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恣欢 > 第2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3节

    他名下不止福寿堂这一桩买卖,常亲自到外地拓展财路。
    前年, 在福寿堂赌坊出了几个输得倾家荡产的赌徒,回过神来, 最恨的是自己手欠,其次恨的就是他, 扬言迟早要了他的命。
    出行期间,诸事不顺, 索命的有之,劫财的有之,不是伤财,就是随从挂彩。不敢报官, 急赶急地请就近的镖局护送, 镖局明知是肥差, 却婉言拒绝。
    终归是运气不错, 辗转得知董飞卿进了镖局, 连忙派人传信, 愿意付重金请董飞卿受累与自己回趟京城。
    没几日,董飞卿就和几个人到了他面前,说巧了,正要去趟保定府,能捎上你,我多走一段,送你到涿郡,没工夫进京。银子就算了。
    到了涿郡,就能大摇大摆地走官道,在京人手也能前去迎他。他千恩万谢。如此,平安抵达涿郡,与接应的人汇合。
    之于他,董飞卿是救回了他的身家性命,临别时取出五张一万两的银票,请他一定要收下。
    董飞卿失笑,“要是想赚你的银子,事先就敲竹杠了,不会等到现在。”又摆一摆手,“再啰嗦,你就别回京了,跟我出趟远门。”
    他看得出,不论是何境遇,董飞卿都不是跟人说场面话的做派,发誓道:“日后只要公子用得着,派人传句话就行,在所不辞。”
    那件事之后,开始在一些事情上互行方便、礼尚往来。
    此刻,邱老板陪董飞卿、蒋徽走在福寿堂庭院之中。
    是这般喧嚣嘈杂的场合,景致倒也赏心悦目。
    董飞卿问邱老板:“人没走吧?”
    “没走。”邱老板笑道,“尝完了甜头,开始出血了,这上下心急火燎的,想翻本儿。”
    董飞卿颔首一笑,“去瞧一眼。”
    “二位随我来。”邱老板应得爽快,却飞快地瞥了蒋徽一眼。要知道,此刻身在赌坊的人里面,有她的父亲蒋国槐。
    蒋徽正望着道路两旁的花树,悠然自得,不知是没听到,还是根本不在意。
    福寿堂的赌坊,在一个古朴的庭院之中,没有寻常赌坊中的吵闹呼喝,因为赌徒们都分散在各个雅间,看热闹起哄的人很少。
    邱老板转入廊间,在一扇门前站定,示意董飞卿、蒋徽进门,自己则踱步到别处。
    房内没掌灯,看起来很狭窄,关上门后,黑漆漆的。蒋徽扯了扯董飞卿的衣袖,以眼神表示不解。
    董飞卿微笑,指了指一面墙壁上的窗户。
    是一尺见方的格子窗,格子细密。站在窗前,可以清晰地看到隔壁房内的情形,只要不点灯,那边的人不是太警觉的话,便不会发现这边有人窥视。
    蒋徽明白过来,无声地笑了笑,她站在窗前,凝眸望去。
    有几个人围坐在桌前赌骰子大小,据她所知,这是最容易见输赢的玩儿法。
    蒋国槐的位置,在她斜对面,表情紧张,面色很差。
    该是输了不少吧?
    她侧头端详着,没看出他有什么变化,或者是以前就没认真打量过的缘故。
    这人在她眼中,无能、窝里横。
    她执意退亲、离开家门那一阵,他指着她的鼻子说:“要不是看在程家和叶先生以往待你不薄的情分上,我便将你活活打死!”
    她看得愈发清楚的,是一个无能的男人的懦弱、狼狈、贪婪。
    在强权面前懦弱,在世事面前狼狈,在钱财面前贪婪。
    对他,她印象深刻的是三件事:续弦、生子、赚银钱。前两样做到了,最后一样总是差强人意。
    没什么可憎恶的。不值当。
    看着蒋国槐连输三把,蒋徽牵了牵唇,转身出门。
    “他以前就常来。”董飞卿对她说,“谭孝文也是。我看着他们不顺眼,自然怎么顺手怎么收拾。”这是两家现成的软肋。
    他不出手,蒋家长房也没好果子吃,势必成为丁家、谭家的出气筒。而丁家和谭家,则会成为言官一半年之内弹劾打压的对象。
    当然,他出手,会加速三家衰败的速度。
    这时候的谭孝文,正在和几名少年推牌九,亦是面色奇差。蒋徽扫了他两眼,便懒得再看,提议离开。
    邱老板再三挽留。
    “这种地方,我坐不住,在外面算是不喝酒。”董飞卿道,“改日吧,找个清净的地儿,跟你多喝几杯。”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酉时前后,两人回到家中。
    蒋徽早早歇下,没多久就入睡。
    夜半,她醒来,他仍不在身侧。
    她侧耳聆听,室内静悄悄的。
    出门了?
