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红楼]权后之路 > 第223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23节

    苍龙一吼,邢岫烟和徒圆圆不禁都后退一步,徒圆圆说:“皇祖父,这也就是小事一桩,您是做大事的……”
    老圣人道:“什么小事一桩!你看这里,就差把朕的原文搬上去了,把朕的人物改了些名字。”
    在古代也还没有著作知识版权的保护,这抄袭也是正常的,这时邢岫烟不禁灵机一动。文化的繁荣,也要尊重知识产权,不管是什么方面的书籍,尊重知识产权,才更能激发有才之士的创作热情。有知识产权,才有更多的人把自己的知识技术写出来与社会共享。
    邢岫烟安慰道:“父皇,这有人抄你的书,首先说明一点,就是您的书大受百姓欢迎。我们的报纸也因为有你个小说专栏作家,激发了销售业绩。商人们看到有利可图,也就争相效仿。但民间要找一个像父皇这样的格局、阅历和文笔的作家是不可能的,珠玉在前,当然只有抄啦。”
    “居然敢抄朕的书,脖子够硬的!”显然,老圣人是真恼。
    邢岫烟表示理解,想当年自己是多恨别人抄袭和盗版,邢岫烟说:“这民间也不知道《开元演义》是父皇写的呀,不知者不罪。父皇您想,如果您是民间的一个文人,这被人抄抄书那也只能认了,大周律法也没有说这样抄袭是什么罪。”
    老圣人不禁气呼呼的,他现在是不想向民间透露身份的,他知道只要民间一知道他的身份,报纸肯定卖得更好,但多了一些不是真爱粉,而是虚情假意、阿谀奉承之辈。
    老圣人眼见没有外人,说:“邢丫头,你别跟朕装,你要弄弄人家,还会没有法子?”
    徒圆圆不禁哈哈大笑,将手中的食盒点心奉上,说:“皇祖父,您这话说得有趣,母后有弄人的法子,您堂堂上皇陛下,父皇见着您也得乖乖跪下叫爸爸。您会没有法子?”
    老圣人被孙女逗得乐了,说:“朕是什么身份,哪里能和他们见识。”
    邢岫烟:……
    徒圆圆托着点心盘子,看老圣人自然地拿了一个吃,笑了笑说:“那母后身份好像也不低。”
    邢岫烟微微一笑,说:“其实父皇所厌者,也是儿媳之所恶。随便抄袭刊印谋取暴利,那对于像父皇这样几十年的经验阅历和真正饱读诗书才能写出好文章的人是多么不公平?若是放任抄袭者座大,劣币逐良币,于大周文化的繁荣昌盛是有害的。尊重真正有才华的人,维护国士的权益,国士才更好的效忠大周,他们会带来更多的真正好作品。国士者也并非只有忠臣良将,比如父皇如果只是一个文人,他创造了大周百姓共同的文化财富,增强民族标签和文化认同感,也是很大的贡献。”
    徒圆圆奇道:“这个文化认同感很重要吗?有忠臣良将重要?”
