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红楼]老太太的别样生活 > [红楼]老太太的别样生活_173

底色 字色 字号

[红楼]老太太的别样生活_173

    红叶点了点头:“最后那张试卷确实是最难的,你现在掌握了那些知识吗?”
    贾政摇头:“还未完全掌握,一知半解。”他这几天可谓废寝忘食,每天陪儿子的时间又少了一个时辰,引得儿子对他抱怨不已。
    红叶点了点头:“那就继续努力吧。”贾政的话题到止为止,她看向贾赦,贾赦懒懒地坐在一旁,自从他进了刑部办差之后,大凤律例母亲就不再考他了,反正他天天都与它打交道。
    “你呢?这几天在刑部如何?我可是听说前几日你也喝得伶仃大醉而归?”这话一出口,贾赦和贾政都脸红了。
    贾赦心道,幸好母亲不在家,否则必然看到他的丑态,不过还好,静姝说了他并未闹出事端来,不过以后这个酒确实不能多喝,喝酒误事。
    “咳咳,母亲我就是喝醉了,但是我没闹事,我好着呢。”贾赦振振有词地道,连忙转移话题,说起刑部的趣事。
    “珍儿随我,他可是在刑部混得如鱼得水。”不过侄子学识上不行,考了这么久的大凤律例还是只知道一点皮毛,老是拿鸡毛蒜皮的小事烦他。
    母子三人说了半个时辰的话,这才散开,看着那兄弟俩远远拉长在地上的影子交叠在一起,听着他们的吵闹声,红叶笑了笑,这兄弟俩口嫌体正不要太明显!
    翌日,红叶一早醒来,就见到院子里雾气弥漫,能见度格外地低,刚洗漱完正在吃早饭,荣禧堂就有丫鬟过来禀告,说二姑太太派人回京送年礼来了。
    说话间张氏就带着年礼清单和一个木匣子进来请示她如何处理,年礼红叶不管,木匣子她接了,里面是一些首饰,底下隔层有一封书信。
    “这些首饰就拿给瑛儿和丽儿使用。”红叶抽出信件,又把木匣子推给张氏,“你看给添两件京中最新的首饰,她们两个小姑娘穿戴娇艳一些比较好。”
    张氏含笑应了,因为家中还没有女孩,这些最新的首饰和衣裳都是可着两个外甥女来的,当然也不会太过,免得她们心里起了攀比之心。
    张氏离开之后,红叶打开信件一看,内容是普通的内容,不过隐藏在其中的信息只有红叶和艾草看得懂。
    现在大凤所在的时间其实就是清朝所在的时间,而大凤开国已经快一百年了,马铃薯和番薯应当也早已流入大凤,只是并未引起任何重视而已。而红叶就吩咐荣府四处走商的管事帮她寻来,管事是在临近东海那边找到的,其后红叶便交给张硕让其在越县试验推广,然后找一个合适的机会送至昭郡王面前。
    荣府不用这个功劳,是因为荣府现在的位置很好,不需要更进一步。而选来选去,只有在越县为官的张硕比较合适,因为荣府的亲戚当中,还就只有他在外为官,别人比如林家和保龄侯府与农事根本不相干。
    狡兔三窟,红叶内心还有一个想法,只不过在等待贾赦和贾政更进一步的成长,是以荣府在朝中的位置不需要过高。
    索性张硕这人还有一点野心,还想着为儿女多奋斗几年,就冲他那懒散的样子,其实他根本不适合官场。
    贾赦下班回来了,红叶与他说起这件事情,贾赦点了点头:“父亲在齐帧身上看走了眼,二妹夫身上还行。”
    “你真不想要这份功劳?这份功劳被稀释了,张硕所得也有限,若是最开始由咱们家来,说不定你的爵位还能升上一级。”红叶挑眉问道。
    贾赦腆着笑靠近母亲,说道:“太贪心消化不良啊,这不是母亲您教我的吗?我可还等着母亲您说的更大的好处哦。”
    当初红叶与贾赦商量时,贾赦并没有现在这么云淡风轻,他其实也动心了,不过被红叶镇压了,红叶许他一件更大的好处,他才勉勉强强地答应了。
    红叶点头:“好,不过我现在还在思考可行性,还得再等一段时间。”
    贾赦心里痒痒的,可惜母亲无论如何现在都不告诉他,他也只能作罢。
    “咱们府上有没有过出海的经历?我可是知道洋货可赚钱了,现在这些商家有哪家在出海?”转而红叶又说起这个话题。
    贾赦云里雾里,不知道母亲为何跳转到出海这个话题上面来?不想告诉他就不想告诉他,何必这么明显呢?
