仪就住在他以前的院子里,那个地方很安静,算是最好的一处了。”
    白文信和侄子一家很亲近,加上他们都是闯出来点名堂的人,自然不会小家子气的为了个祖传下来的宅子斤斤计较,拿着墙隔出来两家子。因为白家的人丁少,白文信多年一直在外面,这个宅子也就是几个老家人在看着。好在他们时常修整着,白文信他们一行人忽然回来,也是五位齐全,房子家具都是现成预备好的,只要稍微的清扫,能立刻住在里面的。
    看管房子的老金亲自端着个茶盘里面放着四杯茶进来,白文信见着老金戏谑的笑道:“你个老货,我离开扬州的时候你就是这个样子,一转眼二十多年了,你怎么还是没变样啊。莫非你是偷了太上老君的仙丹不成?你叫人来端茶就成了,还亲自端来。我可不敢喝你端来的茶!你这样端着盘子进来吓我一跳,还以为是去别人家做客呢。”说着老金也笑了,他还是很坚持的给白文信亲自递上一杯茶:“老爷只拿着我取笑,您是可怜我,看着我老了。我哪能就顺杆爬,忘了自己的身份。这些年,我倒是过得好,守着个大宅子,不缺吃不缺喝,每天扫院子还叫什么事情。倒是想着老爷在外面不知道几千里几万里远的地方。若是老太爷见了今天家里热闹起来,一定会高兴地。”说着老金给白夫人端茶。
    白绍仪看着老金还要给自己亲自上茶,忙着站起来自己接过来:“我可不敢叫你给我上茶,记得小时候我叫你给我捡挂在树枝上的风筝,对你直呼其名被母亲听见了我是被一顿好揍。金叔是跟着我祖父的人,您在白家的时候还没有我呢。”
    老金上下看着白绍仪,忍不住拉着他的手对着白文信说:“没想到少爷都长大了,我怎么只觉得少爷还是这么高,满院子跑的孩子呢,一转眼就成了大人了。少爷和老太爷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听说少爷是在外洋什么大学上学的,如今没科举了,大学生就是个举人出身。现在都是洋的好,从外国上大学回来也该是探花了。”
    听着老金的话,看着他认真的表情,大家都忍不住莞尔一笑。“这个是我媳妇,这个老金可是家里的老人,他是跟着曾祖父身边的,后来一直跟着祖父身边办事。”白绍仪看着老金从进来就悄悄地看着清秋,笑着把老金的来历和她说了。
    清秋看刚才老金和白家人相处的情景就知道这个人肯定是白家体面的老家人,她谦逊的站起来,暗恋笑容的和他问好。
    “哎呦,不敢当。我一个做粗苯活的哪敢叫少奶奶给我问好!”老金到底是上年纪了,他站在清秋跟前眯着眼仔细打量着这位少奶奶。从白文信一家人刚进来,就有人和老金说少奶奶长得和天仙似得,比画上的人还美呢。现在老金能仔细的打量这位大家嘴里不可方物的少奶奶,他仔细盯着清秋看一会,忽然脸色一变,喃喃自语着:“怎么是长得一样呢?莫非是我真的遇见了神仙了?”
    白绍仪没听见老金的话,以为是老金上年纪犯糊涂:“你说的大学生是举人,金叔,你可不知道,我媳妇可是个大学生,你今后要给家里写信就叫清秋帮着你。”说着白绍仪给清秋一个安慰的眼神,意思是说老金上年纪,说了什么话别在意。
    听着白绍仪的话,老金更是吃惊,他使劲的盯着清秋,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这是咱们家祖上积德,少爷娶了个神仙般的媳妇,我前些年在后院见着个女子,还想着谁家的姑娘这么标致,要是谁能娶她真是祖上积德了。谁知美梦成真,竟然是少爷娶了个神仙来了。”
    白绍仪暗想这个老金今年怎么也有七十多了,没准是老糊涂了,在清秋跟前胡说八道,白夫人也以为是老金上年纪,见着了绍仪娶媳妇心里高兴,想说点喜庆话,结果却说得不伦不类的,她看着清秋脸上并没愠怒之色,很赞叹清秋的涵养好:“你上年纪了,有什么事情就叫底下人去做。你先下去歇一歇,乡下那边都准备好了?”
