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红楼之真赢家 > 红楼之真赢家_36

底色 字色 字号

红楼之真赢家_36

    皇帝这才捡起筷子,后半顿饭倒是吃得安静了许多。
    几个皇子看着甄应嘉的眼神有些复杂,大概是爱恨交织吧。
    不过皇后跟他善意的笑了笑,这就有点费解了……
    难道……多半还是应在太子身上了。皇后可是太子的亲妈,虽说只要她自己不作死,谁当皇帝她都是太后,但是如果皇帝不是她亲生儿子,她能享受到的特权就要大打折扣了。
    甄应嘉给她回了一个微笑,心想康和也是皇后的亲孙子,如果想让皇后在太子被废之后转而支持康和,不知道有多大可能。
    不多时吃完了饭,几个皇子一一告辞,皇后让人将宝玉送了过来,宝玉比刚进来的时候放开了许多,这时门外又有太监求见。
    皇后一见这人,冷了脸道:“可是东宫又有什么事儿拿不定主意了?”
    这个态度也是让人回味,太子妃去了之后,想必是太子最喜欢的赵侧妃暂时接管一切,不过看皇后这态度,她对赵侧妃不怎么满意来着。
    甄应嘉暗自点头,听见来人道:“娘娘,世子派我来的。”
    听见这话,皇后的表情立即缓和过来,笑着问道:“他今天才回来,若是少了什么让他直接去要,我都已经吩咐过的。”
    甄应嘉心里一喜,觉得康和入住皇宫的机会又大了那么一点点。
    “世子说在江南之时多亏甄大人照顾,知道甄大人今日进宫,便专门将甄氏送了过来,好叫父女两个见一面。”
    康和真是他的好兄弟!
    甄应嘉顿时坐不住了,他今天做得这一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将这个女儿要回来。
    皇帝原本端着茶杯在一边坐着,听见这话道:“快将人叫进来,我记得她才十岁?”
    他都来了两年了,终于能看见大女儿了!
    第29章
    “还有一个月就满十一了。”甄应嘉笑道,目不转睛的看着门口。在他的记忆里,大女儿跟李氏长得很像,而且自小懂事,不然原主也不会将她送进宫里来。
    毕竟送个没脑子的女儿进来,某种程度上也是自寻死路了。
    “大姐姐要回来了?”宝玉自打进了宫就很是害羞,只是听见姐姐要来,紧紧抓着甄应嘉的袖子,小声询问道。
    甄应嘉摸了摸他头,听见康和派来的太监继续道。
    “东宫现如今上上下下都给太子妃穿着丧服,世子临走前专门吩咐她换了衣裳,又说离家两年,好容易见了面,就不着急送她回来了。”
    甄应嘉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这么容易?
    这么容易就能将女儿接回来?
    他下意识看看皇后和皇帝,两人也都等着芷音进门,而且对康和的提议没有丝毫异议。
    正在这时,宫女将芷音带了进来。
    两年没见,芷音跟原主记忆里的那个小姑娘完全不一样了,虽然是进来服饰人的,但是她走路间入行云流水,步伐一点不乱,头上首饰也是分毫不动。
    这个样子,让甄应嘉有点骄傲,但是更多的还是心酸。
    宝玉现在有时候还能走着走着将自己绊倒呢。
    甄应嘉看着原主留下来的女儿,他接受前面三个没费什么力气,这个也是同样。
    父女两个双目含泪对视,一时间连皇后皇帝两个都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切,屋里没人说话了。
    打破沉默的是宝玉,他一点都不害羞的直接冲到了芷音怀里,道:“大姐姐,我可总算是见到你了。”
    这么一撞把芷音的眼泪都撞了下来,她走上前来,盈盈拜倒,“父亲,女儿不孝,不能在您身前尽孝。”
    甄应嘉将人扶了起来,道:“今后就有机会了。”
    可是面对面仔细一看,他觉得他家女儿在东宫过得并不太好了。
    按理说马上就要满十一岁的小姑娘,在宫里过的又是锦衣玉食的生活,无论如何脸上都不该显出憔悴的,还有两个大大的乌青的黑眼圈。
    当然这些日子太子妃新丧,她们这些太子妃宫里的人也得跟着服丧,但是正因为她们是下人,反而一天不用守上好些个时辰。
