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疯临天下 > 第26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6节

    ☆、第三十九章
    大虎一见自家公主摔了个嘴啃泥,正要不顾一切冲上去,沈洛已经一把按住她,一手捂住她嘴,声音沙哑,掩盖在淅沥雨声里:“别动!”
    倒是蔡玖脑筋转得快,立时扑上去将趴在泥水里一动不动的曹姽抱起来,只见她双眼紧闭,呼吸急促,蔡玖直觉就要求救,嘴一张却被曹姽袖中的双手紧紧扯住了衣襟,蔡玖反应极快,当下就明白公主这是清醒着呢,他眼珠“骨碌”一转,赶紧帮着呼天抢地起来:“主家?主家啊,您是不是撞着头了呀?怎的昏迷不醒呀!”
    蔡玖自然是在作戏,也很明白曹姽装晕的原因,康乐公都设计这么下公主的面子了,又使唤马匹将公主甩在地上,公主这时不装晕,难道还等着从地上爬起来,在所有人面前无地自容吗?
    一经想通,蔡玖作戏便越发用心,用力呼喊得连眼泪都挤了出来,大虎不明就里,还以为公主真的出了意外,偏偏身不由己,滚热的眼泪都流到了阿洛捂着她嘴的手上。
    那个静默的大汉之前一直为曹姽牵马,先前跪着自罚,目睹一切事情发生的经过,一双利眼更是看穿了曹姽和蔡玖之间的小动作。
    康乐公不让他起,他也不起,雨点密集地落在他跪得笔直的肩颈,顺着背脊将粗布单薄的军衣浸得黏湿,沾在整个背部。稍一动,就勾勒出浑厚未鼓的背肌来,像是一座岿然不动的大山杵在原地,只是凑近便能看到他嘴角一抹哂笑,隔着雨帘无人注意,可他却不揭穿曹姽,而是看着她躺在蔡玖身上,像是一只被淋湿了羽毛的孤弱雀鸟。
    康乐公康肃观此景,心里其实将信将疑,眼见这出闹剧将军营里搅得不大像话,更深露重又兼大雨瓢泼,他便也没有和曹姽纠缠的心情,当下便命人抬了一副竹制台架来,吩咐吴爽带人将一众来客送到早就收拾好的后营去。
    后营是除了主将及兵士外,主管医疗、炊务、军需及杂类的地方,人员很是混杂,常常是三更过后还能听到医官捣药的声音,未等闭眼土灶上的风箱又拉了起来。旬日一到,军需官远道押运粮草及兵甲兵器之类的物件而来,更是车马盈塞,整日不得安宁。
    当然,曹姽等人如今自然是不知道其中的门道的。
    康乐公的帅帐驻扎在兵营后方,紧邻后营,曹姽等人的帐子美其名曰方便进出,被设在后营的入口处,比邻帅帐,可惜人来人往、嘈杂不断,这会儿雨点仍急,似乎连睡在棺材里的死人都能吵醒。
    吴爽等人忙活完毕,恭敬退出,蔡玖暗地里瞄了一眼正襟危坐的康乐公,谄媚地上前接住他脱下来的尚在滴水的头盔,拿挂在木架上的布巾擦了,心里却暗暗打鼓想着莫非这老头赖在这儿不走了?
    大虎、小虎比曹姽大上几岁,对康乐公十年前入京觐见女帝的威仪尚存印象,如今医官还在给床榻上的曹姽把脉,大虎不敢造次,小虎也等着裹伤,一时气氛十分凝滞。
    榻上的曹姽还在昏迷,面色苍白、牙关紧咬,身上因为先前扑倒的缘故,沾染了大片污迹,白狐裘皮是再穿不得了,可到底还是裘皮,医官并不缺这点眼力劲儿,他又看看康乐公的神色,才琢磨着谨慎说道:“禀报康公,天气恶寒、淫雨连绵,阴邪入体乃是寻常之事,榻上的贵客只需好生休息,并无大碍。”
    医官并不知道曹姽摔马的事由,此时将昏迷的原因归咎到天气上,反而是歪打正着,让大家都心知肚明榻上这位是装的呢!
