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红楼]老太太的别样生活 > [红楼]老太太的别样生活_223

底色 字色 字号

[红楼]老太太的别样生活_223

    祁王爷在听到小厮来唤他,说世子有找时,还格外惊讶,儿子自从长大之后,鲜少有找他时,多数时间都是他找儿子,脚下的步履不慢,心中也猜测儿子所为何事。
    凤瑜把今天禀报于皇上的事情一一说与父亲听,还着重讲述了一下皇上的反应与他的猜测。
    祁王听罢,伸手就敲了儿子脑袋瓜子一下,“你以为皇上是生气甄家所作所为?”祁王白了儿子一眼,将心比心,这事出在自家,他也只会痛心儿子的无能,外面的算计和诱惑其实根本不算事,最关键是儿子要立得起来。
    凤瑜委屈地看着祁王爷:“父王,你打我干什么?皇叔不生气甄家的事情,那他生气什么?”
    祁王揪着儿子的耳朵:“屁话,换着我,若是你成为襄郡王那傻瓜,老子不得气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甄家所作所为都不过是一个利益,皇上不意外,他只是失望于襄郡王的无能,安抚不好后宅妇人,管理不好自己府邸,竟然能让外人调用侍卫,知道未来襄郡王是怎么死的吗?蠢死的!”
    凤瑜疑惑地看着父亲,祁王心中郁闷,这儿子看起来聪明,但是现在看来还不够!
    接下来祁王就是长篇大论教导儿子,末了又道:“以后,你多跟娄护卫和王公公他们学习,你从出生就站的位置太高,以至于你看不到底下,是以你不懂人心,娄护卫和王公公他们常年为皇上处理各种事情,也会遇上各种千奇百怪的境况,是以上次皇上让你查惊马一事,你肯定忽视了很多细节。别以为你通过了皇上的训练,就能比娄护卫他们强,与他们相比,你还差远了。”
    凤瑜点了点头,祁王又是指着他脑袋,噼里啪啦一通话,末了又问道:“你知道昭郡王去哪了吗?干什么去了吗?”
    凤瑜摇头:“不知,难道父王你知道?”
    祁王摇头又点头:“我的人在浮城和海城都看到了他,但是就是打听不出来他在做什么。”
    凤瑜不关心昭郡王去哪了,祁王又道:“尚护卫,跟在昭郡王身边,皇上一定在做什么秘密的事情。”
    祁王看儿子那一问三不知的状况,顿时有几分无语,还帮皇上办秘密事情,什么机密都察觉不到,这孩子还真是没长进多少,也怪他之前保护得太好了,他儿子他知道,皇上之所以看中他,还就是因为凤瑜没有野心和歪心。
    既然皇上喜欢儿子这样的性情,他还是别画蛇添足,反正他一时半会也死不了,他看着就好,他死了不是还有儿媳妇吗?祁王现在最感谢长平帝的就是,他给凤瑜赐了一门好婚,谁想到方家一团乱的情况下,儿媳妇竟然出淤泥而不染,论智慧,儿媳妇比儿子聪明多了。
    祁王不再多说,打发儿子去找儿媳妇和孙女过中秋,他也去找侧妃等人过一个美好的中秋团圆夜。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第192章 考评考核
    中秋过后,京中涌入了不少外地的官员,这些官员都是回京考评的,京中各高门大户每天都有人上门拜访,荣府和宁府两府底下也有一些官员依附,而宁府贾敬的职位还未解决,现在两府都在谋算,大家都盯着吏部,看这次有多少位置空出来。
    贾赦和贾政也颇为看重,谁都想升官发财,他们不求财,只求升官。
    这阵子,贾赦和贾政早出晚归,红叶也是往往天黑才能看到他们来请安,就连府里上下,包括几个孩子都知道最近父亲(伯父/二叔)有事忙碌,要乖一点,别惹事,否则就是上赶着挨揍。
    这日贾赦和贾政似乎是约定好的,一并早早回家,红叶和张氏、王氏看到二人,还颇为吃惊。
    孩子们好几日没看到父亲,这顿晚饭倒是吃得格外地开心,饭后闲聊,贾赦和贾政一一把自己孩子拉到身边问话,或随口出题考试,或问问他们最近学习怎么样,等等。
    九月份,已经是深秋季节,夜晚天黑得早,与隆重的夜色相比,荣安堂其乐融融。过后,张氏和王氏带着孩子们回院子休息,贾赦和贾政特地留下来陪母亲说话。
    红叶还未问,贾赦和贾政依旧依次主动谈及最近的事情。
    “除了昭郡王和襄郡王,恭郡王和勤郡王、愉郡王三位皇子最近可谓是春风得意。”贾赦摸着下巴感慨道。
    每一个刚做官的人都是雄心勃勃,想成为名留青史的清官,清官不惧强权,不逢迎不谄媚,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三年下来毫无作为,他可以忍,六年也尚可以忍受,然而九年、十二年呢?
    红叶看了一眼贾赦,抿了一口手中的茶水,说道:“昭郡王那里你不用操心,皇上自有安排。”
    贾赦眼睛突然一亮,母亲一向是坐在家中也能知天下事,莫非母亲知道昭郡王在做什么吗?
    “母亲,你知道他做什么去了吗?”贾赦急忙问道,他起码有一年没有与昭郡王接触过,所有与昭郡王有关的生意都是他的下属王明朗和吕明达与他接洽的,哪怕是昭郡王每隔几个月都回在京中露面,但是等他知道的时候,他又出京了。
    红叶摇头:“佛曰,不可说!”
    贾政忍不住泄气,母亲还是这般有十足的恶趣味。