    邢岫烟道:“如果说忠臣良将是大周的骨骼和脊梁,那么文化认同感就是血液,而各行业的百姓是肉。血液的流通让骨骼、脊梁和肉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就说我们大周地广,各地风物不同,十里不同音,甚至有不同的民族,为何我们却是一个统一的王朝?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文化标签,因为我们都读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我们共写汉字,这些文化传承是我们共同的标识。文化是一种信仰,历史已经证明,它的生命力比王朝更加的顽强。所以说,我们让当下有多少灿烂的文化被创造出来,后世就有多少人疯狂地景仰这个时代,恨不得穿越时空回到我们这个时代。就像我们现在对先秦百家争鸣、盛唐诗歌的崇敬一样。”
    老圣人连连拍案,指着她道:“没错!就是这样!这些乱七八糟劣币逐良币的人是该管管了。”
    徒圆圆听了母亲的话有所感悟,也附和老圣人:“那皇祖父就管管他们呗,您都主持修书这么久了,一事不烦二主。”
    老圣人吹着胡子说:“小丫头片子就知道偏心你母后。”
    徒圆圆笑了笑,说:“母后不是忙嘛!”待冰雪消融之际,邢岫烟也要准备北上辽东。
    邢岫烟想了想《知识产权保护法》,现在要出台这么一部律法也不是这么容易的,法律可是有许多经验积累才逐渐完善。
    后世的法律也不一定全适合现代,她确实没有精力亲自把控,想要快些出成果,当然只有“作/弊”。
    哎,天下大局为重,私人恩怨且先不提。与最大限度榨取别人的脑力相比,早八百年前的事还放不开做什么。
    邢岫烟笑道:“父皇不如主持先修一册专门防治抄袭的律法,防止劣币逐良币。这《江南早报》要拿下自然很简单,但父皇应该担起更大的责任。”
    老圣人道:“朕想找你给个说话,你反倒敢给朕找事做了。”
    邢岫烟笑道:“父皇是受害者,最有发言权,刚好您又老当益壮。您看我南下打仗就打了两年,皇上现在还在辽东,这些事您就分担一下,当是疼爱皇上。”
    老人家还是喜欢做些事的,不然空下来去跳广场舞吗?老圣人早息了揽权搞平衡,给皇帝添堵的时候,能把文化方面的事办了,徒元义还是很高兴的。
    所以,邢岫烟这么说话,老圣人心中还是有些小得意,他觉得自己一生文治武功,武功大约是比不得儿子和太宗,但文治怕是他们两个加一起也比不过他。
    老圣人略略吊了吊,徒圆圆很有眼色的在跟前求一求,老圣人也就应下了。老人和小孩也真是一线之隔。
    邢岫烟和徒圆圆离开后,老圣人将自己恼恨的《江南早报》给扔了。
    洗干净屁股,等着朕将来收拾你!竟敢一篇文章里有一半是小改朕的文章!
    ……
    贾环仕途不能说不顺,年纪轻轻成为预算司的副司长,不知有多少人羡慕。预算司现在可是很受重用的,大周的建设、各部门和各重大事项的户部拨银都要做预算,今后还要逐步做核算。
    有完善的预算制度,让朝廷没有从前的人浮于事,各事项预立,各部门想要明年有所作为、获得更多的拨款,也得比从前更卖力做实事。
    贾环由于在这方面能力显然是最出众的,虽然是并列的二把手,实际上很多事是他主持的,就算是司长也不敢小瞧他。
    虽然他姓贾,但是朝中没有官员认为他是“邢半朝”一派的人,贾环倒是想,看看人家同科的谭谦多受皇帝信重栽培。
    贾环没有想到自己能得皇后御书房召见,这时候要见前生老情人,他已不是说不服气和五味陈杂可以说的了。
    他做人的棱角都被沈氏那个悍妇给打磨得差不多了,他生活中没有一丝乐趣,只有在工作中还有一份满足。
    第258章 贾环心念
    贾环也曾去过两仪殿御书房几次, 不过那是徒元义有事召见大臣,他位列重臣之后。虽然是后世之人,但是那种吊丝牛叉不将古代皇帝放在眼中,真的只有在梦里。