    康肃往帐子中仅有的一张高腿胡椅上坐下,甲胄发出一种冰冷清脆的响动,蔡玖这才敢稍稍打量,只见康乐公并非自己想象中一副虎头燕颔的威仪长相,反而庞眉皓发、白髯如戟,比建业朝堂上的文官元老们还像那么回事,却偏偏带着战场上淫浸而出的血性之气,十足矛盾,十足震慑,蔡玖当下就低下头去,不敢再看。
    康肃慢慢拿布巾拭了拭手,眼下帐内除了医官,只剩下曹姽、大小虎和蔡玖,那蔡玖一看就不是个爷们儿,铁定是从内宫出来的,那么在场都是知根知底的人物。康肃皱了皱原本就深凹的眉头,也不理他们,直接询问医官,声音苍劲而浑厚:“既无碍,多久才能醒?”
    医官一抹汗,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不知该如何回答。
    康肃明了他胆小,当下就不耐烦挥手:“你先下去。”
    榻上曹姽在帐子中烛火的映照下,脸色比方才雨中柔和不少,胸口平稳地一起一伏,轮廓和眉毛依稀可辨当年女帝的模样,被烛光照得眼睫时不时颤上一颤,显得分外荏弱,与传说中的小魔星大不相似。
    康肃也不细看,坐在原地吩咐吴爽将自己帐中的文书抱来,金刀大马地就坐在曹姽帐子里批阅起来。蔡玖看那一摞高高的绢帛竹简等物,心里叫苦,他们下去临时换了些干净衣裳,大虎让粗使下人打了热水,在内间用热巾子给曹姽暖暖身子,也给她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曹姽硬是按捺着不动,渐渐觉得难捱,浑身都因为贴着身下坚硬的床榻而僵硬。实际上,哪怕她现在躺在平日临秋斋柔软的锦榻上,恐怕也不会更好过,谁能清醒地撑着在榻上动都不动如此长的时间?
    她手心和脖子里都是汗,心里大骂蔡玖也不机灵点,怎么不把康肃哄走?其实蔡玖是想这么干,可惜没这个胆子,除了大虎每隔一刻去看看曹姽,营帐里只有康乐公批阅文书的沙沙声。
    就在这时,曹姽的肚子惊天动地地叫了起来。
    他们整日赶路,且干粮粗糙,曹姽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勉强过水咬了几口。此时入夜已久,自然饥肠辘辘,加上帐中又是肃静,牛皮蒙着的厚帐将雨声隔绝在外,越发显得曹姽肚中鸣叫和九天神雷一般,蔡玖几乎忍不住笑起来,硬是憋了下去。
    见实在装不下去,曹姽嘴中嘟囔几句,作出一副方才清醒的样子,又结结实实伸了伸手脚,才摸着肚子坐起来。
    她明明知道康肃已坐了快一个时辰,康肃也知道她在床榻上装模作样了一个时辰,两人隔着昏黄烛火打量彼此,良久康肃鼻子里“哼”了一声,当下曹姽心里就怒意勃发,心想这个老儿忒不识好歹,自己看他一方封疆大吏,又是母亲的恩人,自己也就不计较他那番下马威,可是如今当面轻视又是怎么回事,莫非康肃仗着在此地驻守已久,已然目无尊上了?
    二人就这般僵持了几乎一刻,任谁都没有想到康肃竟然爽快地先低了头,他放下手中文书,站起朝曹姽一拱手:“臣康肃见过公主!”
