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红楼]老太太的别样生活 > [红楼]老太太的别样生活_254

底色 字色 字号

[红楼]老太太的别样生活_254

    就这般琼姐儿的满月宴热热闹闹的,到半下午宾客散去,贾赦又回皇宫去了。
    如此这般,后面几日,诸位被宣进宫的大臣分批次出宫歇息,直到半个月之后,这六百八十八本天外来书全都整理清楚,已经誊抄了一部分,现今用得着的才拿出来与某些专业人士研究,太超前的书籍全都封存起来,待之后视进度再来打开。
    没有贾赦什么事情了,他被允许回府,过正常日子。
    宫里的事情,张老太爷自然是知道,只是不知晓内情,他的老朋友们基本都致仕了,不在朝为官,不在长平帝宣召之列。
    如此他就在盼着女婿回来给他解惑,贾赦回来之后,并未特意来见岳父,只是先让张氏带了一个口信,过几日休沐日他再登门。
    如此这般,后续朝廷的动作,贾赦看在眼里,现在并不能大为改革,而是得循序渐进,社会制度不同,不能贸然把适用于后世的条例用于现在,就像奴籍这种制度,现在就不适合解除,等到社会逐渐发展,人们的人文素养和意识提高了,当大部分人都提倡人文精神的时候,奴籍才会由朝廷废除。
    当张老太爷从女婿这里知道这件事情时,确实格外惊讶,不过他都这把年纪了,什么事情都看得开,大凤有这般奇遇,是上天垂怜。
    红叶原以为这件事情基本上与贾赦就没什么特别的关系了,但是却没有想到,贾瑚变成了香饽饽,许多不熟且她与张氏没有接洽过的人家都派人来询问结亲一事。
    “侄媳妇,你的意思,婶娘已明白,结亲是结两姓之好,其实婶娘我无所谓,只要女孩子人品好,能顾好家,我都喜欢。不过孙媳妇娶来,不是与我过一生,也不是与你堂弟堂弟妹过一生,而是要与瑚儿过一生,他们年轻人过得好才是好。”红叶笑看着徐氏,她心底也有几分无语,对于贾瑚找媳妇一事,她是真不急,张氏顾忌着贾瑚来年春闱,也把心态放平和了,是以荣府相亲的动作都慢了下来。
    徐氏其实挺尴尬的,这次不是娘家徐家来询问,而是她舅舅钱家,钱家老太爷因病卧床在家,钱家老太爷便是她的大舅父,这次来提及的女孩是她大舅父的孙女,也是她的侄女。不过钱家是书香门第,这些年因为钱老太爷不在朝上,她的几位表兄弟不堪造化,是以钱家急需一门非常有利的亲事。
    “婶娘的意思我明白,我会转告我舅母的。”徐氏笑了一笑:“瑚儿现在可是各家女婿的首选,婶娘和弟妹确实要好好掌眼,为瑚儿选一位四角俱全的侄媳妇。”
    张氏也笑言:“嫂子别介怀,你能为瑚儿操心,有你这个伯母挂心他,是瑚儿的福分。”
    张氏看了一眼婆婆,红叶笑道:“这样侄媳妇,你回你舅母一声,最近来说亲的人家不少,我们也确实不好选择,若是亲家舅母不介意,待我们挑选一个时间,到时候多邀请一些公子千金踏青游玩,若是他们年轻人能看上彼此,这就是他们的缘分。”
    红叶想着,现在风气开放许多,这样的踏青会,其实也就是变相地相亲会,男男女女吃吃喝喝,游玩一番,也不无不可,贾瑚贾珠兄弟俩最近读书入魔,去散散心也是挺好的。
    “虽然上巳节已过,不过这天气这般好,哪天都可以出游。”徐氏闻言立即点头笑道:“让蓉哥儿与他叔叔、姑姑去玩玩,这孩子最近闹脾气,总是嫌他祖父和父亲管教得太严。”
    红叶笑道:“好,正好你与我一起去,家里交给珍儿媳妇,你也可以清闲清闲。”徐氏就是有这般毛病,总是喜欢把管家权抓在手里,幸好胡氏柔顺,否则换着一般人家,这对婆媳指不定闹出不少事端来。
    这件事情就这么说定了,红叶和张氏接下来就选择时间,发出邀请函,顺便还都手书一封,说明缘由。这三月份天气乍暖还寒,婆媳二人商定之后,一致把时间定在了四月十八,地点就在清佛寺所在清佛山山下,那里有一大片桃林,当地百姓种的,桃花开时,可以赏花,待桃花谢了之后,又可以收获果实。
    贾瑚从祖母这里得知这一情况,顿时有几分哭笑不得,不过他倒是没反对,贾珠躲在一边偷笑。
    “珠儿也十四岁了,你也可以相看亲事,与你大哥一道去,若是碰上喜欢的,尽管来告诉祖母,可别矜持害羞,你这一矜持害羞,说不定那女孩就被人家订走了。”红叶笑看着贾珠打趣。
    贾珠平时大方,这会免不得红了脸,被贾瑚嘲笑了。
    “祖母放心,孙儿省得。”贾瑚兄弟俩连忙应承,青春慕艾,到了他们这个年纪,不自觉就开始关注人家女孩子了,心底也在憧憬未来的妻子,最好是样样都符合他的审美。
    张氏派人寄出请帖,也派人去清佛山那里定场合,索性荣府在那边有别庄,住的地方还是有的。
    这京中富贵的人家很多,这次红叶和张氏发出的请帖较多,有原本来说亲的人家,也有红叶他们看好的人家,当然这般发出请帖,好似贾瑚就跟皇家挑选媳妇一般,红叶和张氏少不得诚心诚意地解释了一通,理智的人家回了帖子,让儿子女儿参加,觉得受到侮辱了的人家,不来也罢!
