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红楼]权后之路 > 第210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10节

    邢岫烟又道:“安南国没有存在的必要!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铁和血是我辈军人的伤痛,我们却宁愿几十年背负这样的伤痛保家卫国。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我辈军人合该驱狼逐虎、封郎居婿,就用铁和血让天下听听我们吼声!转告将士们,我,邢岫烟,为他们感到骄傲!”
    参谋军官们展开军事大幅军事地图,地图上用红蓝颜色标记,南部几城陷落于安南之手,并且所驻的兵力,而我军于各要道驻扎阻击的分布是用红色标记的。
    这些双方停战休整的日子,大周平南军当然没有闲着,利用百姓打听消息,或派出锦衣卫武士化装接近打探,才做到基本的知彼。
    此时得到消息,安南军将从西面绕道百色进攻,他们经先锋军的大败之后,认识到大周火器的利害,不敢再这么傻叉猪突。但他们也亟需要再一场胜利才能占到好处后结束这场战争,这和扭秧歌似的进三步退两步,再谈判,大周息事宁人选择安抚的机率就更大。
    “我以大周平南元帅的名义命令,”全体肃然起立,这回黄衫军没有下跪,在川军心目中皇后等于皇帝,禀息听令。
    “实施‘斩猴行动’!”
    ……
    在计划中,卢坤分配到的正面强攻,拿下镇南关的任务。第一军阻击从西绕道百色的一支安南军,而第二、三、四军的作战任务却要等到这之后。
    卢坤强攻初时遭遇战不敌而龟缩在镇南关的安南军,用加农炮打下安南军占着镇南关的炮台。但是原广西边军的炮/火并不犀利。
    由少数民族为主的游击军队切断了安南军的后勤,镇安关内的安南军队大为惊慌。黄衫军也多有武艺出众的人,终于炮轰开城门后,黄袍军步兵就有先冲入与安南军白韧战的。此时,他们依城之险象队派往西线,近战也没有了优势。
    黄衫军攻入镇南关,接着第二军闪电出击拿下文渊、谅山等城,这时第一军也已经打得绕道西线的安国军死伤过半溃败。
    几支军队闪电连续作战,犹如跳棋一般,你方战罢我登场,收回腹地后,打入安南国境内。此时安南国北征军主力已经覆灭,不会比前明时的缅甸东吁王朝撩虎须的结果好多少。
    大周军队还不是最致命的,致命的是那些苗民、瑶民等土人,他们跟随着胜利南迁占地,而原有土地上的安南人都被他们屠杀。如此血腥,却也让大周军队的后方没有后顾之忧。
    ……
    邢岫烟为帅坐镇南宁,对于各方军队的战报还是比较满意的,占领首都升龙城两个月后,邢岫烟南下巡视。
    一路上不禁傻眼,古代人对于土地的渴求当真令人震撼。这才多久,一路南下到红河平原,这里已经纵横阡陌,秧苗如碧了。到处是新建的木屋竹楼形成的大小村镇,已经不拘汉、苗、瑶三族了,其它住在贫脊山区的出来闯一闯的民放也不少。
    这原是异国他乡,占了地,土客旧仇矛盾倒小了,而从大周移民过来的各族也是受平南军节制的。行政文官已经开始丈量土地,划归村镇界线,登籍造册了,这是一项大工程。
    升龙城拿下花了半月之久,之后蛮族大军又集团不间断的偷袭攻打,此时平南大军的火器装备渐渐吃紧,得皇后之令暂不进行主动南下的任务。
    这样的局面,这些大周移民对军队的帮助是很大的,他们一边清扫潜在山里的蛮人,另一方面时不时给平南大军提供消息。
    皇后圣驾来临,前来迎接的排场并不很大,各军都有驻守任务,暂时还没有到轻离的阶段。
    段芝被任命为“北越省总督”,此时倒是带了一些官员迎她。
    此时他们对她倒是大礼参拜,过后段芝道:“督都,您一路来辛苦了!”