    “我们府上没有做过出海的生意,不过那些大商人都有组织商船出海。”贾赦思索了一下,道:“祖母留给我的东西,我在账本上发现,祖母以前投资过商船,那次投资了五万的货物,海外换回来的东西,赚了有二十万两。”
    贾赦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母亲,因为祖母和母亲的关系并不好,导致他这个夹心饼干过得一直都不好。
    红叶点了点头:“你抽空了解一下这方面的事情,看看在出海方面我们能否参一股,或者有谁家的商船不做了,咱们接过来继续做。”
    贾赦心里抖了两下:“母亲,你要做什么?”
    红叶幽幽地看了他一眼:“做什么?做生意,赚钱啊,以后荣府的子孙越来越多,资产不够分,我未雨绸缪多赚点钱不好么?”
    作者有话要说:  已替换
    第146章 海上贸易
    贾赦好奇母亲突然想做出海生意的目的,但是母亲不想说,他也无可奈何,唯一的办法便是早点打听清楚这其中的情况,等到时机成熟,母亲自然会告诉他。
    贾赦的速度很快,五天后就来交差。
    此时红叶正与张氏和王氏商量明日成勇伯府老夫人寿宴的事情,成勇伯府老夫人过寿,京中一大半人都会去贺寿。
    成勇伯府老夫人是长平帝的舅母。当年长平帝登基为帝之后,就册封自己外祖父为承恩公,可惜外祖父年事已高,三年之后就过世了,其后是长平帝的舅舅袭爵成勇候,可惜成勇候十年前去世,世子袭爵成勇伯为长平帝的表兄。
    长平帝对舅母和表兄没有格外的恩典,这爵位也就按部就班地降级承袭下来,是以成勇伯府格外地低调,从不挑事。
    红叶琢磨着成勇伯府的事情,按说作为皇帝的舅家,应当格外受到青睐和重视才是,成勇伯府却不然,还比不上京中一些实权派的重臣受长平帝重视。若不是长平帝逢年过节赏赐东西时会有大大的不同,旁人几乎都忘了成勇伯府的身份了。
    待张氏和王氏离开,贾赦才与母亲说悄悄话。
    “母亲,你让我留意的出海方面的商船一事我已经打听出一部分情况了。”贾赦一脸严肃地坐在母亲身边。
    “这些商户背后都有权贵支撑,琉璃坊那条街上洋货生意做得最好的,背后是祁王爷和宗室一干王爷。其次便是襄郡王和恭郡王,其他公府侯府也有个别参与其中的,但是都不多,只是跟在宗室王爷和皇子后面捡点便宜。”
    红叶点了点头,贾赦既然说道:“年底了,现在没有商船出海,我着人打听了一圈,基本上都要开春之后才会出海,宗室王爷和襄郡王、恭郡王手下的商船不会轻易地接纳新的合作人。”说到这里,贾赦就有些犹豫起来,半响才说道:“肃郡王去世之后,他的大部分势力也是树倒猢狲散,不过肃太妃和新任的肃郡王倒是接收了一部人势力,商户那边依旧跟着肃郡王府,打算开春之后依旧出海。倒是太子坏事之后,投靠他的商人,有些被牵连了,有些并未被牵连。”
    红叶点了点头,看了一眼贾赦,说道:“别支支吾吾的,什么情况直接说。”
    “有一位宋姓商人来京好几个月了,正在找人合作。不过祁王他们本就有商船,对他的生意不太感兴趣,有兴趣的也是想买他的船,只是宋老板无论如何都不卖船。”贾赦打听得很清楚。
    红叶又是点头道:“那船在哪里?总不会在京城吧?”