    这日贾赦在刑部整理案卷,前段时间被调到宫里做事,刑部的事情就搁置了,当然紧要的事情自然不会等他,这世界又不是没了他天就不黑?是以他只是了解一下这段时间刑部的事情。
    晌午时,他正趴在桌案上打瞌睡,宫里太监来传旨意,皇上招他进宫觐见。
    贾赦当即抹了抹脸跟着传旨太监进了宫,先在御书房觐见皇上和昭郡王,长平帝还是在阅读那本中国通史,他高坐上首,旁边昭郡王就在闷头批阅奏折。
    “微臣参见皇上,参见王爷。”叫他来作甚?不会又是来抄书吧?
    昭郡王点了点头:“起来,几位老大人年龄大了,不比你年轻,又你字写得好,是以接下来几日,你接过刑部尚书的活,继续抄写有关刑律的书籍。”
    贾赦心底顿时流了几行宽面条泪,还得不应承:“微臣遵旨!”
    正要退出时,长平帝终于开口了,“听说贾卿儿子已长大成人,正在相看亲事?”
    贾赦脑子里警铃大作:“回禀皇上,是的。微臣大儿子年已十七岁,母亲和内人正在相看亲事。”
    昭郡王抬头看了一眼父皇,直接问道:“父皇,你别不是要赐婚?”他眉头紧皱,“儿臣哪位皇妹已到出嫁的年纪了吗?”
    贾赦心里有些着急,脑子里转得飞快,宫里的公主?最年长的也才十三岁,不过若是皇上一意孤行,也不是不行,只是公主他根本不了解啊!
    长平帝咳嗽一声:“平慧年已及笄。”
    贾赦懵的,平慧是谁?昭郡王却一下子就明白了:“平慧都这么大了?”他看了一眼贾赦,又道:“贾赦,我也不强买强卖,贾老夫人和贾大夫人不是正在举办一个赏花会吗?正好我让平慧去参加,若是他们年轻人能有这个缘分,你和老夫人应该不会反对吧?”
    “微臣自然不反对。”贾赦犹豫了一下道:“不知皇上和王爷所说是何人?”
    昭郡王点了点头:“即使这般,那我让王妃与贾夫人和老夫人接洽。平慧是我二哥的嫡女,本王二嫂原本就是出类拔萃的女子,对平慧的教养没得说。”
    贾赦顿时就明白了,这不就是先太子的嫡女吗?若是先太子不作妖,顺顺利利登基为帝,这个平慧郡主就不会只是郡主了。
    “微臣多谢皇上和王爷厚爱。”贾赦脑子已经想过利害关系,是不是这门婚事就这般定了?万一平慧郡主长得平庸,儿子不喜欢怎么办?
    贾赦退出去之后,就在偏殿写了一个纸条,请王公公手下的小太监跑了一趟。
    红叶和张氏接到贾赦的纸条之后,确实挺吃惊的,她看向张氏:“你见过这个平慧郡主吗?”