    邢岫烟笑道:“我有什么辛苦的,饿倒是真的!”
    段芝笑道:“臣已经令人备好了酒席,请督都移驾。”
    邢岫烟当先往前走,笑道:“也得先洗把脸,我受得了,我底下的这些女兵却是受不了。这地方也太热了。”
    徒圆圆道:“督都,我哪里受不了了?”
    萧盼儿道:“就是,我可是习武之人。”萧盼儿从小就得聂夫人教导武艺,她长得如黛玉这样稀世俊美,绝代风流,却是个喜好武功的女子。
    她和徒圆圆感情好,徒圆圆由皇后带着教导,她要跟过来和公主作伴,黛玉夫妻虽舍不得,却也不能拘着她。
    段芝笑着奉承了一句:“公主和萧小姐果然巾帼英雄!”
    邢岫烟哧一笑道:“哪比得了你这北越总督的儒将风采?”
    段芝感怀盈胸,道:“全仗督都提携之恩,否则芝一介穷秀才哪有今日?”
    邢岫烟说:“那也是你能干,我观今日之北越,一切井然,我大周算是报仇之后又拓土开疆了。”
    段芝抱拳道:“那也是皇上和督都文治武功,微臣不敢居功。”
    说着诸官簇拥着皇后进城,进了“总督府”,即前安南国皇宫。段芝身为总督不敢僭越居于皇宫中央,只敢居右边的院落。
    而将邢岫烟迎进了皇宫正宫大殿,又进了原安南国主王后的后殿,洗漱后摆宴,且有卢坤、张虎等人驻守地较近,赶来参拜。
    邢岫烟当下赐宴,君臣共饮,甚是和乐,且不细述。
    休息一夜后,由着段芝陪伴巡视一下红河平原大周军队和新移民控制区域。汉人客家人的所占比例还是没有少数民族人多,但是身在新土地中,面对安南人,汉人又是这些新移民的靠山,倒出现“五族共融”的场面。
    当年四种境内就有许多苗寨,她也选任了一些有志的会说汉语的苗人为官,为她之后让他们去外省联系土人打下了基础。
    土人对汉人还是不太信任的,但几年间做些生意,两相安好,又有土人为官,信任感就有了。这样跟在大军之后就有地肥沃的土地分,白捡的好处,对于少地重税的外省土人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而大周皇后也一如既往兑现承诺。
    安南的自然条件一年三熟都有,对于山区贫脊地区出来的人,这里像是天堂一样。为了占有更多的地,种更多的作物,田园间到处是那些身材精悍的小伙儿挥着锄头开垦。
    少数民族的民谣和鸟鸣相和,呈现令人陶醉的景象。一个汉语口语带着口音的苗族少女来陪伴皇后,给她介绍移民的过程。这少女的父亲也是心机男,他自己是早几年为大同军做事了,现在当了一个苗人为多的大村镇的镇长。他早就教女儿说汉语识字,这就有机会表现了。
    徒圆圆和萧盼儿跟在皇后身边也听那苗人少女说得有趣,苗人少女拣好的说,但还是免不了感叹一句。
    “就是那些猴子躲山里去了,时不时夜晚会来突袭我们的村寨,甚是讨厌。前几日他们还坏了我们的庄稼,阿爹很生气。”
    邢岫烟问道:“损失重吗?”