    蒋徽披衣下地,走到窗前,推开一扇窗。
    庭院之中,明月清辉洒落,他在来来回回踱步。观望片刻,辨出他走的是八卦步。
    说他神神叨叨,真是一点儿都不冤枉他。也不怕有下人起夜撞见被吓到。
    蒋徽无声地叹了口气,回到床上。
    话说回来,这厮到底有什么心事?
    胡思乱想一阵,没了睡意,她侧转身,枕着手臂,望着门口。过了好一阵,外面那个总算回来了,把脚步放到最轻。
    走到床前,见她醒着,笑了一下,不声不响宽衣歇下,把她拉到怀里。
    “董飞卿。”她唤他。
    董飞卿懒懒地应声,“怎么?”
    “你从小就这样么?晚间睡得少。”
    “太闲、太忙就会这样。”
    她明白了,“在斟酌什么事?能跟我说么?”
    “猜猜看。”
    “算了。”蒋徽很快放弃,“要紧的事,事先跟我说一声就行。”
    他嗯了一声。
    蒋徽阖了眼睑,莫名想起他提过的去沧州的话题。
    当时他怎么说的?说她很乖,他也没惹她生气。
    是那样么?
    初到沧州,她已痊愈,心绪很愉悦,筹备婚事期间,始终兴致盎然。
    他在那边有不少朋友,有几个已有家室,那些人待她都很好。方默所在的镖局总镖头和发妻把别院收拾一新,作为她待嫁之处。
    他每日神采奕奕,指挥人手打理新宅。
    原本她想亲手做嫁衣,他不准,把此事交给当地的绸缎庄,又领着一位绣娘到她面前,量身,挑选样式。
    那一阵,他手头颇为富裕。
    成婚前夕,他夜间潜入她待嫁的宅子。
    她正坐在大炕上查看首饰、衣物,开玩笑,问他:“是不是后悔了?”
    他说:“我怕你后悔,不声不响地逃走。”
    她拍了拍身侧的东西,“家当都在这儿,带着逃走很累。”
    他走到她面前,手撑在她身侧,看了她好一会儿,目光一时柔和一时灼热。
    他低头亲了亲她眉心,随后,亲吻又落在脸颊,再覆上双唇。小心翼翼的,温温柔柔的。
    是第一次,那样亲密。
    甜美到让人头脑昏沉的感触,她心狂跳,慌乱,想躲,却不敢动:身边不是易碎的首饰,就是不能揉皱的嫁衣。这点儿一直都没抛下的理智,让他在唇舌间得了便宜,自毫无章法到驾轻就熟。
    ——就知道,他愿意想起的,一定是她犯迷糊、懵住之后办的事儿。
    蒋徽抬手挠了挠额角,阖了眼睑。
    翌日早间,郭妈妈帮蒋徽做早饭的时候,悄声问道:“您和公子……该不会是假扮夫妻吧?”
    蒋徽惊讶,“怎么会这么想?”
    郭妈妈道:“我过来当差有几日了,你们……”他们相安无事。只这几日夜间都没叫过水,就足够她往别处想了。
    蒋徽释然,随口道:“这几天太忙而已,想哪儿去了?”
    “能怪我么?”郭妈妈苦笑,“你们两个……我能不提心吊胆的么?”
    蒋徽心念一转,示意郭妈妈附耳过来,“有件事要请教你……”说到一半,没了下文。
    郭妈妈奇怪地看着她。
    蒋徽是在斟酌措辞。她与奶娘不同,若是直接询问如何避免有喜,奶娘少不得怀疑她没打算安稳度日——“若是想快些有喜,有什么法子?”
    郭妈妈面露喜色,在蒋徽耳边低语几句。
    蒋徽认真聆听,随后又问:“反过来呢?不想有喜又有什么法子?”
    郭妈妈面露狐疑。
    “我都嫁人了,这种事难道不该上心么?”蒋徽神色诚挚,“既然说起,就一并告诉我,又不是记不住。”
    郭妈妈想想也是,便又在她耳边低语几句。
    第26章 日常
    董飞卿早就醒了, 只是懒得动。
    环顾室内,见布置得与沧州新宅相似,要说明显的不同,只有躺着的这张床。那边的是新婚用的, 是千工床。
    他闭上眼睛, 新婚夜的情形便在脑海清晰呈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