    说着白夫人把老金给支出去,转脸对着清秋说:“他是个乡下人,脑子一根筋,你别和他一般见识。”
    清秋听见老金的话也没放在心上,笑着和白夫人说:“他是一片好心,我听着绍仪说他是家里的老人了,虽然只是下人,可是我们做小辈的也不能目空一切,对着老人呼来喝去的。”
    “清秋真是个懂事的孩子,现在的年轻人好些都不懂事了,一个个骄狂的很。好了,大家一路上累了,都休息吧。扬州的景色不错,等着明天叫绍仪带着你出去走走。”白夫人对着清秋谦逊有礼很是欣赏,叫大家各自休息去了。
    白绍仪指点着:“那边是见客人的小客厅,以前是祖父见人说话的地方。方才的大客厅也只有一般过年,人多的时候才用的,从这个小门进去就是母亲和父亲的地方,是个小楼,母亲喜欢在上面的窗户底下坐着。我们的房子在花园里面。”说着他们穿过一个长长的夹道 ,过了个小小的云朵样式的门洞 ,眼前豁然开朗。后院一道精致的回廊围着一池碧水,因为有人修整打理 ,虽然多年没有人住,可是园子里面草木葱郁,白绍仪拉着清秋走上一条折带祝栏板桥,清秋越走心里暗暗涌动着一股暖流。就好像一个离乡很久的游子再次回到家乡一样。
    她只觉得眼前路径熟悉,脚下禁不住加快步伐。白绍仪跟在清秋身后,一下子就打到了临水的蝴蝶厅跟前,在三间小乔的胡蝶厅后又是个小小的院子,轩窻精致除了窗户上已经换了玻璃,剩下的都和清秋记忆里面一样。“你没想到吧,我以前就住在这里的。当初母亲担心我淘气掉进水里不叫我住,还说这个房子怎么精致一看就是给女孩子准备的,你一个男孩子白白的糟践了,我哭闹着不肯,因为闹得狠了还被揍一顿。最后妈妈还是拧不过我就同意了。”白绍仪想起来小时候的种种很是好笑“我也不知道当时怎么想的,那么多地方只要住这里的。”
    清秋心里不知是悲是喜 ,这个地方也是她以前的房子啊,林如海和贾敏对唯一的女儿十分疼爱,后面院子精致小巧,前边临着水,林如海夫妇担心女儿贪玩会不慎落水,特别吧池子地下拿着鹅卵石做成硬地,水也很浅,阑干什么的都比别处的高。若是说大观园保存着黛玉深深地伤感的,扬州的宅子保存着最没幸福的日子。
    “你倒是会选地方,这里是最好的。这么多年和以前没怎么变。”清秋低声的说了一句什么,径自向着后面走去。“你等我一下,我怎么觉得你才像是这个地方的主人,离开家很久了,我都忘了门朝那边开了。”
    清秋在那里感慨物是人非的时候,老金则是一头雾水一个人嘀咕着。门房里面和你热闹,因为主人回来,空寂很久的宅子就像是从沉睡中醒来,开始有了人气,老金坐在一张竹椅上喃喃自语着:“真是见着神仙了,我和你们说你们偏说我是上年纪昏掉了。”
    “金爷爷你还念叨什么,我看是你说书先生的聊斋听多了,那里真的就见着仙女了。虽然少奶奶看着很好说话,但是你在背后编排她,叫她知道了可是要惹事的。”看门的阿炳对着老金的异常不以为然。
