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农妇种田手册 > 第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节

    看来近几天太忙太累了,身体虽然健康无病,精力却跟不上。
    好像记得空间还有瓶精力充沛水,她赶忙进了空间,拿起精力充沛水喝了下去,片刻功夫,她觉得一股清流从胃里冲到头顶,整个人神清目明,身体里有无穷的力量,可以不眠不休干三天三夜的活。
    她咧嘴一笑,有空间真是太好了。
    在空间里转了一圈,她发现有套一级的工具解锁了,里面有大小不一的螺丝刀,扳手,铁锤等。
    太棒了,有了这些工具,组装轮椅就轻松多了。
    想来是今天她吸收了不少工具需要的灵气,看来她以后得多在田地山林里走动才行。
    除了工具,还有一瓶美肌水也解锁了,青蕊看了说明书,有美白嫩肤的功效,她正需要这个,拿起来打开就要喝下去。
    滴,提示,提示,美肌水为外用品,不可吞服。
    青蕊动作一顿,差点被自己蠢哭。
    作者有话要说:  春天是野菜横行的季节,袋鼠天天在家吃野菜,真是太幸福啦。
    第8章
    三月中旬,天气已经比较暖和,院子里的桃树梨树都已经是最后一茬花,显得不那么艳丽精神。枇杷已经有手指大小,挂满枝头,想到过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吃到新鲜的枇杷,青蕊身站在树下吞了吞口水。
    她今日穿新买的素色棉裙,长发如墨般垂在腰间,微分轻轻吹动她的衣和发,清秀不凡。
    “婶婶,你咋啦?”猫儿歪着小脑袋看着她,婶婶该不会是嘴馋了吧?嘻嘻。
    青蕊轻咳了一声,觉得在一个小孩子面前表现出嘴馋有点丢人,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起来:“婶婶看看树上有没有长虫。”
    “是吗?”小丫头人小鬼大,仰起小脸,鼓起脸颊,瞪大眼睛看着葱郁的枇杷树:“猫儿还以为婶婶想吃枇杷果呢,原来是在看虫虫啊!”
    青蕊被她拆穿心思,囧了囧,弯腰抱起她:“敢笑话婶婶,看我怎么治你。”说着去挠她的痒痒。
    猫儿一边扭着小身子躲,一边咯咯直笑:“婶婶莫挠,好痒痒,猫儿不笑话婶婶了,其实是猫儿馋嘴想吃枇杷果啦。”
    青蕊放过她,亲了亲她越发红润的小脸,让她去屋里和狗儿一起学写字。
    已经计划好让狗儿去上学,但是张秀才去县学有事去了,要等一段时间才回来,青蕊就和二牛商量,把他们认识的字先教给狗儿,再让狗儿背熟三字经打好基础,毕竟狗儿已经六岁了,在这个年代启蒙算是晚的了。
    青蕊没看错人,狗儿很聪明,又十分刻苦认真,每天教给他的任务都能完成得很好,才半个月时间,三字经已经会背了,青蕊又让他一字不落的默写出来,这不,除了干活吃饭,狗儿大部分时间都在屋里写字。
    猫儿虽然是女孩子,也得学认字,青蕊就让她跟着哥哥学,不过猫儿对学问不感兴趣,学着学着就走神了,要么就偷偷溜出来找她。
    青蕊压根没指望她能考秀才,因此也并不过于严格管束。
    把猫儿打发进屋,青蕊去了柴房,已经到了该耕种的时候,得先把种子处理一下。
    稻谷种子需要催芽,时间比较长,要精心侍弄,青蕊先烧了锅水,用烫手的水温浸泡谷种一刻钟左右,再拿木桶倒入温水浸泡,约一周左右谷种吐芽,再移至水田培育秧苗。
    弄好稻谷种子,青蕊再看其他的种子,可以直接种植的有花生,黄豆,豆角,丝瓜,豆薯。
    可以不用催芽但是要培育秧苗的有南瓜,莴苣,茄子。需要催芽的有黄瓜,苦瓜,地瓜,土豆,辣椒等。
    胡萝卜,韭菜既不用催芽也不用培育秧苗。苞米可以催芽也可以不用催芽。
    第一季先种这么多,看看售卖情况,等第二季的时候再加种。