    曹姽一喜,觉着自己身上天家威仪到底慑人,康肃不敢当面与她作对,未想还没等她得意完,康肃已经坐了下去,摸着胡子感慨道:“臣今日初见公主,倒似看见当年陛下十数岁时一般,颇为怀念。”
    就算曹姽知道自己糊不上墙,乍听康肃这番话语也不由轻飘飘起来,作为母亲的子女,听人赞自己有乃母之风真是再顺耳没有了,她甚至都暗自决定不计较康肃方才的失礼之处。
    谁知康肃随即话题一转,瞥着曹姽微翘眼角道:“可惜相似处不过一分,倒有九分像足慕容傀那个蛮子,空有蛮性,几无大志。”
    曹姽大怒,脸一下子涨得通红,正要怒斥康肃无礼,肚子竟然抢先又叫了起来,她起身又急,只觉得脚下一软、天旋地转,若不是蔡玖上来搀扶,恐怕又要跌倒。
    康肃冷眼旁观,待曹姽又坐回床榻上,才凉凉补上一句:“”陛下是高山潜流,但愿公主不是那山中竹笋。”
    山中竹笋是什么?不等蔡玖和大小虎露出狐疑神色,曹姽已然明白了,康肃是讽刺她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如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她这回是气得眼前发黑了,何况腹中还真的空空如也,而她明白母亲之所以把她扔到这鸟不拉屎的野山里来,确是因为她毫无根基又惯爱惹是生非,就算女帝有意扶持,观康肃所言所行,却似乎是打定主意不打算接纳曹姽,才会在初见就这样剑拔弩张,根本不惜得罪曹姽。
    大小虎看着康乐公就觉得冒冷汗,如今小虎又伤着,大虎虽然直打哆嗦,却还是结结巴巴顶了康肃一句:“康公说话,实在……实在是过于逾矩了!”
    康肃盯着大虎,直盯着可怜的小姑子满脸虚汗,才道一句“身边竟也有忠仆”,当下懒得再理曹姽,草草告辞,又召医官把了次脉,吩咐属下送上饭菜,便再不露面。
    曹姽就着青瓷茶壶的壶嘴狠灌了几口白水才缓过神来,肚中饥饿愈甚,她这才看向送进来的饭菜,心道这仇就算要报,也要吃饱喝足再说。
    只是一看小几上简陋的陶盘,曹姽瞬间没了胃口,那几个丑陋的陶碗里装了黑乎乎的酱汤、几只麦饼和褐色的烤豆,她正要开口质问,突然发现那个送饭的军士脸上一道狭长的红痕,隐隐还透着新鲜的血光,曹姽坏心大起,暂时折腾不了康肃这条大鱼,那折腾一下他手下这个不知轻重的小虾米也好,她朝那大汉招手,示意他把东西递过来。
    待到那大汉将烤豆递给她,曹姽却假装失手将整碗烤豆打翻在地,她没有要去捡的意思,也不会让身边的人去捡,那大汉二话不说,屈下一膝,就着小碗很快将不多的几颗豆子捡了回来。
    只是曹姽又故技重施,那大汉低首敛目又捡了一次,曹姽竟还不厌倦,正要第三次下手,那人却胆大包天闪过,这在曹姽意料之中,亦在之外,她没想到他有这胆量,也不遮掩,飞起一脚又往跪着的大汉手上的碗踹去,只可惜技不如人,只着了木屐的脚被人拿在手里。
    因曹姽使了很大的劲,木屐脱脚斜飞出去,正巧被蔡玖抓了个正着,曹姽一只赤脚被人抓在手里,明明冬夜极冷,那人又是才从帐外进来的,曹姽却有种脚底要被那人手心的温度烫穿的感觉。
    她挣了一挣,却没挣开,急得仿佛站在火堆上,朝着大汉斥道:“放开!”
    那大汉这才抬起头,鞭痕森然,却掩不住他眉峰眼角更为森冷,仿佛那火热的手不该长在他身上,曹姽听他开口道:“贵客只需答应坐下进食,某自然放手。”
    曹姽嘴上说“好”,待脚上一松,马上又是一个横腿,大汉皱着眉躲开,眼睁睁看着整个凭几连带着陶盘上的碗盘一起飞了出去,发出响亮的脆裂声,那晚热乎的酱汤很快渗进土里,麦饼满地乱滚,众人半晌都不说话。
    曹姽这时有些后悔,又不好示弱,只好继续颐指气使道:“你去把我们的行囊送来,那里面有干粮。”
    大汉将碎片收拾起来,将仅存的一碗烤豆交给大虎,再抬头和曹姽说话时,曹姽竟在他眼里发现薄薄的莫名怒意,她不甘示弱叫起来:“你还在这里看什么?!快去把我的行囊拿来!”