    贾赦立即摇头,双手往袖里缩,“四艘在海城,一艘在京城码头,宋老板是乘坐自家船上京的。”
    海城是靠近东海最近的城市,因为海上贸易的繁华,海城俨然是大凤另一个经济中心。
    贾赦靠拢一点,说道:“母亲,这位宋姓商人最初只是太子手底下不起眼的一个商户,他有五条船,比不过其他商人动不动十几条的数量,这次太子坏事,他几乎是倾家荡产才保住一家人的性命,只要船还在,他就能东山再起。不过墙倒众人推,雪中送炭的人毕竟少,落井下石的人多,别人看得上他的船,看不上他的人,宋老板在京中已经徘徊好几个月,没有找到资助他的人。”
    “为何?琉璃坊的洋货可是极为赚钱的。”红叶诧异极了,这么赚钱的生意竟然没有人心动,这不合理啊!
    贾赦挠挠头说道:“没有靠山会被打压的,还有琉璃坊的生意几乎都被垄断了,且京中就这么点人,太多也消耗不过来。而且海上风险太大,每年都有船只在海上出事,这船出了事,那可是一大批货就没有了,损失可是几十万上百万,一般人家不敢冒险。”
    “母亲,您有什么想法?”贾赦眼巴巴地望着母亲。
    红叶端起茶杯,拿开茶盖,一阵青烟袅袅,“别急,我想一想。”她现在只是想让人去海外那边看一看,她对海外可是两眼一抹黑,这不利于她接下来的计划。
    片刻后红叶又道:“你可知晓,这位宋老板最远到过哪些地方?”
    屋子里有炭盆,但是依旧抵挡不住寒气,贾赦抱着滚烫的茶杯,摇头道:“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红叶点头:“你去问问宋老板,他们出海的行程,最远去过什么地方?若是更远的地方,他们敢去么?”
    现在船只的质量和航海的技术导致船行不远,红叶想知道他的船敢往欧洲等地方航行吗?只怕亚洲这片区都被祁王等人的船走遍了,这样就没有什么生意可做。
    贾赦点了点头,反正今日他休息,是以从荣安堂离开,他便直接出府找那位宋老板了。
    这几个月时间,宋老板才领悟了人情冷暖,在他陷入大牢时,兄弟姐妹只惦记着家里的产业,谁也没有想过来救他,还是妻子和儿子跑上跑下,耗费了整个宋家的资产,这才把他从大牢里捞出来。人只有落寞时,才知道谁是真的对他好。
    只是来京也有两个多月了,依旧没有人能与他合作,他现在已经有最坏的打算,找不到合伙人,他年后回海城,打算卖掉商船,做其他生意起步。
    然而峰回路转,荣阳侯找他咨询出海一应事情,宋老板就像是抓到最后一根稻草,他极力劝说荣阳侯,把咱们大凤的东西卖到海外,这是一笔收益,再从海外以低价买洋货回来,这又是一笔收益,整个一趟来回,少说有十倍利润。
    外面大雪纷飞,宋老板呆在在这小小的客栈后院如坐针毡,荣阳侯是他进京之后,第一个对出海生意极为感兴趣的人,若是荣阳侯这里不成,他就再也找不到别的合作者了。
    贾赦冒着风雪而来,宋老板接待他时,可谓心里直打鼓。在贾赦询问他以前出海的经历时,倒也不会隐瞒,一五一十地讲了。
    “你们只有五条船,倒也没法走太远的距离,若是更远的地方,你们敢去吗?”贾赦皱眉问道,“除了你们常去的地方,别的地方,你们了解吗?”
    宋老板没去过太远的地方,但是他比一辈子留在京中的人知道得更多,“不瞒侯爷,我们常去的是两个岛屿曼丹岛和伊里安岛,就这两个地方已经够我们消耗了,那里也有其他地方的商人,他们从我们这里买咱们的货,然后运回自己国家。这些人有白皮肤的人,黑皮肤的人,听他们说他们国家在更远的地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