    古代社会自有一套个人很难反抗的伦理秩序。
    现在的贾环对这一点的理解是通过血的代价的结果。
    从前,他大约就是曾经也看过《回到明朝当王朝》之类的种马小说。他自觉比这类主角是有节操多了, 男主是左拥右抱、妻妾和睦, 当着段正淳也个个真心,在事业上也邪魅狂涓。
    但是在古代要反抗伦理秩序根本不是简单的事,妻和妾的区别太大了。那种有身份、自身条件好的女子, 能帮助他的女子根本就不可能当妾。
    他是考中科举了,很有才华,就算是前任的老公是最大的boss,也没有限制他的仕途。可是他也没有好命随意就遇上一个欣赏他的白富美、刁蛮公主、首辅女儿非他不嫁,共侍一夫。
    在明清时代,大家闺秀根本就很少出门,就算出门也是去寺庙, 而且前后护卫、车夫、粗使婆子、嬷嬷、大丫鬟层层守卫。男女大防,他根本就不可能遇上。
    像邢岫烟现在, 那是因为丈夫对他的纵容宠爱,因为她是皇后, 皇权可以一定程度上凌驾于那些世俗之上, 她是听政皇后。还有她自己的强悍经历, 已经不是大家闺秀, 是已婚妇人, 还是有冼夫人、樊梨花、秦良玉盛名的人。
    而一个女人有邢岫烟的强悍的,必也有十分顽强的自我个性,这种女人不会痴迷于依附一个男人嫁人这种事,除非是两心相知待她如徒元义一样。这样强大自我个性的女人恰不会产生套路的“这个男人与众不同,这个男人好有才华,这个男人是潜力股”这种想法。因为与其指望男人是潜力股,不如自己干,自己更是潜力股。
    再退一步,贾环能遇上白富美。官宦世家还看重世交交情、家门门风,这一点他就是握着一副烂牌,伪贤为父、罪犯为嫡母、贱妾为生母,一个被皇帝命令挖墓鞭尸的女人是他的嫡姐。所以,他从前一直娶不到妻,最终只有几个小妾。
    这才是古代,和《回到明朝当王爷》中完全不一样。
    后来,他终于娶到白富美了,现实再一次打他的脸。
    原来小说中对男人来说再正常不过的有个红颜知己,给她个儿子,却是这么严重的事。
    他是一个拿了一手烂牌,走错关键几步,为声名所累的男人。眼看着她虐死自己的小妾,眼看着她扑上来抓打他,他连休妻都做不到。因为他没有势可借。
    因为要觐见邢岫烟,贾环思绪难免飘飞,不觉得已经随太监到了两仪殿外。附近驻守着穿着曳撒、戴着乌纱冠、佩着陌刀和火铳的锦衣卫,皇宫之中,锦衣卫通常不穿新军制服。
    太监进去禀报,不一时听赵贵尖声道:“皇后有旨,宣贾环觐见!”
    贾环微微垂首,脱靴后迈着轻轻的步伐进入两仪殿,也没有人给他拖鞋,想必是他级别不够。
    “微臣贾环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他额头叩在地毯上。
    “平身吧!”她的声音熟悉又陌生。
    “谢皇后娘娘!”贾环提袍平身。
    但见御座之上有一女子,穿着银鼠底子的仿龙袍常服的凤袍,只不过袍上绣的是红色的凤凰,而且是白锦为底的,而颈间是雪白的狐皮围脖,头上带着改良的乌纱冠。
    这么心安理得地坐在御座之上,也是没谁了。
    邢岫烟看看这个男人也是快满三十,模样成熟许多,不过浑身有种“怨妇”的气质。按说官场得意,他一双眼睛却没有那种得意男人的神采。
    邢岫烟让赵贵呈上两份报纸,一份是有四川背景的《大周日报》,一份是《江南早报》。
    这种事物,现在贾环当然见怪不怪,其中当然有她的手笔。贾环不是不想成为那种变革的先峰,不过因为有邢岫烟,他怕没有靠山迈得太大就要当替死鬼。
    邢岫烟让他看两篇连载文章,贾环一看难得不禁莞尔,说:“皇后娘娘,这不是很明显的抄袭吗?”
    贾环猜那《大周日报》的上文章不会是她写的吧,但想她前生当过作家,现在忍不住技痒了。贾环进士及第,看看那小说文章,虽是白话,文辞确实精准圆润,也有华美浪漫之处。而一些霸气描述和敢言之风也不是寻常书生能写的,他不禁就更有把握是她写的。
    邢岫烟说:“有治这抄袭的方法吗?”