    “没有行囊!”大汉直截了当回道。
    曹姽跳脚:“你说什么?!快派人给我去捡回来!”
    她的衣服、她的首饰、她的财货、她的零嘴,可全部都在马车上,没有那些,让她怎么活下去?!
    那人面无表情看着曹姽扭曲的脸,才慢慢道:“那处断崖无人下得去,也不值得人下去。”他不等曹姽叫嚣起来接着道:“陶盘上的所有吃食就是你们今晚的所有,军需紧张,康公命令不得再添,帐外驻扎了人手,你们哪里也不能去!”
    说完他头也不抬出去,曹姽和其他人的眼光都落在大虎手上的那碗烤豆,她不敢相信自己竟然会落到这步田地。
    当下她毫不犹豫掀起帐帘,帐外果有一队甲胄军士驻守,森寒的兵器反光立时照在她脸上,清楚地告知曹姽如果赤手空拳擅闯,那么康肃的命令会被迅速而准确地执行,曹姽毫不怀疑他们会把自己捆起来吊在山崖上,而这些人的眼神和气势,绝不是会稽海上那些乌合之众的海贼可比。
    曹姽虽然冲动,也不全然是个傻子,只好气冲冲摔了帘子回到帐子里,又气又饿,几乎腹痛起来。
    大虎将豆子过了遍清水,放到曹姽面前,从衣襟里掏出一个银钵来,柔声安慰曹姽:“公主莫急,奴婢随身带了些逐夷酱,拿来佐烤豆,或能下咽。”
    若不想去求康肃,曹姽只能点头,何况逐夷酱是鲜鱼肠加了蜜渍久藏,味极鲜美,曹姽胃口好时,光吃酱就能一口气吃上一钵。如今看在酱料的份上,曹姽觉得那烤豆看上去美味许多。
    等大虎将逐夷酱均匀拌在烤豆中,曹姽迫不及待地拿起一颗往嘴里一丢嚼弄起来,殊不知一声惨叫,痛得眼泪直流,含含糊糊大嚷:“什么豆子那么硬?!”
    那边厢康肃听了大汉的回报,见他脸上依然渗血,让他去找医官治一下,一边又吩咐道:“阿揽,这几日的餐食依然由你送去,记住,既不爱酱汤麦饼,餐餐只能是豆。”
    似乎怕他不解,康肃又多说一句:“离下次休沐尚有十天,让住在那帐子里的那位慢慢嚼豆子,好好磨一磨性子。”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风声紧了,大家扯乎,懂了就好~
    此文就维持隔日慢慢更新,希望我写到重点的时候,已经环境比较宽松了,_(:3」∠),否则我对这本书的设想就基本没法实现了,哭晕……
    之前去了次青岛,吃了几餐海鲜,文中的神器逐夷就是用多种鲜鱼的内脏腌制而成的美味酱料,也有一种说法说那就是河豚肉,当然不论哪种可能,好吃是一定的,有皇帝一餐可食数钵呢,果然是大吃货帝国~
    下图为陶制食案,魏晋时期吃饭是很fashion 的分食制度哦,大家各吃各的~
    ☆、第四十章
    康肃说到做到,曹姽一天两餐只见豆子不见其他,她行囊又尽数遗失在山崖下,崖壁陡峭,且曹姽隐没身份,断断没有指使他人的立场,康肃也并不愿意自己麾下兵士去冒这种不必要的危险,因此曹姽起头两天真真只能拿豆子拌酱果腹,而且还得省着吃。
    康肃趁着空闲也会去看望一下,曹姽初时还会耍两句嘴皮子,可惜早已是底气不足。腮帮子磨得酸痛,饿极的时候只能艰难地咀嚼着坚硬的豆子,她也不听康肃关于军营内粮食短缺的鬼话,虽既没有抗争,到底也没有求饶。
    不过两天,曹姽原本白皙粉嫩的脸就因为饥饿缺食而憔悴泛黄,大小虎更是面带晦涩,只有蔡玖可以仗着男身,进出之间夹带些私货,但大多都是干菜及麦饭等物,曹姽别说吃了,更是见都没见过,又怎能毫无顾忌下口?