    张氏迟疑了一下,点头:“儿媳见过,没怎么接触。平慧郡主长相出众,就是人特别沉稳,比怡太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红叶点了点头,沉思片刻说道:“算了,到时候见见人再说。”先太子去后,原本的太子妃现在的怡太妃就甚少出现在公众场合,有也是近一年来,随着平慧郡主成年,怡太妃带着女儿参加过不少的寿宴。
    第225章 平慧郡主
    张氏要告诉贾瑚知道,被红叶阻拦了,“别告诉他,就告诉他之前的人选,瑚儿是个孝顺的孩子,他若知晓,一定想也不想就会应承了这门亲事。”
    “可是…”皇权大如天,张氏有这个顾虑,何况当年她与老爷的婚事还不就是皇上做媒吗?这些年她过得很好,可见皇上做媒也不一定是坏事。
    红叶严肃地摇头:“不用担心,若是瑚儿与平慧郡主有缘分,自然是一桩美满姻缘。若是瑚儿与平慧郡主无缘份,自然不能强求瑚儿娶妻,这是瑚儿的终身大事,我可不想让瑚儿过得不幸福。”
    “儿媳知道了。”张氏感动于婆婆对儿子的用心,但是违逆皇上,这样以后会不会被穿小鞋?
    翌日,张氏接到了昭郡王妃的请帖,请她入王府品茶赏花,张氏已经有心理准备了,且她与昭郡王妃又不是不相识,况且平慧郡主不是昭郡王妃所出,昭郡王妃只会做她该做的就好。于是张氏在昭郡王妃见到怡太妃和平慧郡主,也一点不奇怪。
    先太子的离世,虽然让怡太妃的地位降低了,但是当心理适应之后,这样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好,不用勾心斗角,每日教养女儿,侍弄花草,倒是让怡太妃的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怡太妃与笑晏晏:“突然来见侯夫人,倒是唐突了。”她的仪态很好,对待张氏的态度也非常和善,荣阳侯府的情况,她自然也是了解一二,越是了解,怡太妃对这门亲事倒是非常满意,不过皇帝公公宣她时,也说了,他只是顺口这么一提,他还选了几个人选,到时候让她和平慧一并观察,能不能成就姻缘,还得看缘分。
    双方寒暄一番,怡太妃让平慧郡主带着弟弟妹妹去园子里玩耍,张氏与昭郡王妃和怡太妃交谈起来。
    怡太妃心底很满意这门亲事,但是也不能上赶着,她不贬低任何人,只是讲述自家女儿的优点。张氏也就点头赞同,平慧郡主确实是难得的贵女楷模,不过因为有顾忌,这些年倒是没怎么在京中露面。
    “太妃娘娘,平慧郡主很好,若是单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门亲事再好不过。不过我们家有些特殊,婆婆一向疼爱孙子,希望我儿找一个情投意合的姑娘。”张氏状是无奈地道:“我家老爷极为孝顺婆婆,我儿的亲事上,我自然也喜欢未来儿媳妇能与我儿琴瑟和鸣。”
    昭郡王妃含笑看着,怡太妃眉头皱了皱,片刻后才点头:“夫人说得极是,婚姻美满,自然是要两个年轻人自己欢喜才行。”
    达成共识,接下来略过这个话题不谈,谈起女人保养、陶冶情操的事情,直到午时过,昭郡王妃留张氏用饭,几个人一张桌子用饭,看着规矩礼仪良好的平慧郡主,张氏是越看越满意,她倒是由衷地希望儿子能喜欢。
    待张氏离开,怡太妃与昭郡王妃闲话,怡太妃心底也有几分感慨,若是换着他还在,这亲事哪轮得上别人挑来挑去,不过贾夫人倒是很和善,荣阳侯府老夫人也是和善之人,若是女儿能嫁入贾家,她倒是了了一桩心事。
    “二嫂。”昭郡王妃看了一眼平慧郡主,说道:“父皇挑的人选都是俊秀公子,荣阳侯世子不像另外三位那般声名在外,不过他是一个极好的人选。”
    昭郡王妃犹豫了一下,怡太妃含笑道:“七弟妹有话不妨直说。”
    “荣阳侯此人在朝中不显,不过父皇因为荣国公,对他多有照顾,而我家王爷与荣阳侯又交情匪浅,是以若是二嫂看中其他三位公子,由父皇做主,定能成就姻缘,到荣阳侯这里,还得对方同意才行。”
    怡太妃脸色当即沉了下来,点了点头:“多谢七弟妹告知。”
    昭郡王妃含笑以对,怡太妃母女并未在昭郡王府久待,说了一会话之后,母女二人就告辞回怡郡王府了。
    马车内,怡太妃一直沉默,平慧郡主张了张嘴,心底叹了口气说道:“母亲,何必难过?皇祖父没有忘记我们,还给女儿挑选了这般优秀的结亲人选。”说句大不孝的话,哪怕她父亲在世,她的将来说不定过得还不如意。
    繁华的街市,行人人来人往,几乎看不到十年前的影子,没有那个男人,朝廷上下发展得反而越加繁茂,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