    贾环暗想:你是皇后,对付一家民间小报社抄你的文章还会没办法,还需问我一介臣子。
    但又转念,她是皇后,见事之远哪里还是一个报纸投稿人的角度。但她为何要问他?
    贾环压下激动,回道:“除非朝廷出台政令禁报……”
    邢岫烟摆了摆手,说:“禁报?呵呵,本宫找你来,不是让你跟本宫说没用的话。”
    “娘娘恕罪!”贾环单膝跪地,奏道:“若不禁报,那就规范报纸出版。”
    “还有吗?”
    “还有……尊重,版权。报业、出版业等文化产业也是暴利行业,规范税收。《大周日报》四川国有出版社的,也是向四川特区纳税的,别的地方涌出类似印刷品,可以借鉴部分。”
    邢岫烟微笑道:“贾卿果然是少年天才,见地甚远。”
    贾环暗想:什么我见地甚远,你不是都知道吗,偏让我说出来。
    邢岫烟道:“老圣人主持本朝修书大事,他也很关心文化版权和出版规范的事,既不能压制文化的繁荣,也要尊重知识,于国有利。你有这番远见,本宫有意推荐你去协助老圣人修订相关律法和出版产业的税法补充,你可愿意?”
    修订律法?这可是立法权,按说是最高权利了。
    贾环心想自己虽然有些实权,但在官场上其实没有个师长提携,所以那些大臣也并不怎么照拂他。这得皇后推荐到老圣人那,差事办得好,又多了个出身体面。要是爬到不惧沈家和郡王府的地位,那沈氏也不用在他家猖狂了。
    “微臣谢皇后娘娘栽培,定不辱使命!”贾环也如寻常臣子一样叩倒在地。
    邢岫烟这时也不禁模糊想起从前,心中对他竟生不出一丝怨恨,只觉像是做梦一样。
    贾环出了两仪殿,心情难得的好。他早对辛秀妍也难有从前的一种不得释怀的不满了,大约是因为生命中有一个沈氏这样的大杀器,男人都难以去恨一个曾经自己辜负她多过她辜负自己的女人。
    贾环觉得邢岫烟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她现在还记得可以用自己,将来也会用自己。当战争平定,必定要将朝廷的重心放在内部的改革建设上,若是投靠她,只要自己差事办得好,还是大有可为的。
    正值正月,预算司衙门还未开始上班,他出宫后就直接回府,因为天气干冷,他乘坐马车。
    但是街头正月里也很热闹,各家各户不是走亲戚,就是这个宴那个宴的,车辆往来极多。
    到了宁荣街口十字路口,车辆还堵上了,他不禁下了马车来。忽见前方一辆马车,走下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一张容长脸,眉目清秀,而他又牵了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身披大红腥腥毡,眉目极是漂亮。
    贾环不禁一阵激动,身子竟然发颤起来。那妇人像是感觉到有人看她,微微一转头,正对上他的目光。
    她略有吃惊,但眼底一片淡漠。贾环忍不住走上前,又低头看看那个男孩。
    “你……你什么时候回京都的?”
    这妇人正是花珍珠,花珍珠道:“去年年底就回来了,今日去将军府给将军夫人请安的。”
    花珍珠也长期呆在四川,花家算是托庇于邢夫人翼下,以防沈氏下毒手,每年都有孝敬。今年回京都来,除了生意上的事,也有带花苒来见识一番的打算。
    贾环看看儿子,说:“苒儿都这么大了。”
    花苒有礼貌的一揖手,说:“叔叔好!”小人儿正上小学,古人也重礼,不认识他,却见他认识母亲,自然这样称呼。
    贾环像是心口被人捅了一刀,可是他却不知怎么去纠正他。
    听得车夫人喝着“路通了”,花珍珠淡淡说了声:“再见。”
    又牵着儿子上了车。
    “妈妈,这个叔叔是谁呀?”
    “他是贾大爷的堂弟,也是朝廷命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