    康肃深知曹姽性情高傲,无论如何不会拿绝食和自己相抗,归根到底不过是成长于锦绣堆里,粗食糙饭无法下咽罢了。但他不能坐视不理,即使曹姽本意没有绝食的意思,这样下去必定也会形销骨立,于是后一日大汉阿揽出现在帐子里的时候,又如曹姽到营的第一天那样,陶碗堆满了食案,酱汤、麦饼重又添上了。
    曹姽不用照镜子就知道自己脸色有多难看,曹家家教甚严,她虽不是集贤阁里循规蹈矩的弟子,却也是太师王攸教出来的,学不来前朝司马衷那个白痴说出“何不食肉糜”这样遗笑千年的蠢话,但是饥饿是什么滋味,食不下咽又是怎么样的滋味,曹姽两辈子来却委实都没有体验过。这番落在康肃手里,倒也体验了一把民间疾苦。
    阿揽一进来,就觉得帐中颇有风声鹤唳之感,三个下人站在角落里,坐在胡凳上的那个虎视眈眈的小魔星此刻并不动,与其说她对康乐公有所忌惮,不如说她现在食不果腹、无力再战罢了,可那双眼睛却像森林伸出亟待觅食的小狼,尖牙已经感到了血液的芬芳。
    阿揽放下东西,并不废话,曹姽盯着还在冒着热气的食案,喉头埋在衣领中暗暗滚动了一下,却鼻子轻哼一声,头转到了一边去。
    大虎见公主没有拒绝,也不像上次那般为难,就上前接下了陶盘,曹姽回头看的时候,人却已经不见了,这么个山一样的大高个,动作之间却是端的灵巧,曹姽上回早已领教过了。
    即便今日添了菜,落在曹姽眼里依然乏善可陈。酱汤太过咸涩,麦饼干瘪得和冬日里的树叶子一样,曹姽勉强咽了几口,又情不自禁去掏枕边装着逐夷酱的陶罐,失望地发现里边空空如也,好几天前就已刮得渣都不剩。
    但是今天的转机代表康肃的态度有所松动,入夜以后,曹姽眼睛骨碌碌乱转,瞄着外头倒映在牛皮帐上来回走动的人影和此起彼伏的呼喝,心思便活络了起来。
    康肃治军极严,前日大雨渐停后,曹姽的帐子处在后营,杂声极多,她夜晚睡得极不安稳。而相对的,除了这些后营杂务的喧闹之声,兵营却是极为安静的。
    而此刻却极为不同,传入帐子的声响虽空朦,却透着雄浑的力道。
    曹姽看看蔡玖和大小虎,慢慢挪到帐门前,偷偷掀开厚重的门帘,发现平日守卫的四个兵士如今只剩一个,呼啸的山中夜风卷入帐内,夹杂着火油味和一股粗冽的腥膻的汗气,有那么一刻,曹姽甚至以为自己回到了辽东的草原上。
    远处军营中央的篝火熊熊燃烧,几乎灼到了天上的星子。那股气味来源于山腰空地上百个裸着上身的兵士,他们围成圈,朝着圆圈中央的二人,喊声震天。
    阿揽和呼延莫精赤着上身,双肩宽阔、肌肉贲起,一人头戴小冠和面具,一人脑门上绑着根箭,双臂缠了红绸,均作出角抵之姿,身上被篝火映照得呈现一种油亮的古铜色。其中呼延莫是出了名的力大无穷,边上拱手而立负责判定的孔豚才挥下手臂,他就如一头蛮牛一般冲了上去,却在近身时候一弯腰,就势牢牢抱住了对手的腰腹,想要将人冲翻在地。
    对手也并不是一击就倒的孬货,阿揽就着冲力往后滑行两步,在泥地上拖出两道深深的凹痕来,又牢牢站住,周围的呼喝声更大起来。
    人的斗志在这种场合完全被激发,阿揽一只手狠狠按住呼延莫的肩背,屈膝就往他小腹顶去。呼延莫也不示弱,腾出一手来掐住了那只脚,闷着头大吼一声,就着抱腿的姿势将阿揽半个人整个举了起来。