    青蕊把种子分类放好,先把要催芽的种子拿到了厨房。
    给种子催芽的目的就是加快种子的出芽速度,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只要有适宜的温度、氧气和空气湿度这三个条件就成了。
    地瓜,土豆这类根块植物催芽要用草木灰、碎土混合,再洒上水,把红薯摆在上面,然后覆盖保温。
    青蕊准备把它们放在后院前几日翻好的地里培育秧苗。
    草木灰灶台里就很多,平日里的柴火一些是干树枝,一些是秸秆,混在一起就是草木灰了。
    她拿了个用竹篾编成的粪箕,在灶台里舀了满满一粪箕草木灰,提到了后院。
    把草木灰倒在空地上,又挖了一些土捣碎了,混在草木灰里,混均匀后洒在地里。
    接着用瓜瓢舀水薄薄的浇了一层,把地瓜,土豆,豆薯整齐摆放好,然后进屋找了个破布单子盖住,每天来浇些水。现在天气暖和,三五天左右也就长芽了。
    而黄瓜,苦瓜,辣椒这几种种子的催芽方法又有些不同,需要浸泡,浸泡时间、水温也有不同,但是和稻谷种子一样,都必须用烫手的水温也就是五十度左右的水消毒除菌。
    辣椒浸种前,要先晒一晒,消毒后放入温水中去除浮子,并搓干净种子表面的污染物,更换清水浸泡四个小时上下。
    浸种结束后,捞出来沥干水分用棉布包好,置放在30c左右的地方催芽。三天左右种子露白,就可播种在地里了。
    苦瓜种子皮厚而硬,要用60c左右的水浸泡,使种子受热均匀,入水后要不停地搅拌十分钟左右,浸泡一天一夜后将种子洗净捞出,用干净的湿棉布包好,每天用温水清洗一遍,大约一周左右开始出芽。
    黄瓜比较容易吐芽,消毒后放入凉水中,再缓慢加入开水不断搅拌,温度要再次达到烫种时的温度,保持十五分钟,冷却到30c后搓掉种子上的粘液,冲洗干净后浸泡六个小时,拿出来包在湿棉布中,一宿就出芽。
    青蕊把所有的种子浸泡好后,已经到了响午时分,忙了一上午,丝毫不觉得累,精力充沛水果然神奇,要搁平时,她一定有气无力的了。
    算好种子浸泡的时间,她开始动手做饭。
    她今天准备做竹桶饭,主菜是腊肉香肠。她从碗柜子里拿出四个竹桶洗干净备用。
    竹桶是上次砍竹子接水的时候她让顺子爹给她锯的,本来准备以后养家禽的时候给它们喝水的,但是她想吃现代的木桶饭了,没有那么小的木桶就吃竹筒饭好了,而且竹筒饭比木桶饭还好吃。小动物们还没来家,先借用一下蒸饭吃。
    腊肉家里还有,昨天木桩媳妇又送了几根香肠过来,正好可以做好吃的腊肉香肠饭。
    想到那香喷喷的美食,青蕊口水直流,她咂咂嘴,挽起袖子开工。
    先将早就泡过的大米、糯米放入锅中,加水,水开后煮几分钟,将煮过的米捞出,倒进盆里,放入豌豆、胡萝卜粒、腊肉片,腊肠片、香菇片拌匀。
    接着将拌好的米分别舀进四个竹筒里,把竹篾编制的垫子放进锅里,再竹筒放在竹垫子上,垫子下加水,隔水蒸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青蕊麻溜的做好一切,蹲到灶台前烧火,几把柴添进去,不一会儿就飘出了香味。
    竹筒饭起初是山区少数民族进深山劳作时为了简便发明出来的,他们通常在山里干一整天活,从不带锅灶炊具,只带上大米。
    做饭时就地取材,即砍下一节竹筒,装进适量的米和水,放在火堆中烤熟,当竹筒表层烧焦后,筒内米饭立即熟起来了,这便是竹筒饭。
    竹筒饭,因地域不同,习俗不同,做法也各不相同,因此,竹筒饭有很多种。只要出产竹子的地方,都可见到竹筒饭的身影。
    “婶婶,婶婶。”屋外传来两个小家伙的喊声,不一会儿,两个小身影就到了眼前。
    狗儿在灶台边吸了吸鼻子,一脸享受。
    猫儿搂住青蕊的脖子,笑嘻嘻问:“婶婶,做什么好吃的,咋这么香喷喷的呢?”