    “你知道什么,我哪里是昏掉了。我记得很清楚呢,那一年春天,刚过了花朝节,一直淅淅沥沥的下雨,我担心后面水池上闸门开的太大了叫里面的红鲤鱼趁着涨水跑出去就打着灯笼去看。你们猜我看见什么了?一个女孩子正在水池边上伤心的哭呢。我以为是自己看错了使劲揉揉眼,那个女孩子千真万确的坐在那里,我心里吃了一吓,想着别是房子长久没人住,有什么东西进来吧。我想人家都说鬼是没影子的,我屏气向水里看看,那个姑娘的影子倒映在水上。我稍微安心了点,仗着胆子说,你一个人在这里干什么?你是谁家的人啊?怎么来这里了。那个姑娘说这里是她的家,只是找不找家人伤心难过。我那个时候也不觉得害怕了,就觉得这个姑娘长得标致,说话也是客客气气的,一看就是个好人家的姑娘,我只剩下打心眼里喜欢了。就随口说你肯能找着家的,你这个姑娘一看就是个善心的人,又长得和天仙似得,谁能不喜欢你呢。那个姑娘听着我的话,看着很远的地方,低声的嘀咕了些什么,叹口气没说话。”老金陷入沉思,浑浊的眼睛看向很远的地方。
    “金爷爷就会编故事,你怎么肯定你见着的那个姑娘和少奶奶是一个人?你老眼昏花的,晚上还能看得清楚么?如今少奶奶长什么样子,你未必能看得清楚吧。再者说了少奶奶虽然老家在这边,可是人家是在北京城长大的洋学生怎么会来这里?“阿炳最喜欢的是和老金拌嘴。
    “你是亲眼看见了,即便长得不像,她们的性格都是一样的,少奶奶和我说话的语气神态分明是和那个姑娘一样的。可惜后来,我的灯笼被风吹灭了,等着灯笼重新点起来生,那个姑娘也找不着了。不过从那以后,花园里面的草木特别好,池子边上的芙蓉花以前总是病歪歪的,多少侍弄花草的匠人都弄不好,我还想着实在不成了就拔了重新种。只是有人说那几株芙蓉已经上百年了,拔了可惜才算了,可是自从那个姑娘出现之后,这几年开的茂盛的很。”老金很坚定地认为那个姑娘就是他们家的少奶奶。
    扬州的日子很惬意,白绍仪带着清秋遍访扬州美景,现在已经是深秋时节了,白绍仪提和清秋带着孩子一家三口去坐船游瘦西湖,元元对着船上精致点心的兴趣比外面的景色感兴趣多了。清秋嘱咐桂花:“你就带着小贪吃鬼在里面好好地吃东西吧,外面全是水,别叫她疯跑的。”桂花忙着答应下来,元元是个性格可爱的小姑娘,虽然人小心眼多口齿伶俐还有自己的主意,正是所谓的小人精,可是她倒是不会随便发脾气,只要和她说道理,只要你说的动她一切都好办。桂花乐的哄着孩子吃东西,她拿过来清秋披肩:“少奶奶外面的景色好可是湖上风大,你站站就回来吧。”
    清秋披着披肩默默地说:“我自然省的。”就一肚子心事出去了,刚出船舱,湖面的清风送来晚桂的香气,清秋忽然想起以前林如海和贾敏夫妇最喜欢的便是在中秋之后带着女儿出来游湖赏景,一家人和乐融融,林如海和贾敏吟诗应和,黛玉身边围着一群丫头仆妇,看着父母唱和,她的童言童语逗得夫妻两个笑声不断,贾敏会抱着黛玉指着各处景色说她们的来历典故。林如海会拿着名家诗集选出来浅显易懂的教女儿作诗。
    她也是被父母爱若掌上明珠的女儿,谁知命运多舛,却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女,本想着能在外祖母的庇护下长大,却遇见了宝玉。自己误以为找到了可以依靠终身的良人谁知却陷入了风刀霜剑严相逼的险恶境地。没想到她还能换个身份再回这里,住到以前的房子里。只是物是人非,一转眼已经是沧海桑田,她到底是无法再回到林探花家小姐的日子了。
    “你这几天总是有点闷闷不乐的,父亲总算是回来了,亲戚们来的不少,还有老家的事情不少,他们有事情要忙。我们才能出来逍遥啊,你想要是和父母出来,现在我们肯定不能这么随意。今天晚上家里请客吃螃蟹,你那个时候就知道了。”白绍仪从身后搂着清秋,赖皮的把下巴放在她肩膀上。