    苗人少女道:“要重新播种了,要到农业部多赊粮种。阿哥提议让阿爹和大同军多买几支火铳,准备进山清剿,不然咱们种多少被人坏多少也不是法子。”
    邢岫烟道:“进山是挺危险的吧。”
    苗人少女笑道:“我们苗人世代住山里,也常打猎,不怕的。”
    邢岫烟听到“打猎”二字,感觉闻到了血腥味,可是朝廷之事就是很现实。她从来不是国际主义者,除非外星人入侵地球,不然亲疏有别。她一要稳定边疆,保护自己的百姓,也要为穷苦的人寻条生路,转移国内矛盾。
    从现状来看,到了新地方,各族和谐相处,不因祖先、信仰、习俗、语言不同而冲突,汉土军民体现了“鱼/水之情”。说明这个双管齐下占地的方法是有用的。
    “那是什么地方?”但见大姑娘小媳妇来回成群出入几座新建的建筑。
    到是跟在后头的段芝笑道:“那是始祖庙。”
    “始祖庙?”
    段芝道:“一在这里安定,百姓自然在祭祀的,九黎之族建了蚩尤神庙,汉人也建了炎黄庙……”因为还是在升龙城郊区,作为多年在四川的二把手,段芝也是有眼光的,让他们不要任性乱建,要有预见性的未来城市规划。建庙也是在特点的区域的,这就在升龙城集中了。
    邢岫烟听说是这个,不由得也要去瞧瞧拜一拜,皇后拜祭无小事,段芝也早料到会有这种情况,有了预案。
    便以有人维持现场秩序,但也并不驱离百姓。
    邢岫烟先进炎黄庙上香,之后也像蚩尤庙献了香,只不过不像炎黄庙三跪九叩以后裔之礼,不然她也怕人说她“淫/祀”。圣人有云:非其所祭者而祭之,是为“淫/祀”。不过,土人见皇后承认他们的蚩尤大帝,还是非常高兴。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华民族又怎么会没有信仰呢?首要的信仰就是祖先,祖先留下的基业才有现在的生活。中华民族比哪个民族都明白东西是祖先传下来的,不是上帝赐予的。
    第245章 黛玉南下
    到广西境内的官道之上, 车队浩浩荡荡, 连绵不绝, 近一年都是这样的常态了。其中有从四川运往广西的战争物资, 也有四川特区政府从江南采购,让江南商人直接运到广西的。
    还有些南方各省的土人或贫寒汉人得到消息,去北越省能分到肥沃的土地,有很多怀着博一把心思的人,不院在贫寒中卖身为奴, 举家跟随南边来的领头人南下。
    “前方又堵了?”白芷喃喃一声, 又看向自家夫人。
    夫人却是闭目养神当中, 不一会儿外头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叫起来:“娘亲, 前方就是驿站了, 但是这车队却堵着官道,祖母说让你下车步行过去, 其它事先交给管事们。”
    黛玉出了马车,未戴帷帽。如今她也不是未出阁的少女了, 况且聂夫人行走江湖从不戴帷帽,义姐皇后身边四川大督都兼平南大元帅统领千军万马见到的也都是男人,又何曾戴过那东西了。黛玉当然也不与当年在闺中里一样。
    萧小小骑在一匹小马驹上,当然不是当年她的那匹阿拉伯马“踏雪”, 那匹千里良驹早就给了萧景云当战马爱驹了。
    聂夫人和萧朗怀中还各坐一个漂亮的小男孩, 是萧家的老三和老四, 小名就叫“三儿”、“四儿”。三儿九岁, 四儿七岁, 正是爱闹的时候,萧朗夫妻又宠孙子,他们要骑马,就带着他们骑了。
    这一路是新建官道,方便运送物资,是四川出品的水泥修的,施工队也是四川人,加上每到一地也会雇佣乡民开道,效率自然十分强。这近一年也足以修出新道来了。
    下车之后才知道什么是堵道了,黛玉想着就她在京都筹集的支援前线的药材就有八十车,也可想而知别处运往南边的东西有多少了,还有那些往南边的移民。
    到了驿站,萧朗都不禁傻眼,喃喃:“这叫驿站吗?这比‘京都国宾会馆’都大。”
    “京都国宾会馆”可是萧朗的骄傲,还是黛玉在南城改造项目之后帮忙做工程预算的,而萧朗有参与设计,还有投资股份。
    聂夫人的侄孙聂鸣远过来了,他不像哥哥聂致远,他没有考上武举,那年实在连特科都高手如云也没有考上皇家学院,近年就好好经营起聂家镖局生意。
    而以萧家的关系,聂家镖局的生意自然火爆,这次运送支援前线的药材,因为萧家人除了萧景云之外都一起南下,聂鸣远就亲自陪同。
    聂鸣远道:“姑奶奶,侯爷,婶子,驿站天字号贵宾房都住满了。”
    这驿站也就是个现代的多功能“官方国有酒店”,集餐饮、住宿、交通、补给于一身。之前他们也到过四川人建的驿站,却没有这个大,这一个若是包括后边的“停车场”“马棚”“仓库”占地有三百多亩,足有好几栋大房子。也是没有办法,不建这么大,吞吐不了现在的人流、物流,而镇上原来没有这样功能强大的客栈。
    聂夫人道:“这么大的地方都满了?”
