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诗酒趁年华 > 第280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80节

    唐仪颇觉无聊,口上说不知道这是什么,过一刻也想到了。当时颜神佑没上缴这个战利品,而是留在了昂州。
    虞堃的表情,真是相当的精彩。说不上是失望,也说不上是庆幸,又不知道他是不是失落,总之,很复杂。唐仪越发觉得虞堃没意思了起来,他甩手不干了。跟虞堃说,他要回家看他妈去了。
    虞堃还能怎么样?虞堃他爹活着的时候,都拿唐仪没办法,到了虞堃这里,就更没有办法了。
    岳茂全程旁观,此时也是没有了脾气。不止是他,朝上立着的新到的百官也都觉得很晦气。看了六郎,再看虞堃,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许多人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向颜肃之输诚了。
    没办法,除了死忠,谁也不想跟着这么个没前途的领导去陪葬啊!事已至此,也是时候表明立场了。这些人,心情本就摇摆不定。能安全逃出来,至少不是傻子,多少有那么一点眼力见儿。要说看不出颜家势力超过了皇室,那是不可能的。开始必须是做忠臣模样,也是觉得其他的势力不太合适。没错,是势力,南方的势力,是颜肃之,不是虞堃。
    像岳茂的对头们,已经挺没压力地决定赌颜肃之赢了。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人跑颜孝之的驻京办了。自打六郎杖杀四人的消息传来之后,除了四人之亲眷,竟是所有人都觉得他做得很对!
    是啊,天下多难,就是盼着一个强有力的人带着大家荡平天下,开创一个太平局面。盛世什么的,都是随口乱夸的,盛世哪有那么容易来的呢?只要太平就能让饱经离丧的人满足了。眼前的虞堃,明显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六郎的表现,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虞堃在大义名份之下的威信,被打成了碎渣渣。
    虞堃若有所觉,却也无可奈何。他自己的毛病,自己知道,可真要是能轻易改了,那就不会拖到现在了。况且,这种感觉也很微妙。大臣们对他依旧礼敬有加,行动上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可感觉就是跟以前不一样的。这大概就是气场,就是运数了。
    最后,虞堃只得命人将这头盔收到库里。国库、内库里存的稀奇古怪的东西很多,不止是金银珠宝,还有一些古玩字画啦,兵器书籍啦,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这里不收集的。【1】
    自此之后,颜孝之愈发地忙碌了。不特是接待许多客人,还被唐仪缠着早点给儿女举行婚礼。唐仪没皮没脸的,女方催婚,颜孝之早已经习惯了。自己也觉得,这婚事早点定下来为好。被唐仪烦得不行,冒出来一句:“你要这般急,就不该将孩子送到昂州去,我们还得过去给他们办事儿。合该当时我将大郎唤了来……”
    唐仪一拍大腿:“对呀!嘿,我以前以为你们兄弟里就颜二聪明,旁人都是木头,现在看来,你也不错啊!”
    颜孝之:“……”他能悔婚吗?!
    大长公主近来兴致却不大好,听了山璞与六郎连番对朝廷的指责,自己也觉得羞愧。竟有些不大敢见人了。
    还是唐仪厚着脸皮过来开解她:“阿娘,您要什么都明白了,这丞相就该您去做了。您就是想大家都好好的,这有什么错呢?您跟别人不一样的,他们都明白的。要怪,都怪阮梅那个王八蛋。”
    大长公主最怕颜家误会,忙问:“真的?”
    唐仪肯定地道:“真的!丫头还说,她非弄死阮梅不可!”接着又说了许多颜神佑发的誓,这都是他编的。可大长公主偏就信了儿子的话,低声道:“也罢了。毕竟,也是我们欠了她的,我当时……”
    唐仪道:“阿娘,我说句难听的,您别打我。您要是有那丫头的本事,这会儿这朝廷也就不是这个样子了。换了她在您的位置上,京城也丢不了,朝廷也坏不了。要是她遇上您这个事儿,不开口,那就是心里有坏念头了。可您不是,您就是一内宅妇人,别想把朝廷大臣的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成不?”