    贾政垂头,作为弟弟,不好嘲笑兄长。
    至于襄郡王,中秋那夜,长平帝召见他,把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他,襄郡王自然气氛,也有些气短。
    不过他似乎舍不得甄侧妃,只是关了甄侧妃的禁闭,并未过多惩罚甄侧妃,毕竟甄侧妃是他三子的亲生母亲。
    不过对于甄家,以及甄家的遭遇,他却是持旁观的态度。
    红叶猜想,一切等奉圣夫人七七过后,只怕长平帝就会做出对甄家的一些处置。
    母子三人聊了半个时辰,直到亥时左右,更深露重,又贾赦贾政天不亮就要上班,是以红叶便把他们打发回去休息。
    九月下旬,考评基本结束,吏部将会陆续下发任职公文。
    在红叶密切的关注下,知道林海已经从清州知州升为知府,短短两年时间,他就完成一级跳,不得不说林海这两年在清州的所作所为,足以让朝廷所有官员侧目。
    清州外出谋生的百姓也都逐渐开始回乡,现在清州这块盐碱地找到能生长的作物,百姓当中也不乏头脑聪明的人,林海不需要过于独断,就有人自动自发地寻找各种能生长的作物,既能改善土地,又能维持生活,还能过上好日子,何乐而不为?
    十月初,考评任职这件事情就已经结束,贾赦和贾政也等来了升职任职公文,两人都是五品郎中,红叶猜想,会不会以后他们兄弟一直维持同一个品级,这不得不让她有些好奇。
    宁府,贾敬也等来了任职公文,这次是太仆寺少卿,与他守孝之前的品级是一样的,九月份之前,并未听说过太仆寺少卿会离任,却不想恰好考核之前,太仆寺少卿家中母亲去世,守孝的缘故,这个位置就空了下来。荣府和宁府一番上下活动,这个位置就成功成为贾敬的了。
    升官,这是一件喜事,贾赦和贾政回来,贾赦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贾政虽然矜持一些,但是浑身的喜色也是掩藏不住的。
    照旧是晚饭后,孩子们去院子里玩耍,屋子里大人聊天。
    说完了自己的事情,贾赦眼珠子一转,笑道:“母亲,奉圣夫人过世,甄家要为老夫人守孝,他们留下来的位置全都被换上了各个不同派属的人,尤其是恭郡王和勤郡王为最。”愉郡王刚入朝堂不过三年左右,人脉他是比不上前面几位兄长。
    至于昭郡王,贾赦完全放弃研究他,因为他本人不在京城啊!
    翌日,朝堂上御史弹劾甄家在金陵为非作歹、鱼肉百姓等等,一桩桩一件件违法乱纪的事情。
    在御史出列称述时,整个朝上所有官员噤若寒蝉,大家都偷瞧长平帝的神情,看他这次到底会是一个什么做法。
    长平帝扫视了一眼整个朝堂的官员,个个垂着头,好些人还在幸灾乐祸,也就襄郡王这个人面无表情。
    “着令甄应嘉、甄应丙、甄应茹、甄应景上京自辩。”长平帝一字一句地下发命令,其后王卫高声退朝,今日的朝会就结束了。
    朝堂的事情很快传遍整个京城,后宫甄妃知道之后,又跑到皇上面前哭哭啼啼,说她几位兄长绝对不会做出这般违背大凤律例的事情!
    长平帝表情无任何波动,挥退了甄妃,又回忆了一遍乳母。
    乳母前两个亲生的儿女皆因病夭折,至于这其中是不是有猫腻,他并不知晓,乳母也从未告诉过他。他开府那年,乳母重回甄家,那时候乳母已经年近四十岁,两年后老蚌怀珠,生下来甄应景,这些年乳母拘着甄应景,不让甄应景出仕,甄家完全由甄应嘉当家做主。
    甄妃是乳母回家之后,一个妾侍所出的庶女,乳母其实并不赞成甄妃入宫,只是她一个妇人,无法干涉甄家一族所有人的决定,看在乳母的面子上,他吩咐王卫对甄妃私底下有关照,但是也仅此而已。
    半个月后,甄应嘉一众甄家四个男人上京自辩,据说大理寺热闹纷呈,围绕在大理寺外看热闹的百姓一圈又一圈。
    京中所有人关注着这次官司,又是持续了半个月左右。
    此时已经是十一月份,南城城门口几匹快马回京,长平二十五年,从一月到十一月期间,只露面两次的昭郡王回京。
    一同回京的还有几个禁卫,不过差了尚永一人。
    昭郡王回京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宫面圣,长平帝看着在外忙碌一年多的儿子回来,尤其是看到儿子汇报的各项事情,眼里是浓浓的欣慰。
    天一道长那老货这次没看走眼,老七是个好的。
    从皇宫回府,昭郡王只是简短见了妻儿一面,就不得不接见下属汇报事情,待处理完所有事情,已经是晚上亥时左右,正院卧房姚氏在等着他,只是儿子困顿得睡着了,但是又不甘心回自己房间,是以昭郡王看到儿子在他们夫妻的床上,也不惊讶。
    “抱歉,让你等到这么晚。”他脱下身上的外套,姚氏接过去顺便就挂在了衣架上。
    姚氏伸手搂着他脖子抱住他:“王爷,你这话叫我怎么回?”
    昭郡王神色有些羞窘,不过片刻就恢复了,知道他这妻子一向活泼,也从不畏惧他的冷脸,他伸手回抱住她。
    原本夫妻之间情意绵绵,床上刚过三岁的孩子,睁开朦胧的大眼,软软地道:“母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