    只要其中一个人在这时候失去平衡,胜负就会揭晓,而一脚离地的阿揽此时明显处于劣势。可无论呼延莫如何用力,对手的另一只脚就像生了根一样,呼延莫自始至终全靠蛮力而搏,但蛮力此物全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屏住的一口气一旦泄出,阿揽就知道自己的机会到了。
    他攀住呼延莫的背,胳膊更用力地扭压对方颈项,待呼延莫憋不住开始喘气之时,使出“摔胡”之技,抱住他往地上一滚,呼延莫气一松,就被阿揽牢牢压在地上,不过他力气非同小可,犹如困兽犹自挣扎,阿揽几番都差点压不住他。
    只是呼延莫上场就全盘押上,不如阿揽懂得保存实力,此时已是强弩之末,来回扭动一阵,就只好四肢摊平认输了。
    阿揽这才松开手,把弃置在一边的军服捡起搭在肩上,走过去轻轻踢了一脚在地上喘气的呼莫颜,只是剧烈起伏的胸膛显示他自己也不太好过,吐纳了几下才道:“起来,刚才那劲儿到哪里去了?”
    旁边就有人起哄道:“呼莫颜,以后力气可得省着点用。”
    众人都笑起来,呼莫颜也不懊恼,身子底下泥石硌着背不舒服,他稍躺了下便起身,抹了抹脸干脆认输:“在岭南的时候,我等就认了你做老大,输了也没什么丢脸的。”
    军中力气第一的呼延莫都输了,旁人也不敢再轻易挑衅阿揽,只是脸色都带着跃跃欲试。呼延莫还想鼓动阿揽下场,他却已经重新束好了腰带,低声说道:“康公还交代了事务。”他意有所指地抬首看看那座孤零零的帐子,呼延莫立刻心领神会,可他无论如何没猜到这回输得可惨,又听阿揽道:“昨天山里带回来的东西呢?拿出来。”
    无怪乎阿揽严阵以待,因为那位康公都讳言身份的贵客,实在不大安分。若不是太过不敬,曹姽在这群老粗眼里干脆就是一只过于灵活而棘手的老鼠。
    果然,此刻曹姽见角抵换人上场,场面越发热闹。她一缩脖子退回帐子里,不是她太胆小,而是直觉方才获胜的那人,面具后的那双眼睛,仿佛利剑一样直射过来。待那人走远,她才趁势将帐子外守着的唯一的倒霉兵士制服了,拖进帐子剥了衣服捆了起来。又令蔡玖乔装扳得像模像样,重又站到外面去。
    另一厢,因为小虎受伤,曹姽打算把她留下,她自己换了小虎的粗布使女服,又领着大虎收拾了些仅有的细软,两人掩在夜色中,就往后营深处而去。
    阿揽擦了个身从草棚出来,眼见夜色深浓,心想该再去那顶帐子看一眼,再行向康公禀报。他远远一眼就看出那个守卫不对,康肃手下的兵士原该站得更直更挺,不会这样有形无神,他默默地没有打草惊蛇,入内看到床榻上的一个隆起,帐内也没有其他人。
    榻上的那个被中的人形微不可查地颤抖,阿揽轻叹口气,使女遇事毕竟胆小,不像那人还能咬牙装腔作势。
    他假装没有发现,出了帐子打量一圈,目光锁定在了后营那处远离岗哨的木栅栏附近,那栅栏少说快有二人高,大虎正两眼含泪地站在底下,想把肩上的曹姽顶出去,落在阿揽眼里,仿佛两只滑稽的猴子。他笑了一下,越人敷在脸上的油彩还没有完全褪尽,此时看来甚至带着狰狞。
    大虎声音都哆嗦了,细弱着嗓子问:“公……公主,你好了没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