    甄应嘉记得李氏亡故的时候,家人是要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的,但是下人分了六班,一班两个时辰。
    按照这么算,就算他闺女不招人待见,全部分在夜里上工,那也只是四个小时而已,回来还是有大把的时间睡觉的。
    她怎么会成了这个样子?
    芷音脸上挂着泪珠,宝玉也哭得脸都花了,皇后宫里的嬷嬷及时上前道:“娘娘,我带这两位小主子去洗漱了。”
    皇后挥挥手,两人被带了下去。
    皇后方才也被引得有些伤感,她看着芷音的背影,叹息道:“太子妃待她极好。她这些年一直战战兢兢的,跟几个妯娌相处也都不冷不热,谁知道你女儿入了她的眼呢,还专门要了到自己屋里,也不叫她多么累着,整日就是读书写字罢了。”
    听了皇后这番有点像解释,又有点像拉好感的话,甄应嘉不得不承认,他对康和是越发的感激了,正想着怎么帮康和也刷一刷存在感,皇后又开口了。
    这次是笑着说的。
    “还是康和回来的好。”她一边笑一边拍了拍皇帝的手臂,“说句不怕您笑话的话,还是康和震得住场子,他一回来,东宫立即就有样子了。”
    甄应嘉表示疑惑,虽然他肯定是先入为主了,但是怎么听怎么觉得皇后这番话也是属意康和的意思,想在太子倒台之后将康和推出来角逐皇位。
    不过这也不难理解,亲孙子总是比别人的儿子好的。
    甄应嘉想着,等到跟皇后熟了,也许能稍稍合作一下。
    “康和不错。”皇帝笑道,“他这次出去很是懂事了,还去考了科举,现在是童生了。”
    皇后也笑着夸奖自己的亲孙子,“说起来我们家里出去游历的没有五十也有三十了,他倒是第一个。原先您总说御书房里的先生教得好,现在看来的确不错,康和才十七岁就是童生了,放在谁家里都是值得庆祝的。”
    皇帝点头,“谁说不是,唉,可怜她死得早。”说到太子妃,气氛一下子又有些沉闷了,“康和这一年是出不得门了。朕还记得当初他出去,是打算一路科举到殿试了。”皇帝想想当初孙子的雄心壮志,不免也有些可惜。
    “康和说你在书院里跟他一间屋子住。”皇帝指着甄应嘉,笑道,“他可有刻苦用功,没叫曹福祥帮着他贿赂考官吧。”
    甄应嘉知道皇帝是想活跃一下气氛,很是配合的苦笑道:“他身份瞒得紧,真是……”甄应嘉配合的摇了摇头,“书院里上上下下没一个人知道,若不是这次跟他一同上镜,我到现在还不知道。”
    其实甄应嘉觉得自己不算得说话,毕竟他以前以为康和是皇子来着,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真的是在上京的路上,而且那时候离京城已经很近了。
    说着他看着皇帝,有点埋怨道:“明明我还叫山长一声祖父来着,竟是连我也瞒过了。”他一条条列举着,“当初曹公公来青松书院,来回几次都是打着找我的名义。”甄应嘉摇摇头,“唉,康和刻苦用功,当初……我也不免起了争强好胜的心。”
    说着他叹道:“若不是看着他日日辛苦,我也不会中了案首。”
    皇帝哈哈大笑起来,“你这个案首,也有康和一半的功劳啊。”
    甄应嘉赞同的点了点头,看着皇帝苦恼道:“康和身份瞒得紧,竟然无一人识破,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学的。”
    皇帝大笑,“这是跟朕学的。不对,他这性子随朕,当初朕去江南,你父亲就没识破,哈哈哈。”皇帝一边笑一边说,“我还记得后来朕黄袍加身回去江南的时候,你父亲的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甄应嘉一脸被骗的苦恼,心里却在飞速的回想亲爹留下来的消息,他是什么时候开始收集皇帝的八卦呢?
    呵呵,其实皇帝才是被骗的那一个啊。
    甄应嘉顿时觉得找回了场子,加入到了大笑的行列里去。
    半响,几人止了笑,皇后去给皇帝顺气,装作不经意道:“您这眼泪都笑出来了,好久没见您这么开心了,看来这孩子的确值得您念叨。”说着她丢给甄应嘉一个眼神,“赶明儿要多多宣他进宫才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