    清秋却无法和白绍仪倾述心事 ,因为她的经历太匪夷所思,荒谬不堪了。“我知道了,肯定是老金那个人竟敢拿着你编故事,你别和他生气我已经悄悄地和他说了,你老人家要是再四处说我的媳妇是神仙什么的,她一生气跑回天上,你去找她回来啊。老金再也不会说了。他是听评书听多了,以为自己是灌园叟晚逢仙女呢。其实你该想这是说明你长得好啊,不仅人好看,气质也好,和仙女似得。”对于老金的固执,白夫人和儿子也不能太不给老金情面,直接狠狠地训斥他。到底是老家人,白家老太爷生前就说过要给老金养老不能苛待他的。白绍仪亲自和颜悦色到门房和老金嘀咕一会,确保他以后再也不会和人说自己的奇遇了。
    “我没生气这个,只是真的有种终于回家的感觉。”清秋靠在白绍仪的身上,她虽然不能再重回以前,可是眼前的日子更值得珍惜。上一世她没有得到的,不是已经补偿了么?冷太太对她自然是疼爱有加,最难得是公婆对她也好,更有白绍仪真心相待,她要是还无端伤感真是太小气了。想到这里清秋心里的惆怅也就释然了。
    “确实,我怎么觉得你对着扬州的历史掌故比我还清楚,好像你真的来过扬州似得,我记得你是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压根就没来过扬州的吧。不过人家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因为是我媳妇自然会对着扬州感觉熟悉了。”白绍仪用很认真的口气表达自己的观点。
    清秋转过身含情脉脉的和丈夫对视,她一扫心中的伤感,嘴角含笑,眼角眉梢都是温情,白绍仪心神摇荡,忍不住要附身亲她的脸颊,正在眼看着要得手的时候,忽然孩子的声音传来:“羞羞脸,爸爸要亲妈妈了!”白绍仪和清秋尴尬的转过身,正看见桂花很无奈的抱着元元,元元吃饱了点心要去找爹娘,谁也拦不住啊。小丫头用胖爪子捂着脸,一双眼睛在指缝后面专注的看着父母。
    白绍仪哭笑不得,他上前拎着女儿狠狠地转个圈,还装着凶神恶煞的要把她扔到水里,惹得小丫头兴奋地咯咯笑起来。清秋担心湖面上风大,干脆靠岸上去游玩。
    一家人走了欣赏着江南秋色,元元对着天上掠过的一群群大雁很感兴趣,白绍仪抱着女儿向山上走去,他们在山上欣赏了一会碧云天黄叶地的景色,从山上下慢慢下来。狭窄的山路上只能容下一个人通过。忽然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一个农妇打扮的人神色慌张的跑过来差点和清秋迎面撞上。
    “对不起太太,我家里有人生了急病 ,我急着去请医生。”那个村妇一边道歉一边急着赶路。白绍仪扶着妻子确认她确实没事,清秋则是摇摇头:“没什么,路上狭窄你小心些。”
    那个村妇没想到清秋虽然穿戴像是个富人家的太太,却这么好说话竟然没斥责自己,她嘟囔着:“太太真是好人,我真是个倒霉的,本想着那个女人就在我家住几天。谁知竟然生病了! 她孤身一人万一真的有点什么,我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一个城里面的女学生,怎么会逃到乡下啊。”说着她嘀咕着走了。
    清秋听着那个村妇的话,忽然心里一动叫住那个人问道:“住在你家的是个什么人,可是个城里面的女学生?”