    大长公主居然没有暴打他,反而说:“这是件良心事儿,跟有没有本事没关系。我的良心也没那么好,很偏。人家帮是人情,不帮是公道。可是要我不顾先人遗骸,我也是做不到的。这两家子的糊涂账,早算不清啦。硬要算,也是咱们欠了人家的,可我却不能拿先人的遗骸当补偿。”
    唐仪无奈地道:“那边儿让我捎话给您,事情并没有坏到那个地步。您看阮贼动了么?一动,他就再没有什么可以要胁咱们的啦。”
    大长公主一想,也对,心下稍安。
    唐仪道:“那……咱们给两个孩子把事办了吧?”
    大长公主的眼神坚毅了起来:“好!”
    ————————————————————————————————
    两边儿父亲都不在昂州,全在临安,可这事儿,又不想在临安办,这事情就麻烦了。相较之下,姜家的喜事就简单得多了。大乱之世,事急从权。春耕已毕,秋收未至,正好办事儿。
    也就是姜云请了假到昂州,然后两家把事儿给办了。
    山璞这里,人口简单,颜神佑又是做惯了计划的人,很容易就将事情搞定。姜家人口齐全,做事的人多,操办起来效率也极高。
    山璞是十分舍不得妹妹的,不但不舍,还有一点担心:“先前不该宠她的。”
    颜神佑笑道:“又说傻话了,凭什么不宠呀?在婆家总要小心些,在娘家还要狠管,女人这一辈子,可真是太惨了。”
    山璞道:“不是那个意思。”
    颜神佑道:“才说你聪明了,你又傻了。吴郡怎么能长久缺了郡守?婚事毕,自然是要夫妇二人一同赴任的。我看这样就不错,一个主文一个修武,看谁敢乱!”
    山璞道:“舅家不会将阿婉留下?”侍奉公婆什么的,是儿媳妇应该做的呀。
    颜神佑奇道:“干嘛留她?哪个做官的独个儿去?应酬交际都交给谁呀?只要能走得开,就没有让媳妇儿不跟着的道理。”
    山璞这才放了心。
    到了正日子,还是有些不大安生,颜神佑就看他在院子里转了八百多圈,看得眼睛都晕了。忍不住推他出去招待客人。夫妻二人虽然把大印还给朝廷了,虞堃再授,他们也不接。可在昂州,有没有这个印,都不能改变他们的地位。山府也是宾客如云。
    阿婉的嫁妆颇多,她父母在世之时,就已经准备了好些。后来山璞怕寒酸,又陆续添置。颜神佑来,又给她重新归整添补。队伍这头进了婆家门,那头还在娘家没出来。
    而姜家,确如颜神佑所说,并不曾留阿婉在昂州,而是让她跟着姜云去赴任。姜家心里,姜云的武力值确实不大够,有这么个老婆跟着,大家也都放心。所以阿婉直爽点就直爽点罢,占着一头就行。
    山璞是宁愿妹子略辛苦些做事,也不想她太辛苦与人周旋。此举正合他意,送别时也对阿婉嘱咐再三,让她跟姜云好好配合一类。
    颜神佑跟姜云两个听了直翻白眼,姜云用手肘捣捣他表妹:“不对吧,这话不是该你嘱咐阿婉的么?”颜神佑白了他一眼:“叫阿嫂。”姜云道:“这话你跟阿婆说去。”
    两人斗了一回嘴,那边话也说完了,终于启程。
    此后,霍白之父母亦至,霍白驰归,相府再办婚礼。他与姜云不同,姜云是文职,霍白是武职,且现在还在战时,是以颜静娴婚后并不随他同往荆州,依旧在昂州居住。
    霍白的父母对儿媳妇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是听说儿媳妇在帮娘家姐姐的忙,还在做官,不免惊诧。不好跟相府多理论,先向霍亥询问,请他拿个主意。
    霍亥让他们且遵本地风俗。霍白父母颇为无奈,也只得暂时按捺了下去。
    颜神佑这里,却正在培养自己的属官们。杜黎说得也对,她总将事情把持着,确实不利于其他人的成长。颜静娴正与丈夫分别,颜神佑就给她多分一点任务,好让她少些“闺怨”。
    颜神佑自己,却密切关注着临安。她手头有舆部,更明白李彦等人的心思,现在也是烦了虞堃这样黏黏乎乎。察觉出李彦想搞死虞堃,她便暗中命令大开方便之门。什么工具身份证活动经费,能给就给。
    她与李彦都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行动还慢了一步。这么有组织有计划,居然快不到一个小宫女。
    就在颜静媛生产的时候,颜神佑接到舆部的消息:虞堃遇刺,危在旦夕!