    聂鸣远道:“那个‘前台’是这么说的。我估计也不是骗人的,我问清楚了,刚巧这从四川运一大批的军装和被服,说有上千车呢。押运的是四川的军需官,和这驿站是同一体系的人。”
    萧侯奇道:“这不是广西境内了吗?怎么是同一个体系的了?”
    聂鸣远道:“但是这个驿站是新建的,四川人建的,经营管理的人也是四川人。”
    聂夫人道:“四川的就四川的吧,也不是外人,盼儿不也是四川体系内的吗?她写信回来,说是正式成为一名新军‘机要秘书’了,还领到‘副科级’的俸禄。不愧是我孙女,都当官了,比他爹十九岁才入仕强多了。”
    聂夫人神情颇为得意。
    黛玉一多汗,暗想:这能一样吗?夫君那是科举呀,萧盼儿这是走关系。
    萧盼儿年纪虽小,但学历是闪瞎人眼的。五岁前萧盼儿在承恩公府小学堂上学,后来皇后还朝她和皇子公主一起在尚书房读书。过了七岁之后,萧盼儿出了尚书房,回家后多是聂夫人教导练武,一个进士教导文章,黛玉有三个孩子反而顾不上她了。
    因为聂夫人的“望孙女成凤”的教养方式,才将她养成那般。
    萧小小说:“祖母,我也要当官~~”
    黛玉道:“你好好读书习武,跟你爹爹一样科举入仕。”
    萧小小道:“我不想考科举,羽奴舅舅就不考。”
    黛玉道:“进皇家学院也行。”
    萧小小笑道:“羽奴舅舅特科也考了倒数第四。”
    所谓特科就是特长生,而羽奴是勋贵中的特科,分数比平民还低一点,但是人人挤破头的皇家学院,就算如此,也是高手如云。
    羽奴不爱读书,调皮捣蛋,为了让他考试,请了几个严师给他补课,邢忠天天拿着藤条看着他。好在他武功、骑术、射击的分数都很高,拉平了文化分考上了,考上时,邢忠两鬓多了好几根白发。
    黛玉沉着脸,道:“你没大没小的,我平常怎么教你的?”
    萧小小说:“是羽奴舅舅自己跟我说的。”
    羽奴是有几分失面子,不想去皇家学院,因为他小一岁多的外甥皇子成了他的学长。两个皇子天姿出众,十二岁就考进去了。
    当年他第一次考时没考上,第二次和外甥们一起考,外甥们考进了他还是没考上,这才有邢忠的拿着藤条看着他读书。
    黛玉说:“那也不行,你舅舅自个儿能说笑,你不能说。”
    聂鸣远道:“姑奶奶,要不亮出身份,这么大的驿站,我还不信就没有间上房了。”
    黛玉却道:“普通房间也住得,只要干净,我们也带了被子。”
    萧侯笑道:“得了,本侯当微服私访了,再过两日也到南宁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