    躺在简陋的房子里面的真的是赵一萍,她本来身体单薄,从小没吃过苦,那里能受得了在甲板上吹风,担惊受怕的日子。她强撑着下船,没多久就病了。欧阳于坚对着照顾人一窍不通,好在她住的地方房东是个寡妇,照顾了她几天。赵一萍才勉强的好起来,可惜上海也不安全,北京已经发出来通缉令在抓她,房东的老家就在这里,于是赵一萍只好到乡下避难了。
    这个村妇便是上海房东的远房亲戚,本想着能赚几个房钱。谁知赵一萍一路上颠簸,刚到了乡下就生病了。白绍仪看着躺在简陋竹床上的赵一萍烧的已经神志不清,担心的说:“这个样子病的不轻 ,还是送到城里去看看吧。”
    ☆、第一百章
    白文信带着全家上下回了乡下的老家,祭拜祖茔,扫祠堂,家乡的同族也都见面了,清秋这几天忙的和陀螺似得,根本没喘息的机会。乡下地方和城市里面不一样,大家还是按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生活,而且一家来了客人便是全村的客人,白文信虽然在外面很多年,可是他很会做人,每年家里的地租什么的拨出来一部分修桥补路,做村子上小学的花费。白文信一家在老家声望极好,如今听着他来了,自然是全村人都要来看望的。
    早上一起来就有客人拜访,白夫人和清秋都要应酬女客,村子里面的人,除了几家的女眷是识字上学的,剩下的多半是乡下的村妇,有些朴实 ,憨厚,有些粗俗罢了。白夫人担心清秋不习惯和那些乡下村妇相处,一直把她带在身边。清秋虽然本性是不喜欢虚热闹的,可是接人待物叫人找不出来一点毛病。她嘴上爽利,又十分聪慧,几天下来,大家都知道白文信家的少奶奶是个爽利的人,那些存了坏心眼,喜欢生是非的女人也知道清秋是个性格刚硬的人,不敢欺负她面嫩是个初来乍到的新媳妇了。
    “没想到你平常看着腼腆,可是一点懦弱,我还担心你那里见过这些人,没的被人欺负去。虽然都是姓白的,可是有些已经是出了五服,算不得是一家人罢了。那个地方都有没眼色的人,你也不用计较。倒是五奶奶几个老一辈的,很喜欢你,她们一个劲的在我跟前夸奖你呢。说你能干,性格好,长得标致,我看大家是喜欢你的多,至于那些小家子气,心胸狭窄的人不理会就是了。”送走了客人白夫人赞许的对着清秋点点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些人是见不得别人好的,她们见清秋长得好,又是个大学生,有丈夫公婆疼爱,就难免心里嫉恨 ,在清秋跟前故意给她难看。清秋虽然是个冷淡的人,可是人家已经欺负上来,她也不会忍气吞声,不动声色的顶回去,几次下来,那些碎嘴的婆娘们就说清秋清高了。
    “我不在乎这些人,到底我们是刚回来,担心人家说我们是在外面混了几年,就拿着架子不理睬人了。”清秋对白夫人的关心赶到心里一暖。
    “我做媳妇的年头比你长得多,我遇见的古怪事情可多着呢。白家算是本地的望族了,人口多自然是什么样性情的都有。况且他们整天在乡下三分大的地方不知道外面的事情,说话做事偷和咱们不一样,你也不要计较了,反正有我给你撑腰呢。等着我们过几天也就回去了。”白夫人想清秋一直在北京城长大生,冷家人口稀少,清秋自小只跟着母亲和舅舅长大,哪里知道大家族里面的事情。她也是在外面见了世面,忽然回到乡下就觉得憋闷,因此白夫人更能体会清秋的感受。
    “我跟着母亲还能受委屈?我年轻没见过什么,可要跟着母亲身边好好地学习,只要母亲别嫌弃我笨就是了。其实乡下也有好处,这里空气好,吃的东西一概是新鲜的,说起来家里还是淳朴忠厚的人多,相处起来也好,元元特别喜欢乡下,每天玩的都疯了。最近几天长高了不少。”清秋对着乡下不排斥,按着清秋的性子她更喜欢采菊东篱下的田园生活。
    “说起来元元,我想起来了那个赵家二姑娘怎么样了?广州那边有消息了么?是把她送回赵家还是送到广州去?”因为赵一萍病的厉害,白绍仪和清秋只好带着她回了扬州,特别留下个几个仆人照顾她。今天扬州城里面传来消息说赵一萍的病已经见起色,医生说病人没生命危险,只要休养几天就能好了。白绍仪想想还是给赵忠恕发了电报,白家总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世交的女儿病死啊。
    “今天早上绍仪接了电报,上面只说是先请咱们照看几天,不出一个月他必有回音。眼前的情势也不安定,上海那边已经有人逃难出来了,革命军的势头很猛眼看要进攻到上海了。我和绍仪商量下,按着赵一萍的性子是肯定要回去找欧阳于坚的,但是上海兵荒马乱的,她一个女孩子肯定不安全。不如先把安置在家里,都是我们做小辈的不省事,反而是叫父母跟着担心。”清秋和白绍仪夫妻两个拿着赵忠恕的地电报商量半天,决定先把赵一萍困在家里,省的她闹着要去参加革命,上海现在的情势可不是两派在报纸上骂战,也不是上街游行,那是真刀真枪的打起来了,租界里面也不敢说是绝对安全,何况是外面呢?