    【卧槽!这不是我干的啊!】
    当下也顾不上颜静媛这头了,颜神佑直接去找颜肃之。颜肃之一拍桌子:“人呢?都来议事!”
    除了卢慎,其他人都来了,颜神佑将事一说,李彦的脸色也变了——这是谁干的啊?
    作者有话要说:【1】汉魏时期的国库里,有着许多奇葩的收藏,据说,有标本(王莽头)、臭鞋(孔子屐)、菜刀(高祖斩蛇剑)、凶器(两百零八万件的兵器)……直到晋代,继承了这份丰厚的遗产,然后一场大火,烧掉了(……)——《晋书·五行志》
    ☆、237·虞堃的不甘
    虞堃遇刺?
    这事儿相府的都觉得奇怪,不是瞧不起虞堃,而是他根本没有被刺的价值啊!如果是敌对势力的话,留着他给颜肃之添堵不是更划算吗?要刺杀,也是刺杀颜肃之这样的人吧?
    这不科学!
    这是在场所有人内心的呐喊。
    留着他恶心颜肃之也是好的啊!
    经过了阮梅这么个损招,真是不翻脸也翻脸了。一个有着正统身份,却没有一点实权的皇帝,一个有着实权,却仍旧做着臣子还不跟天天在皇帝面前打卡上班的丞相。多妙的内斗经典人设呀?
    李彦的心情更复杂了。在没听到消息的时候,他是多一刻都不想让虞堃活着的。他已经意识到了,此时的虞堃已经是一个负担了。所以他才会筹划着搞死虞堃,免得他再碍手碍脚。
    可一旦听说虞堃遇刺重伤,很难活过来了。李彦又开始反醒,觉得自己寻人谋刺这件事情,做得很失君子之格调。忽然觉得自己大错而特错,怎么就鬼迷心窍用起这种招儿来了呢?
    这位老先生这个时候,一向精明的脑子也有了那么一点浆糊了。
    颜肃之阴沉沉地开口了:“无论如何,我都得往临安走一趟了。”
    丁号道:“临安离此地并不遥远,不如待消息证实之后……”
    叶琛道:“来不及了,如果真是伤重,再证实,就是死讯了!无论如何,丞相都须见圣上最后一面,以防有变。”
    丁号心说,死了也没什么,不过万一要出个什么“遗诏讨贼”那就不好了,所以支持叶琛的提议。此君入戏太深,已将自己代入谋朝篡位大反派的角色里面拔不出来了,议事的时候,已经完全不见知名学者的儒雅风范了。
    颜神佑道:“什么人能够行刺成功呢?这事儿很不对。”她倒不介意背个黑锅,反正她已经有计划了,做与不做,差别都不大。只要颜家有正位大统的那一天,总会有各种猜疑的。真要为了虚名而收手,那就是傻子。惜名的时候惜得要死,一旦打定主持抛开,最不重要的,也就是忠臣的名声了。死活是挣不来的东西,还在乎它干嘛呢?颜神佑也完成了向篡位小boss转变的心路历程。
    不在乎忠臣之名了,却不代表不在意真相。
    颜肃之道:“无论真相为何,我都要过去一趟。你留下。”
    “啥?”