    青蕊捏了捏小馋猫白净的小鼻子,回道:“竹筒饭,一会儿就可以吃了。”
    “婶婶,是用上次木桩伯伯锯的那个竹筒做的饭么?”狗儿脑瓜子灵光,马上就想到了。
    青蕊点点头:“是的。”她把两个小家伙搂进怀里,问:“功课都做完了么?”
    狗儿昂起头:“做完了,还额外多写了几遍字,婶婶可以去检查哦。”
    “狗儿真棒,等吃完饭婶婶就去看你写的字有没有进步。”青蕊笑着夸奖他,而后看向猫儿:“小丫头,你呢?”
    猫儿正准备说话,狗儿抢先道:“妹妹睡着了,还做梦流口水,把纸都弄湿了。”
    猫儿脸唰的一下红了。
    “噗嗤。”青蕊失笑,捏了捏猫儿的鼻子:“你做啥梦了?还流口水?”
    “梦见枇杷果熟了,黄澄澄挂满枝头,好甜哇。”猫儿说着咂起嘴来。
    青蕊忍不住笑起来:“小馋猫,你是有多馋?连做梦都梦见吃果子。”
    “还不是婶婶今天在看枇杷果,猫儿就忍不住想啊想,想着想着就睡着了,没想到做梦就梦见可以吃啦。”
    青蕊一脸无辜:“难道还怪我?”
    “不怪婶婶,嘻嘻,是猫儿太馋了。”猫儿搂住青蕊的脖子撒娇。
    青蕊拿她没办法,点了点她的额头:“赶紧拿筷子,开饭了。”
    “好啊好啊。”猫儿亲了青蕊一下,和狗儿跑去拿筷子了。
    青蕊既觉得幸福,又有些无奈,家里有这么多吃货真的好吗?
    木桶饭摆上桌,一家四口围桌而坐,眼睛都是亮晶晶的。
    “好香,蕊儿,这是什么吃法?”二牛看着面前青翠的竹节里香味扑鼻的饭菜,很是惊讶。
    “这是竹筒饭。”青蕊把竹筒饭的做法介绍了一遍,道:“还不知道味道如何,快尝尝。”
    二牛拿起筷子夹了一些米饭放进嘴里,觉得香软柔韧,米饭香气飘飘,融翠竹清香于一体,加上各种菜的融合,味道十分可口。
    “好吃吗?”青蕊问。
    二牛点头:“好吃极了。”
    青蕊放下心来:“那赶紧吃,冷了就不香了。”转头去看两个孩子,他们早已经把脸埋进饭里了。她看着直乐,说了句慢点吃别噎着,也开始吃起来。
    叔侄三人吃得肚子圆溜溜,直打饱嗝,每天都有这么美味的饭菜,日子实在太好了。
    青蕊收拾好碗筷,准备出去找村民商议耕种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  袋鼠是农民出身,家里几代是种地的,从小耳濡目染对种地挺熟悉的,但是一零年左右家里条件好了就没种了,一些细节忘记了,找了度娘帮忙。
    浸种的水温是五十度,有宝宝的妈妈估计很清楚,因为充奶粉就是这个温度。
    第9章
    狗儿留在家陪二牛,顺便读书,青蕊带着猫儿出了门。这次还是去张家,如果张家兄弟愿意帮忙耕种,就让他们帮忙联系其他人。
    “妹子来了,怎么还带东西了?”廖氏将婶侄二人引进屋里,接过青蕊手里的韭菜盒子,笑道。
    “韭菜是嫂子送去的,我只是借花献佛罢了。”青蕊回道。
    临出门时,青蕊做了些韭菜盒子给二牛和狗儿在家打零餐,带了十个来张家。
    韭菜盒子是北方的吃法,青蕊现代只在北方菜馆子里吃到过,因为喜欢吃,自己在家学着做了几次。
    上次廖氏拿了许多韭菜给她,她炒了两次鸡蛋吃,还剩老不少,就全部做了韭菜盒子,再放怕黄叶子。
    廖氏笑得见牙不见眼:“韭菜是自家地里种的,不值钱,你这白面老珍贵了,说来说去还是我们捡了大便宜。”
    “我就愿意让你捡这个便宜。”青蕊顺着她的话道。
    廖氏乐得打起哈哈来,叫出自家孩子把韭菜盒子分吃了,猫儿虽然在家里吃了,也分得一个。
    “真香,早听我家那口子说妹子厨艺了得,今天算是见着了,简直比镇上酒楼里的大厨还了得。”廖氏吃着韭菜盒子,夸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