    “这和你们有什么关系,你们做的对。虽然她父亲不在了,可是赵家和白家世交多年,我们不能见死不救啊。那个姑娘怎么执拗的很,好话坏话都说了,还是油盐不进。真是叫人不省心,那个欧阳于坚一看就是个没担当的,有本事自己去送情报,自己上战场,躲在后面夸夸其谈,用别人的鲜血染自己的顶子真是禽兽不如——”说到这里,白夫人忽然想起欧阳于坚和金家的关系,白夫人无力的挥挥手:“你也跟着累一天了,田地的账目你拿回去慢慢的看。你送来的礼账我都看了记得清楚明白。”对着清秋这个媳妇,白夫人很满意,她刚开始还担心清秋没有跟着冷太太学过管理一个大家庭,忽然上手难免顾此失彼。到了扬州,白夫人就有意叫清秋在身边跟着学习。谁知清秋虽然以前没学过,可是人很聪明,一上手就会了,乡下地方人情来往很多,根城里面的规矩也不一样,她还能妥帖仔细,有的时候白夫人忘记了,清秋悄悄地提醒着。
    清秋对于婆婆的夸奖只是笑着:“母亲是偏心我了,我年纪轻没见识。不过是跟在母亲身边,近朱者赤罢了。还是母亲会调理人。我一个粗笨的人的学会了。”
    “你这个孩子,我最喜欢你的性格,都是一家人不用装样子,说说笑笑的最好。你的嘴甜,我听着心里舒服,我干脆叫你每天和我在一起,也高兴高兴。只是绍仪那个小子不干了。”白夫人越发的觉得清秋对自己的脾气,她在人前自然是端庄守礼,日常家人相处清秋的性格活泼,嘴甜,她的心事也不瞒人。正是好相处的人。白夫人可不喜欢金太太那种人前人后看着不言不语,处处宽厚示人 ,其实内心城府颇深的人,那样的人一般交往不错,做亲戚细心也不会特别挑理。但是做一家人朝夕相处太难捉摸了。
    白家从老家回来,刚到了扬州,就见着老金站在门口见着白文信和白绍仪,赶着上前说:“赵家的大少爷来了,他神色匆匆正在后面和赵家二小姐说话呢。听着伺候春桃说二小姐和她哥哥都有点不高兴的样子。少爷还是去看看吧。这几天你们不在家,她已经闹着要 走了。我说上海打仗呢,连着扬州都是从上海逃难出来的人,你去上海不是找死么?谁知她听见上海打仗的消息更着急了,哭着闹着要走。”
    白文信和白绍仪对视一眼:“多亏你看住她了,不然她哥哥来了咱们没法交代了。既然忠恕来了,赵家二小姐去那里就和我们没关系了。”白文信谢了老金这几天操心,大家进去休息了。
    听见主人回来的消息,赵忠恕一脸怒气未消的出来,白文信见着赵忠恕黑着脸打趣道:“哎呦呦,国家的新主人来了。你们北伐军势如破竹,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就要纳入囊中了,还有什么不高兴的?”
    赵忠恕对着白文信苦笑一下:“我身上确实有要紧的事情,这次我又要给世伯添麻烦了。”说着赵忠恕低着白家父子两个做个有话要说的眼神,白夫人和清秋站起来:“你们去书房说话吧,我们去看看一萍去。”说着婆媳连个出去了。
    赵一萍住在一个深深的小院子里,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清秋觉得这个四面都是高强的小院子不如外面的花厅宽敞通风,“那里太憋闷了,医生不是说要注意病人房间空气要新鲜么?”她对着白绍仪的安排很怀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