    霍亥看了李彦一眼,见他没有开口的意思。心下有些奇怪,却仍然建议道:“如此,丞相须多带甲士。兵围临安,以防不测。”
    颜肃之道:“我也有此意。”谁知道这是不是一计呢?反正,他过去了,不见他病友和他哥,他是不会轻易进宫的。
    颜神佑道:“让阿胡跟着阿爹一同去。”
    颜肃之也点头答应了。山璞又主动请缨,表示要去路上接应。颜肃之想了一想,道:“你留下。两地并不遥远,不须中途等候,有事我手书召你们。”
    山璞与颜神佑对望一眼,不再反对。
    颜神佑还是很不解,究竟是什么人,又是怎么办到的?她跟李彦搞这个儿,还要从医药上面下手。虞堃去年受这重伤,虽然救了回来,仍然体弱多病,离不开药,找对了路子,下手是极方便的。颜神佑猜想,李彦的医学水平是挺高的,成功的几率极大。
    可究竟是谁抢了先呢?
    颜希真在临安住过,对临安的情况很熟悉,对颜神佑道:“出了这样的事情,廷尉必是知道的。”话却只说半截,因为李今也在,不好当着丈夫的面说太多。只说希望能和丈夫一起陪着颜肃之去临安。
    颜肃之也答应了:“你阿爹也在那里,不看到他,我也是不放心的。”
    南宫醒见状,连忙主动请缨:“愿先往查探。”
    他素来机警善变,颜肃之同意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点齐兵马,便往临安进发。李今有些吃惊:“要带这么些人?”这么大的队伍,一看就知道,至少在两万开外。颜肃之道:“情势未明,有备无患。”
    李今:“……”总觉得哪里不对,这个叔丈人好像真的不太像个大忠臣啊!
    ————————————————————————————————
    因为出了这等事,一行人不敢耽搁,白兴当天便启程。颜肃之要点兵,次日动身。
    南宫醒这里,一路跑到了临安,才发现临安气氛并不低靡。恰恰相反,反而有一点暗流涌的样子。这让南宫醒颇为警觉,深恐是有什么阴谋。他没有往宫里去,而是先见颜孝之。
    颜孝之不在家,去宫里了。
    南宫醒越发担心了起来,很怕颜孝之等人已经被什么阴谋分子给扣作人质了。再摸到唐府那里,说皇帝遇刺,大长公主等去宫里了,人都不在!蒋廷尉府也是这般。南宫醒深恨此时李今不在城中,颜希真当时不该把李今给拉走的,弄得现在两眼一抹黑的。
    他没有先进宫,而是往集市等处去听了一回,继而失笑。如果是他想做局,这会儿肯定向民间发布错误信息啊!咬咬牙,他往詹事那里去,不想詹事已经被宫里软禁了。这事儿就不大对了,詹事是已经向颜肃之输诚的人,把他抓起来,还说他可能跟行刺事件有关……这风声很不对。
    南宫醒一拍脑门儿,又往张瀚那里去。张瀚却是在的,他告诉南宫醒:皇帝是确实遇刺了的,并且情况很不妙。京城这样的情况是“人心思变”,倒不是有什么阴谋。
    南宫醒放下心来,急忙往宫中求见,颜孝之接见了他,告诉他,虞堃已经不行了,行刺的消息是真的。他已经派人往昂州送信了,估计现在颜肃之已经知道了。
    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被一群复杂的人一想,却弄出了这么大的阵仗,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南宫醒松了一口气,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颜孝之道:“这世上的奇人异士还真是不少!”
    原来,虞堃要结婚了,詹事奉命准备。阮梅那货突发奇想,颜肃之不肯跟他做买卖了,宦官的事儿暂时是黄了,可宫女还是需要的。原本给配的那些个奴婢是肯定不够用的了,就得另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